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92|回复: 0

新郑中招录取抓阄分配考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5 12: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河网-大河报


  本报讯 (首席记者张可丹 实习生娄晨文 记者许俊文图) 正当其他地方的不少初中毕业生家长为孩子四处托关系、找门路,要“挤”进一所优质高中的时候,新郑市5440名达到市区最低普通录取线的初中毕业生昨天被均衡分配进了市区5所普通高中。

  这里的考生升高中时不需要填报志愿,只需要达到市区最低录取分数线,就能被分进一所优质高中。在这座中招考试没有择校的城市,5所高中硬件相当、教师水平相同,中招录取期间和各市地大打“生源争夺战”相比,一片宁静。

  现场:校长“抓阄”分学生5440名学生分进5所高中

  昨天上午,在新郑市普通高中均分学生录取现场,新郑市教体局将达到市区最低录取线的5440名学生的名单分别按照男、女比例以及中招成绩均衡分配成了35组名单。

  新郑一中、二中、三中、一中新区、二中新区5所高中校长走到“普通高中平分学生抽签箱”,分别从箱内抽出一个信封(见图),信封内是各学校今年所有分到的学生所在的组号。

  据新郑市教体局副局长赵二建介绍,现场分配生源共分两大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进行分配的是计划内录取的学生。按照新郑市今年划定的计划内最低录取分数线,凡是达到508分的考生,都将被分配进以上5所高中。根据各学校招生计划不同,有些学校需要多抽取几组名单,有些学校则要少抽取几组名单。但每组分配的学生男、女比例以及考试分数都相当,有高分考生,也有中等层次和相应较低分的考生。

  据介绍,新郑的录取仅此一天,昨天上午学生名单分配进各校后,今天考生即可领取录取通知书,该市的中招录取工作已基本结束。

  计划内录取考生两轮分配完毕

  在分配现场,计划内录取考生按照3个分数段分别以3轮参与分配。据介绍,第一轮分配的是平均分为533.56分的考生,在这个分数段内的考生达到1500名。教体局将这一较好生源段的学生共分为5组,每个校长均可拿到一组生源质量相当的考生名单。

  为达到公平,5组学生数量也大体相当,每组均为300人,男、女生人数也相当,新郑一中抽取的第一组名单中,男生159人,女生141人。而新郑二中抽取的第4组名单中,男生158人,女生142人。

  第二批参与计划内分配的考生平均分为513分,被分为13组,根据各校招生计划不同,新郑三中抽取了5组名单,其余高中均抽取了2组名单。

  择校生分为三批各校再均生源

  据介绍,除计划内录取的考生要达到508分外,择校生的录取最低分数线为461分。综合素质评定达到C级以上。

  在分配现场,与计划内录取考生分配方式相同,择校生被按照3个分数段3批进入分配。第一批择校生平均分为489.95分,第二批择校生平均分为466.95分,第三批择校生平均分为461.8分。5名校长再次按照次序抽取考生所在组号后,按组号领取到各自的择校生名单。赵二建说,按照新郑市的择校生收费标准,择校费为6000元至9000元。500分至507分的学生所交纳的择校费为6000元,而从461分至506分之间的学生再次按照分数划出收费段,5分或10分为一组,分数段不同,所交纳的择校费不同。“这种交纳择校费的方式也是出于公平,有些考生考分离录取线就错两三分,如果和错了几十分的考生一样,都要一次交纳9000元,对这些考生来说显然不公平。“

  为卡复读生分数过线也属“择校”

  据介绍,25名非正常渠道的转学生(非父母工作调动,全家户口转移,军转干部子女三类学生)及初三复读生尽管考试分数超过了508分,但在均衡分配进5所学校的同时,还需交纳4500元的费用。

  赵二建说,新郑市为控制外地生前来择校以及初三毕业生复读,对以上两类考生都做出择校生的决定。尽管分数超过了计划内录取线,依旧要按照择校生来收取一半的费用。“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是年限教育,教育部门不支持学生初中复读,这也是为控制毕业生复读所采取的另一种措施。“

  弊端:32名乡镇考生吃了“地域亏”“过线”也要交纳择校费

  在参与分配的学生中,有一类较为特殊,这类学生的平均分达到515.07分,高于新郑市最低控制线,但却需要按照当地择校生的收费标准,交纳一半的择校费用4500元。

  为什么考生高于508分还要再交钱?

