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zm799

[【其它】] 考考你,能拿多少分?--台湾高一历史考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6 0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冈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793年,清乾隆帝复信英王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了( )
            A.统治者自诩为天朝上国的闭关心态
            B.中国经济高度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
            C.中国物产丰饶,外贸无意义
            D.乾隆帝为维护国家主权而反对外贸
2、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条约中现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 )
            A.长江流域下游地区       B.长江和珠江下游地区
            C.广东福建沿海地区       D.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
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自强运动。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5、中国的无产阶级先于资产阶级产生,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的诞生于( )
            A.外商在华企业中        B.洋务派的企业中
            C.民办企业中          D.手工业作坊中
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回答6—8小题。
6、康有为作《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的目的是( )
            A.招徒讲学,阐释维新思想    B.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根据
            C.从根本上推翻传统的儒学    D.使维新思想发展为政治运动
7、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      B.袁世凯的出卖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帝国主义的破坏
8、标志着维新变法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运动事件的是( )
            A.强学会的成立         B.公车上书
            C.保国会的成立         D.《万国公报》的创办
9、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山东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B.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任用袁世凯为山东巡抚
            C.山东外国教会势力猖獗
            D.德国租借胶州湾
10、《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侵华的最主要特点是( )
            A.以商品输出为主,以资本输出为辅
            B.以资本输出为主,以商品输出为辅
            C.扶植代理人,以华治华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
11、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的共同点有( )
            ①具有反封建思想  ②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③具有两面性    ④力图改变现状,提出救国主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12、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是( )
            A.护国运动迅速兴起       B.帝国主义放弃对袁世凯的支持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了历史潮流
1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北洋军阀政府的扶植
            C.临时政府的奖励措施      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回答14—15题。
14、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代表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北洋政府逮捕进步青年学生   D.袁世凯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15、与中国共产党“一大”相比较,中国共产党“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16、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燃一新,这里的“新”不包括( )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C.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D.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20世纪二十年代,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合作,共同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回答17—19题。
17、促使国共合作的根本因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
            B.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C.共产国际的指导
            D.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斗争目标
18、国民党一大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国民党改组问题        B.国共两党合作问题
            C.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D.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解释问题
19、中共三大的最大缺陷是( )
            A.没有提出党对军队的领导权
            B.没有提出党对工农运动的领导权
            C.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D.没有提出保持党的独立性的方针
20、大革命时期,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 )
            A.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
            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21、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侵略权益是收回( )
            A.关税自主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领事裁判权          D.汉口、九江英租界
22、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
            A.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B.国民党右派突然袭击
            C.共产国际错误指导       D.党缺乏革命实践经验
2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最突出的成果是( )
            A.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从帝国主义列强手中收回了一些主权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24、下列各项事件,周恩来直接领导或参加的是( )
            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②南昌起义  ③广州起义  ④八七会议
            ⑤红军第四次反“围剿”   ⑥遵义会议
            A.①②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
25、我国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伐战争的影响
            B.北方是军阀统治中心
            C.近代革命是从南方开始的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主要是南方人
26、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不断调整对蒋政策,主要依据是( )
            A.阶级矛盾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
            B.蒋介石曾是一个民主革命者
            C.日本侵华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革命工作的中心从城市转到了农村
27、西安事变后,“英美舆论,虽对捉蒋表示不赞成,然而也不主张讨伐张、杨。”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英美不关注西安事变      B.张、杨同为英美所控制
            C.英美与日本矛盾尖锐      D.英美支持张、杨捉蒋
28、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指( )
            A.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
            B.从共产国际的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
            C.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从失败转向胜利
2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革命统一战线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
            A.是中共积极倡导建立的     B.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的
            C.以国共两党党外合作为基础   D.其内部存在着既联合又斗争的特点
30、194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决议》规定:“在对富农减租减息后,同时需要交租交息,并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中共作出这一决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土地政策的阻力      B.恢复发展农村经济
            C.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调动农民支援革命的积极性
            
