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江南一粟

[【江南一粟】] 红楼梦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8 17: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江南一粟2006-09-08 10:40发表的“”:
偷儿偷钱,还不是偷儿的最高境界,最高的境界,是窃国!历史上不乏其人。.......
还有一重境界是:偷心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1 20: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一梦二十载

孟静

http://www.lifeweek.com.cn/2006-09-07/0002716266.shtml

扮完3年古人后,她们遇到了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动荡期,出国、上学、结婚,成了各人努力的目标。因为这种转型,绝大多数演员都离过婚,《红楼梦》给她们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


北京电视台“红楼梦中人”选秀启动,有媒体评价说,仅从选秀活动中,就可以回收一半的成本。可是否能真的从选秀中找到媲美老版《红楼梦》的团队,恐怕连导演胡玫自己也没有底。

当年参与过那部经典剧集的演员都从各渠道了解到重拍的消息,扮演过香菱的陈剑月很操心地对记者说:“你能不能转告他们(新版拍摄人员),一定要选年轻演员,不要用大腕。”这大概是所有老版《红楼梦》演职员和大多数观众的心声。当听到新版演员要求时尚化、偶像化的讯息,大家摇头叹息。在这次启动仪式上,放映了多版《红楼梦》片段,从黑白有声片开始,周璇、凌波、乐蒂、林青霞、张艾嘉、徐玉兰、王文娟、陶慧敏,都曾还原过这对中国文学史上最经典的情侣形象。但这些大明星统统在两张白纸前败下阵来,现在人们只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那版——一部播出高达700多次的电视剧。欧阳奋强是第一个扮演贾宝玉的男人,可想而知这角色的选拔难度。新版《红楼梦》刚宣布启动,就已经有6000人毛遂自荐演宝玉,而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女人。

很多观众宁愿温馨地津津乐道当年万里挑一的宝、黛、钗,殊不知,1987版刚出来时候,也曾遭到文艺界的强烈批评,尤其是林黛玉的形象,被认为不够美、过于尖酸,那时人们只记得王文娟的清愁,越剧中删去了所有林黛玉使小性子的段落,把林黛玉缔造成处处受气的弱女子,陈晓旭的形象一出来让人无法适应。经过时间洗礼,观众已经忘记了其他版本,也许再过20年,他们又只记得北京电视台这个版本了。

20年前的海选

中央电视台是先建的《西游记》剧组,后有的《红楼梦》组。扮演尤氏的王贵娥原本是广西话剧团演员,来北京探亲,为了多和孩子相聚,她被介绍到《红楼梦》组当收发。这个长达3年的剧组不比今天可以串戏,所有演员除非退出,否则必须呆在组里。例如饰演香菱的陈剑月和组里签的就是全约,她们在星期天可以逛街,可以回家探亲,也可以到别的剧组,前提是《红楼梦》需要时必须在场。因此有很多演员本来是幕后,王扶林建议,工作人员也可以参加竞争。贾政是副导演,邢夫人负责选演员,探春原本是场记……中老年演员基本上都是职业演员,多是朋友介绍来的,年轻演员则是全国海选。

一方面接受自荐和介绍,一方面设立了小分队,选拔铺遍全国。起初听说“扬州多美女”,他们就杀到扬州。结果当地人说这句话是侮辱扬州人,因为秦淮八艳多出自扬州。后来有人又说四川美女不错,队伍又开到四川,果然好几个重要角色都在四川找到。

王贵娥每天要整理成麻袋的自荐信,大多是不靠谱的,有小常宝式的夹皮沟姑娘要演薛宝钗,有一脸青春痘的“宝玉”,有不录取就要自杀的中小学生。剧组准备了统一印刷小纸条,上写“感谢您的支持”,把照片再寄还回去。王贵娥称自己是“第一道筛子”,导演王扶林给的标准是“一定要像古代人,不能人高马大,不能超过23岁,有古典美”。这些信中唯一达成愿望的就是女主角陈晓旭。当时任鞍山话剧团学员的陈晓旭年方二九,她的自荐信却非常惹眼,一张挂历式的肖像画、几幅小照、两首她发表的诗,她的字很娟秀,全方位证明她适合林黛玉。陈剑月回忆说,当时选演员多是本色,外形、性格都要像角色,不过陈晓旭倒是很活泼。

