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71|回复: 3

[【文史类原创】] 我为什么有顽固不化的“苏联情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3 23: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歌声轻轻地荡漾在黄昏的水面上”,这是一首名叫《山楂树》的苏联歌曲首句的歌词。17岁那年,我和同学们学会了它。在吉林延边敦化县的青山中,脚边是小溪,背后是密密的马尾松。夕阳衔山,这歌儿牵系起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逝去的学生时代的伤感。

  苏联歌曲,是那个年代我们的精神寄托。歌曲中的那个国度,好象非常遥远,实际上与我们当时地理距离很近。两国那时虽然已经交恶,但是,它在我们心中的美好形象是不可磨灭的。

  最初接触苏联的东西时,我尚年幼。一日,父母下班回来,说苏联专家走了,临别时送了他们几件小礼物,一张白布手帕,上面有手工绣花;一瓶香水,瓶子的造型很奇特。还有1955、1956年两种苏联十年制学校的一年纪语文课本。对香水什么的,我的印象不深,两本课本我却看过无数遍。大16开,硬皮精装本,铜版纸,彩印,拿到现在也算是阔气的。最初,我简直不相信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课本。我想,能够使用这样课本的小学生,该是何等幸福啊!

  那时,中苏已开始有裂痕,但某些联系一时是割不断的。通过邮局,可以订阅一种苏联儿童画报,里面的画,就如现在走红的几米的画,充满童话色彩。还有一种时事漫画杂志,也不错。里面全是讽刺美国佬的漫画。

  1959年,中苏还合拍了一部《风从东方来》的彩色电影。我那时虽小,仍被电影里浓厚的人情味所感动,那是一个苏联专家帮助我们建造水库的故事。电影里表现的劳动人民,心地都很开朗。

  那个时代,苏联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圣地。苏联人民的生活甚至是中国人奋发建设的动力之一。苏联是一个不断在创造奇迹的国家,它有世界上最豪华的地铁站,它的卫星是人类第一个太空飞行物。苏联同时也是人类的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是一个英俊安详的苏联青年。在中文版的《苏联画报》上,可以看到他自信的笑容。那些英雄风采的照片,甚至让中国人也感到有一种自豪感。

  苏联的太空成就,使美国人很着急,匆忙也放了一颗卫星,重量比苏联的小得多,但不幸,飞了几圈之后就因故障而坠毁了。这件事,成了中苏漫画家的好素材。所以,我至今还保留着美国卫星的印象----一个冒着烟的瘪气球似的东西。

  苏联的儿童文学曾经被我们国家大量翻译,对儿童影响不小。在1963年仍有出版或再版的。我印象最深的,有《盖达尔选集》,里面收入名著《铁木儿和他的队伍》、《少年鼓手的秘密》、《蓝色的杯子》等。盖达尔的小说充满人性的温暖,书中人物栩栩如生,其中的《蓝色的杯子》是一部非常另类的小说,不像是“社会主义作品”,有一种隐藏得很深的伤感。那是一种无名的伤感。太阳、草原、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可惜,我后来把《盖达尔选集》弄丢了,就再也无法读到这篇小说了。还有维-比安基的四大册《森林报》,也很好玩。这是按春夏秋冬编排的一部关于大自然的科普读物。其书知识渊博,风趣幽默,讲了夏夜钓鱼的乐趣,候鸟为何能记得漫长的路途,还有雪地上的动物脚印隐藏的搏杀故事等等。这部书,八十年代有再版,2000年湖南科技出版社也有新版。我买了一套新的,做纪念。

  50年代的杂志,封面和内页很少广告,也很少美人头,多半是美术作品。我那时最喜欢苏联画家列维坦的风景油画。白桦林、春水、林中木桥,画中有一种温情,令人觉得生活真是很美好。

  那时我最羡慕的是苏联儿童的夏令营。林中的宿营生活,神奇而多彩。苏联邮票上,当时就有夏令营的场景。苏联儿童在晨光中高擎铜号,带金穗的丝绸星星火炬旗轻舞飞扬。健康,明朗,实在太让人向往了。

