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97|回复: 0

[【心情日记】] 垄断减薪多少才合适? 3-4.5万是合理界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4 17: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08月14日 09:08 字体:大 中 小
  “现在城市人均年收入是1.5万元,城乡的差距是3.3倍,电力减到目前城市人均收入的2倍到3倍,也就是减到年收入3万到4.5万就可以了。全国这么多电力企业,能减到这个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电力行业的“减薪风暴”似乎已演变成了“声讨运动”,媒体穷追不舍、公众齐声讨伐、网友指责谩骂;而身处其中的电力行业更是草木皆兵,而至三缄其口。

不过,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还是颇费周折地对东北、重庆等地区的电力系统进行了部分调查,调查了解后有两个发现:一是即使在同一系统内,地区之间、上下级之间、不同工种之间,收入差距也非常大,因此,目前已经在部分地区推行的“一刀切式”的减薪政策似乎并不妥当;第二个发现是,目前电力行业“减薪风暴”中减的只是职工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的“基本工资”部分,而占收入绝大比重的岗位工资和奖金福利等收入并不在减薪范畴,因此,“减后的工资收入与原来的差距并不大”。

垄断行业内部收入差距也大

行业启动减薪效果有待观察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至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至10倍之间。

“中国有句话叫‘不患多寡患不均’。这些年中国的收入差距确实是太大了,这种结构性的差距刚好累积到一个点上,民意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也达到一定程度,才会集中爆发。”清华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宁向东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今年6月份我到甘肃省永靖县调查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但是该县×××水电站职工的富裕程度让我瞠目:电站职工90%以上的家庭都有汽车,主要是桑塔纳和捷达。大众汽车厂的销售点专门设在了他们的工厂门口。而当地的贫困家庭平均每人年收入只有1500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钢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不过,对于减薪,电力系统内持有不同看法。如哈尔滨市供电局的张先生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省公司是独立法人,而地市局公司不是独立法人,说白了,我们只是给省公司卖电的,要上缴全部利润。如果我们市级电网公司没有第三产业来维持,那我们的工资就很少了。因此,减薪对我们的影响稍大,而对省公司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即便减薪了,省公司还有其他福利待遇做支撑。”

另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电力企业的工资是按等级来划分的,主要分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一般而言,基本工资所占比重很少,主要是岗位工资,而岗位工资是根据职工在这个行业的工作年限、职位和级别确定的。此外,还会有一些奖金等福利性收入。

“电力系统的公司层级关系像母公司与子公司一样,层越高工资越高,年奖金拿个3、5万都很平常。”张先生表示,由于哈尔滨市供电局和东北电网公司的层级不一样,因此工资待遇区别也比较大。

“我每年的收入有4、5万。但我的基本工资却很少,从大学毕业分配到供电局工作,如今已经有10多年了,基本工资才217块钱(按此说法,其工资只占收入的5%左右),即便减40%,也减不多。因此,从本行业讲,减薪并不一定能真正缩小南北方行业内部的差距。”张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把所有的福利待遇都算上,他所在的哈尔滨电业局高层领导的年工资有10万,中层领导有7万左右,低层也就4、5万。“这个数在东北不算低,但是和南方电力行业的那些同学相比,只相当于他们的一半。”

重庆电力公司新闻中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显得比较“拘谨”:在请示了上级之后,告知记者目前不宜接受采访。

重庆市南岸区供电局的一位中层领导告诉记者,基层电力的收入情况并不那么令人乐观。

“我们单位的工资基数在200元以上,岗位工资大概在600~800元左右,并没有奖金等福利性收入,从上个月的工资单看,感觉目前单位还没有开始减薪,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减。”他告诉记者,他一年的收入有3~4万元,普通职工年收入平均在2~3万(有的工种会高一些),这些收入是扣除养老、医疗等三金和公积金以后的收入。

和他有着同等收入水平的是重庆涪陵电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某部门副主任,他告诉记者,他每年收入在3.5万元左右;他们公司普通职工年收入在2~3万左右;中层干部高于普通职工1万多,高层到底薪酬多少不太清楚。