剧组在圆明园和八大处住了很久,办了3个月的学习班,凡是进入学习班的年轻人最后都会分配到角色,但真正如愿的很少。大家都乱试角色,平儿试妙玉,秋桐试黛玉,只要觉得自己行,都可以一试。陈剑月一心想演袭人,但她也试过秦可卿和迎春。为了演袭人,她和当时她所在的西影厂领导天天哭,因为领导不肯放她走,《红楼梦》剧组派人来先和她签了合同才领走人。

进组时大家都是茫然的,除了陈晓旭、邓婕目标明确,其他人也没有主心骨。培训结束那天晚上宣布角色,陈剑月说她的心“都要蹦出来”,有人哭泣有人欢喜。这些人大多几起几落,尤其是主角,她们形容说邓婕的“长头发都在笑”,因为她得到这个角色实在太难了。在她们看来,王熙凤实际是女一号,戏份最重。竞争最激烈的角色就是王熙凤和林黛玉,最后一轮做小品时,邓婕的对手是乐韵、周月和东北演员于兰。邓婕只有1.56米,她的对手全在1.65米以上,想象中的王熙凤应该身材高挑。乐韵演过《一代风流》,眼睛非常美丽,有化妆师就直接对邓婕说,她的眼睛就比不过乐韵。只是乐韵才18岁,年龄不太对。周月身材高大,有演出经验。

导演组劝邓婕试试平儿,结果邓婕既准备了凤姐的5个小品,也准备了平儿的小品。她后来写了一段“小红蜘蛛战胜大白蜘蛛”的故事,以此证明自己在逆境中受到的启示。其他演员都认为邓婕、陈晓旭能心想事成,全凭付出比他人多。她们也一致称当年的环境单纯,也有演员送点罐头走走后门,但真正决定命运的还是个人努力。有一个故事非常有趣,邓婕和陈晓旭拿到报酬后,陈晓旭说:“我又有钱了。”邓婕把钱放进抽屉说:“我又没钱了。”这个故事恰好能说明两人的个性,她们俩也算是《红楼梦》中发展最好的。

陈晓旭拒绝了记者采访,她认为说这段经历的次数已经太多,并且她也不再是娱乐圈中人。而其他配角演员谈起《红楼梦》仍旧非常激动,认为那是她们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段,而陈晓旭也许因为精彩处太多,反而不在意别人艳羡的辉煌。

凤姐的另一个候选人周月现在是深圳台主持人,她尚算幸运地演到了尤三姐。邓婕能演成王熙凤的重要原因是她最有力的对手乐韵出国了,乐韵为情出走香港,25岁的时候自杀。像她一样不幸的还有贾宝玉的候选人之一马广儒,他本是安徽黄梅戏小生,因为皮肤不好未能如愿,只扮演了贾瑞。他的下场和贾瑞一样悲惨,落魄中酗酒,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林黛玉的候选人是陈晓旭、张蕾、张静林和拉小提琴的王晓洁。张蕾比她们大三四岁,皮肤状态不是少女的样子,尽管她很漂亮还是被否定了,她最后演的是秦可卿,没演完就去美国结婚了,另一个舞蹈演员替她拍完。张静林就是现在的歌手安雯,她长得很干脆利落,被分配的角色是晴雯。陈晓旭本来也不是导演组的最佳人选,她不算很漂亮,鼻子也有点大,但她的书卷气让王扶林一见到就把她列入“首要候选人”,她的胜出也不意外。

张莉本是四川的舞蹈演员,她应征的角色是紫鹃。她一上镜头就令众人惊呆了,饱满、圆润的脸让她得到了意外惊喜。大多数人是冲着主角去,结果是龙套,而她却一跃龙门。张莉年纪比陈晓旭略小,有的演员说她和宝姐姐很像,年纪小却很会来事,很有心眼。参与挑选她的王贵娥为她辩解说:“张莉有她的人生哲学,她是不大合群,有自我保护意识,因此了解她的人不多,说她装傻、太复杂,她也从不解释,其实心里也委屈、无辜。”张莉的生活至今是个谜,几年前她寄过一盘录像给“艺术人生·红楼再聚首”,她的面容基本没有变,说话神态却引起众多猜测,使得更多人想知道她生活得是否幸福。

