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39|回复: 4

真不好意思,我是研究生[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7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一直都不太愿意提起我的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这不是谦虚,是有点儿
心虚。

  我是国家计划内招生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在实际工作中,我感觉不到自
己这个硕士比人家本科生高明到哪里去,虽然学校给我们制订的培养目标是本专
业内的高级人才。
  回想起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有很多遗憾。
  在读研之前,我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满怀憧憬:即将就读的学校和学科在国 内很有名气,拥有一流的专家学者队伍;研究生的学习非常自由,我可以大量选
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拓展知识结构;可以彻底摆脱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那
种学习模式的折磨,跟讨厌的考试、分数说\"拜拜\"。
 可是一周的课上下来,我感觉又回到本科时代。
  按规定,读研的3年里,我们要修满58个学分。可是在这期间,有一个学期 要实习,最后一年要做论文找工作,也就是说,大部分学分要在1年半的时间里
修完,这就意味着我的时间几乎要全部用在上课上。更不可思议的是,这50多个
学分几乎都是必修课。
  我们的课程由公共课、学科基础课、方向专业课和方向选修课4部分组成,前3部分是必修,而所谓的选修课,也是限制选修,必须得学。
  对这样的培养计划,导师们也意见很大,认为课程太多,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读书、做研究。可是意见归意见,想法归想法,培养计划不变。
  第一门课是公共课。我以为老师会布置一些书目,大家回来自己读书。一上
课,发现还是老师讲,学生记的老套路。看着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同学
在下面低着头匆匆记录,与读本科时并无两样,我感觉又回到了本科时代。专业课我也深深失望。首先,专业课课程设置和本科大量重复,没有拉开差距,连课程的名称都差不多。本科学的是中国新闻史,现在叫新闻史研究;本科时叫新闻编辑学,现在叫新闻编辑学研究。虽然后面加了\"研究\",但内容没有 多少差别,只不过细化了些。比如,新闻摄影研究,老师讲的还是照相机的结构、 成像原理、感光片的种类这些基础知识。中国新闻史研究,老师居然从新闻的起 源讲起。且不说我这种专业出身的,就是那些跨专业学习的同学经过入学考试, 对这些内容也已经烂熟于胸。
 不但如此,授课内容陈旧、老化,跟社会现实几乎没什么关系。人类已进入 1世纪,新闻传播业已进入一个巨变的时代,可是学的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课 程还在重复那些讲了几十年的东西。新闻评论学研究,关注的还是19世纪末20世 纪初那些政论家和他们的作品,时代背景、作品风格、写作特点、主题思想不厌 其烦。梁启超的评论确实写得漂亮,我们应该有了解,可是花大量的时间去总结、 记忆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是什么风格,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呢?更何况,这些知识在新闻史的课堂上,在任何一本研究梁启超的著作里都有论述。这种重复学习 又有多大必要呢?新闻评论和时代是紧密联系的,为什么我们不去研究一下当代 新闻评论新的发展趋势和其承担的功能呢?
  现在连中小学都提倡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大多数课却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 有一门课主要是介绍名记者和他们的报道作品,按说,这门课完全可以让学生选 择自己喜欢的记者进行研究,然后互相交流心得和成果,再一起研讨,既锻炼大 家的科研能力,又有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可是,这门课的教授方式还是老师介绍、 学生记录,考试考笔记。
>
>   这种课听起来不但乏味而且收获甚少。到了第二学期,逃课的同学越来越多。
> 大家各忙各的,\"出国派\"时间用在考托考G上,\"实践派\"整天忙着在外面兼职打
> 工,既锻炼实践能力,又解决生活费用。少数立志搞学术研究的同学,精力也没
> 放在课堂上,而是转移到了图书馆。
>
>   我开始失望,我问自己,读研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仅是为了一纸文凭,浪
> 费这3年的时光值不值得?
