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78|回复: 0

[【心情日记】] 第三只眼睛看以黎冲突 zz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5 15: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作者: 潘宏斌(伊.城.黑.桑) [149697:15610], 03:20:00 08/15/2006: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是谁引发了这场冲突?

一般认为,黎巴嫩真主党袭击以色列哨所、俘虏以色列士兵的行动导致了这场全
球数十亿人关注的人道主义灾难。这种说法最初来源于以色列官方和美国主流媒
体。但,这里有意或无意地掩饰了这场灾难的更深层次的诱因。众所周知,巴勒
斯坦内部局势因“狱中协议”已嬗变到一个重要关口。“狱中协议”是由目前被
关押在以色列境内监狱中的巴几个派别领导人联名签署的,其要旨是呼吁按照1967年
中东战争前的边界建立与以色列毗邻而居的巴勒斯坦国、承认以色列的存在以及
组建联合政府等。不言而喻,不管这份“犯人文件”是否含有积极的含义,但由
于是在人家的枪口下促成的,多少带有点屈辱的味道,甚至连“城下之盟”都不
是!

巴勒斯坦内部支持这项“城下之盟”的民意高达90%, 实施的唯一的障碍就是对以
色列、巴难民和土地等战略性问题一直采取强硬态度的哈马斯派。几个月前的联
合国安理会的第1680号决议明确点明要解散在难民营里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只
是没有给以色列军队行使这项权力的荣誉。得益于在颠沛流离的困境中所培养出
的生存智慧和在险恶环境中产生出的政治谋略,以色列精心地设计好了取缔哈马
斯的政治圈套。它为了激怒哈马斯中的激进派,以色列对哈马斯领导人实行炸弹
袭击、定点清除。有勇无谋的哈马斯果然不得不铤而走险。6月25日,多名巴武装
人员通过800米长的地道潜入,袭击了以色列靠近加沙地带南部的一个哨所,绑架
了19岁的以色列士兵吉拉德·沙利特做为人质,以图用他换回在以色列监狱中的
巴几个派别的领导人。如同电影版《拯救大兵瑞恩》的情节一样,表面上是为了
营救沙利特,28日,以色列大军潮水般地闯入巴勒斯坦人的加沙,开始了向哈马
斯的“算总账”。在这场炸了加沙3座桥、占了拉法国际机场的军事行动中以色列
关押了包括财政部长、耶路撒冷事务部长等在内的64名哈马斯的政府部长和立法
委员,他们有的人被带走时还被蒙着眼、戴着手铐。。。

对于黎巴嫩,以色列也是采用相同的手法。今年5月,以色列的摩萨德在黎南部炸
死了杰哈德的两名领导人,同一天真主党对以色列进行了报复,在边境打了一场
。在此之前的5年里,双方冲突不断,以色列也有主动轰炸真主党阵地的情况,真
主党也有主动火箭袭击以军哨所的情况。也就是说,双方处于交战状态,但这种
交战的规模是属于小打小闹的。真主党曾经绑架过几次以军士兵,后来用他们交
换了以军关押的真主党成员。7月12日,真主党越过“蓝线”对以色列占领的黎巴
嫩领土萨巴阿农场进行了袭击,击毙7名以色列士兵,抓走2名以军士兵。事件发
生后,以色列大举轰炸黎巴嫩并入侵黎南部,据路透社报道:“至少1076名黎巴
嫩人和144名以色列人(其中104人是士兵)被打死”,更为严重的是三名联合国
观察员也在这次事件中殉难。所以,我们看到了两场战争,一场是从1982年到今
年7月12日以来以军和真主党一直在打的战争,这场断断续续的战争是以色列入侵
黎巴嫩引发的。另一场是7月12日以来突然升级的战争,这是以色列选择的。真主
党事后承认的,他们也没想过以色列这次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反应。

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实质,让我们来听听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刚刚发表的
评论。摘出其中的几句话:“这场战争并不是偶然发生的。真主党对两名以色列
士兵的绑架只是提供了借口,随后在以色列人严重过火的反应中,在他们给黎巴
嫩带来的死亡和毁灭中,人们遗忘了这一点。” “这场战争是出自他们的选择,
有长期的计划和准备,而且从一开始就得到了美国的公开支持。”支持此观点的
另一个证据就是纳斯鲁拉的讲话,他们从抓获的以军俘虏中得知,以军原本计划
在10月前对黎南部真主党武装发起攻击,只不过原计划因这次真主党武装的袭击
事件而提前了。不管此消息是否属实,但联合国安理会于5月17日通过的第1680号
决议就再次重申了解散非政府民兵组织(主要指黎真主党和巴哈马斯)却是白纸
黑字,只是被以色列给“代劳”了。所以说,导致这场人道主义灾难的是信奉“
以百倍地报复”政策的以色列,还有那个根本没有公理而言的联合国安理会!