二、阅读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小题,每题8分)
31、“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此时正是我们中国用德先生的意思废了君主第八年的开始,所以我要写出本志得罪社会的原因,布告天下。”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中“德先生”“赛先生”的各自含义是什么?(3分)
(2)材料中作者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2分)
(3)如何评价材料中划线处文字的观点?(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有冲突,必是革命的工农群众与帝国主义敌人妥协的资产阶级冲突,要有分裂必是革命的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分子与不革命的右派分子分裂”
            ——摘自1926年12月11日周恩来《现实政治斗争中之我们》
材料二:“各种危险倾向中最主要的严重的倾向是一方面民众运动勃起之日渐向“左”,一方面军事政权对于民众运动之勃起而恐怖而日渐向右。这种“左”右倾向继续发展下去而距离日远,会至破裂联合战线,而危及整个的国民革命运动。”
            ——摘自1926年12月13日中央特别会议政治报告(陈独秀)
材料三:“立即抛弃相互间的怀疑,不听信任何谣言,相互尊重,事事开诚协商进行。”
            ——摘自1927年4月5日,陈独秀和汪精卫发表的联合宣言
回答:①材料一中周恩来已预见到什么问题?
    ②陈独秀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同周恩来有何不同?
    ③1927年4月5日陈独秀和汪精卫发表的联合宣言说明了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三、问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
33、试论述辛亥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
34、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6 01: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备注:
1、黄冈,试题专业大户。
2、这里学校的教师,又专门研究试题的。
3、上世纪我考试,用的是这的模拟题。这世纪曾教了几年书,结果还是黄冈独尊。
4、每年的一些时候,试题贩子们,拿着N多黄冈密题兜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4: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学勤:新历史教科书进步 人吃人史观扭曲



上海修改历史教科书,淡化毛泽东,殖民内容。纽约时报称: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毛泽东甚至被压缩到只在介绍国葬礼仪的组成部分降半旗那一课出现。朱学勤说,读这套历史书长大的小孩,我认为那真是喝人奶,不是喝狼奶长大了。同时他表示拒招统考录取的研究生把背书背出来的大学生作为自己的研究生招入进来,这是对自己的一个羞辱。所以也告诉中学阶段的历史同行们,你们的痛苦现在我们正在分享,只不过我还有权利拒绝,他们没有权利拒绝而已。这个学期开始,我已经正式跟招生办主任讲,这个制度不变回去我不招,我拒绝这个责任
一个历史系的学生,考研时不是考各个专业老师出的卷子,而是考一张全国统一的卷子,这完全是倒退

用千百万普通人生活的演变来代替少数帝王将相的历史,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第二它也削弱了、淡化了过去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这样的一种历史观,它突出的是文明、文化、科技、生活,甚至它告诉学生什么叫法律?最早的法律是产生在哪里?为什么会有审判制度?陪审官起源于哪里?

你想过去的历史教科书教给学生的,就是碰到不公正、碰到不正义的事情,最公正、最正义的反抗方式就是暴力,正因为这样,所以到了“文革”,那一群红卫兵才会用那么暴力的手段来报复他们的长辈和老师

有一个看法是把里面有一些新的详略对比的安排,说成有政治含义,比如说故意贬低毛泽东,故意贬低中国革命,这种说法我觉得不能成立

如果仅仅局限在过去殖民和反殖民的历史所形成的仇恨,今天上海外滩的那一条街就没有理由存在了

《南都周刊》特约记者石扉客

9月下旬的上海,天气好的出奇,33岁的韩云松心情却颇有几分微妙,这位复旦大学第二附中的科研室主任,负责学校所有四个班级的初中历史教学。这种微妙源于从这个学期开始,上海市所有初高中的学生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所发生的新变化,而这些新变化,一个月来始终成为网络争议和媒体报道的热点。

争议的高潮始于9月1日《纽约时报》刊登的一篇报道,这篇名为《毛去哪里了?──中国修改历史教科书》的报道,报道说,上海的新版历史教材“聚焦于叙述经济成长创新和外贸以及政治安定,尊重多元文化和社会和谐等,曾被视为历史转折点的法国大革命和布尔什维克不再受到高度重视……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毛泽东甚至被压缩到只在介绍国葬礼仪的组成部分降半旗那一课出现。”

随后,国内外媒体也进行了大量报道。争论也由此而起。需要指出的是,各种流传的评价,所针对的大多是网络流传和媒体报道的沪版新教材目录介绍,很少有评述者真的有机会翻阅过这8本沪版历史教材。实际上,这套今秋在上海开始全面试用的新教材,不过是上海市按照早在1998年就开始的第二期课程改革方案,依早已制定好的计划进行的一个常规步骤。所以编者反复对媒体强调,这套教材只是试用,还需吸取包括中学师生在内的各方意见进行修改。

尽管对沪版教科书事实部分的剖析和对价值观的争议声音已经慢慢平静下来,在复旦二附中校园,面对记者谈起这个话题,初中历史教师韩云松仍然显出几分不安,他给学生们上的历史课正要开始讲述一个相对敏感的地方,秦帝国和秦末农民大起义。

就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大学历史系朱学勤教授。作为历史学家,朱先生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历史教科书不改革不行

记者:您看到这批新教材后感觉怎么样?

