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908|回复: 4

[【其它原创】] 云南富源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7 14: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南富源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最近,我到云南富源县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进展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蓬勃发展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设施这个物质基础上。随着“三村四化”的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设施逐步趋于完善。新涌现出来的一大批示范村,都规划了自己的村民活动广场、活动室、小型图书室,并积极建立农村社会文化组织,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居所和载体,为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增加人们之间的公共交往准备了条件,极大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富源县委政府在完善县、乡(镇)、村三级文化活动中心服务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已建成农村乡镇文化活动中心18个,村级文化小广场86块,发展农村文化户140户,全县农村有16支业余文艺演出队147名业余演员常年巡回在广大农村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极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囊括文明村镇、文明矿山、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文明农民、好婆婆、好媳妇等形式在内的创建创评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使各项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成效卓著。
(二)精神文明建设出现良好势头,村民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在“三村四化”和“群星文明工程”的推动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良好势头。许多农民逐步抛弃陈规陋习,开始自觉接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一些愚昧和丑恶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止。村民逐渐形成了热心公益、见义勇为、移风易俗的良好风气,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也明显增强。与此同时,一批先进个人在富源县的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营上镇大坪煤矿矿长耿光旭,自愿捐资340万元,整体推进大坪村委会9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老厂乡普珀村李立书,在去年大笔捐资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200多万元,修建了从老厂乡政府驻地到普珀村公路。与李立书同一村委会的余兴学捐资180多万元,支持新寨村建设。这一系列的做法,在破除投入不足问题的同时,融洽了当地企业与村民的关系,带动了当地私营企业主反哺社会的步伐,本身就是众多企业主责任感增强,文明程度提高的一种表现,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准备。
(三)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事实证明,改善人居环境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切入点。富源县坚持环境改造人与人改造环境相结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村寨整治,规范“三堆”,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及居住环境。仅2005年,富源县乡对建设的42个村投入资金达到1230余万元,引导群众投工投劳31万个,硬化路面13.4万平方米,粉刷房屋墙面47万平方米,建设沼气池772个,改旧房524间,建新房226间,水泥硬化场院1068块,建小花台1075个,建垃圾池532个,建文明厕855个,使88%的农户通了自来水,村庄绿化率达到34.3%,许多农村被建设成为依山傍水、独具水乡特色的生态家园,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四)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带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一系列成效的同时,带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交通、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流通渠道顺畅,实现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推进在“三村四化”和“群星文明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基层领导班子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高了带领农村增收致富的能力,转变了作风,得到了群众的拥护;村民增强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农村教育倍受重视,县级文明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农民素质显著提高。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逐渐缓和并趋于解决,涌现出了一批无黄、赌、毒的三无文明村,无重大刑事案件的安全文明村,无群体上访的和谐村,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二、主要经验
(一)走企村共建的道路,破除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约束
农村精神建设离不开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改善,要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入快车道,就必须解决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制约,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富源县老厂乡的做法是:结合辖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相关企业资金雄厚的实际,坚持“党政引导,企业自愿,村组组织,群众实施”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类矿厂企业和个人参与建设“三村四化”新农村的积极性,走 “矿村共建”的道路。仅在2005年,富源县捐资1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主101名,捐资总额达4000多万元。2006 年,计划县级投入资金1000万元,乡镇投入1000万元,企业投入3000万元,力争各方投资(含投工投劳)达1亿元左右。这一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夯实了农民发展后劲,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行路难、增收难等问题,在破除投入不足问题的同时,也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准备。
(二)探索新的农村精神文明载体,全面提升“群星文明工程”
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口号,说教,更不能停留在单一的“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的创建上,要积极探索各种切合实际需要的有效的载体,动员广大群众广泛参与,提升“群星文明工程”,逐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这方面,富源县富村镇黄土坡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5年黄土坡被确定为“小康村、文明村、和谐村”建设点后,群众积极性高涨,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采取“上级补助一点,镇上筹集一点,在外工作人员奉献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办法。经过一年的努力,共筹集资金80余万元,已经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变成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的新农村,呈现出喜人的风貌,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村”。面对成绩,黄土坡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积极与富村信用社合作,开展 “信用村” 、“信用户”创建工作,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走“文明+信用”的创新新模式,使 “群星文明工程”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其做法是:在“摸清农户诚信底子、摸清农户资金需求底子”的基础上,对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在贷款额度的核定、发放、管理、收回等工作上,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按照“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简化贷款手续,由信贷员做出承诺后,对“信用村”、“信用户”的贷款优先,适当放宽额度,在核定的额度内,农户凭“信用证”借款,不用担保、不用抵押、不用审批直接办理贷款,方便快捷地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有限的资金用在生产经营的刀刃上,为农民的增收致富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联系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去年在这三个村发放的236笔贷款,全部实现按期收回,收回率达100%。在这些地方,诚实守信、按期还贷、余钱存入信用社,已经形成良好的风气。通过创建“信用村”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工作。文明信用村更标志着“群星文明工程”进入全面发展、提升的新阶段。
