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44|回复: 12

[【文史类原创】] 白话刘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31 17: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话刘邦
一、东方之子——“泗水亭长”是干什么的?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 :‘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
《集解》应劭曰 :“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鹊尾冠是也。求盗者,旧时亭有两卒,其一为亭父,掌开闭埽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薛,鲁国县也。有作冠师,故往治之 。”应劭云 :“旧亭卒名‘弩父 ’,陈﹑楚谓之‘亭父 ’,或云‘亭部 ’,淮﹑泗谓之‘求盗’也 。”《后汉书·百官志》云:“亭有亭长,以禁盗贼。本注曰:亭长主求盗贼,承望都尉。”
前半段说刘邦当亭长后,曾派负责“逐捕盗贼”的“外勤干警”为他到薛城订做他设计的“竹皮帽子”——所以四百年后刘备会编织苇席,颇有些家学渊源的意思;后半段说刘邦曾受沛县县长委派送壮丁去陕西临潼,去临潼做阿房宫或始皇陵的苦役,决非今日的“劳务输出”,是国家的强制行为,等同于戍边,死亡率奇高,需各县派人严加看押才能送到地方,否则都跑完了。陈胜、吴广就是在戍边途中造的反。
汉代维持地方治安的还有“游徼”,无固定办公地点,巡行流动征捕,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巡警”。亭长则有固定办公地点,所以,“泗水亭长”负责的是“治安和征兵工作”,是个管理两个“干警”(一个内勤,一个外勤)的小派出所的所长兼人武部部长。
二、焦点访谈——“泗水亭长”的管辖范围有多大?
据唐张守义《正义》: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长,主亭之吏。高祖为泗水亭长也。国语有“寓室 ”,即今之亭也。亭长,盖今里长也。民有讼诤,吏留平辨,得成其政。《正义·括地志》云 :“泗水亭在徐州沛县东一百步,有高祖庙也 。”
上述“里”、“步”都是当时的长度单位,秦以后,古制,一步为六尺,一里为三百步。据郑天挺、谭其骧等编《中国历史大辞典》记载: “战国及秦,每尺折合23.2厘米,据洛阳金村出土铜尺为23.1 厘米、据《上海博物馆馆刊·第1期》商鞅方升推算为23.2厘米”,结合“汉承秦制”,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王妻窦绾出土错金铁尺亦为23.2厘米,1957年甘肃酒泉汉墓出土铜尺23.1厘米,大致可定为秦汉时期一尺为23.2厘米,换算结果如下:一步为1.39米,一里为417.6米,十里见方的面积约等于现在17.4平方公里,亦进一步证明了“泗水亭长”的管辖范围比现在的乡长小,比村长大。
三、新闻调查——“境内的反政府武装”指的是谁?
《史记·高祖本纪》载:“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甲午,乃即皇帝位泛水之阳。……十一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夏,梁王彭越谋反,废迁蜀;复欲反,遂夷三族。……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东并荆王刘贾地,北渡淮,楚王交走入薛。高祖自往击之。立子长为淮南王。十二年,十月,高祖已击布军会甀,布走,令别将追之。……汉将别击布军洮水南北,皆大破之,追得斩布鄱阳。”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又名英布)谋反,并大举北进,我们徐州的父母官楚元王刘交领兵迎敌,被各个击破,逃到山东薛城,遵循“我打不过您,我喊俺哥哥!”的古训向刘邦求救,估计大意如下:“三哥,请看在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拉兄弟一把啊!”,六十一岁的汉高祖刘邦闻讯亲自率兵征讨,黥布兵败而逃,刘邦返回,命令其他将领穷追猛打最终消灭了黥布。当然,汉朝境外的敌对势力还是长期存在的,否则也不会有汉初的一系列的边境战争。
所以说 “在基本肃清了境内的反政府武装后路过老家。” 是比较客观的。
四、流金岁月——“大风歌”现场转播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正义·括地志》云 :“沛宫故地在徐州沛县东南二十里一步 。” ;《集解》韦昭曰 :“筑,古乐,有弦,击之不鼓 。”颜师古云 :“今筑形似瑟而小,细项 。”总之“筑”是一种乐器就是了。
也就是说:黥布兵败而逃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十月,刘邦胜利而归,途经沛县故里,举办了一个类似“心连心——走进沛县”的活动。在沛宫大摆宴席,宴请故乡父老兄弟,并挑选了一百二十名少年,组成合唱团,亲自培训,以助酒兴。酒酣耳热之时,刘邦击筑高歌,自赋诗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少年亦随之唱和。歌罢,刘邦挥剑起舞,万分伤感,才艺展示完毕,借着酒劲还说要永远免除赋税。
这首《大风歌》是我国汉代诗歌的杰出代表,它气势雄壮,寓意深刻,既反映了刘邦衣锦还乡,君临天下的喜悦心情,又流露了他藏弓烹狗后对社稷的忧虑。这首诗正符合汉代质朴、雄浑的民风和汉王朝初始强盛的社会背景。
因为是刘邦先唱,一百二十人后和,因此是“领唱”;而只记载了他挥剑起舞,未有他人,因此只能算“独舞”,还担任了“筑琴首席演奏员”,所以我说:“他亲自挑选一支120人的少年合唱团,并领唱、独舞、演奏了他作词作曲享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大风歌’。”说他“享有独立知识产权”是想强调两千年来从未有过其他的人员或组织声称对此事件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是刘老师领唱,一百二十人沛县学员唱和而能浑然一体,再结合《史记》其他篇中有刘邦善于“楚歌”、“楚舞”的记载,我们大致可推断当时刘老师是用沛县口音、民族唱法演唱的——效果应接近于徐州柳琴或曰拉魂腔吧!遗憾的是刘邦喝的太多了,该干的没干,否则一道圣旨将沛县口音定为普通话,不比免几年赋税强得多吗?--最不济的沛县人也能到CCTV搞个播音,最不济的徐州人也能到大学教个普通话吧!
刘邦离沛后,沛人筑歌风台,并刻歌风碑立于台上。从此,大家都知道再说刘邦是著名歌手已不够准确,准确地说他已是著名“音乐人”了。
五、艺术人生——刘邦后记
再后来,《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 :‘病可治 。’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
他以为他练过什么功就可以不看病了,于是就死了。他要去的地方有很多熟人在等着他,有老嬴(政)、大项(羽)、小韩(信)、阿(黥)布等,可谓“他乡遇故知”——最起码他不应该感到寂寞。
六、实话实说——作者的话
历史不应该永远封存于少数人掌管的古籍善本之中,也不应该永远拘泥于少数人掌握的专业术语之中,历史应该被最大多数的人群所知悉才能作到“以史为鉴”。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让历史贴近群众,让群众喜爱历史。
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就动手比较早,如《哈姆雷特》几乎年年被英国民众演绎出新版,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黑色幽默等各种流派应有尽有,甚至还可以改编成动画版的《狮子王》。
以上只是本人根据相关史实所做的一些通俗化的表述,学识寡陋,急就之章,不准确之处还望方家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1 18: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徐州博物馆的陈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13: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它乡遇故知,阁下认识小可,真是人生幸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 19: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cz44102006-09-01 13:57发表的“”:
它乡遇故知,阁下认识小可,真是人生幸事。