朱学勤:感觉不错!我曾经做过中学历史教师,拿这个书跟三十年前我教的那套全国统编教材相比,那是不可同日而语,是很大的进步。

记者: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朱学勤:首先是在体系上,用文明史来代替阶级斗争史,用社会生活的变化来代替王朝体系的演变,用文明来代替暴力,用千百万普通人生活的演变来代替少数帝王将相的历史,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第二就是教科书的编写方法,打破了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灌输、教条式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法,它穿插了很多在课堂上即兴参与的小教案。比如郑和下西洋,这套教材旁边的一个小框框里面标出,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动机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他下西洋是来寻找建文帝,你怎么看?你还听说有其他动机吗?等等。

你可以想像,如果用这个教材的话,那种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的气氛,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和教条式的背诵法,所以我认为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比较大的突破。

记者:您感觉是这套教材提供了一整套比较开放的思路?

朱学勤:对,是文明、开放、面向世界的思路,你看高一第一学期的教材,部分中国史和世界史融合在一起按照几个主题来讲:主题一人类早期文明,主题二人类生活,主题三人类文化。这样一个主题相比过去我们教世界史,五大社会发展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讲下来了,要可亲可近而且可信得多。

放弃了五个社会发展阶段,这是一;第二它也削弱了、淡化了过去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这样的一种历史观,它突出的是文明、文化、科技、生活,甚至它告诉学生什么叫法律?最早的法律是产生在哪里?为什么会有审判制度?陪审官起源于哪里?最后他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自己讨论,是这样一个问题,多有意思啊,它问您知道您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吗?读这套历史书长大的小孩,我认为那真是喝人奶,不是喝狼奶长大了。

至于对这本书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误解、攻击,或者说是反对,我觉得要区别对待:

有一个看法是把里面有一些新的详略对比的安排,说成有政治含义,比如说故意贬低毛泽东,故意贬低中国革命,这种说法我觉得不能成立,当然关于中国革命和毛泽东在这本书里面有所涉猎,它的比例相比过去的确少多了。

就以中国革命史和毛泽东的功过来讲,史学界到今天还是见仁见智,到今天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这种情况下,教科书的编者,采取一个淡化、略化、粗线条的处理方法,既是无奈的,也是理性的。何况这套书是按照一种开放性的体系来编排的,到了课堂上,每一个历史教师,也完全可以有他们自己的详略讲解。

至于由此把这一套文明史的教材体系说成是一场“理论争辩”、“颜色革命从上海开始”,这些人想的是实在太多了,我甚至想说,用这种语言来面对一个教科书微小的进步,本身说明他的思维方式还在十年、二十年前他接受的那一套历史教科书的束缚之中,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过去阶级斗争为主线的暴力史和革命史教学的一个结果,如果我们不说是牺牲品的话。网络上有这么多的人用这种语言来恶意地攻击这套教科书,不说明这套教科书没有必要,恰恰说明这次改革迫在眉睫,不改革不行了,就是社会已经向前前进了三十年,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停留在三十年前的思维体系,迸发出这样的文革式的语言,他岂不说明我们的教科书改得太晚了,而不是改得太早了!

人吃人史观训练出的是狼

记者:有观点认为,一部被史家形容为“相砍史”的中国历史,在这套教材里被编排成了一部温情脉脉安定团结的“和谐史”,如果从历史真相的角度来说,鲁迅说过翻开中国历史,字里行间都写着吃人……

朱学勤:我首先就不赞成鲁迅对中国历史的这种讲法,鲁迅的这种历史观就是过去农民起义历史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小孩饱读水泊梁山这些相互吃人的东西,再读到鲁迅对中国历史的大简化,他会饮鸩止渴,会产生前几年我们知道的像马加爵这样的一种极端悲剧性的行为:既然我们打开书,我们的大文豪告诉我们,几千年的中国就是人砍人的历史,那今天我拿起刀来捅杀自己宿舍的同学,那并不是一个了不得的事情啊!

记者:那么这到底是历史观出了问题,还是社会本身出了问题?

朱学勤:两种情况都有,但历史观肯定有问题。不管这个历史是谁写的,哪怕是鲁迅写的,我都觉得这个是对历史的大扭曲、大曲解、大减化。第二,今天的社会现实肯定是有很多不公正的,那面对这么多的不公正,你怎么办?讲完陈胜吴广的故事,告诉学生是现在就去做陈胜吴广,还是告诉学生我们已经离开那个时代两千年了,我们可以尝试用更文明,更符合法律的办法来争取人的尊严,争取一个普通人的正义?

