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28|回复: 1

读《美丽与哀愁背后一个真实的梅艳芳》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2 08: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美丽与哀愁背后一个真实的梅艳芳》有感

前记:进入大学以后陆续地在图书馆借了些书看,我看过的书尽可能的涵盖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社会的光亮点还是社会的阴间面,都在我的窥探之中。教我们文献写作的张京华教授让我们写一篇大学读过的对自己最有影响的书籍的读后感,那些远去的记忆难以捉摸,于是拿起最近在看的《美丽与哀愁背后一个真实的梅艳芳》这本书,写下我的感受。





人生如舞如,只在启幕落幕间。在这人生舞台上,个人不过是“过客”似的演员,匆匆上场,又匆匆下场。你可以认认真真去演好自己的角色,你也可以玩世不恭地不以为然……

梅艳芳属于认真去演自己角色的人,她知道人生的虚无,因而她努力把它变得实在;她知道人生的残缺,因而她努力把它变得圆满;她知道人生的无常,因而她努力把它变成永恒。她生在舞台,她又死在舞台,她知道把上天分配给她的角色演好——认真地读她这本传记,我们能从中得到的启发会有多少?

梅艳芳出生在香港一户贫苦家庭,她出生后不多久,父亲因病而终,她的母亲难以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计,于是她和姐姐梅爱芳两人开始登上歌舞厅的舞台,从此她们的收入成为包括两个哥哥在内的一家五口的生活来源,那个时候,她才4岁。她的童年是在艰辛中度过的,她也曾想过完成学业,成为一名有丰富知识内涵的女人,但她在无奈的命运安排下不得不放弃,从此她明白,日后一定要会让自己主宰自己命运!

梅艳芳19岁的时候无意间参加香港无线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从中脱颖而出拿下冠军,开始走上正式的演艺之路。此后,她在香港演艺圈一路高歌,坐上了乐坛大姐大的宝座,她又将自己投身于电影之中,造就了她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双料影后。直至她于2003年月12月31日去世,她在演艺圈生辉二十载,推出44张唱片专辑,参演44部电影,于歌迷来说,她的声音有道不尽的沧桑美感,于影迷来说,她的表演有数不尽的风情万种,她天生属于舞台,她有展现不完的舞台魅力。

读罢梅艳芳的这本传记,不仅仅是有感于她对艺术的献身精神,从她在演艺事业上的突出表现,我更能看到她是一个最坚定的人,她最有吃苦的精神。梅艳芳在香港演艺界享有盛誉,她的为人一直受到其他演艺人员的尊敬。从她去世以后友人们对她的追忆中我可以更加了解她,她兼有女人的柔肠与男人的侠骨,她对心中的目标全心全意,不苟且,不退让,她最肯奉献自己,而不求回报,她认认真真走完她“舞台上”的一生,到达她的同龄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梅艳芳在香港演艺界的男性朋友都喜欢把她当成男人看,这大概与她的豪爽性格相关。据她的传记里记载,香港演艺圈总是流传着“要借钱就去找梅艳芳”,她的仗义疏财略现一斑。而在香港的各种慈善活动中,她又被人视为菩萨在世,她在香港推动各种慈善义演,尤其是在2003年香港非典期间,她更是率先站了出来,带动香港演艺人协会一起为抗击非典进行义演,为民众打气。

如果说从梅艳芳事业上的成功能给我振憾和感动,那她在感情方面所面对的一切又可给予我更多启示。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感情,对于亲情、友情、爱情,梅艳芳自有她的诠释。

梅艳芳很珍爱家庭的每一个人,她终身未婚,于是她的至亲的人就是她的母亲、两位哥哥以及姐姐梅爱芳。她很孝顺,为了支持母亲搞的抗癌协会,每次都以逾万元相助,在百忙之中还需抽出时间来帮忙打理。她很重情义,支持哥哥们创业,对姐姐的英年早逝一直伤痛于怀。她对朋友很真诚,很友善,正因为她对友情的那种态度,让她在去世以后可以受到港台及大陆那么多名人的到场祭奠。她的一生创造了香港的神话,她的辞世亦是,香港特区首脑董建华先生、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先生、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先生等多位高官以及中央驻港代表都为她送上了花圈,并且盛赞她是香港的女儿,拥有无比的创意及毅力,靠自己的努力将事业带上高峰,可作为香港人走向成功的典范。