在所有姐妹都入住大观园时,贾宝玉还没有着落。欧阳奋强那年是峨影厂的演员,由史湘云的原定扮演者张玉屏推荐。邓婕奉命去四川寻找他,没见到人,还是留了张字条给他。他进组后一直蔫蔫的,把王扶林急坏了,特许他可以在女演员房间乱窜,坐床上聊天,只要不做坏事就行。有了这道指令,欧阳奋强搞恶作剧,冒充某剧组导演,把头脑简单的“史湘云”郭霄珍骗到离八大处很远的北京展览馆,害得她哭了一场。

机会改变命运

郭霄珍在“艺术人生”中令人扼腕,家庭需要她供养,因此她在连考几次电影学院落榜后回到了安庆,其后和丈夫来到北京北漂,租住在东四,熬不下去只有回去。《红楼梦》使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却转回原地。前几年,她和陈剑月一起拍《孙子兵法》,说到女儿想喝果汁,在安庆买不到原味的。陈剑月感叹,人在不同的环境,渐渐地难以沟通。陈剑月也是变化较小的一个,她的丈夫侯长荣在剧中兼任北静王和柳湘莲两角,同时是剧组的道具助理,刘姥姥在大观园中吃的菜就是他做的。侯长荣本是扬剧团演员,容貌俊美,王扶林看到他,激动地跳起来说:“这是我的候选人。”王贵娥提醒他说,这个演员将近1.8米高,他演宝玉,黛玉得多高呢?王扶林这才说:“先留着吧!”

不过自此以后,侯长荣一直没断过拍戏。黄梅戏《家春秋》里他是梅表哥,他不用开腔,幕后自有人配唱,要的就是他的俊脸。陈剑月在剧组和他搭小品,演的是尤三姐自刎,演的时候陈剑月脸红了,大家才看出他们的关系不寻常。这戏拍了3年,这其间不少演员领了结婚证,他们也是其中一对。戏不是顺拍的,像香菱进荣府的第一场戏其实是最后拍的,当时陈剑月已经怀孕3个月,需要穿小棉袄掩饰。这种情况很多见,细心观众会发现林妹妹的脸忽胖忽瘦,有时都没法连戏。因为她很爱吃,导演不得不控制她的饮食。黛玉葬花时要等待梅花绽放,湘云醉卧芍药丛那段也是这样,第一年芍药花谢了,就挪到下一年拍,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那时连一个丫环都要和剧组签全程合同,所有演员同工同酬,报酬按戏份算,也是相差无几。补助每天3块钱,再加一块钱“床板费”。陈剑月当时在西影厂每月200元,如果演本厂拍的戏没有报酬,所以她觉得《红楼梦》待遇已经相当不错。她们住在圆明园小招待所,最多时十几人一间屋子,少时4人一间,共用公共厕所和浴室。有一场赏雪戏后,姑娘们纷纷抢浴室,为的是赶紧把人造雪洗掉。学习班为她们请了红学专家,教她们书法、古筝、国画、围棋、诗词,还有仪态老师教授坐立行走。每个人都要写人物体会,像陈剑月就写了香菱前史:她被拐卖的那些年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当然更要熟读原著,虽然王扶林要把电视剧拍得像小人书一样通俗易懂,但也不能什么都不懂。

许多年轻演员并没有读过原著,她们来自各行各业,“元春”成梅是营业员,“迎春”金莉莉是人民公社接线员,家里是养鸭专业户,“妙玉”姬培杰是皮鞋厂临时工……她们通过《红楼梦》跳出了原有生活。成梅定居美国,金莉莉考上了中戏,和巩俐等人并称“四朵花”,姬培杰一直在演艺圈……