你想过去的历史教科书教给学生的,就是碰到不公正、碰到不正义的事情,最公正、最正义的反抗方式就是暴力,正因为这样,所以到了“文革”,那一群红卫兵才会用那么暴力的手段来报复他们的长辈和老师。除了“文革”时那些特殊的政治教育,此前孩子们接受的历史教育,包括片面的鲁迅教育都是在为这一天做准备。那是喝狼奶的教育,不是喝人奶的教育,训练出来的是狼,不是人。

如果我们对历史的借鉴老是停留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种借鉴就是太片面了。更多的借鉴就是告诉学生,除了压迫和反抗,然后反抗者成了新压迫者,新压迫者又刺激起第二代反抗者这样的一个循环之外,人们还有另外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那就是法律和法庭。

这就是今天我们拿到手的这一套新教科书的几个新颖之处,它拿出大量的篇幅来介绍人类的法律是怎么回事?什么是大陆法?什么是英美法?当然它也没有忘记告诉学生,我们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古代法律,有中华法系,而且还推荐学生可以再去读什么书。

法律带来的自由,法律对自己的保护,这个是比我们先进的国家在好多年以前就已经做到了的,为什么不以此为借鉴呢?我认为如果说要以史为鉴的话这才是更重要的借鉴。

需要多视角对待殖民史

记者:香港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这套教科书的先进之处是强调了创新精神,适应全球化,他认为如果过多地强调殖民地民族苦难的历史,不一定能够造就今天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人才。您怎么看?

朱学勤:关于殖民与反殖民的历史,我觉得既应该讲出异族统治的不一样,同时也应该讲,当时这种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里面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客观上带来的一些文明因素,如果仅仅局限在过去殖民和反殖民的历史所形成的仇恨,今天上海外滩的那一条街就没有理由存在了。我们可以这样讲,一部殖民与反殖民的历史既是统治和反抗的历史,同时也是一个文明输入和文明扩展的历史。我认为,也恰恰是多方面因素的参与,共同创造了我们沿海文明地带的历史。

我们的中学生,中学毕业以后带出来的心理病症,除了教学和考试之外,教科书体系和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每天每时发生的冲突,也是根源之一,如果是一个简单地相信我们教科书体系的人,那在每天早上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他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和教科书说的不一样,放学以后看到的事情和教科书说的更不一样。这不是陷学生于人格分裂吗?现在这套教科书并不是说这已经十全十美了,但是已经拉近了一个孩子在正常生活当中对生活的正常感受了。

记者:好像我们也看到在很多国家,他们也在历史教科书中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

朱学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每个国家都在做,但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在过去那样做的。我看美国的教科书首先就是没有统编教材,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第二就是即使美国讲爱国主义的篇章,也不像我们讲得这么生硬,这么强行灌输,比如讲到它(美国)和英国的殖民与反殖民的关系的时候,它讲最早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北美那批领袖们,革命以前都是英国在各州设立的议会成员,正是他们吸取了英国人留下来的议会民主的养分,回过头来反抗英国人的不义统治,所以才会反抗得更成功、更准确、更有效,它并不是简单就把过去的历史一刀割断。

我们当然不一定要仿效美国人这样写。但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我觉得过去的历史教科书没有。而现在,刚开始产生。我看今天的教材既有历史知识也有历史观,它在向学生传达历史知识的时候更活泼、更开放、更尊重学生。至于历史观的演替,过去是暴力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王朝体系史观。那现在是什么呢?文明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普通民众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之变迁的历史观,哪一个更突出普通民众?哪一个更突出所谓人文史观?显然是后者不是前者。

记者:您刚才所说的后面这些史观,现在在整个中国史学界是一种主流吗?

朱学勤:应该这样说,不能说是主流,只能说是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的一个共识。

统一历史考研试卷是倒退

记者:您现在作为一个历史学教授,面对着从中学历史学习过来的您的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和评价?

