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81|回复: 1

[【心情日记】] 东方早报:偶像崇拜——符号化的心理资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2 08: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个周末,电视里就会热热闹闹地出现许多选秀节目。据说“加油!好男儿”和“我型我秀”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他像“超级女声”、“梦想中国”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有一番全民参与、深度娱乐的阵势。

  既然有娱乐,就要制造明星,有了明星,便会有轰轰烈烈的“粉丝”团。观众对艺人的追捧有传统,从民国时代捧“四大名旦”的“梅迷”、“白迷”到后来迷恋电影明星,再到上世纪90年代后频现于媒体的中学生“追星族”,观众的审美心理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如果说以前的观众是跟在明星屁股后头去“追”去“捧”,现在参与选秀节目的新观众则多了一项本领———制造自己的偶像。大众的“偶像制造”和“偶像崇拜”并存,的确已经成为时下娱乐消费文化的特征之一。说是话语幻觉也好,文化资本的作用也罢,至少观众不再是完全被动的接收器。老百姓们突然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于是抛开顾虑,结结实实地享受一把“全民娱乐”的美与癫狂。

  娱乐节目制造偶像不足为奇,现在,学术界也步其后尘,走上了贡献学术明星的道路。前不久的“上海书展”上,厦门大学教授、“学术超男”易中天现场签售《品三国》,创下了单日销量6000多本的记录。要知道,对许多学术专著而言,这可是一次的总印数啊。而在网上,也出现了由易先生的“粉丝”自发组成的“易迷”群体,对那些易先生的批评者展开“围追堵截”。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需要新偶像文化、全民制造偶像崇拜的年代。重要的不是树立什么样的偶像,而是偶像产生的方式及其后果。原先在传统媒介毫无话语权的大众,正在以一种新方式,全面参与到公共领域的活动之中。短信留言、投票、网络俱乐部……这些孤立来看简单乏味的行为,却共同构成了一种影响深远的集体行动。它将表明公众对于特定文化符号的态度,以及这些态度背后,公众对价值认同的重新定位。

  在这些现象中,一个关键点是“粉丝”们的行为。为什么要有偶像崇拜?为什么要把时间精力花在看似不能增加物质愉悦的项目上?有人说这是一个文化现象,有人说这是一个社会心理学问题,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政治的”问题:明星偶像的魅力恰如政治领袖的克里斯玛(charisma)。笔者的专业是经济学,经济学看待人类行为的一个出发点是:成本和收益的平衡。从这个角度来说,笔者认为,“粉丝”在偶像崇拜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理解为一种对风险资产的投资,其目的是为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回报──更大的心理满足,更多的文化认同感,等等。因而,偶像崇拜这一现象本身正是一种符号化的资产,或者说心理资产。

  布坎南在60年代提出俱乐部理论,为类似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俱乐部提供具有排他性的公共产品:非俱乐部成员享受不到。让我们看看“粉丝”对偶像的追捧。在家里的沙发上看演唱会与感受现场几万人一起的呐喊有什么不同?一言以蔽之,“气氛”不同。“气氛”是公共产品,一个人没法消费,非得千万人一起才有感觉。要享受到这产品,袖手旁观不行,非得亲自加入“生产者”行列,和其他“粉丝”一起“疯狂呐喊”,成为“俱乐部”一员。

  在布坎南的理论里,俱乐部的最优人数存在一个上限。好比在舞池里蹦迪,没有人愿意人多到“摩肩接踵”。然而,“粉丝”的人数却是多多益善。从常识来讲,偶像是要“越红越追”,演唱会现场,人越多越疯狂也就越好。因此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假设“粉丝”俱乐部提供的是具有公共性的心理资产。对于花费了时间精力的“投资者”来说,你可以选择今天消费,也可以选择明天消费。于是,我们的故事可以重新表述为:

  俱乐部成员通过对偶像崇拜投资,获得一种具有公共性的心理资产。这种资产将确保你在未来时间内获得文化价值或审美心理上的满足。心理资产的价值等价于偶像的价值,因为偶像在未来的走红程度是不确定的,所以这是一种风险资产。无疑追捧偶像的难度影响了资产价格:“粉丝”的人数越多意味着更多的排队时间,更少的亲近偶像的可能,现场更大的拥挤和不舒适,然而同时也意味着偶像更红,以及更高的资产价格。

  现在,“粉丝”需要在现在和未来的消费之间做出选择。他(她)并不清楚自己的偶像在未来的走红程度。然而我们知道,根据经典的金融学理论,在长期内所有的资产价格将回归均值,而他(她)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他(她)能意识到,当前更高的资产价格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在未来该资产价格更可能会跌水──泡沫将会消失,曾经的大红大紫将成为“明日黄花”。所以,理性的“粉丝”是一个短视的“粉丝”。偶像越是走红,他(她)就越是倾向于增加当前消费的比例,而不是把快乐的希望系于未来。

  笔者对偶像崇拜的解释是:它是一种风险性的心理资产;偶像在短期内“窜红”提高了资产风险,进而促使消费者在短期内变现———进一步扩大当前消费,增加对偶像的追捧。这个解释看上去有些奇怪,然而它完全基于对个人选择的解释,没有“文化资本”的操纵,没有“集体无意识”,也没有原始的宗教膜拜情节。其实许多复杂现象可以从简单中理解,偶像崇拜就是一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2 10: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看选秀节目。

有时间都上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9 11:33 , Processed in 0.1541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