>
>   导师是什么,导师应该是引导我们走进学术研究之门的人,应该是经常能给
> 学生以指导的人,应该是经常与学生进行学术讨论,学术切磋的人。可实际上,
> 又有多少人能从导师那里得到切实的指导呢?且不说导师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 如何,导师有没有时间和学生交流探讨都成问题。
>
>   我的大学同学晓寒,在读研究生的3年里,和导师的每一次交流都是逢年过
> 节在饭桌上进行的。晓寒的导师带了一群研究生,自己又有行政职务,根本就无
> 暇顾及每个学生。有时候在外面遇见学生,拍着学生的肩膀连声说\"你好,你好\",
> 却叫不上名字。
>
>   我有幸遇到了一位认真严谨的导师,还不时地抽查我的读书笔记,或是要我
> 汇报生活和学习情况。不过,他老人家也经常感慨,\"哎,事情太多了,没有多
> 少时间管你,主要靠你自己学。想当年,我带你大师兄时,每两个星期就要谈一
> 次话。\"最近,打电话问候导师,导师抱怨说,他现在带的学生比我那时多了一
> 倍,\"到毕业的时候,连每个人的论文认真看一遍的时间都不够\"。
>
>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招生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可是
> 研究风气淡薄,研究生的思考能力普遍下降,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
>   按照培养计划,每个学年我们都要写一篇学年论文,这是培养科研能力的一
> 个重要环节,可据我所知,我们班有一半同学的学年论文都不了了之。我恰好当
> 时帮老师做了两个课题,最后就当做了学年论文。
>
>   毕业论文,应该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可是现在,
> 毕业生论文大都是粗制滥造之作,既无新的创见,又无学术价值。
>
>   我一位师姐关于第四媒体的硕士论文被答辩委员评价甚高。你知道她用多长
> 时间写的吗?一个星期。她一直忙着联系出国,哪有时间专注于论文,她是在网
> 上找的资料,\"再找一个巧妙的角度,把材料组织好。\"
>
>   这位师姐说,答辩委员都是我导师亲自请的,能为难我吗?她还说,\"他们
> 都不太了解因特网\"。
>
>   那时,我对师姐的话半信半疑。直到自己走过一遍后,才知道,硕士论文,
> 真的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
>   到了研三,大家忙着出国、忙着找工作,论文只能凑合。在校图书馆,我查
> 阅了不少学长的论文,有的水平真不敢恭维,简直就是资料的堆砌,有些连错别
> 字都没有改过来。尽管如此,绝大部分论文都能顺利通过。没有哪位导师会卡自
> 己的学生。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一般都由导师选定,答辩时,答辩委员们也
> 会提一些问题、挑一些毛病,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同意授予某某同学硕士学位\"。
> 在外面等候的导师也就进来表示感谢,然后大家共赴学生准备好的宴席,皆大欢
> 喜。
>
>   说实话,我们也想好好做一篇论文,毕竟是对自己3年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总
> 结,可确实身不由己。我的论文着手比较早,开始也下了一些功夫。研三暑假一
> 开学,我就天天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也做了一些调研。但一个半月之后,随着
> 校园招聘会的开张,我就踏上了求职路,论文只好暂时放下。
>
>   12月份,在导师的催促下,草草列了一个提纲,做了开题报告,但元旦前后
> 正是招聘高峰,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应付大大小小的招聘考试上,论文
> 再次搁置。
>
>   春节之后,工作还没有着落,只好一边参加各种考试,一边写论文,直到4
> 月中旬才把论文初稿交上去。这在我们班还算是比较早的,有位同学5月份才动
> 笔,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
>
>   回想我的研究生生活,要说一点收获都没有也不客观,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 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是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自认为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距
> 离很远。我有自知之明,反正我不是什么高级专业人才。
>
>   看了这位研究生的信,我不由想起一个很久以前发生在美国校园的故事。
>
>   1908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正在哈佛读二年级的李普曼,忽然听到有人敲他的
> 房门。他打开门,发现面前站着一位银须百发的老人。他愣住了,因为他发现这
> 位老人是哈佛最著名的导师--哲学家威廉.詹姆斯。
>
>   威廉.詹姆斯笑着对他说道:\"我想我还是顺路来看看你,告诉你我是多么欣
> 赏你写的关于温德尔的文章。\"
>
>   原来,李普曼在哈佛大学校刊上发表的一篇关于温德尔的文章被威廉.詹姆
> 斯教授看到了,他是来向李普曼表达他的欣赏之情的。
>
>   从此后,大学二年级学生李普曼成了詹姆斯教授家的常客,每周四上午11点,
> 他都来到教授家和他一起喝茶,他们妙趣横生的谈话涉及政治、社会、伦理宗教
> 等各个领域。和这样的智者谈话让李普曼获得了极大的鼓励和精神上的收获。他
> 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这(与詹姆斯的谈话)是我在哈佛的生活中最了不起的事
> 情。\"
>
>   我还想起很久以前发生在北大校园的一个故事。
>
>   1918年的一天,两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傅斯年和罗家伦来到了大学者胡适的
> 家,与他探讨\"文学革命的种种主张\"。刚开始时,两个学生还\"客客气气地向胡
> 教授请教\",后来熟悉了,师生之间的讨论变得\"最肆无忌惮\",常常争论得面红
> 耳赤。这种自由的讨论和平等的对话,给当时的傅斯年等人带来极大的影响。这
> 以后,他们与胡适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
>   说到北大,还想起了那位铮铮铁骨的马寅初校长。听说他当年对学生讲话时,
> 常用\"兄弟\"自称,把自己与学生看作平等的交流对象,甚至可以与学生一起喝酒
> 骂人。
>
>   这些故事透露出一种久违的信息--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联合学生和老师
> 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以保持知识和火热的生活之间的关系。大学是
> 传授知识的地方,但它是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而决不应该是批发知识的场所。
>
>   正是由于缺少这种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的环境与氛围,大学成了令许多年
> 轻人失望的地方。他们怀着热望走进大学,潜心地寻找理想并时刻准备得到它,
> 但是他们从教师那里得不到多少有益的启示,于是,他们中有的人感到理想的缥
> 缈和希望的破灭以致无所适从,有的人则随波逐流、玩世不恭。
>
>   一位同仁问:你知道研究生究竟在研究什么吗?