  1966年之后,这些苏联资讯的来源被彻底切断了,但是有一种东西却永远留在了我心中。

  下乡插队后,生活贫乏,我们几个初中同学就互相教唱歌曲,把一本《外国名歌二百首》几乎全部学会了。内中约有三分之二是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路》、《马车夫之歌》、《山楂书》,就是在那时走进了我们的少年生活。那时候,收工之后,我们几个男生常走到离村庄三里地只外的山谷中,大唱这些被禁的“黄歌”。歌声中,松鼠奔窜,林涛阵阵,夕阳如血。苦涩青春岁月因此有了一点甘甜。

  我们崇拜苏联。克里姆林宫尖顶的红星、圣诞枞树的彩灯、白桦树、雪撬、草莓、茶炊、蘑菇、苏联-俄罗斯……这一切都使我们刻骨地向往。虽然当时两国已剑拔弩张,苏军坦克随时有可能开到我们村边的公路上来,但我们心中,有另外一个苏联。它出版的书籍册数每年居全世界第一,它的人民平均居住面积全世界第一(城市住户都有热水系统),它的军队威武雄壮,它的外语广播里的钟声响遍全球,它的人民过着安宁而富于激情的生活,它的文学家才气横溢、怀抱人道主义理想。

  就这样,苏联犹如列维坦画中的《通向符拉基米尔之路》一样,辽阔无垠,阳光普照,深深地融入了我多难的青春年华。

  说起来很有趣,我小时候的摇篮曲竟然是《伏尔加船夫曲》。小时候只要母亲哼起那个回环不已的旋律时,我就会安然入睡。每天每天如此。所以我在几十年后再听到这支歌的旋律时,仍然要想到母亲带来的温暖。四十多年后,我终于有机会从广播里听到由俄罗斯人演唱的本色的《伏尔加船夫曲》,方才知道这原来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合唱歌曲。浑厚的男中音澎湃而来,犹如那条母亲河奔泻万里,听得人热血贲张。

  从苏联的儿童文学中,我了解到,即使在苏联的城市里,也会经常见到椋鸟、白嘴鸦和天鹅(!)。至于郊外的野生动物,就更多了。到郊外去打猎是苏联城市人的一种消遣。还有人专门在夏夜里去郊外钓鱼。可是,在那时我的身边,只能看到麻雀和蚂蚱,勉强算是野生动物(当然,现在连麻雀和蚂蚱也极罕见了)。对此,我很有失落感,常常趴在窗台上,幻想会有一群白嘴鸦飞过。

  我觉得俄罗斯民族甚至所有的苏联人是非常喜欢户外生活的,他们的文学里有对大自然非常细腻的描写。例如普里什文。苏联文学教会了我如何去体会大自然,它不同晨昏的光线,它的植物的清香,还有它的圣洁感。

  我感激苏联文学家,他们用人性之笔,给我展示了另一种生活。或者说生活态度。他们告诉我:人,要诚实,纯洁,正直,勇敢,风趣,要热爱大自然,要忠于和热爱祖国。我不管苏联在实际上是个什么样,我只感谢这些有良知的苏联作家,他们教给我了人类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放弃的高尚情操。

  苏联文学,就这样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直到今天,在所有我看过的中译外国小说中(大概有五百部或篇吧),我认为最有文学魅力的是苏联作家特里丰诺夫的小说《滨河街公寓》。它具有永恒的价值,即使用今天最严苛的批评标准来衡量。
  
  苏联,在我的心目中,从来就是梦幻的国度。从30年代起,苏联政府就每年都要组织工人轮流在夏季到地处中亚的契索海滨去短期休养,那里,应该是黑海吧。苏联小孩还热衷于自己动手装无线电收音机、做航模。政府鼓励少年儿童热爱科学。我一直有个印象,就是,苏联人是热爱生活的,并且懂得如何快乐地生活。  

  1999年,我终于有了个机会,在北京北展剧场亲眼看到了俄罗斯亚力山大红旗歌舞团(原苏联红军歌舞团)的演出,亲耳听到由俄罗斯军人唱的我所熟悉的苏联歌曲。它比我想象中的要雄壮,可以说是排山倒海!那一刻,我觉得是人生至上的满足。


   首发处: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qingqiuzi  和 天涯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4 17: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在您的博客中给我一个回复贴或者另开一主题证明此贴是您的,谢谢。感谢您到妙笔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4 20: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遵嘱开贴,谢谢关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5 09: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兄的支持,欢迎来玩~~~特送上笑脸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0:54 , Processed in 0.2884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