(三)提高农民素质,逾越阻碍农村精神文明良性发展的障碍
新型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也是农村精神文明的彰显者。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需要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使其真正发挥主体性作用。必须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使新农村和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主体实现质的飞跃。围绕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一迫切要求,富源县的做法是:根据市委提高新型农民素质工程的部署,组建了产业规划发展组、社会保障组、民主政治建设组、社会和谐组深入古敢乡和各建设村,在整体推进的古敢乡和黄土坡等建设村,对农民进行培训,着重帮助农民提高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外出务工、经商兴业的能力。据统计,全县举办农函大5个专业52个班,培训新型农民5000余人次,县科技部门组织农村运用技术培训843期,受训74384人次。目前,在启动“三村四化”建设的14个村委会和85个自然村中开展“两校”即:村级党组织学校、村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已办班30期,培训农民3000人次。通过落实新型农民培养,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很快成长起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逾越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体致富能力差、自觉性不足、缺乏规划能力与远见的障碍,步入了自己发展、自己维护、自己提升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主要启示
(一)“群星文明工程”着眼于农村实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突破
   1.“群星文明工程”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依托和新途径
“群星文明工程”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载体,实现了目标、方法、途径的化虚为实,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依托和新途径,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突破。按照“群星文明工程”的要求,富源县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激发了广大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有效推动村容村貌建设,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到现在为止,古敢乡洒交凼村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先进村,创建县级文明系统5个,创建文明单位490个,其中:省级18个,市级81个,县级391个,创建文明村163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32个,县级128个,创建文明矿山24个。由于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富源县委政府也被市委政府表彰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群星文明工程”这个突破型的新载体是分不开的。
2.“群星文明工程”的丰富内涵能有效统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群星文明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突出任务,以及如何使这些要求和任务落到实处产生效应等一系列的内容和环节,进行了总体设计和统筹安排,采取扎实有力的各种工作措施等在内的系统工程架构,引“星”进入各涉农单位的方式,实行城乡互动、上下联动、领导带动、群众主动,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由虚变实,由窄变宽,反映和体现农村一个时期整体发展的基本要求。富源县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立足“群星文明工程”,以户为抓手,以村为基础,以单位(部门)为窗口,以县城和集镇为龙头,采取不同形式、手段、内容和方法,开展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行业)、文明矿山、十星级文明户、消费者满意一条街、诚信企业、个体户等创建创评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结果公示上墙,还与县妇联配合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农民”,“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积极动员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系列的评创,基本上覆盖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每一个领域和每一个群体,对统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群星文明工程”与“三村四化”融为一体,是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进步的有效手段
群星文明工程”与“三村四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群星文明工程”与“三村四化”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这两个载体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群星文明工程与三村四化建设的“文明村”“和谐村”是直接相关联的,决定了后者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同时为“小康村”的建设提供充分保障。其次,“群星文明工程”与“三村四化”是一体两翼的关系、互为基础,互相带动。“群星文明工程”是一个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都需要搞好的工程,除软件方面的因素外,许多硬件建设,诸如“五通五改五化”工程、城镇公共设施、单位和村寨面貌改善等等。正是建立在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地方发现,在开展 “群星文明工程” 时,不断改善乡村的硬环境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而在实施“三村四化”的工作中,“群星文明工程”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和途径。富源县在推进“群星文明工程”和“三村四化”两项工作时,就是秉承合二为一的思想,进行同步规划和同步推进,“群星文明工程”的规划示范点,同时也就是“三村四化” 规划示范点,实际效果十分明显,群众反映也很好。
(三)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精神文明建设需要通过各种有效的载体,动员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如果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十星级文明户”、“小康村、文明村、和谐村”创建,难免使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老化,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拓宽设计载体的思路,进一步探索更多的适应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的新的农村精神文明载体。在这方面,富源县的“文明+信用”的文明信用村创建就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对新载体的探索实践。不仅仅是文明信用村这种方式,在深入开展“群星文明工程”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当地村庄的实际需要和既有的优势,不断创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这是“群星文明工程”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7 14: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全篇鸿篇巨制,洋洋洒洒,可以没有具体内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7: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to lucky001:按工作需要,这样基本就可以了,呵呵。以后努力,多包涵! 还有,某些领导直喜欢抽象的,不喜欢具体的,既然能省力气还可以被认可,何乐而不为。诸位勿学,不是好作风!
  罪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8 16: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样文章,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9: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慧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4:59 , Processed in 0.2281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