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28|回复: 0

读书破一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9 16: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到读书,我不禁想起了原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讲过的一段话,他在回答研究生所提关于读书问题时说:“一个猎人到森林中打猎,要准备猎枪和干粮。如果一个学生只知道积累知识,而不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就如猎人只带干粮而没带猎枪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地消耗殆尽。如果有一杆猎枪,并能运用自如,那他就不愁没吃的,森林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来源。”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但采取何种方法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古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一个人即使从生到死手不释卷,所读书籍也很有限。何况别人的书你读得再多,如果不在理解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就永远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我很欣赏唐韬先生的那句话——博览群书,读破一本。

  “读精”,就是对“读破一本”的集中概括。“精”即经典,经典虽说不上一字抵一万字,但它的思想内涵和知识含量是非经典所不能比拟的。经典尽管阅读量不大,但读后根基扎实,学识精纯,给人的印象反而是读书很多。

  经典作品可以反复读,因此,“读精”必然会带来读书方法上的“精读”,“读精”和“精读”二者总是相辅相成的,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是“读精”的“十字箴言”。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曾把数学家耿克逊的《近代代数理论》一书中仅20页的一篇文章读了半个多月,从中获益匪浅。

  王治秋老前辈对“读书破一卷”也深有体会,他在谈到读鲁迅的《阿Q正传》时认为,至少要读14遍,他说:“看第一遍时会笑得肚子痛;看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笑的成分……待读到第14遍时,才悟出了文中的深刻哲理。”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读书示小妹生日书》中谈道:读书首先不能狭窄,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凡书都要读一读。但是又切切不要忘了精读,真正掌握本事,全在于精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这叫享受;第二遍是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清代诗人袁枚也说:“读书如吃饭,善食者长精神,不善食者生痰瘤。”现在很多年轻人爱读书,读量也很大,但只是浮光掠影,如水过沙地,留不下什么痕迹,有时还可能中毒。朱熹曾形象地比喻:这就如一个饿汉走进了饭馆,看到那么多鱼肉,就一个劲儿往嘴里塞,结果造成了消化不良,还有可能胀破了肚皮。

  怎样才能“读书破一卷”?这就要求我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书反复阅读。从语言到情节,从论断到论点,从思想到文采,从思维方式到行文风格……惟有这样,才能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创造力,变别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成大学问必须经过3个境界:刚开始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钻进去之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才能掌握读书窍门“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因此,只有正确掌握读书方法,才能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0 13:20 , Processed in 0.2133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