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89|回复: 9

[【文史类原创】] 我看八股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9 16: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股文作为明清封建取士的一种文体。它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但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实际价值所在。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八股文它不是为制造作家、学者而服务的,它的目的是选择政府官员,难道我们现在能把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和文学创作等同起来么?

  其次,它的行文结构严谨,在结构的下面所隐含的是统一的思想和分析过程,这样就可能通过考试,选拔具有统一思维方式的“政府官员”。

  最后,它最终体现的是一种优中选优的筛选过程。凡是最终入围的学子往往都是具有很高分析能力的人才,而这种人才因为“起点高”所以能够在各方面显得驾轻就熟。

  我们过去面对古代文化时往往比较倾向单一的评判,其实任何形式的概念如果仅不把它还原到其应用的范围中去体察它的概念和外延以及作用,那是容易造成认识上的不完整的。对待古人的概念如此,对待“先进”的“洋概念”又何尝不应如此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9 18: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最终入围的学子往往都是具有很高分析能力的人才”——这一点不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9 20: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千年的专制养成很顽固的服从与模仿的劣根性,
结果是弄得自己没有思想,没有话说,非等候上头的吩咐不能有所行动,
这是一般的现象,而八股文就是这个现象的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4: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2、多主体的混同
  前几天参加新课程培训,很多专家提到了“多主体”理论。也就是说从以往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体”到现在的“教师、学生、教材的编写者均为主体”。至于这样的理论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专家不管,要靠老师自己琢磨。

  在我看来,这种理论并没有多大的“进步”而且在没有前提条件下的“等量而观”更容易造成一线教师的困惑,进而增加教学的难度,最终还有可能产生负效应。

  怎样理解多主体呢?我是认为在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在教材的编选上编写者才是主体,每个主体应该在各自的范围内发挥主体作用才能促进教学效果的生成。而那些不加辨别地提倡“多主体”做法的人可能忘记了“有主体就有客体”的前提,那么多主体却没有客体来平衡,不天下大乱才怪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4: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3、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

用于汉语教学与美国的中文教学的一个类比。

1、中国象棋是中国独有的,虽然也有海外的人成为大师,但必须遵守中国象棋的规则。
2、中国象棋的开局要比国际象棋的开局复杂得多。
3、即便是中国象棋界不景气,也不应该把中国象棋改为国际象棋的模样。
4、学中国象棋要从识字、着法、布局学起,要在实战中积累经验,这个过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经的阶段,不可能越过。
5、从本质上讲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都是训练人思维的,不存在哪一种更好的问题,但方式不同:中国象棋每个棋子所占的都是一个“点”国际象棋每个棋子都不能出“格”。
6、不管是中国象棋,还是国际象棋,它们既是娱乐工具,也是益智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4: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4、关于借鉴的一些思考


一、我们总是看到旧金山的中文课程标准,可这个标准经过完整实际的检验了么?效果怎么样呢?这一点我们应该先弄清楚,不能简单认为这个序列编排得好,实际教学效果就一定好。我尤其关心下面这一个课程目标的实际教学效果情况。
旧金山的中国语文课程标准
11:阅读不同形式和体裁的作品,以下面的作品为本学年重点:
- 从春秋战国到清代的文言文作品
- 1950到2000年的两岸三地的当代文学
- 定义性议论文

这个课程中让学生在一年之内学习上述内容的可能性有多少呢?

二、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语文课程和旧金山语文课程的比较。然而我认为二者之间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这个差异就在旧金山语文课程的训练点和方式是从美国人对英语的习得经验中移植过来的,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借鉴应该从美国人学习英语的经验中借鉴,而不是从衍生出来的内容上借鉴。而这种经验是不是真正能学到汉语的精髓,也是需要实际教学效果来检验的。

三、如果从美国人学英语的经验入手,就不能不涉及到汉字和英文的区别问题。

四、美国的历史短,语言变化不大、社会资料保存完整这些是它课程的优势,而中国历史长,语言变化很大,社会资料保存不完整。这些都直接影响语文课程展开的基础。只是表面上的借鉴,对这些内容不加分析,不进行整理,怎么能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语文课程呢?