朱学勤:跟本科生上课和研究生上课的第一个学期,就是一个更换他们知识体系的时期,我告诉他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此前你们所接受的历史知识,除了大事年表比较有用,其他暂时给我忘记。那些东西与其说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历史,不如说更妨碍他们进入历史,所以我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第一个学期上课是觉得最辛苦的,因为这是一个要他们从陈旧的中学教科书里面吸取出来的错误的历史观作不断地搏斗的过程。否则没办法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更没办法进入研究生写论文的状态。

我大多数研究生最后还是能跟上来,能够帮助我战胜陈旧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不仅仅是我提供给他们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生活,我要启发调动他们的生活记忆,你们从6岁开始记事到18岁,已经有12年的历史,你们想想你们12年是怎么度过的?如果后面有一个历史学家来写你们经历的十二年,按照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想法,你们会不会承认这是你们经历的历史?所以生活能帮助我战胜那种陈旧的、腐朽的,错误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

记者:在讨论历史教科书教学的问题时,中学历史教师也常常提到一些困惑,比如高考指挥棒的问题。

朱学勤:这个高考指挥棒在他们头上飞舞了几十年,现在已经飞舞到我们的头上来了,教育部规定从今年开始,文科的心理、教育、历史这三个专业的硕士生必须经过统考。那就是说,一个历史系的学生,考研时不是考各个专业老师出的卷子,而是考一张全国统一的卷子,这完全是倒退,怎么可能用来鉴别有研究能力的学生?我拒绝这样的学生,我拒绝这样的考试,所以我今年跟我们的研究生部主任说,我不招研究生了。把背书背出来的大学生作为自己的研究生招入进来,这是对自己的一个羞辱。所以也告诉中学阶段的历史同行们,你们的痛苦现在我们正在分享,只不过我还有权利拒绝,他们没有权利拒绝而已。这个学期开始,我已经正式跟招生办主任讲,这个制度不变回去我不招,我拒绝这个责任。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次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大幅度修改和变动率先出现在上海?

朱学勤:这我倒真不清楚,这您肯定要问几个编写者,当时他们通过什么部门、什么途径得到的指示要改。我想只能说,中国这场改革迟早要来。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它的文明发展是一个呈梯度推进的状态,总是东部和沿海先进入文明,然后逐渐影响到中部,中部影响到西部,如果有关部门要做一个实验的话,他先选择东部,比如说上海这样一个地方来实行新的教材,这个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新版教科书目录

  高一年级(上册)

  主题一:人类早期文明

  一、文明社会的标志
www.TopChineseNews.com
  第1课 金属工具
  第2课 文字
  第3课 国家

  二、文明与地理环境

  第4课 大河文明
  第5课 海洋文明
  第6课 草原文明

  主题二:人类生活

  一、社会结构

  第7课 婚姻与家族
  第8课 种族与人口
  第9课 等级与阶级

  二、社会生活

  第10课 服饰
  第11课 饮食
  第12课 居住
  第13课 交通

  三、社会风俗

  第14课 节日
  第15课 人生仪礼
  第16课 社会交往

  主题三:人类文化

  一、维系文明社会的法律

  第17课 法律的起源
  第18课 法系
  第19课 审判制度

  二、人文科学

  第20课 文学
  第21课 史学
  第22课 哲学
  第23课 艺术

  三、宗教
www.TopChineseNews.com
  第24课 宗教起源
  第25课 宗教传播
  第26课 宗教特征

来源:南都周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7 17: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乎不会做。外行。我想大陆的历史在定位上与台湾不同。台湾与大陆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2: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高中历史试题,你能做出来吗???

一、單選題

1.你前往埃及旅遊看到最宏偉的--古夫王金字塔, 不禁讚嘆 (A) 史前時代 (B) 舊王國時期 (C) 中王國時期
  (D) 新王國時期  埃及國力的充沛及**組織的強而有力。

2.有一條法律規定:「若有一棟房子因建築不慎倒塌, 壓死了屋主之子, 則建築者的兒子須代父受刑」, 依你判
  斷, 這是什麼文化的法律特色? (A) 兩河流域 (B) 埃及 (C) 希臘 (D) 羅馬

3.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的共同點是 (A) 相信輪迴 (B) 承認階級制度 (C) 藉由苦修可至涅盤的境界
  (D) 認為瑜珈術是求沈思與苦行的一種方法

4.漢朝在諸多意義上和羅馬相互輝映, 那麼, 漢朝建國的時間吻合羅馬的 (A) 王政時期 (B) 共和前期
  (C) 共和後期 (D) 帝國時代

5.中國南北朝時期范縝的神滅論與西方哲學界何派的思想頗有相近之處? (A) 泰利斯 (B) 柏拉圖 (C) 斯多葛
  (D) 伊比鳩魯

6.有一位哲人, 他的見解興趣和老師有所不同, 曾說過「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他是 (A) 柏拉圖
  (B) 亞里斯多德 (C) 蘇格拉底 (D) 西塞羅

