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黎阳(燕.斋.金.槐) [149608:9785], 11:21:03 08/09/2006: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北大学乖了
2006.8.9.
北大引进人才造假风波闹得正不可开交,突然来了篇张有学教授的《一个长江学
者讲座教授看北大——丘成桐风波》,很替北大解围:指责北大造假是“莫须有
”、“麦卡锡时代的闹剧”、“不拿出具体事实而攻击一大片的说法既不负责任
又有欠厚道”。如果“北大准备公布引进人才的数据”,那不仅涉及“隐私”,
而且是“真的没出息”、“毫无担当和毫无大学风范”、“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北大给长江学者的待遇不是高了而是低了。“以我自己为例,下面举出一些隐
私来说明在北大当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并没有特别多的吸引人之处。”如果还要追
究,连这点血都舍不得出,那就要小心“以后国外学者们会更犹豫到国内短期或
长期工作;北大和国内其它单位引进人才将会更困难。”“ 如果内斗烘烘,被人
议论纷纷,也许我会激流勇退,提早结束在北大的工作。”
哎呀呀不得了,“北大引进人才造假风波”可不能再抓住不放了,人家“长江学
者”都发话了,你给的待遇本来就不怎么样,再折腾我就不来了。吓跑了“长江
学者”,这还了得?!这岂不是在破坏引进人才的战略大计?就凭这条,北大就
可以振振有词上报中央:丘成桐的指责“影响极坏”,是“内斗烘烘”,已经动
摇了中国引进人才的战略决策,所以必须立即压下去,全面封锁,否则就会破坏
北大“创造世界一流大学”。
如果光看张教授的文章,还真够唬人的。可惜这个世界上偏有喜欢追根究底的,
楞是不信邪。张教授的文章质问:“哈佛大学会不会为了证明自己而公开公布所
有教授的资历、工作时间、成果、工资、等等?” 哈佛如何且不论,张教授所供
职的密西根大学虽然不需要“为了证明自己”,却照样“公开公布所有教授的资
历、工作时间、成果、工资、等等”。任何人都可以在密西根大学官方网站上得
到该学校所有教职员工2003至2005年的收入。张教授这几年的工资“隐私”都被
人查了出来,还给捅到了网上。(见附录:张有学教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化学动
力学家[附:美国薪水])(我按照该文给的地址一查,果然不假,而且都是EXCEL文
件,下载查询非常方便。于是老实不客气,全部下栽存入数据库备考。)这真是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有了互联网,有了那么多关心中国、喜欢“追
根刨底”的“好事之徒”,靠生花妙笔、如簧之舌来颠倒黑白实在不那么容易了
。
张教授的文章说:“这两点不足以吸引我每年在北大工作两到三个月。”“教育
部对讲座教授的要求是每年工作三个月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少于两个月。如果没
有这半句‘特殊情况下不少于两个月’,我大概不会接受北京大学讲座教授的位
置。”这两句话足以证明这位“长江学者”自己承认每年在国内工作不到三个月
。对照一下丘成桐的指责:“这些年来,我发现很多全职教授在中国带学生做的
都是一些二流甚至三流的研究工作,而他们在国外却是努力尝试着去做一流的工
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时间问题,要在三个月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点成
果来,只有做二流或三流的研究工作不可,否则怎么能在短期内有一个交代呢?
谁都知道要做出一流的工作必须要求科学家长期地参与到实际研究工作中,牛顿
也好,爱因斯坦也好,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不知花了多少功夫才做成了他们
的伟大事业。”张教授的话是驳斥了丘成桐的观点,还是恰好印证了丘成桐的观
点?