五、说到英语和汉语的不同,语文届的前辈张志公先生可以说是最有发言权了。张先生曾经说过中国语言的发展的特殊性在于汉字问题、文言问题、汉语文有汉语文特点的问题、以往轻视文学教育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仔细研究。我们光抱怨“当初叶老提出了什么,吕老提出了什么后人却没有实行造成了我们现在多大多大困难……”是没有用的。试问既然诸老指出了这些问题,我们也认同了这些问题,那我们研究了吗?我们改正了吗?我们还不是先学苏联再学欧美,有我们自己的东西吗?我们的不作为反倒成了我们“进行学习”的基础了!

所以,我以前说过“我们要不要跟美国学?如果要学我们要学什么?”现在我要加上一个,就是“在学之前,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的底线是什么?”而且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放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4: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5、学习怎么会是一件快乐的事?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不知道这种提法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知道最先说这句话的人是什么身份。大家不妨从现在的生活中去找找例子看都是什么人在说这句话,在我看来一般只有两种人经常说这句话。一种是哄自己的小孩去上学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另一种是认为生活中只有快乐的而且只承认快乐存在的专家。

  但学习本身是快乐的吗,在快乐中学习的效果是怎样的,就可以不考虑了?在这个问题上可能会涉及到“寓教于乐”这个词语。也正是有很多人以这个词语作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的基础。那让我们对这句话做点考察工作。

  “寓教于乐”这个词语是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 “教”,既指社会道德教育,又指文化开发,诗的“教”的功效应是崇尚美德、简朴、正义、秩序和法律,应促使人接受文明,为人神划界,为夫妇立定礼法。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教化功能在诗和艺术作品中不应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形象,欣赏者总是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的。

  我们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到这样的几个问题。
  1、这个词产生的时候是针对“诗”的审美功能的言的,而不是针对教学活动而言的。
  2、这个词语论述的是审美方面的,在引申中体现的是社会教化功能之一,而不是体现所有的社会教化功能。
  3、“教”包含的范围要比“教学”大得多,而“乐”更不是只有单纯的快乐,在这里的“乐”更多的是一种通过娱乐活动而获得的理性的愉悦感。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寓教于乐”固然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特征,但他绝不等同于很多人理解的“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或“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那么学习究竟有没有快乐呢?我要说肯定有,但绝对不会存在于学习过程中,而是在学有所成后带来的愉悦中。而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艰苦的事情!我们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学习和他们的憧憬不一样,有很多老师、家长、学者很重视这种反应,认为是教育制度出了问题需要改变,其实根源是很多人对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这个根本概念认识不足的结果。正是这种不足造成学生的挫折感,而这并不是教育制度本身的问题。简单的说,我们都知道在人的味觉上先吃苦后吃甜食是很容易接受的,但先吃甜后吃苦是绝对难以接受的!味觉是这样,作为人的心理感受也是这样的!现在学生不肯吃苦,就是因为我们在错误地让学生先吃很多甜的东西!但在实际生活中甜只是百味之一,而快乐也只是人的百感之一。总吃甜是有危害的这已经是共识,而那些只谈快乐的教育难道就没有危害了吗?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拒绝为这种“快乐教育”所造成的错误埋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18: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教师理想

  以前教学生的时候,自己总希望学生能够记住自己。后来送走了几届毕业生之后,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些自大了。回学校的学生都记得我,但只是记得我这个人,而不是记住我的语文课。

  一名教师的作用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不好准确回答,但我敢肯定,其中不包括“被学生记住”这方面的内容。一名教师让学生记住自己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种,但这并不是一名教师的职责。

  以前很在意毕业后的学生见到我却不跟我打招呼,现在已经能够接受了,因为那是不可以强求的。

  我的理想在成长中逐渐地形成,现在基本有了一个轮廓,其中主要的原则就是,不再做一名让学生能记住的教师,而做一名让学生有所收获的教师,至于学生能不能记住自己,随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21: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废除八股之后,那些种种弊端有没有消除?

新八股被谁谁骂了,骂垮没有?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我可以肯定,不管楼上楼下楼外的各位文史哲高人写得多好的文章,一旦编入语文课本,可能你自己得阅读理解都只有70~80的水平。

阅读如此,作文难道就自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22: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说起新八股。打做学生起一直做到老师,俺一直坚持写了许多。
无奈呀,不写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4 10:18 , Processed in 0.36225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