>
>   他说,我的一位读研究生的朋友,一年级跳舞谈恋爱,在兴奋状态中过了一
> 半,剩下一半时间用来对付几篇学期论文,应付公共课考试。二年级跑到公司打
> 工,所从事的业务与专业毫不相干。大半年下来,一套行头都换了,俨然一个小
> 款。三年级,慌慌张张准备论文开题报告,年刚过,又要出去为找工作奔忙。我
> 问他,这样过,哪有时间读书、写作?他不以为然地说,现在很多人都这样,读
> 研不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搞什么研究?写文章不都是东拼西凑,毫无价值的吗?
>
>   不仅他,与他同一级的其他几位研究生也是如此,大部分时间用来与书商合
> 作\"攒书\",宿舍成了作坊,都三年级了还迟迟未能发表一篇学校规定的资格论文。
> 另外几位则在拼命准备托福考试。……
>
>   有人甚至尖锐地抨击目下大学生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壮志;
> 有雄心,没有烈胆;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思想;有眼光,没有见识。
> \"而\"硕士不硕,博士不博\",也似乎不足为怪。
>
>   上海学者许纪霖感慨地说:\"我做了将近20年的大学教师,现在的博士研究
> 生,只相当于过去的硕士生;现在的硕士生只相当于过去的本科生。\"
>
>   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那样,硕士学位本身已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而仅
> 仅意味着能过上一种收益可观的生活。这无疑是高等教育的退化和悲哀。
>
>   今天,不难看到,在一群又一群应试高手和创新低能儿被批量生产出来的同
> 时,研究生教育所固有的理念和初衷也正在遭到破坏,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
> 还是博士生,他们又有几人能无愧地说\"我是合格的毕业生\"。
>
>   他们也许谁都不想这样混日子,谁都不想做一个腹中空空的人。但是为什么
> 大学校园里会弥漫着这种浮躁、浅近、轻飘的学风?为什么偌大的校园难以放下
> 几张平静的书桌?
>
>   那位学新闻的研究生羞于自己是研究生,一位刚走出大学校园的理工科学生
> 却羞愧自己所受到的大学教育。
>
>   他说:\"我的大学是一所理工大学,尽管校方在介绍里称之为综合性大学。
> 事实上是,我们除了应付考试,文、史、哲、经、法的书籍一概拒之门外。
>
>   大学\"重理工轻人文\"的程度远超过我的想象,而且从校方到学生似乎也没人
> 觉得有什么不正常。回想我4年的大学生活实在令我惭愧得无地自容。每一天都
> 在愚蠢地打发时间:背烂了的英语单词一个也没记住,寒冷的夜里无休止地自习
> 却依旧什么也不懂。身边的人更使我打不起精神来。
>
>   几乎没有人读过《唐诗三百首》,也不曾读过诸子的任何一家,尽管他们都
> 有很高的GPA;没有人看过《莎士比亚戏剧》,也没有人看完过《悲惨世界》,
> 尽管他们的\"寄托\"(GRE,TORFL)都考了很高分;没有人看过《资本论》的一页,
> 也没有人读完只短短几十页的《共产党宣言》;没有人倾心于安娜的高贵和反叛,
> 也没有人为玛格丽特黯然神伤。
>
>   我羞愧我所受到的大学教育:它不是塑造灵魂的教育,年轻的心根本无处探
> 索闯荡,更谈不上具备独立的人格自由地观察世界、思考世界。我只是被当做流
> 水线上的一个产品而整齐地按统一规格打造。年轻的头脑毫无例外地被圈禁到麻
> 木,丧失激情。
>
>   我终会离开我的大学,而同样的事情还在发生,同样的悲剧还在继续。\"
>
>   有人曾质疑,为什么中国几十年的理科教育培养不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只能大批地培养\"匠\",而很少能培养出\"家\"?一位留学德国的
> 马来西亚华人,讲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兵败德国考场的故事。
>
>   一位在国内接受了多年学校教育的中国学生,到德国留学后始终摆脱不了国
> 内那一套填鸭式的学习方法。有一回他去考试,考试内容是数学概率。考试前,
> 他把所有的计算方法一个不漏地学得滚瓜烂熟,几乎没有未曾做过的习题了,本
> 以为可以过关斩将,考取高分。谁知道不到5分钟,他就垂头丧气地鸣金收兵了。
>
>   原来,教授画了一个书本上完全找不到的概率分布图给他(当然,这是教授
> 杜撰的,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这种分布),要他解释是怎么回事。
>
>   他顿时晕头转向,哑口无言,只好对教授说:\"您给我解一道数学题吧,我
> 就只会解题。\"
>
>   教授回答说:\"那你可以走了。\"
>
>   上海复旦大学一位教授去斯坦福大学讲学时,曾故意住进学生宿舍。他看到,