7.二次大戰後, 猶太人終得重返故土, 重新建國, 但從此 (A) 敘利亞 (B) 兩河流域 (C) 巴力斯坦
  (D) 巴基斯坦  卻成為「中東火藥庫」。

8.承上題, 猶太人亡國兩千多年是始於何時? 亡於何族? (A) 前八世紀; 亞述 (B) 前六世紀; 波斯
  (C) 前六世紀; 新巴比倫 (D) 前一世紀; 羅馬

9.中國的養蠶術經由波斯僧侶的媒介而傳入西方, 成為歐洲蠶絲業的發端, 當時傳播的據點即是 (A) 雅典
  (B) 羅馬 (C) 亞歷山卓城 (D) 君士坦丁堡

10.請選出下列宗教傳入中國的正確順序: (A)祆教--佛教--景教 (B)佛教--景教--祆教 (C)景教--祆教--佛教
  (D) 佛教--祆教--景教

11.西元前八世紀至七世紀間, 希臘社會出現的極大變動是指 (A) 受到海洋民族侵襲 (B) 城邦的出現
  (C) 民主政治的盛行 (D) 長期內戰爆發

12.有本書上說, 「只要我記著自己是自然整體的一部份, 我對一切發生的事就會感覺愉快; 只要我與同類的各
  部分保持密切的關係, 我便不會做任何悖逆人群的事」試問這位作者應屬於下列哪種思想?
  (A) 古典希臘哲學 (B) 斯多葛學派 (C) 伊比鳩魯學派 (D) 形式主義的宗教觀

13.由下列附圖, 請選出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

14.羅馬參考雅典的法律而訂定「十二木表法」, 對後來歐
  洲影響深遠, 當時的雅典是在 (A) 王政 (B) 城邦民主
  (C) 大一統文化 (D) 羅馬統治  的狀態。

☆ 如你擬前往以下古蹟一遊, 你應知其正確
  位置。請參考右列附圖標示:
15.荷馬史詩「伊里亞德」中的"特洛城"

16.清朝楊昌濬曾有詩云:「新栽揚柳三千里, 贏得春
  風度玉關」這是讚美何人卓越功蹟?
  (A) 李鴻章 (B) 劉錦棠 (C) 曾紀澤 (D) 左宗棠

17.清代有一機構被抨擊為「釐稅歲入三千萬仰其鼻息
  ... 漸而陰持朝政, ... 阻撓稅則, 左袒西商」此
  指為何?  (A) 海關總稅務司 (B) 總理衙門 (C) 輪船招商局 (D) 農工商部

18.陳大明常炫耀他是全國首批使用機器採煤的工人。  那麼, 他應是什麼背景的人?
  (A)同治年間河北人 (B)同治年間臺灣人 (C)光緒年間台灣人 (D)光緒年間河北人

19.比較帝俄對中國的侵略與英美法等國對中國的侵略, 在下列有關的敘述中, 哪一項是正確的?
  (A) 俄國的侵略目標只限於控制東北; 英美法的侵華目標則限於東南沿海
  (B) 中俄兩國在十七世紀末已建立條約關係; 英美法直到十九世紀才與中國發生條約關係
  (C) 俄英美法等國侵華都是為其工業產品尋求海外市場
  (D) 俄為尋求東方出海口而侵華, 英美法則多致力於傳布基督教

20.日本提出的哪項宣言,被蔣委員長駁斥為「欲獨霸太平洋以宰割世界企圖之總稱」(A)
  亞洲共榮圈 (B) 廣田三原則(C) 東亞新秩序之建設 (D) 田中奏摺

21.有關雅爾達密約的簽訂與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美希望對日戰爭早日結束, 以
  減少中國人民損失乃簽此約 (B) 旅大原為俄所租借港灣, 尚可接受 (D) 許以外蒙古「**」
  實違背中俄北京協定(E) 此約之簽訂, 果使中日戰爭提早結束

22.比較重慶會談和政治協商會議, 選出正確者: (A) 均提出國民**改組案
  (B) 均討論日軍受降地區劃分 (C) 均提出憲法修正案 (D) 均主張和平建國

23.劉宋時官學教育將玄學、史學、文學與儒學並立,此種教育制度反映了何項事實?
  (A) 私學解體,官學再興 (B) **對官學干預減低 (C) 時代需要與儒學不再獨尊
  (D) 士族是社會的特殊階級

24.使「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門徒四百餘人,升堂進者五十餘生。
  乃使高業弟子,以次相傳,其門生常三年而未見師面。」這是描述那一時代私家講
  學的情形?  (A) 漢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25.以漢朝言,一個兒童從入學啟蒙起,在所接受的一貫教育中,要研議那些課本?請
  按先後順序排列 (1)三字經(2)論語、孝經(3)四書(4)急就篇(5)學詩作賦(6)專研
  一經(7)經史禮法 (A) 127 (B) 267 (C) 4567 (D) 426

