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45|回复: 4

[【文史类原创】] 试析《野草》的悖论式形式表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7 16: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试析《野草》的悖论式形式表达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有机构成的艺术品,并不能剥离出所谓的独立的纯粹的形式或者内容,形式与内容不能构成一种二元对立——文学作品中的形式只能是表现内容的形式,而所谓内容也只能是形式化的内容。譬如鲁迅的《孔乙己》和《狂人日记》,采用何种人物作为叙述者,采取何种叙述方式,就决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叙述方式的改变,有可能完全改变作品表现的侧重点:假如《孔乙己》采取孔乙己自述的方式,而不是像原作品采用一个旁观的角色的叙述方式,很可能导致叙述者与主人公之间的距离的消解,从而仅仅引起读者对孔乙己的同情而取消了原作的冷峻的批判性;假如《狂人日记》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方式,狂人通过“疯狂”的语言对内心的恐怖的表现、对历史的另一面的发现以及“救救孩子”的呼喊也有可能完全消失。
  文学作品的形式,不仅仅限于遣词造句、声韵格律等语言运用层面,举凡意象、象征、神话、叙述方式、整体结构,一般都被归入形式的范畴;但实际上这些概念都是体现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的概念,也正是它们营构出与其它作品不同的人物、情绪、整体氛围乃至作品的世界。如果以作家的创作过程来看,作品的形式与作品表现的情感和世界,常常是几乎同时进入作家的运思过程的,至少,也只有在作品得到它特定的形式时,才标志着这个作品构思的成熟。
   以鲁迅的《野草》为例,其中的篇章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其意象及情境方面的独异性。《野草》中的意象和情境,往往结合了两种极端对立的性质。譬如《影的告别》中的“影”:作为处于“光明”与“黑暗”之间的形象,它本身就只有在这两种对立的领域之间才能存在,在这种“中间物”身上,本身就具有两种对立范畴的性质。在“死火”这一意象中,两种极端对立的性质的结合更加充分:

     上下四旁无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我俯看脚下,有火焰在。
      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这样,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为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

  在这个意象中,我们明显可以分辨出“火”与“冰”两种物质截然对立的性质:一面是火的流动变幻、燃烧不息的形状,另一面这种形状却又表现为冻结静止的冰的形式——“火”的一面使冰谷映成“红珊瑚色”,“冰”的一面则其“冷气使我的指头焦灼”,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性质在“死火”的意象中以一种奇特的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实际上,这样的悖论式的意象是《野草》中最典型的意象,又如“死后”、“无物之阵”。
  这些意象实际上显示出悖论式的情境,例如“影”作为黑暗与光明的“中间物”,只有在两者之间才能存在,然而它不能属于任何一端: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影”的意象在这里显出具有强烈悖论性质的存在情境,而实际上,这里还暗含了一个最大的悖论:作为附属物的“影”居然来向人来告别,而且竟然向作为主体的人说出了他自己的存在的某些本质方面——“影”在这里,也许有些象“魂”,在半明半昧之间,主体的分裂性质与两难处境似乎在这一情境中呈现。
  “死火”同样具有这样的性质:如果被带出冰谷,“我将烧完”,如果留在冰谷,“我将冻灭了”,两难之间,似乎无法选择。这种两难的悖论情境是《野草》构思的核心:“求乞者”“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至少将得到虚无”(《求乞者》);而复仇者们则“对立着,在广漠的旷野之上,裸着全身,捏着利刃,然而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以沉默、无聊来报复旁观的路人的赏鉴和无聊。
  不过,在《野草》中,虽然体现了一种悖论性质,却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悖论的反抗,虽然这种反抗最终也许也只是一种悖论。最能表现这种悖论性同时也表现出对之的反抗的,是《过客》与《这样的战士》:那过客明明知道前面是“坟”,仍然坚持前行,甚至要追问“坟”后面是什么;“这样的战士”走进“无物之阵”中,所遇到是各种各样的“名”,他向它们投掷,然而只击中了“无物”,“无物之阵”依然是胜利者,他也在这“无物之阵”中寿终——“但他举起了投枪!”
《野草》中的悖论性的意象实际上体现了主体自身存在的悖论,也体现了在各种对立情境之间主体的分裂与游移,而那种反抗不但是对“悖论”的反抗,也是对因为悖论而导致的主体自身的绝望、虚无与黑暗的反抗,这种反抗凭借的是自身的意志力,以自我的心灵与内外的黑暗博战,而不是以任何外来的凭借。在很大程度上,《野草》的表现不但接触到主体的潜意识层面,而且是在这种情境之中对自身存在状态的凸显——不但是将个人最深处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且对于卓异的天才来说,他们碰到的困境也许是整个时代的困境,所以,这也等于将时代最深处的东西表现出来。
这也导致了表现的困难。对于这种与普通情况绝然相异的状态来说,其表现方式决不可能与日常生活的逻辑相似。在《野草》之中,这种对存在的困境的表现,是通过上述悖论性的意象与情境表现出来的——如果从整体来看,这种表现又有一种“荒诞”的性质,是只有在梦境或者类似梦境的处境才能表现出来的。《野草》中的许多篇章以“我梦见”开篇,除过这些篇章之外,有几篇作品表现的虽然不是梦境,但其情状却颇类似于梦境,甚至在荒诞性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如《过客》与《这样的战士》。对于《野草》深远的意蕴来说,也只有在这种写意的荒诞的情境之中表现出来,这犹如在日常生活上面撕了一条口子,从这个裂缝之中,存在的另一面才真切地现形。譬如《墓碣文》中对自我的深切的质疑: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陨颠。……”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从叙述与抒写的语调来看,《野草》具有强烈的“独语”的性质,这和作者的另一类仿佛与读者闲谈的文章截然不同(参阅钱理群、王得厚所编《鲁迅散文全编》序言)。后一种文章,即所谓的“美文”、“小品文”或者“随笔”,是鲁迅所翻译的厨川白村的书中竭力提倡过的,他自己也有许多文章很象是和读者闲谈,从以往的“八股文”、“策论”、“古文”的说教式的语调中走出去,与读者平等地随和地交流,也确实是这类文章的一大进步。但《野草》这样的文章,则似乎弃绝了读者,根本切断了交流的可能性,它们仅仅是作者自己的独语。这实际上与其表现的是自我最深切处的东西是统一的,正是在这种面对自我的独语中,内心最深处的东西才能以其没有经过理性化、日常化的形式出现。