> 每天下午5点以后,宿舍大楼底层的活动大厅就开始熙熙攘攘,有弹钢琴的,有
> 唱歌的,有打桥牌的,但更多的是在闲扯(他们叫作\"chat\")。在与学生的接触中
> 他发现,那些学生并不非常用功,但接受和分析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很多同他
> 们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事情,略加解释,就会体会其主旨。这是因为,从小学一
> 直到大学,学校给予他们的是认识、观察和思维的能力,而不是靠记忆获得的死
> 知识。
>
>   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国际化的社会里,我们确实有必要向四周张望,确实有必
> 要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让我们看一看几位归国博士眼中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
>
>   \"在美国,他们比较注重自学。教师讲的内容与教材上的差异很大。
>
>   本科生可以以科研助教的身份出入一流的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同教授们广泛
> 进行交流;根据个人的兴趣,那些雄心勃勃的高材生们可以自行提交研究报告,
> 在学者们的指导下,以合作或单独进行的方式展开研究,最终,个人研究成果经
> 过相应的评价考核后,学生取得不同的学分。
>
>   在硕士研究生这个层次上,他们很重视写,一般说来,每周看完阅读材料后
> 要写5-10页的小论文。如果是比较大的讨论课程,每学期至少要写两篇25页左右
> 的论文,主要是对所读文献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见解。理工科学生大部分时间
> 泡在实验室,实验完后,要写实验报告。
>
>   到博士这个层次,上课时大部分时间用来讨论,教授的作用是引导,讨论主
> 要是让你对读过的内容提出看法,作出批评。\"
>
>   \"日本的大学是通才教育,他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大学三年级
> 下学期到毕业,学生有一年半的时间都在实验室,高校里有90%的实验结果是学
> 生完成的,老师只是提供思路。日本学生在实习时,也不问什么实验目的,理论
> 依据,而是跟着老师一块操作,几次实验做下来,什么都会了。所以,日本的学
> 生毕业后适应性很强,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干。\"
>
>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一般是宽进严出。比如招研究生,不经过考试,只取
> 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你的大学成绩,二是导师愿不愿意带。在校内,大学生有较
> 大的自由度,选修还是必修由自己决定,但有个规定,学理科的必须选一门文科
> 课程。\"
>
>   一位教育学者指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告诉我们,对复杂的
> 知识整合与应用的重要意义已远远超过对知识单纯的记忆和梳理;而一种创造性
> 的实践品格正依赖于所提供的教育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挺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不相信那个数学的故事,学过数学的都知道,解题能力强的不可能判断力差,要知道判断一种概率分布也是一道题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9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bily是教数学的吧,哈哈,动机不纯。我相信,我也学过概率论,到现在你拿个最简单的概率题我也不知所以,更谈不上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9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不是,我怎么有资格教数学。我是被逼着去数学系听课,从大一的分析课开始修,看见周围都是小弟弟小妹妹,很不好意思。说起概率,倒想起一件事,第一次见到老板时,他当头一喝:某事件出现的概率为零,是否会发生?我糊里糊涂答到:当然不可能发生。到现在还被取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10 18:41 , Processed in 0.31794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