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73|回复: 1

[【文史类原创】] 那些逝去的民间童趣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5 17: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一个爱看历史书的人,可以说,在以往贫瘠的文化环境中,历史书籍给了我不少的滋养。对此我很感念。但是最近十多年来,我开始有些怀疑纸面的历史了。因为我亲身经历的一些时代,在成为历史之后,它在纸面上呈现的状态,与我的所见所闻竟然大不相同。我想,还是自己的感知更可靠一些吧。
  以六十年代为例,那时我十岁左右,虽然涉世不深,但对一般生活状态已能有所了解。在当今少壮派自由主义学者的笔下,六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几乎无文化可言的黑暗深渊,苍白、禁锢、切断了一切源流。他们说的,有一部分是对的,但也有一部分显然是错的。他们生于那个年代,但当他们懂事时,那个年代已经远去。他们对那个年代既不了解,又怀有太多的恐惧,因此无法把实际情况告诉给后来的人,
  中国的六十年代文化不是一言能蔽之的。我本人在六十年代前期看过大量的古装戏曲及戏曲电影,还看过话剧《雷雨》、《武则天》、《钗头凤》、《蔡文姬》。那时,外国电影虽然不多,但也有一些,比如根据著名小说改编的《圣彼得的伞》、《海蒂》,都是感人泣下的人道主义杰作。就古典主义文化而言,那时的文化氛围不能说很薄弱,关键是看你去不去注意。
  我最为怀念的是那些民间文化带来的童趣。那时街头有小贩,无人禁止。他们常常拿一些民间玩具来卖,吸引小孩子掏钱。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可爱的小泥人。那时的小泥人都是做成带哨子的,吹起来声音很尖锐,外观是小鸡、小羊等等,都涂了彩色,模样很朴拙。还有印刷不算太精致的古代人物头像,一张大卡片有很多圆圈,一个圆圈里一个人。有《封神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人物。一张纸板上,总有三十几个人像吧,可以剪下来玩。卖一毛钱一大张,很受小男孩欢迎。小贩们还常常卖一些木制的兵器,刀枪箭戟,刷了银粉和彩饰,很威武。那时的男孩都不大爱玩现代兵器,因为广播里在热播评书《说岳全传》和《说唐演义》,所以古代兵器更走红。此外还有纸风车、手工游戏卡片、不倒翁、布老虎……这些东西若放到今天,已经完全不能和宫崎骏的动漫相抗衡了,也不会有孩子们去注意,可是,这都是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
  我现在想,当时制作和贩卖这些小玩意的人,是些什么人呢?估计是城市的无业贫民和郊区的农民。那些印刷粗糙的画片,可能就是所谓乡镇企业的产品了吧。
  那些土里土气的儿童玩具,给当年的孩子带来的乐趣不可低估,它完全可以与商店里的正规玩具相比美。小贩们的摊子前,一到放学永远热闹。那时的孩子,也会省下一点点买点心的钱,来买心爱的民间玩具。
   1966年,文化大扫荡开始,这些民间玩具和民间小贩通通在一夜之间绝迹了。后来小贩又有了,民间玩具却没有了。在全球化的今天,民族的东西已经非常单薄和暗淡,注定了要消亡下去,永远被人遗忘。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成人,趣味已经完全欧美化。这的确是进步,任何向后看的怀旧都是落伍的。然而我不能不想到,在我们的历史上有一个建立过北魏政权的鲜卑族,它曾是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由于汉化得太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全部文化,以至于后来完全消失掉了。
  我想,我们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民族服装,而民族节日也在渐渐消亡。所余下的能称得上是民族的东西,除了筷子、菜肴和汉字之外,还有什么呢?我们的审美,我们的艺术欣赏,我们的服饰追求,我们的价值观念,我们的人际关系准则,全部都已经开始西化了,那么我们是谁,我们将到哪里去,我们会不会彻底消失掉?

首发: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qingqiu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6 20: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期待国家继续发展吧,据说台湾到目前还有几十年不变的风味小吃,口感与几十年前丝毫未变,我想经济越发发达了,过去的某些好的东西应该可以慢慢还原吧,希望这不是我的一个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1:15 , Processed in 0.2800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