那些在剧中有才华、有心计的角色事业发展得比其他人更加理想,陈晓旭成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投资过董洁主演的电视剧;“探春”东方闻樱是制片人,目前正在新疆拍戏;“贾芸”也是制片人。可是也有一些人步履艰难,赵姨娘的扮演者之一后来身陷囹圄,“小红”过得很贫困,剧组和她们都失去了联系。戏中人的性格就是她们的性格,戏中性格决定的命运也成了她们的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2 11: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不知不觉看完了帖子,才惊觉这个帖子粉长~~~可是我还是觉得意犹未竟~~~
看着这些梦里梦外的故事,很有趣也很吸引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2 20: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堪忍受传闻终露面 “薛宝钗”否认在港当保姆

http://ent.qq.com/a/20060911/000123.htm

近日一篇名为《薛宝钗扮演者张莉在香港当保姆》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极大震动,文中含沙射影地将张莉目前的生活形容得十分落魄。更有网友截下2004年张莉寄给央视艺术人生节目的视频画面,称一直不看镜头说话的张莉可能已经失明。

前日,张莉终于露面,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一一批驳最近流传的关于她的种种传闻。

关于出国 被老师“赶”出国

1987年《红楼梦》热播时,张莉也从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调到了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但不久她就考上了深圳大学。1990年毕业后,张莉开始了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留学生涯。谈及为何出国,张莉说:“就因为我的管理学老师对我说‘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一定把你赶出去,真正认识这个世界,而不是在学校老师的保护下长大’。”

关于传闻 “没机会”当保姆

带着2000美元,张莉只身来到多伦多。到多伦多大学报到时,老师告诉她,只要成为学校前三名,就能申请全额奖学金。为了能夺得奖学金,张莉将图书馆当成了第二个家,很少按时睡觉。刻苦的学习让张莉每学期都能拿到丰厚的奖学金。“也许现在很多留学生都需要在外打工来挣学费,但我当时不需要这样做。”

谈到网上传言她曾在香港做保姆一事,她笑着说:“当保姆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也是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但我还没有机会去干这工作。”

关于事业 投身房产界

留学期间,张莉为学校拍了部教学片,用自己的故事鼓励外国学生。一位华裔导演看后力邀张莉出演他的新片《浮云》。当时张莉多次拒绝了这位导演。但后来该导演对张莉说自己得了癌症,希望把影片拍出来。“我一听,也就不好拒绝。”《浮云》拍完后,张莉发现在加拿大拍片并不能养活自己,所以投身商界。一开始张莉和朋友开了家礼品店,后来却因偶然机遇而投身房地产业,“刚好碰到一对老夫妻想卖房子。这对夫妇很有钱,又急着卖房子,所以我就以很便宜的价格买了他们的公寓。结果不到一周时间,就有房产经纪人从我手里买走了这房子。我赚了几万加元,这个数目相当于普通的加拿大人一年的收入。”从此,张莉把事业重心都转移到了房地产上。

关于行踪 其实年年都回国

张莉还透露,其实她每年都会回国一次,有时是回北京,有时是回成都。“我喜欢穿着运动服、运动鞋在春熙路逛街的感觉。”至于家人为何多年来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对她的动向表示“不太清楚”,张莉解释:“这是我家人在保护我———因为我一直说希望做个普通人,名气没有任何意义。几年前我也接他们来加拿大玩,但因为这儿没有中文台,他们生活不惯,所以住不了多久就回国了。”

关于婚姻 一直等待真命天子

网上传闻称张莉已有一个7岁的儿子,是个单身妈妈。对此,张莉直言:“这个编得太离谱了,我到现在还没有结婚。我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人,不可能做未婚妈妈。我认为婚姻是件非常严肃的事,选择一个人做永久的伴侣更要慎重,我首先要确定对方心地善良、值得信赖;不会找一个因金钱而结婚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1: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书藏在书包里,不敢放在父亲的书架上。否则,父亲定会追问书的来历,我将无法自圆其说,这本书在我的书包里一藏就是五年。

有了这本书后,我便将前后未知的章节死命地看了N遍。那种感觉就像久患感冒后,鼻孔终于通畅的快意。

其实,那个时候,我通畅也就是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而且只是对故事情节大致的了解,于一些具体细节上的东西知之甚少。父亲书架上的《红楼梦》是解放前的印刷品,不光有繁体字,还有异体字,虽有一本小册子帮忙对照,但读起来总觉费事。