“我们的薪酬是:基本工资+各种奖金+补助。基本工资范围在100~300元(普通职工、中层干部);月奖也不一样,一般高于工资,我每月的奖金一般在280元以上;此外每月还有误餐补助60元,安全奖200多元。福利方面:职工用电400度以内象征性收取5元电费,超过400度,每度电按9分钱收取(而重庆地区居民用电电费价格为0.49元/度);水:职工家庭20吨以内收取10元钱,超过20吨,按市场价格收取。”

而该镇基层电力收费员王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的工资加补贴、奖金只有1000元左右。“一般来说,供电的收入要比发电的高得多,发电的又要比电建的好一些。我们是最底层了,所以我们不希望减薪。”

重庆长寿区供电局某供电所卓先生是有着35年工龄的老职工,他向记者出示了他的工资条:基本工资600元,差旅费280元,单位从今年开始才开始缴住房公积金。几项加起来的收入接近1000元。

“我们的日常工作是抄表,收电费,维护维修电路,保障电路畅通。我们的工作是没有假日的,单位也没有车,哪里出了什么故障都是我们自已去,特别是冬天,哪怕是半夜,有电话打进来说哪里出了事,再大的风雨,再冷,都得去。”卓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现在已经是这么低的工资了,如果还要减,就是让他们“没办法活了”。

专家认为:3万到4.5万是垄断行业目前合理的减薪界限

“减薪不能太绝对。中国的工资不存在绝对的高和低,都是结构性的。关键是目前要进行结构性的收入分配的调整;但是这种调整不能简单地说给谁减薪或者增薪,而应该结合某个岗位、某个部门去做微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宁向东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同样属于垄断行业,有的区域公司可能高了,有的区域公司可能还低一些;具体的业务单位、经理和工人也不一样。因此,要从垄断行业公司业绩的改善整体角度做更细致的结构上的调整,而不是一刀切式的调整。”宁向东说。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既是公用事业,又是垄断部门的电力行业率先举起了减薪的大旗。希望电力行业在全民的监督、鼓励和推动下,真正实现减薪。”袁钢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现在城市人均年收入是1.5万元,城乡的差距是3.3倍,电力减到目前城市人均收入的2倍到3倍,也就是减到年收入3万到4.5万就可以了。全国这么多电力企业,能减到这个水平就很了不起了。”袁钢明认为。

“电力减薪的成效现在不好轻易下结论,到底是一个过渡性的应景的措施,还是会长期坚持下去,这都是博弈。最好的办法是要打破垄断,按市场经济规律做事情,实现充分竞争。”国家发改委的杨宜勇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观点: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关键是要打破垄断

主持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红茹

嘉宾:杨宜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袁钢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宁向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减薪是垄断行业收入分配改革的信号吗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电力行业率先调整分配收入,是否是垄断行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信号?

杨宜勇:电力减薪还谈不上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改革的关键还是要打破垄断,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工资率。因为电力行业工资可以调低,也随时可以调高,因此不能称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信号。

袁钢明:可以说是一个信号。电力减薪怎么说都是一种突破。如果这件事情能够落实下来,能够延伸到其他垄断高收入部门,甚至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化改革措施;同时也说明公众的力量还是起了很大作用,而且政府也是朝着公众意见的方面努力,确实比不做要好得多。

宁向东:我不认为是。最近媒体的讨论把一个具体的事情符号化了,减薪也好、收入分配也好,最后一定是要有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否则,就不会回复到一个公正的市场价格。

《中国经济周刊》:电力减薪是由于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引起的么?

杨宜勇:这个问题和人们的关注没有直接的关系,是电力企业自己受到了压力,但这种压力是否能够长期存在,是一时的,还是一个过场,需要时间证明。长期以来,电力等行业工资高的情况一直存在,反对的声音也与之共存。电力减薪最重要的是要看是否有一个持续的压力,同时要加强监管,使工资、利润和亏损等信息透明化。

《中国经济周刊》:通过降薪,真的能够控制垄断行业职工的高额收入吗?