^_^,兄见谅,只因此文本是陈钊的解说词,兄发到此处作为原创文章,还是需要问清楚。野人并不认得兄台,不过希望日后大家能成为朋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 20: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解说词,不过概括的刘邦的事迹不到一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09: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位兄台认真之精神令鄙人十分钦佩,在下解释几点:
1、本文非讲解词,是本人参加市导游员比赛后的一个释疑;
2、本文被好友登于“徐州天地旅游网”;
3、“cz”即本人“陈钊”之拼音缩写;
4、“4410”即本人曾用电话号码之后4位;
5、本人现用电话为0516-83804420,邮箱cz4410@163.com,欢迎垂讯,验明正身。
6、各位兄台可否为小弟找一套《南巡盛典》(1-5)电子版,冒昧之举,尚请原谅。
7、兄台如到徐州,弟可负责全部景点参观并亲充导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5 11: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巡盛典》(1-5)电子版
请到:http://solar.mofile.com/cn/pickup/index.do
输入提取码下载

文件提取码:
5195180611217735

1811805096911094

共两个压缩包。

有效期三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12: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台,在下遵嘱而行,却出现“对不起,您还没有激活Mofile网络空间的功能,但你可以现在激活!”几经努力而未能激活,不知何故?
另:为表示对兄台的支持,在下已将另一篇文章“自考二乐”传上,敬请兄台贻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5 12: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cz44102006-09-05 12:07发表的“”:
兄台,在下遵嘱而行,却出现“对不起,您还没有激活Mofile网络空间的功能,但你可以现在激活!”几经努力而未能激活,不知何故?
另:为表示对兄台的支持,在下已将另一篇文章“自考二乐”传上,敬请兄台贻笑。



兄进入此处:
http://www.mofile.com/cn/index_storage.jsp

页面左上角有一“输入提取码”的提示,兄将提取码输入后,点击“提取文件”字样,即可下载。兄不妨也注册一下吧,以后大家共享资源也方便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5 12: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是近期书园上最有文化味的帖子。

应该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16: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斑竹,小弟已将全书下载。斑竹急危解困,小弟无以为报,唯有将原创多多奉上而已。若履敝地而不告之,是为不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5 22: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cz44102006-09-01 13:57发表的“”:
它乡遇故知,阁下认识小可,真是人生幸事。
人海茫茫,相识何必相逢
风尘悠悠,知心尤胜知面

园地又多了一段佳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22: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海茫茫几萍浮,风尘悠悠一絮飘,
相知何必识君面,园地古道话野樵。
——看11楼留言有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21:35 , Processed in 0.46328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