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85|回复: 5

[【文史类原创】] 格瓦拉:我们的兄弟,我们的圣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9 23: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若干年前在北京,常去灯市东口的“中国书店”。槐荫掩映下的一间寻常店面,里边却别有洞天。书店实际上是个旧书店,有好多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旧书摆在里面卖,满坑满谷的,叫人叹为观止。在那个小店堂里,难免会有一种时光倒流之感,许多于年轻时代耳闻目睹的书册,老朋友般冷不丁冒出来,给予人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我这里说的,是一本浅米色封面、标明“内部出版”的《古巴革命战争回忆录》。我在书柜上寻寻觅觅试,于不经意中发现。这书是切-格瓦拉著作中当时仅有的两部中译本之一,于1975年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序言里说,是供批判“游击中心论”用的。这就是所谓“黄皮书’了,那时的出版者也算是“功德无量”,管他是什么动机,总之是把这文字介绍过来了,直至文化昌明的今日,我们反倒很难看到格瓦拉的著作了(前些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了一本《格瓦拉美洲丛林日记》,系格在当学生期见游历南美大陆的见闻,不是他成为革命者后的东西,只能说有些文献价值)。另一本,也是过去出的“灰皮书”,据学者雷颐说,叫《切在玻利维亚的日记》,应该是他最后打游击时的记录了。这书,我当年和后来,都没有见过。
  
  黄皮书《回忆录》,我在年轻时当知青那会儿读过,有过印象,对格瓦拉最后的覆灭有点儿惋惜。这次,我没有犹豫就买下了这本旧书,不过仅仅是有些“老友重逢”的意思,并不想马上就重温。如此,一搁就是两年。到了张广天把格瓦拉在中国炒红,我又想起了这本书。在话剧《切-格瓦拉》的副产品《切-格瓦拉:反响与争鸣》一书中,赞弹两派意见争得很厉害,我读了,觉得都与当下的中国情况联系得太太过紧密,看不到完全真正的格瓦拉。尤其“自由*主义者”对格的拒斥,有着太多理论姿态的成份,令人不舒服。就在这时,我想,何不去读一读格瓦拉自己写的东西?于是,从书架上抽出这本黄皮书。当年浏览的印象,几乎是没有了,所以这次可以说是第一次认真阅读。才翻了几页,就发现,有许多鲜活的东西扑面而来。
  
  格瓦拉的这部回忆录由33章组成,各章相对独立,全是战地实录,文字活泼,文学色彩极强。它记录了从“格拉玛号”准备启程一直到进军哈瓦那的的各个过程,等于一部小型的古巴革命史。古巴革命,从一开始就具有拉丁美洲特有的浪漫色彩,本书中可见一斑。革命者起初是一支只能被称做“乌合之众”的小部队,从墨西哥乘坐拉玛号游艇出发时,仅有80多人,其中热血青年居多,职业军人甚少。在古巴本土登陆后,即处于游击状态,在马埃斯特腊山区艰苦辗转了多时。回忆录详尽记载了游击作战的见闻。格瓦拉的这些战地回忆录,完全不同于毛泽东的那些高屋建瓴的军事著作,而是专注于一些细节描写,读来有如文学作品。
  
  有一些趣事值得一提。起初,因为队伍很弱小,“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带着各式各样的武器”,所以骤然遇到强敌,就不免惊慌失措。格瓦拉用幽默的笔调记下了当时的狼狈相,说那是一种“奇形怪状的仿佛但丁《神曲》中的场面”。比方,一个身材高大的游击队员竟然想藏在一棵甘蔗后躲避敌人射击,另一个人则莫名其妙地大喊大叫,要大家静下来。格瓦拉回忆起这些时,充满感情,并不以豪言来掩饰革命者的弱点。
  
  在前些年由话剧《切-格瓦拉》引起的争论中,有人说格瓦拉仅仅拥有“狂热的革命激情”。但从这本回忆录看,古巴革命仅仅靠狂热是根本撑不下来的。单是丛林中令人筋疲力尽的行军,还有折磨人的饥渴,就足以吓退许多单纯的狂热分子。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驻在古巴关塔那摩的美军基地有三个美国军人的孩子,因受到古巴革命的感染,瞒着父母跑出来参加了游击队。但是一时的狂热,抵挡不住现实的严酷。三个美国青年吃不了行军路上的苦,没完没了地找格瓦拉诉苦。弄得格瓦拉哭笑不得,只好托人将三个孩子送回美军基地了事。
  