26.唐朝朱慶餘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
  入時無」,試問該首新婚燕爾的七絕,鮮活地反映唐朝士子哪方面的心態或習尚?
  (A) 身在江湖、心遊魏闕 (B) 富貴不傳三代 (C) 干投行卷 (D) 緣情制禮。

27.下列四種現象,請判斷以哪一個時間為最早?  (A)私塾中傳出朗朗讀書聲:人之初
  性本善…… (B)在考場中的考生正寫出記憶中的闈墨制義 (C) 科考前進行彌
  封,科考後在做謄錄的工作 (D)讀書人在家中苦讀五經正義,學作對聯以參加考試

28.一千多年前,我國曾經產生過一部既適於急診之用,又便於臨床診療應用的中醫
  書。作為「備急」之用,書的開頭首先記述了急救的措施,書中也記述了霍亂、傷
  寒、瘧疾、天花等各種疾病。它是 (A) 《黃帝內經》 (B) 《脈經》 (C)《肘後方》
  (D)《本草綱目》

29.帝嘗欲觀起居注,臣曰:「以此開後世史官之禍,可懼也。史官全身畏死,則悠悠
  千載,尚有聞乎?」,此事發生於:  (A) 明代?(B) 宋代  (C) 唐代  (D)清代

30.有些文士將話本故事加以編纂,撰寫成書,成就各種形式的文學作品。但以下哪一本
  著作並不具有話本特質? (A) 金瓶梅 (B) 三言二拍 (C) 儒林外史 (D) 施公案


  二、多重選擇題


31.二十世紀有位歷史家說:「歷史是史家和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 『現在』和『過去』
  之間永無休止的對話」可見他認為歷史知識的性質是
  (A) 絕對客觀的, 史家要不斷收集史料
  (B) 過去發生的事情, 無法完全記錄下來
  (C) 相同的歷史現象, 由於史家的觀點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釋
  (D) 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都是不證自明的
  (E) 史家可以完全掌握資料, 重建當時歷史的真相

32.比較西亞和埃及, 有以下共同點:
  (A) 地理位置影響政治型態的發展
  (B) 生活作息和宗教觀息息相關
  (C) 曾為爭奪敘利亞而進行長時間爭霸戰
  (D) 國王代表神的化身
  (E) 相信永生, 故對死亡處之泰然

33.古埃及有三千年歷史, 後來卻完全消失了, 原因包含有:
  (A) 喪失對他們傳統文化及歷史的了解
  (B) 上層社會一度急速希臘化
  (C) 宗教上直接變成了阿拉的追隨者
  (D) 放棄艱澀埃及文字改用拉丁文
  (E) 亞歷山大的東征促成

34.在上古時代, 人類的生活方式各異, 請選出正確的配對:
  (A) 蘇美人----以農為主, 從村落中發展文明成就
  (B) 埃及人----每年春夏之交, 尼羅河定期氾濫
  (C) 腓尼基人--以貿易為主, 殖民地遠達伊比利半島
  (D) 波斯人----重文輕武, 品行要求「不說謊」
  (E) 雅典人----以商業為主, 多半小本經營

35.波希戰爭對希臘世界的影響有:
  (A) 雅典人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更有信心
  (B) 優秀的文藝作品因而產生
  (C) 使雅典、斯巴達發展出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
  (D) 陷入長期內亂   (E) 相信人的驕傲和瘋狂會受到天譴

36.下列斯多葛學派的敘述中, 哪些是正確的?
  (A) 創立於古典希臘時代          (B) 創立者為斯多葛
  (C) 認為人生的橫逆是神聖藍圖的一部份 (D) 屬於禁慾主義
  (E) 對羅馬社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37.以下伊比鳩魯學派的敘述中, 選出正確的: (A) 創立者為伊比鳩魯 (B) 認為人生唯一可掌握的是追求快樂的
  生活 (C) 屬於縱慾主義 (D) 和斯多葛學派的終極精神不謀而合 (E) 魯克瑞息斯是希臘化時代此派的代表

38.蘇格拉底 (A) 被尊稱為哲學之父 (B) 有「西方孔子」之稱 (C) 是希臘三大哲學家之一  (D) 完成「對話
  錄」以闡揚政治思想 (E) 因身處波希戰爭末期, 被強加罪名殉道而死