真主党的行动真的有后台吗?

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7月13日的中国报纸在题为《以色列遭突袭吃大亏》的综合
报道中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中东问题专家的话来说:它“是一次酝酿已久,
并且受到外界力量支持的战争行动”。数日后的美国主流媒体也异口同声地指出
伊朗和叙利亚是这场冲突的“幕后策划者”。著名的《华盛顿观察》周刊的评论
家利伯尔预测说“叙利亚和伊朗一直站在黎巴嫩真主党身后,为它提供武器和金
元,而真主党之所以敢和以色列叫板,也是这两国为之开了绿灯。我想叙、伊未
来的确有直接参战的可能”。

事实上除了真主党武装的生存问题外,位于黎巴嫩、叙利亚和以色列三国交界处
的萨巴阿农场才是这场冲突的主因。1964年,黎叙两国结束长期争议,确认
萨巴阿农场属于黎巴嫩。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叙利亚戈兰
高地及与之相连的萨巴阿农场。2000年5月,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由
于以方认为萨巴阿农场属于叙利亚领土,其归属问题应在叙以和谈中解决,因而
没有从萨巴阿农场撤出。联合国也将萨巴阿农场归入以色列占领下的叙利亚戈兰
高地,但黎巴嫩真主党一直认为萨巴阿农场属于黎巴嫩。因黎巴嫩是主权国家,
以色列还不敢随便派飞机进行“炸弹袭击、定点清除”。所以在事件之前,为了
引诱真主党上钩,以色列军队在萨巴阿农场不断地进行军事演习,向欲火中烧的
真主党进行武装挑衅,加上它监狱里还还关押着几十名真主党成员。。。这种手
法和解决哈马斯同出一辙。

因为这次真主党袭击事件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萨巴阿农场,作为与黎巴嫩有着领土
争议的叙利亚没有理由策动这场领土之争,伊朗也没有理由为此而得罪叙利亚,
巴勒斯坦的哈巴斯还在以色列的大牢里,更不可能是这场事件的主谋。所以笔者
更愿意相信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在接受半岛电视台网站采访时所说的,只要以色
列继续占领着萨巴阿地区,黎巴嫩政府就难以迫使真主党解散武装。他说:“真
主党多次表示,它旨在解放被占领土上的黎巴嫩人,得到以色列占领南黎巴嫩时
期埋下的地雷地区,使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内的黎巴嫩囚犯获释。”

萨巴阿农场的归属和以色列监狱内的黎巴嫩囚犯问题如此之敏感,我们就不难理
解为什么以色列能用这个“诱饵”,钓上真主党这条“大鱼”。以笔者之见,与
其说哈马斯、真主党、伊朗和叙利亚是这场冲突背后蓄谋已久的决策者,不如说
以色列和躲在幕后的白宫才是这场冲突戏剧幕后真正的高明导演。


谁是正义的一方?

长久以来,笔者曾经相信公正的媒体报道会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看来是我错了
。“白宫记者真是一茬不如一茬,他们只知道顺从政府的意志,从‘民主的看门
狗’沦为了‘哈巴狗’。”“如今,美国媒体就是白宫声明的回音室,记者也早
就从提审员变成了速记员!”这如此火暴、尖锐的批判来自于报道白宫40载,
曾经担任白宫记者团团长的美国著名女记者海伦·托马斯。最近,她撰写了一本
书《民主的看门狗》, 海伦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回顾了白宫记者团从揭露“水
门事件”时的血气方刚到布什政府时期的唯唯诺诺,痛批现在的白宫记者不去用
自己的眼睛发现真相,只知道盲目顺从官方意志。 在海伦看来,伊拉克战争彻底
暴露了美国媒体的衰败。他们不敢向白宫尖锐发问,对政府制造假情报、滥用情
报、秘密窃听国内公众电话、虐待战俘等失误和丑闻反应麻木,没有尽自己的职
责“穷追猛打”,从而使布什在错误的道路上更加肆无忌惮。布什对海伦心存忌
惮,布什上任后在记者会上一直不敢让她提问。这正是美国民主的绝妙之处:我
给你说话的权利,但我不给你说话的机会!