如果光看表面文章,还真以为丘成桐的指责惹翻了一大批“长江学者”,犯了众
怒。但仔细看看网上“好事之徒”捅出来的文章,才发现这么一层关系:“张有
学教授: 1982年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毕业”。闹了半天,原来是北大毕
业生替母校打报不平,怪不得文章观点“一边倒”。当然如果仅仅是出于这种动
机倒也可以理解。但从文章发表的时机上看,不能排除北大为了摆脱困境,故意
找人当“托”,借“长江学者”之口说出自己说不出口、不便直接出面的话。从
这个角度上说,北大还真学乖了。
附录:
张有学教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化学动力学家[附:美国薪水]
(文章网址:http://www.popyard.com/cgi-mod/npost.cgi?num=102865&r=0)
| 消息来源:中科院 | 八阕编辑:2006-08-08 |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张有学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地球化学专家,是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主要发起人,任
首席主席,在实验岩石学、火山学、地球化学等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他除了完成
美国的繁重教学、科研任务之外,还经常到国内外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访问讲学
,为推动我国地球科学发展与对外交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张有学与你谈人生道路和科研选题
演讲人:张有学 教授
时 间:5月12日(星期五) 下午1:30
地 点:电教104
张有学教授简介:
1982年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毕业
1982-1988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获加州理工博士后学位
2005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成员(Fellow,AAAS)。
现为美国密西根大学地质科学系教授。
张有学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化学动力学家之一,主
要研究方向为实验岩石学,火山学,地球化学动力学和地球化学演化。他曾主持
多项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课题,发表论文37篇。1993年获美国地球化学学会的
Clarke奖(美国地球化学学会的年轻科学家奖),1994年获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
的年轻科学研究者奖,并被选入《美国名人录》、《美国科学家录》。
主办: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学工组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苏阳
地空学工组
06.5.10
附:$83,996.00: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张有学教授收入考
先看一下张有学教授在北京大学官方网站的个人简介(http://sess.pku.edu.cn/persons/zhangyouxue.htm)
张有学(Youxue Zhang),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198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获博士学位。1988年底至1991年7月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从 1991年8月
起,到美国密西根(也译为密执安)大学(位于美国密西根州的安娜堡市,Ann
Arbor, MI 48109)任教至今。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并获得终生职位。2004年晋升
为教授。2005年北大地空学院讲座教授(兼职)。2006年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兼
职)。
其在密西根大学的主页地址是:http://www-personal.umich.edu/~youxue/
读其《一个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看北大-丘成桐风波》一文,给人的印象是他的个人
收入是隐私,不是公开的。这一观点好像也得到了部分人士的认可,但是可惜的
是,张教授在密西根大学的工资收入,完全是在网上公开的,任何感兴趣的人,
都可以在密西根大学官方网站上得到该学校所有教职员工2003至2005年的收入。
http://errwpc.umdl.umich.edu/public/3/3/1/3314612.html
为方便大家,下面是张教授在2003,2004,2005年的收入摘要。
2003 Zhang,Youxue ASSOC PROFESSOR 72,543.00 (9-Month)
2004 Zhang,Youxue PROFESSOR 78,896.00 (9-Month)
2005 Zhang,Youxue PROFESSOR 83,996.00 (9-Month)
由此可见张教授收入增加还是很快的,2004年较2003年增长8.76%,2005年较2004年
上涨6.46%。但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一下张教授的工资水平,看看他的收入在他的小
环境里究竟是怎样。
我们以2003,2004,2005年的数据为基准,只计算Professor,Association Professor以
及Professor的收入水平。小秘,技术人员以及博士后等不计在内,毕竟长江学者
聘用的是正规研究者。
Name Title 2003 2004 2005
Wilson,Jeffrey A ASST P 空缺 65,000 66,650