由于对故事情节的浓重兴趣,那个时候的我,特爱林黛玉,喜欢她的多愁善感,喜欢她的诗词曲赋,喜欢她的言行举止,甚至并不觉得她有尖酸、刻薄、好妒的毛病。

我很奇怪她在书中的人物个性,竟然成了我这样一个危害街坊四邻的顽皮男孩效防的对象,以至于做出一些不可理解的事来。居然也学着她多愁起来,愁的样子可以装一装,还可以骗得大人们的表扬:这孩子好象懂事了。而善感却无法体会,不知何物。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这便是我那个时候最最真实的写照。只要是登高或临渚,便会很自然地“愁”起来,却不知道这愁从何处生,找不到愁的感觉,却往往忽略了山川江河的美景。

久之,却让我练就了一种本事。在与同伴嘻闹,疯玩时,我可以突然地静下来,四周一切喧哗,都不会打断我的另一种思维。这种闹中取静的本事,也形成了我外向与内向相结合的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3 18: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动与静完美地组合~~~江南偶快被你迷住了 ^_-
   你简直难以置信地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6 11: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W同学问:“你怎么玩得好好的,突然装起深沉来?”

我回道:“我想起了林黛玉,想起了林黛玉凄美的爱情,想起了林黛玉优美的诗句,想起了林黛玉葬花时的悲恸,嘻闹时的顽皮,想起了她对生命意义的诘问。”彼时,我已是高一年级了,已渐渐明白了爱情为何物。

W追问:“林黛玉是谁?怪熟悉的。”

我再回:“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我们以前学过一篇课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就是《红楼梦》里的片断。这你是知道的,你还知道的是:这只是揭露封建官场的腐朽与末落,殊不知,宝黛钗的爱情才是《红楼梦》全书的主线。”

“爱情?”W顿时来了兴趣:“《红楼梦》与爱情有关?”

“是的,如有兴趣,可到新华书店购一本来读一读,我们对四大名著的认知仅仅是停留在知道其为四大名著,仅仅是翻看了几本小人书,很少有同学会看四大名著的文本,我是把四大名著的文本看完了,这《红楼梦》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部分我喜欢的章节,还能背呢”我顺嘴吹道。

“哈哈,你就吹吧,吹死人不犯法。”

见W不信,便从书包里拿出那本已在我的书包放了二年多的《红楼梦》,对他说:“我就背第一回!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曾历经一番梦幻之后……。”我竟一气竟背了半个小时,W被我的举动惊呆了,第二天便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红楼梦》!他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对《红楼梦》如此的着迷。

所幸,W是个与《红楼梦》有缘的人,也被《红楼梦》吸引了,从此,我便有了一个红楼知音,两个人时常在一起说红楼。后来,我们还发展了三个女同学G,T和Q。五个人课余时常在一起探究《红楼梦》的种种,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对《红学》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记忆最清晰就是我们曾玩过一个背《红楼梦》的游戏,看谁背最多、最好、最快。初时,我占尽优势,渐渐地同学们也就相差无几。

我们五个同学,有三个考上了大学,女同学Q平时成绩就不太行,加上母亲多病,家务事多,后来母亲从单位病退,她便顶替进了母亲的纺织厂当了一名纺织女工,而我呢,却是一个必然的落第者,我高考的那年正好将高中二年改为三年,可我却在高三时迷上了武侠小说,结果高考差了近200多分,而无缘高校大门。

W大学毕业后,只身前往广东发展,已在东莞开了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实业,几起几落,前几天通了一次电话,说是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只是很少再谈到《红楼梦》了。

G是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外语学院,毕业后留在北京,现任职于政府某部门,事业小有成就,时有电话往来。

T考上大学后,在校期间失踪,至今杳无音信。

到是Q与我走得最近,同在一座城市,成了纺织女工后,努力上进,一直干到了车间调度的领导岗位上,不成想,企业倒闭,破产重组后,下岗回家,遂在其住地附近开了一家小吃店,谁知越做越大,一不小心加入了富人之列,时有相聚时,皆是她埋单。几杯酒下肚,略带三分醉意之后,更添风姿绰约,诱发出成熟女性的魅力,活脱脱一中年史湘云者。常使我心猿意马,奈何其家庭幸福,婚姻美满,我无隙可钻,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徒添怅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1: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啊~~~这个第六怎么一下子就从中学到中年了呢?5年后书是怎么丢的呢?后来有没有再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6 11: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7楼雪融鸿飞2006-09-16 11:25发表的“”:
晕啊~~~这个第六怎么一下子就从中学到中年了呢?5年后书是怎么丢的呢?后来有没有再买呢?
偶像,我会说到的,莫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09: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8楼江南一粟2006-09-16 11:37发表的“”:
偶像,我会说到的,莫急~~~
呵呵,好的,等着你哦~~~~江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16: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名落孙山之后,父亲大为不解,一向学习不错的儿子,怎么就没有考上呢?