看看这个世界,哪里有什么正义可言、公理可谈?!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
的北约绕过联合国,以人道主义的名义把人家南联盟炸了78天,炸得到处是残墙
断壁,造成6000平民伤亡,50多座桥梁被毁,公路、铁路、机场、电站损失殆尽
,损失达2000亿美元,百万人颠沛流离。。。据说是把时钟拨回去20年!最为严
重的是,美国于5月8日悍然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造成3名中国记者死亡,多人受
伤,馆舍严重被毁。可战后“正义”的一方公然是美国为首的北约,南联盟总统
米舍洛维奇倒是被送进国际法庭,甚至都享受不到“人权国家”应有的保外就医
,病死在人道主义的海牙法庭里。2004年3月19日,美国借口铲除伊拉克大规模杀
伤性武器,又一次绕过联合国发动这场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的伊拉克战争,根据
美国马萨诸塞一家研究机构的报告透露,这场战争造成 13000人死亡,其中有4000平
民,美国士兵死亡人数与伊拉克人的死亡数之间的比例为1比100。战争的“正义
”的一方自然还是美国,被诬陷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萨达姆倒被关押在监
狱里,面临死刑。。。强权就是公理,炸弹就是正义!不是吗?!

至于以黎冲突,当我们排除了真主党为引发因素后,以色列的“正义的反击”的
谎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当然肯定有人会抬出“恐怖主义”的帽子戴在真主党头上
,以此来证明以色列的“正义”。说黎真主党是“恐怖主义”,不知有何法律根
据?国际社会承认真主党是个合法组织,它在黎巴嫩议会有合法的席位,在政府
里也有两个部长的职务,全世界只有美国的布什政府才将它视为不折不扣的恐怖
组织不和它打交道。从它的行为上来看,在7月12日之前它没有发动过任何一场针
对平民的袭击,就算是以黎冲突以来,造成以方平民的伤亡也只是个零头,从数
字上来看还是负责任的。如果考虑到以色列全国男女皆为士兵的制度,那就是没
有什么“误伤”事件。反过来看看所谓人权国家的行为倒有那么点“恐怖主义”
味道,你的两个士兵是人,别国的上千名平民就不是人了?!联合国观察站的人
员就不是人了?!

从另一个观点看,就算是恐怖主义,其性质也不一定比起我们见到的屠杀更为野
蛮。中东恐怖主义由来已久, 有趣的是, 英语词汇里的\"暗杀者\"一词Assasin竟然
源于十一世纪伊斯兰教什叶派恐怖组织----阿萨辛派(The Assassins), 又称\"山
中老人\"。 此教派由哈桑·本·沙巴所创立, 以波斯为基地,借暗杀手段对抗政
治与宗教的反对者,如暗杀逊尼派领袖、地方官吏、总督。该派别组织成员平时
混杂在平民之中, 所以令对手防不胜防,在当时掀起一阵恐怖潮不亚于当今的恐
怖主义组织,以至于当时穆斯林英雄萨拉丁、法国国王圣路易九世、神圣罗马帝
国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都不得不通过向哈桑·本·沙巴行贿以免受其暗算。具有
讽刺意味地是,该组织最终于1257年被蒙古人消灭,其手段比其更加野蛮、更加
残暴:将全城老小全部屠杀, 连襁褓都不能幸免!阿萨辛派暗杀的也只是政治敌
人,可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蒙哥、旭列兀、忽必烈等强盗屠夫在许多当代人眼
中竟被看成是英雄!

有的身在黎巴嫩的中国人在网上发表意见:“提醒网友们的个别过激的言论,不
过我并不怪他们,因为他们并没有亲眼目睹,而我更不是‘道听途说’!如果他
们看见那个被以色列的炸弹无情的炸为两段的埃及工人,他只不过和往常一样在
他平常工作的加油站工作;如果他们看见被以色列的炸弹炸的只剩下大半颗头颅
和下肢的那两个倒霉的过路人的话,因为他们刚好路过以色列人认为是运送导弹
的车辆,其实那只是一辆普通的运水车;如果他们看见那位可怜的女人一半身体
在车里,而另一半被以色列的炸弹炸到两百米开外的地方,因为她正好路过以色
列人认为真主党运送武器的车辆可能是从这座桥上过的;他们就知道什么叫‘不
分青红皂白’了!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因为这些场面是发生在基督教区!这些
无辜的人和真主党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更不可能威胁以色列的国家安全!他们
甚至都不是穆斯林什叶派的人。我不说加纳村死去的儿童,因为他们是出自两个
真主党高层领导人的家庭;也不提牺牲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先生,因为那
只是我在电视上看见的,我说的都是我亲眼所见,雾里看花朋友,当时我眼前可
是一点雾气都没有。。。”