梅艳芳曾说过:“爱不一定是一生一世的,每次我都以为自己已经把它牢牢地抓到手里时,结果它还是飞走了。”她终身未婚,这是她作为一个女人一生的遗憾,带着她的这份遗憾,我们可以看看她对爱情的真实态度。拜伦说过:“爱情对男人来说只是生活中的一桩小事,而对于女人来说是生活的全部。”

梅艳芳只是普通女人中的一个,她这一生交往过七位男友,每一次爱情的际遇对于她来说都是她的全部,每一次她都倾情付出了。她有过很纯很难忘的初恋,于是她对初恋进行过描述:其实每个有过初恋经历的人都可能有那种纯情羞涩的感觉,就是那种期盼对方时时刻刻出现在自己面前,可是到了跟前却又连话都说不出口的感觉。传言她一直暗恋刘德华,因为她感叹过刘是她心目中最理想的丈夫,作为一位名人,一声叹息都引来莫大的猜测,于是,她更明白有时候,最长的距离不是千山万水,而是牵不到那个喜欢的人的手。她曾经和一名日本艺人谈过恋爱,但是她不能容忍一个男人身边可同时拥有两个女人,于是她退出了,但男人却是真爱她的,于是在她的葬礼上,那个男人从日本远渡而来,带着泪眼,带着伤痛,终究验证了她那句:有些感情是不必挂在嘴上,它们会永远留存在记忆的最深处。

梅艳芳的最后一任男朋友是赵文卓,他们之间的感情先是由赵初到香港拍电影时对香港的陌生承蒙梅的照顾而擦出爱情火花,但当时两人身份地位悬殊,赵不堪娱乐记者的冷面报道,甚至友人的一声玩笑也会令他很不自在,于是赵提议结束了这段感情。那是1997年,从那以后,梅艳芳再也没有涉足过爱情,最终才有她在最近一场演唱会的时候身着婚纱把自己嫁给了舞台。赵文卓是梅艳芳这一生最负有遗憾的人,梅艳芳曾在接受娱乐采访时说过:“如果当初解释那一次友人开玩笑引起的误会,我早已经是赵太太了。无奈当时我们都太年轻,年少时,几个真的懂爱情?”也许是年轻的人太轻易放弃。当爱人想要离开时,不必挽留,还有可能留存一份友情,越是苦苦相求越被对方看轻,一旦心走了,再回头也没有意义。梅艳芳是如此做了,或许她以前的爱情也如此经历过,才至于在遇到赵文卓的时候如此从容。

过去的事情后悔又有什么意思,成长本来就需要面对人生的惨淡,体味爱情的纠葛牵拌,不在乎天长地久,而在于曾经拥有。或许只有到了最后,在梅艳芳的葬礼上,赵文卓所送花圈的花牌上书写着“此生至爱,一路走好”,才是那份真情的最终解释。

我们可以从这本书里了解梅艳芳,我们可以从梅艳芳身上学到得更多,尤其对于我们当今的大学生,在事业或爱情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想想有这么一个人,她曾在困境中做得更优秀。

梅艳芳是一位天生属于舞台的艺术家,她在舞台上演绎了她的人生,她也在电影中尝试着不同人生的角色,生命很短暂,今天得到的一切,都不是实在的,走的时候都不能带走,惟一可以带走的是回忆,所以每做一件事情,开心的时候,都要尽情。应该尽情享受做每一件事的过程,无论是辛苦也好,开心也好,都是一个过程,人生的过程就是以后的回忆。梅艳芳走后,带走了她的回忆,却带不走我们的回忆,我们都应该尽情享受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过程……





后记: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有的朋友劝告我不应该读这么些杂书,但书本都有它的意义所在,何以所谓杂呢?关键是我能从书中学到东西,读这本书我是学到了,我学到为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一种奋发向上,不自暴自弃的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2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不少她的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9 20:31 , Processed in 0.1917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