[fly]我喜欢鲁迅[/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7 21: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提出的这种悖论很有趣,我曾经长时间的关注过先生的《野草》,所以对楼主的说法有很多同感,先顶一下楼主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冰的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13 20: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woshihuiyuan2006-08-07 16:27发表的“试析《野草》的悖论式形式表达”:
  试析《野草》的悖论式形式表达


  譬如鲁迅的《孔乙己》和《狂人日记》,采用何种人物作为叙述者,采取何种叙述方式,就决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叙述方式的改变,有可能完全改变作品表现的侧重点:假如《孔乙己》采取孔乙己自述的方式,而不是像原作品采用一个旁观的角色的叙述方式,很可能导致叙述者与主人公之间的距离的消解,从而仅仅引起读者对孔乙己的同情而取消了原作的冷峻的批判性;假如《狂人日记》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方式,狂人通过“疯狂”的语言对内心的恐怖的表现、对历史的另一面的发现以及“救救孩子”的呼喊也有可能完全消失。
  .......
对引用的这几句说点不同的意见
我个人感觉《孔乙己》这篇并非“冷峻的批判性”,而是深深的悲悯,实际上孔乙己就是鲁迅对自己的写照,同样的例子祥林嫂也是与鲁迅生命契合的小说形象,或者说,某种程度上祥林嫂、孔乙己就是鲁迅,是一代文化人内心挣扎的体验,并非冷漠的讽刺或批判。例如《孔乙己》中,随着叙事的向前推进,那个“我”有时与孔乙己命运漠不关心的外在叙述者身份一致,有时失语——叙述者与“我”拉远了距离,与孔乙己合而为一。叙述者、“我”、其他小说人物,三者的相互距离交错在一起且时刻变化。实际上在任何小说中,叙述者与作品中的“我”都不是一回事,所以人称并非决定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送冰的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13 21: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ps:关于叙述者,依据现代的叙事学理论,叙述者并不直接与第一或其他人称相吻合,这是不同的范畴
也许我的理解有误,就请多包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3 21: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不喜欢鲁迅:

1、文笔过于强硬,可读性太差,与气同时代其他人作品相比也非常明显;

2、强行造典,行文隐讳,大家都记得初、高中学费厄泼赖、打落水狗一类文章时老师的释典吧;

3、为人比较小气;

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1:07 , Processed in 0.2642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