无需任何说明,只要看一看媒体的以黎冲突照片就会感到以色列的“正义的反击
”之说是多么的苍白无力!稍稍有那么一点点军事战略常识,就会发现以色列轰
炸和封锁的都是重要民生目标,如机场、港口、油库,以及与叙利亚相通的桥梁
、道路等。这些大部分并不在真主党武装的南部黎巴嫩,难道这个也能“误判”
?!至于把真主党地袭击行为与“恐怖主义”行为挂钩,那更是一个常识性的错
误。看看当年以色列是如何把巴勒斯坦人从他们的土地上赶走,当时他们就是全
民皆兵,他们使用了屠杀、驱逐、监禁等这种手段,比哈马斯还要极端!这让我
们想起了当年美洲大陆的“文明人”是如何对付当地的主人---印第安人的。所以
“恐怖主义”只是敌对双方妖魔化对方的一个政治说词, 是强权集团强加于对方
的标签。勿须忌讳,任何霸权国家的强大的实力都是建立在别人的鲜血之上的,
如何真要讲“恐怖主义”,它们才是真正的“恐怖主义”,就像今天的以色列一
样!


以黎冲突谁是赢家?

如果打开央视,你会从各国“街头政治”的激烈的行为来得到:美国和以色列是
输家。有输家就必然有赢家,依此来推断“赢家”就是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了
。果真是这样吗?

首先黎巴嫩政府不是赢家,这次冲突造成黎巴嫩诸多基础设施被夷为平地,全国
1100多平民死亡,上百万人逃离家园。从电站到桥梁都均被以军摧毁目标,
国家倒退了数十年。更为甚者,上万名黎巴嫩政府军面对以色列入侵竟不发一枪
,作壁上观。甚至政府军自己也被以军飞机炸死,仍然忍气吞声,整个一个蒋中
正的“不抵抗政策”的中东版。更为叫绝的是,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不带领军队
誓死抵抗,反而跑到联合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个不停,让黎巴嫩人民颜面丧尽
。安理会的成员们个个都具野兽的本能,信奉的是“丛林法则”。最后签订一项
足以让黎巴嫩倍感屈辱的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也算是对这个软弱无能的黎巴嫩
政府的最好的“回答”。

真主党也不是赢家,虽然真主党为保卫自己家园的英勇抗击强敌的顽强的精神和
战果赢得了世界的尊敬,无奈他们在得不到自己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孤独无援,终
于寡不抵众而丧失根据地。更让人寒心者是黎巴嫩政府签订1701号决议而将
真主党彻底出卖,因为联合国安理会的这个“全面停止军事行动”的1701号
决议原本就是美、法炮制出来的“投降书”,这个“慕尼黑协定”决议单方面裁
定必须解除真主党的武装而不是中东的乱源以色列!就连以色列的媒体也认为该
协议有失公允,担心真主党恐怕不会彻底合作。按照这个决议,靠着枪杆子才拥
有今天地位的真主党就将失去保持武装的合法依据。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未来
的命运更是难以预料,他是否将来就像南联盟总统米舍洛维奇一样的下场也未尝
可知。这正是:我既不给你说话的权利,我更不给你说话的机会!
 