Hendy,Ingrid L ASST P 64,000 65,600 67,000
Poulsen,James ASST P 65,000 66,600 68,300
Ehlers,Todd A ASST P 64,000 66,000 69,100
Cruz,Maria C ASST P 60,781 65,997 70,317
Becker,Udo ASSO P 71,000 72,600 74,300
L,Carolina R ASSO P 67,393 74,384 76,484
Van Keken,Peter E ASSO P 69,852 72,416 77,620
Ruff,Larry John PROFESSOR 75,973 77,173 78,473
Ritsema,Jeroen ASSO P 空缺 空缺 79,000
Mukasa,Samuel B PROFESSOR 78,643 81,293 83,993
张有学 PROFESSOR 72,543 78,896 83,996
Stixrude,Lars P PROFESSOR 80,172 81,772 84,472
Wilkinson,Bruce H PROFESSOR 81,643 83,243 84,943
Lange,Rebecca Ann PROFESSOR 76,793 83,001 85,701
Meyers,Philip A PROFESSOR 85,393 86,593 88,293
Baumiller,Tomasz K PROFESSOR 80,568 82,193 89,149
Lohmann,Kyger C PROFESSOR 87,843 89,043 93,143
Van Der Pluijm,Ben A PROFESSOR 92,307 94,307 96,575
Rea,David K PROFESSOR 93,500 95,100 96,800
Essene,Eric J PROFESSOR 97,543 98,743 100,443
Pollack,Henry N PROFESSOR 98,843 100,443 空缺
Kesler,Stephen E PROFESSOR 98,543 101,193 102,893
Walter,Lynn M PROFESSOR 99,493 103,593 105,293
Fisher,Daniel C PROFESSOR 114,094 116,094 117,694
Moore Jr,Theodore C PROFESSOR 115,443 空缺 空缺
Van Der Voo,Rob PROFESSOR 117,875 119,875 121,575
Owen,Robert M PROFESSOR 120,950 125,183 126,483
Gingerich,Philip D PROFESSOR 130,042 134,593 138,473
Blum,Joel D PROFESSOR 129,245 133,769 140,000
Ewing,Rodney C PROFESSOR 145,500 148,000 153,100
平均值 85,393 83,243 85,701
中位数 90,861 91,817 93,802
该表已经按照2005年收入排序,由此可见,张有学教授的收入既未达到平均值(
相差近10,000美元),也未达到收入中值。对于一个已经50余岁的科研人员来说
,并没有处在一个很好的同年龄收入水平。而美国大学中并不存在明显的少数族
裔的薪水天花板,这完全取决于你和系主任等人的讨价还价,你觉得自己值多少
钱,就可以要求多少钱,如果觉得系里给的薪水太少,完全可以应聘到待遇更好
的学校。目前张教授薪水上涨较快,一个重要原因是原始基数小。
在这里解释一下9个月工资的含义。美国大学基本上暑假都很长,3个月左右,在
这段时间,教师是没有薪水的,但如果你有自己的项目,有充足的funding,可以
在自己的科研经费里为自己开工资。如果没有,那对不起,或者自己不拿钱白干
,或者去休漫长的假期。显然,作为地质系这样一个清水衙门,是较难找到为自
己开3个月薪水的额外经费的。我猜测这应该是张有学教授应聘长江学者的一个较
重要动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捞点外快,名利双收。
我们来以小人心里列举一下张教授的应聘动机:
1,增加收入:“密西根大学认为我在北大的“工资”属于生活费,不属于额外收
入或额外工资。”这笔长江学者的工资,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不要缴税,真是
不赖。
2,减少开支:每年免费回国旅游一次。张教授对零零总总的差旅费用还是较看重
的,“即如果我以科研出差为由到北大,每个月从密西根大学(即自己的课题经
费)不需要收据(但住房需要收据)拿回的报销费用要多于我从北大拿到的“工
资””。让我们把小人心理发挥到极致,北大终不会让长江学者自己掏腰包付来
回机票钱吧,而机票又已经在密西根的课题经费里出了。。。比较纳闷的是,既
然租房会在密西根报销,张教授没必要住进北大的贫民窟吧?在北大附近2500元
/月应该可以租一个较好的一居室,合美元不过$315。要知道,在美国开会订旅馆
一般是$100左右每晚(优惠价),开个四天的会就$400了。既然这么替自己省密
西根的科研经费,可见张教授还是很有吃苦精神的,经费也是较不充裕的。
3,搜罗学生:“在北大工作有助于吸引北大最优秀的本科生到密西根大学上研究
生。”
让我们来看看长江学者到底能干什么, “如果没有这半句“特殊情况下不少于两
个月”,我大概不会接受北京大学讲座教授的位置。”每年两个月,到底能干什
么?你有什么理由拿比别人高的工资?
“要求的产出(如教课与论文数)与提供的经费(科研费+“工资”)的比值远
大于美国的该比值”。唉,谁都知道这个产出是什么:“The research of the authors
is supported by NSF grant xxx, and part by 中国长江学者计划.”国家能得
到的,就是这半句话。这半句话真的这么值钱?
“如果内斗烘烘,被人议论纷纷,也许我会激流勇退,提早结束在北大的工作。
对我而言,除了浪费了一些时间之外,失去的并不多。”确实没什么好失去的,
无论张教授,还是北大。
*** 回应主帖
*** 返回论坛
--------------------------------------------------------------------------------
跟帖目录:
精英画皮剥的好!/no_text - 西方失败 11:43:05 08/09/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