那个时候,父亲一心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业父亲到学校去咨询了一下老师,被老师好一顿数落,沮丧的父亲回到家中,将我好一顿狠揍。

这是父亲第一次打我,也是唯一的一次,然而这顿皮肉之苦,倒也让我释然,一种落榜后有负疚感,烟消云散。那个时候就好象是在为父亲读书。

父亲要我复读,不知怎的,竟被我断然拒绝,但我却没有那种终于不用上学的快感。我知道,我一定是伤透了父亲的心,而我却因少不更事而抱憾终身。

转眼间,九月份到了,考上大学的同学们开始了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点,而我却从此不再做读书郎!

少年不知愁滋味,更不知前途事业为何物,整天在家,无所事事,渐渐地便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问题少年,倒处惹事生非,打架斗殴,变得好勇斗狠起来,很自然地成了当地一害。隔三差五地被请进派出所作客,父亲便会得到去派出所领人的通知,奇怪的是,父亲也不责骂,只是默默去领人,就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

而我呢,因为老进派出所,慢慢地在同伴中越来越有威望了。主要是,我进去后,一言不发,同伴们从不受到我“被捕”的牵连。

一九八七年的中秋之夜,以我为首的一伙不良之徒与另一伙不良之徒在充满喜庆的大街上,展开了一场没有任何原因,没有任何目的的战争,“参战”人员达30名,惊动了派出所的全体警察出动制止、”抓捕“。

这回进得派出所来可就不是写写保证书,这么简单了,派出所的警察看在父亲的面子上按最轻的法规,只拘留了我三天,并对我父亲说,你家公子,这样下来,很危险的,我看这小子也不是很坏,现在正在征兵,不如把他送到部队去吧,父亲一听,便心动了。

回到家后,便被父亲软禁起来,说:你还是当兵去吧,也算是一条出路。我一听,兴奋异常,那个年代,当兵也是少年人的梦想,穿上一身军装,心底的自豪,脸上的神气全体现在行为上。

于是,我甘心被父亲软禁,一头埋在父亲的书房里,将父亲书架上那本残破的《红楼梦》与我买的《红楼梦》,还有那本繁简对照的本子,仔细查查有何不同,以此来打发时间。

父亲很奇怪,怎么一下就斯文起来了?发现我在”研究“《红楼梦》,想起老师对他说我迷上课外书,似有所悟,疯了似的将那本残破的《红楼梦》撕个粉碎。幸亏那天,没有看那本我买来的《红楼梦》,否则,那书在劫难逃是小事,追问书的来历可是大事。

我把我买来的《红楼梦》藏了起来,改练习毛笔字打发时间,一个月以后,我来到了部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6 14: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义气而又喜欢看书的江南来到部队,该是有了用武之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00: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雪融鸿飞于2006-08-26 18:55发表的 :
小时候父亲一直不许我看红楼,理由说来荒唐,竟然因为我是女孩子,父亲大人说了:男不看水浒,女不看红楼。怕学坏~~~~直到高考前我手拿高考总复习大纲,才争取到看红楼的权利~~~~

江南对红楼梦这样熟悉,这个红楼梦缘一定很深很深~~~期待着江南的下文~~~
姐姐你说:你的父亲说 “男不看水浒,女不看红楼。
我的母亲也是这样说 而我又是有逆反心理的 所以我就迷上了红楼 所以才有了潇湘读红楼
也许我还要谢谢我的母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09: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妃子翻出了这个帖子偶才发现,江南你这个红楼梦缘还没贴完哦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3: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Re:红楼梦缘

江南 后来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4: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 你别叫我先研究你的红楼梦缘
快作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1:25 , Processed in 0.19618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