以色列是个赢家,只是“赢”的窝囊!为了讨回被绑架的两名士兵,以色列集倾
国之力才把军队往前推进了一点点,并付出了上百名士兵和近40位平民的生命
代价,更有数十万人一个月来每天生活于防空洞之中。与此同时,阿拉伯世界和
穆斯林民众的敌视与仇恨情绪加剧,国际压力也不断增加。对面的火箭弹一次又
一次呼啸着划空而来,让以色列北部城市时时笼罩在“从天而降的恐怖主义”之
下,那打击不只是有形的损失,更是久久难以治愈的心理创伤。尤其是地面部队
在宾特朱拜勒村和马伦拉斯村遭到真主党武装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也让这个
地区霸权在全世界面前颜面丧尽。毕竟,对方只是个上千人的散兵游勇!以色列
总理面对浪潮般涌来的批评和谩骂显得很是烦躁,他甚至要求部长们,“在战争
时期,还是不要对军方进行批评”。联合国的1701号决议对以色列来说实在是天
上掉下来的一个大馅饼,总算是救了他一条小命。因为这时他最担心的就是陷入
真主党游击战的陷阱中,5年前的情景对以色列军队来说如同噩梦。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联合国是大输家。秘书长安南说得没错:巨大的破坏和血腥的场面每日展现在世
人面前长达一个月之久,安理会才有所行动,这种状况“动摇了世界对它的威望
与公正性的信任”。更让他丢脸的是,当联合国观察站受到攻击、几名观察员遇
难时他连个像样的声明都发不出来。虽然难产的1701号决议得到以色列和黎巴嫩
政府的认可,冲突也将于格林尼治时间8月14日5时实现停火。但正如美联社指出
的,1701号决议充分照顾了以色列,真主党的诉求就没有得到满足。这个世界最
“权威”的“仲裁”接受的只不过是美国起草的、代表以色列利益的“城下之盟
”。且不谈它是否代表着“正义”和“公正”,就连以色列前外交部长西尔万·
沙洛姆在内的许多分析家认为,由于决议文本中存有大多模糊不清,甚至相互矛
盾的表述,协议只能带来短暂平静,下一场战争也许不可避免。

美国才是这场战争的赢家。

是的,尽管美国外交形象严重受损。甚至贝鲁特《每日星报》专栏作家拉米刻薄
地说,赖斯对这场冲突所发表的评论似乎是她新中东计划的一部分,显得尤为“
拙劣、麻木不仁、残酷”。“她的言行好像在说,你必须杀死阿拉伯人,重造他
们。你们必须允许以色列人摧毁阿拉伯人的行动,创建一个更好的国家。” 但,
必须承认这场战争的目的美国基本达到。就自己的损失和遭受的压力来看,也是
近来战略行动中最少的一次。

最近一个时期,布什政府正处于一个多事之秋:朝鲜在7月4日美国国庆日试射了
7枚导弹;阿富汗局势持续恶化,有向“伊拉克化”发展的势头;伊朗核危机僵持
不下,双方角力正酣。对此,美国似有应接不暇,甚至无法掌控局势之态势。而
布什政府不得不一改往日动辄要“单边行动”、“先发制人”的做法,转而强调
要通过“多边机制”和“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美国《时代周刊》率先以《布什
的外交末路》封面文章,总结了布什就任以来在若干重大国际事务上的对外政策
,并独家认为“布什主义”已经穷途末路。善于跟风的国内舆论自然更会添油加
醋,干脆宣布:布什“牛仔外交”破产,“布什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

其实,伊拉克战争的确消耗掉了美国以及布什政府极为重要的军事、财政和政治
资源,使美国无法继续推行其既定的对外政策;由于分身乏术而无法顾及其他国
内外问题,进而导致部分问题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不得不每天都要面对来自
全球各地不同的危机。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伊拉克战争消耗并没有动摇过美
国社会和国力的基础,世界绥靖主义潮流还在继续,这一切都决定了白宫没有必
要彻底放弃这种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策略。布什政府目前的一些战略调整,只
是处于策略上的需要,更理智地将复杂的国际问题分阶段处理。在这个过程中,
美国会充分激化和利用当地社会的内部矛盾,对实行“新中东”战略起到事半而
功倍的效果。对“新中东”战略的最大的障碍伊朗和叙利亚,美国很可能会分化
瓦解,以至于各个击破。所以,一旦伊拉克问题按照美国的意愿得到解决或基本
解决,美国卸下了沉重的军事和财政负担,很可能会对下一个“暴政前哨”采取
强制措施。即便国际社会反对,先发制人和单边主义也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美国通过对以黎冲突中在战场和安理会两大方面的调控,始终控制着事件的主导
权。让世界更加感受到它的作用和影响力,它的“新中东”战略又下一城。美国
近来的战略重点仍是中东,这倒并不一定是要卡住日本、中国等石油进口国的脖
子,这是因为具有危机意识的美国深刻地知道除生物、核弹这样的大规模武器外
,石油是它唯一可能导致衰退的武器。所以,中东一有点风吹草动就牵动着美国
的神经。主管美国外交的赖斯在过去3周里,90%的时间花在解决黎以冲突上,她
最终使美国成为这一豪赌的大赢家。有讽刺意味地是,在那张《联合国安理会一
致通过结束黎以冲突决议案》的著名照片里,她像一头非洲母豹虎视眈眈地盯着
周围的一群想要逃走的鸵鸟们!


作者:潘宏斌



*** 回应主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9 03:28 , Processed in 0.1900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