39.在西元四世紀左右, 中國與歐洲同受蠻族入侵之禍,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在此之前, 中國已有「徙戎論」, 羅馬也有蠻族和平滲入的情形, 可見非不可抗拒的意外
  (B) 入侵者皆為遊牧民族
  (C) 蠻族入侵均造成原帝國覆亡
  (D) 入侵後中國的東晉政權和東羅馬政權又各持續了一千年左右
  (E) 歐洲世界從此再也沒有真正在政治上統一起來

40.羅馬經由何種途徑直接接觸希臘文化呢? (A) 領土擴張 (B) 伊特拉士坎人 (C) 留學 (D) 戰利品 (E) 通婚

41.俄自民國十年在華組成中國共產黨之後, 圖謀不軌 ; 請選出俄國介入或主使的事件:
  (A) 巴黎和會的山東問題  (B) 五卅慘案  (C) 沙基慘案  (D) 南京事件  (E) 中山艦事件

42.中國現代史上, 先總統  蔣公為顧全大局, 曾數度引退, 分別是在什麼情形下呢?
  (A) 寧漢** (B) 五三慘案 (C) 九一八事變 (D) 一二八事變 (E) 平津陷共後

43.訓政時期採取的措施有: (A) 召開國民大會 (B) 整編軍隊 (C) 通過訓政時期約法
  (D) 交涉不平等條約之廢除 (E) 增進對外關係

44.在整個「新文化運動」的衝擊之下:
  (A) 陳獨秀視儒家學說為進步的大障礙, 康有為則挺身辯護儒家思想優越無比
  (B) 梁啟超認為東西方各有優劣, 應兼取其所長
  (C) 在大量引進新思想中, 雖有馬克斯主義危害社會, 但亦使民主與科學的觀念
     深入人心
  (D) 胡適在批評儒家的***過後, 重新肯定孔孟的影響力
  (E) 影響自強、立憲、五四等運動的產生

45.請指出文中錯誤的敘述:
  國父將民權初步, 實業計劃等書, --(A)合成孫文學說, 以為「革心」工作--。
  民國 13 年除改組***外, 並--(B)親自創建黃埔軍校--, 於開學典禮上致詞, --(C)致詞內容
  當場宣布, 訂為國歌, 以重造革命事業--。  不久, 國父--(D)應直系之邀北上發表宣言--,
  --(E)主張召開國民會議, 並允諾尊重所有條約--。  不料病勢惡化, 逝世於北京。

46.教育文化與時代發展息息相關,下列有關魏晉南北朝的教育文化的敘述,那些是正
  確的?  (A)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君主缺乏文化修養,不重視學校教育 (B) 戰亂不斷,
  官學沒落,私人講學盛行 (C) 門第取得政治、社會特權,學術文化主要在家族內傳
  遞 (D) 玄學興盛,儒學在教育中的地位已漸無足輕重 (E) 佛教發達,佛寺成為教育場
  所之一。

47.下列那些人曾著力於教育方面的變革,以期有所導正?  (A)商鞅 (B)王莽 (C)王安
  石 (D) 康有為 (E) 張伯苓。

48.近代科技在中國遲滯之因:  (A) 偏重理論研究而欠缺實際運用 (B) 受科舉制度限制
  且學術思想被**政治多方干涉 (C) 數學多純數,且未能掌握精良數學工具 (D) 講
  求整體主義,忽視基本元素的分析 (E) 宋明以降理學家特重心性的探討,完全忽視自然
  界的現象。

49.關於「天工開物」這一部書的敘述,以下哪些是正確的?  (A) 由明末宋應星所
  著 (B) 備載各期重要農業、手工業的生產技術和操作方法,是一部我國前所未見的
  科技百科全書 (C) 是受到明末清初西學影響的一部科技名著 (D) 此書亦是明末清初
  經世之學的代表作 (E) 關於明代生、熟鐵冶煉技術有相當詳盡的記載。

50.下列那些因素促成了現代新史學的出現?  (A) 宋明以來十分注重的是非褒貶
  (B) 乾嘉之時考證學盛行,在其影響下研究歷史但求史實正確
  (C) 清末古文家的辨偽風氣影響史料考訂與解釋的重視 (D) 受西方文化及勢力的衝擊
  (E) 以宰相領銜,編纂歷代史料之風仍方興未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8 14: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了一下44楼的单选,BACCD/BBABD/BB?B?/DADCA/DACAA/DACC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6: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粗一看,觉得
9.D
25.D
26.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 18: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台湾的题不?......有点怀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5 02:24 , Processed in 0.26195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