  在上面提到的那场争论中,还有人将切-格瓦拉与“文革”、与波尔布特相提并论。我以为,这已经是在“妖魔化”了,不具备基本事实根据。当年的古巴革命,起初并不是在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奉行马克思主义还是在1959年卡斯特罗建政的一年之后。因此古巴革命,就是一场被压迫人民的起义,它具有极强的人道主义和浪漫色彩,它并不应该为未曾发生过的弊病或罪行负责。即使是后来,古巴这个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文化上,与我们印象中的同类国家也截然不同。在哈瓦那的街头,有约翰-列侬的雕像;写《北回归线》的美国作家亨利-米勒,是卡斯特罗的莫逆之交;这些,在欧亚同类国家中,是不可想象的。
  
  回头再来讲格瓦拉,考察他的言或行,都不像是个冷酷的极端分子。在回忆录中,有一节题目叫“一个叛徒之死”,他提到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有个谋刺卡斯特罗的叛徒,被游击队识破,从他身上搜出了敌人发给的枪支弹药和通行证。证据确凿,那人无法抵赖,只好跪下来只求一死,并恳求革命组织将来能照顾他的孩子。格瓦拉在此写道:“现在他的孩子都有了新的名字,并且在我们的一所新的学校中读书;他们和所有其他人民的子弟受到同样的待遇,并且为他们自己准备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比文革当中,我们这里曾发生的出身问题悲剧,两者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实在有天壤之别。
  
  当然,格瓦拉的时代已经永远成为了历史。但他对人民苦难的关注和对正义的执着,应是人类史上不可磨灭的遗产。他在辞去古巴一切党政职务、再度进入丛林为南美被压迫者打游击的前夕,曾给父母写过一封诀别信,起首一句,就是他永垂后世的一句名言:“我的脚跟再一次挨到罗西南特(注:堂吉诃德的瘦马)的肋骨,我挽着盾牌,重上征途。”其理想主义的悲壮情怀,如火喷发,烛照夜空!我想,在今天,去强调我们现在已经具备的东西当年格瓦拉尚不具备,这是没多大意义的,因为当年我们比他愚蠢百倍。相反,强调格瓦拉身上所具备的,正是我们今天所严重欠缺的,这才至关重要。
  
首发处: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qingqiu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0 09: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这样的人,虽然不能,心向往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0 09: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弘毅2006-10-30 09:20发表的“”:
赞叹这样的人,虽然不能,心向往之。
倒,兄是否跟我一个学校??兄的这番话类似某个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0 17: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称:摩托日记
英文名称:The Motorcycle Diaries

剧情简介:

  这是一个有关于年轻时的格瓦拉的真实的故事,一段自我发现的旅程。

  1952年1月,年轻的格瓦拉和他的朋友艾伯特从阿根廷开始了他们漫游拉丁美洲的旅程。那个时候的格瓦拉(盖尔·加西亚·贝纳尔)只有23岁,还是一个主攻麻风学的医学院学生。而艾伯特(罗德里格·德拉·塞纳)是一个只有29岁的生物化学家。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的兴趣使他们驾着诺顿500开始了八个月的旅程。

  尽管一路上经历了不少的颠簸与艰苦,但他们仍继续前行,体验着旅途中的欢乐与艰辛,从摩托车坏在半路到被货船运走而不觉,从恋爱、喝酒、打架到救火做消防员。这段旅程最开始也许还只是新奇的冒险,但当两位年轻人体味到他们所在的拉丁美洲的社会与政治问题,他们旅行的基调也就完全改变了。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各异的事物不断地转变着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与角度,印加文化的奇观马丘比丘的美深深地震撼着他们,而在亚马逊河深处的麻风病人隔离区的所见又使他们质疑所谓的被经济定义的"进步"究竟有何价值。一路上的所见所感对格瓦拉日后的转变有着一定的影响,也直接激发了他日后成为一位叱咤一时的革命者。

网易介绍

电驴下载地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 09: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12月05日 星期二

14:20:58译制片:摩托日记1/2
15:13:58译制片:摩托日记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 11: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fenglong88学士提供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4:45 , Processed in 0.2036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