袁钢明:降薪控制不了垄断行业职工的高额收入。最重要的是打破垄断,只要垄断不打破,收益在他手上,你用什么方法也控制不住。所以,根本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还是解决垄断上。

宁向东:垄断性行业减薪的问题,首先必须要建立一套机制,通过一种制度的约束,通过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表者相互之间的讨价机制,来最后达成一致。这种利益集团包括广大民众、利益集团,包括政府的一些部门和企业,比如,举行听政会,让公众表达意愿。其次,应该以一种更开阔的视野上来看我们的收入分配问题,然后在更深的、更细节的层面上去解决这个收入不均的问题。

抑制垄断行业“福利腐败”靠立法也要靠公众监督

《中国经济周刊》:垄断行业收入过高从体制和制度层面如何解决?

杨宜勇:根本的办法是要打破垄断。现在要走出一个误区:企业不一定要做大做强,大的时候也需要做小,因为太大了就容易形成垄断;比如说微软做大了,就让他拆分,有些业务就不允许他捆绑。因此,在垄断行业要引进多个竞争主体,股权要多元化,尽量实现充分竞争,由市场来决定。

袁钢明:在目前垄断未打破,不能完全用市场的办法解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公众和专家监督的办法,制约垄断行业福利腐败。任何国家对自然垄断的行业,对收入分配、对公众的价格和利润上,都会给予公共的监督,我们国家现在对水电价格、打车费、火车票提价等也采取了听政制度。而且公众的意见要真正代表国家的意见,这样才能够平衡效益、产业发展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

宁向东:垄断行业其实坏掉的是文化。垄断行业中有不少都没有服务意识,有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但那实际上依然不是服务。目前我们整个民族缺乏的就是这种公共意识和服务意识。这一点只要跟国外的公司比一比,就知道差别有多明显。

《中国经济周刊》:《反垄断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被公众寄予了热切的期望。反垄断立法是否能抑制垄断行业福利腐败?

杨宜勇:《反垄断法》即便出台,也要看出台的效果,有一些法律比如《劳动法》出台了十几年但是效果并不好,反而把法律的严肃性给伤害了。所以看一部法律制定得好不好,力度够不够,并不是字面上的理解,而是现实的问题,要经得起现实的考验。

袁钢明:反垄断立法在抑制垄断行业福利腐败非常有作用,至少在认识上、理论上可以产生扭转性变化:一些垄断行业和部门再这样做,就是错的。现在有法可依,总比没有法律的情况下去反垄断好很多。

宁向东:靠《反垄断法》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很难通过一个法律去限制一个企业内部的工资总额或工资分配。要进行管制还是要出台相关条例。航空可以有航空管制条例,电力有电力管制条例。另外国资委有管薪酬的,可以出台限制一把手薪酬到底是多少钱,如果把一把手管住了,基本上属下人员的工资都不敢往上超了。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王红茹

资料:电力减薪风暴路线图

■今年3月份,发改委公布《电力行业2005年运行分析及2006年趋势预测》报告。报告中称:“全国火力发电企业在销售收入增长19%的情况下,利润只增长2%,亏损有所加大,应收账款增加,负债率上升,经营状况有所恶化。”

■5月14日,在“第三届中国薪酬管理高层论坛”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直言:“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的问题比较突出。”

■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指出“要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6月26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了《电厂抄表工年薪10万元》,引起了轩然大波,把电力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6月30日,全国电价每度上涨2分钱。

■7月11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央企十二豪门盛宴》,文中称“十二豪门”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到4倍,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11115.4亿元的庞大体量,却只创造了143.9亿元的利润,总资产报酬率2.63%。

■7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称电力系统将掀起减薪风暴,国家电网公司已在内部会议上要求,“各单位2006年工资总额实际发放水平控制在2005年发放水平之内,一律不得在工资总额以外发放工资性收入”。

■7月3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称电力行业由于不堪社会舆论压力,多个省市开始实施减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9 03:44 , Processed in 0.2185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