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中比较朴素,没有逍遥,神秘的庄子洒脱,所以学术上也是儒家的人事主义。他评庄子为蔽于天而不知人,痛恨庄子,老子的无往不在的道,他道是非天非地之道,是人之道,君子之道。里头的确有点见解,他用了老子的天的无意志,天地不仁,不以万物为刍狗,又避免了墨子的天谴天罚论和老庄的天道观念中的守旧。颇有培根的戕天主义,conquest of nature ,但是也避免不了中国儒家一直的毛病,只知道利用已成之物,而不耐烦科学的思物而物之,这样的conquest,带了点缺陷,应该学习天工开物。主张人定胜天,当然这也是荀子的最大特色,人为胜天为,讲究人的实际效用,破天而知人。关于荀子的性恶论,就有点反复无常了,刚说性善,回头又说性恶,因为性本恶,又要礼乐来斧正。估计是年轻时主张性善,老来看多了恶,知道人的情欲生来就有,改为性恶,并说人生有欲,无分必争,分是限定范围和界限,争是致患之争夺,这种观点以后就直接影响了荀子的小弟,韩非,李斯的刑法治国。但此种性恶解释也不妥,前后矛盾,孟子应该是认为性有善有不善才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