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33|回复: 0

[【散文】]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复制链接]
chengang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9-11 18: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拿到《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上的介绍: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美国蓝登书屋评选的本世纪一百大英文小说中仅排在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之后,是青年人必读的经典情爱小说。翻开书,扉页上介绍了菲茨杰拉德的生平及小说的内容提要。封底上还印着著名诗人兼文艺评论家T·S ·艾略特和海明威对菲氏此书的赞赏。说实在话,我对这种包装颇不以为然。但读过小说后,我对此找不到任何的理由了。
  菲茨杰拉德通过小说向人们表达了一种观念:“只有金钱才能把握住青春的秘密。”究竟这个秘密是什么呢?我想那就是爱情,金钱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神圣的爱情,在它面前也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中偏爱繁复的长句子,用词精致非常讲究,语言优美华丽充满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他还善于营造宏大的叙事场面,有不少宴会的描写已成为美国文学中的经典场景。象“我想到外面去,在柔和的暮色中向东朝公园走过去,但每次我起身告辞,都被卷人一阵吵闹刺耳的争执中,结果就仿佛有绳子把我拉回到椅子上。然而我们这排黄澄澄的窗户高踞在城市的上空,一定给暮色苍茫的街道上一位观望的过客增添了一点人生的秘密,同时我也可以看到他,一面在仰望一面在寻思。我既身在其中又身在其外,对人生的千变万化既感到陶醉,同时又感到厌恶。”这样感情细腻又充满联想的句子在文中也比比皆是。
小说中的故事有着幻梦破灭般的悲剧气氛,即有菲茨杰拉德的个人体验,又有社会视角。虽然盖茨比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了丰厚的财富,但与身边的一些人相比,他的单纯和真诚是他们所不具备的,是当时美国人被金钱慢慢腐蚀掉的品格。中国进入商品社会后正向着美国那个物质空前繁荣的时代景象挺进,我们的身边也同样缺少盖茨比那样真性情的人。正如书名所写,盖茨比确实是了不起的。
  文中的叙述者“我”的身份是小说女主人公(盖茨比的昔日情人戴茜)的表哥尼克,通过尼克和表妹戴茜及妹夫之间的交往--从他人言谈中--盖茨比的形象浮出水面,并最终与出现实生活中的盖茨比成为值得信赖的朋友。小说中的“我”始终贯穿全文,成为这场悲剧的见证人。但“我”没有甘心做一个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小说中的故事进程,保持了小说中各个场景情节的完整性。避免了落后的全知全能式的叙述手段。文中“我”不是作为一个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出现的,充其量只是作者的一个叙述道具,通过他的眼睛来观察和描绘作者心目中真正的核心人物--盖茨比。盖茨比虽然富有,但在感情上却象少男一样天真幼稚不切实际,时时刻刻沉浸在自己制造的幻想泡沫中执着的艰难前行。他深知金钱的作用,却没有沦落为金钱的奴隶。他试图通过金钱的手段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然后慢慢接近上流社会的戴茜。(为了接近戴茜不惜花重金举办宴会吸引社会各界名流及周边住户参加,夜夜笙歌的盖茨比家终于引起了戴茜的注意。)并幻想着有照一日与戴茜再续前缘重温早年曾令他怦然心动的爱情。可是盖茨比爱上的是一个世俗的女人,这令人悲哀,虽然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发了横财,但他在本质上根本不属于上流阶层,而他深爱的女人对他的感情也是建立在虚荣心与金钱的基础上,这就注定了他的爱情是失败的不幸的。当他发现用金钱兑换来的爱情也沾满了铜臭味时,一切似乎都无法挽回了。此时的盖茨比激情已枯竭,多情的心已死去,我想,就算那个愚蠢的汽车修理工没有把盖茨比杀死,盖茨比自己也宁愿死去。文中盖茨比的死不得不成为一种宿命。正象王尔德所说的:“人生因为有美,所以最终一定是悲剧。”让.热内在《一个恋爱中的俘虏》中也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的看得见的一生只是精心伪装的一个个圈套。” 我想,唯一能让盖茨比感到欣慰的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一句话:“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
  菲茨杰拉德通过小说给盖茨比和自己下达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象小说的结尾和菲茨杰拉德的墓碑上写到的那样: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而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7 12:55 , Processed in 0.18026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