  赵二建说,今年录取的考生中有32名考生进入了全市计划内录取的最低线(508分),但是没有达到该乡镇录取线。由于教体局为各乡镇分有招生计划,而各乡镇根据其报考人数及分数,由高到低排到计划数后,往往会出现乡镇的控制分数线高于508分。也就是说,有些学生所在乡镇的控制分数线达到了510分,而考生考到509分,已高于新郑市的最高线508分,但未达到自己所在乡镇的最低线,尽管有资格参与分配进5所高中,但却需按照择校生入校。这类学生需交纳一半择校费。

  尽管教体局也认为这样对考生有些不公,但对于这一弊端,目前还没有更妥善的处理办法。

  记者看到,为公平起见,未达到乡镇录取线的考生和复读生及非正常转学生共计57人,这三类学生也被平均分成了5组,每位校长抽取了一组名单。

  举措:均衡教育改革已经运行十年

  从2003年起,新郑市的初三毕业生想入读高中,不需要再填报志愿。

  这一年起,新郑市的中招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学生不用报考,连参与录取的普通高中也不需要再划定各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所有中招工作全部由新郑市教体局进行。当地执行的新政策就是按照考生的成绩均衡分配进市区的各高中。

  直至今年,新郑市市区5所高中已达到了均衡教育,学校硬件均衡、教师教学质量均衡、生源均衡。而为做到今年这一步,均衡教育的改革已在当地走了十年。

  1997年以前,新郑市仅有一中和二中两所高中。而新郑一中作为一所有着40多年历史的老牌名校,是当地教育部门的“宠儿”。

  据介绍,新郑一中享受着特殊的录取优待:每年中招考试前,新郑市会组织一次“五科成绩竞赛”作为提前批录取,从中选择出前200名学生分配给一中。之后再从中招考试成绩中,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选出当年一中所需的计划人数。

  成为“宠儿”的一中吸引大量优质生源的同时,新郑二中的生源质量却越来越差。对此,二中的教师有意见,并直接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1997年,新郑市决定,首先从生源着手,想办法拉齐两所高中的进度:在一中提前批录取时,将名额从以前的200人减少到150人,把中招考试中的前400名学生,按成绩进行“插花式”平均分配成两份,由一中和二中抓阄录取各自的200名学生。

  1998年,一中提前批录取的人数减少至100人。2002年,一中提前批录取150名学生,其中75名学生被分到了二中。

  2003年,新郑市取消了提前批制度,当年中招,对一中、二中和新建的新郑三中,全部实施平分生制度,由教体局按照学生成绩、男女生比例等因素分成若干份,三所学校负责人按所需计划内人数随机抓阄抽取,抽到的就是当年学校录取的新生。为避免部分学生再择校,录取名单立即在教体局院内张榜公布。

  由于新郑市初中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1998年,新郑市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了新郑第三高中。为让三中在最短时间内缩短与一中的差距,同时带动二中同步前进,新郑市教体局决定在这一年对三所高中进行大的改革。最强硬的措施就是对三所高中的教师资源进行重新分配。教体局要求新郑一中“无条件放人”,把抽调到的优秀老师输送到二中和三中。由此,教育均衡的三个条件:生源、硬件、教师基本完成。

  受益:高中分生源初中无择校

  从2003年新郑市正式在市区实行分配制度起,新郑市同年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毕业人数两个基本标准,开始向当地14个乡镇下发招生计划。

  赵二建说,并不是说哪个乡镇的毕业生人数多,哪个乡镇的招生计划就会多。衡量招生计划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当地的教学质量。如果教学质量和生源数两者相加能够达到一定标准,招生计划才会满足需求。

  根据招生计划,各乡镇还要划出当地的最低控制线。

  由于初中毕业生升学不用报志愿,各个乡镇的招生计划都有所不同,当地的最低控制线也不相同,因此,以往初中择校的现象逐渐消失。“到哪儿上学都是分配进高中,而且这个乡的学生跑到那个乡,不仅挤占了当地的招生计划,还要参与教体局对这个地方的教学考评,因此,各地都不愿接收择校生,择校生也不愿再费尽周折择校。初中择校的现象无形中也被制止了。”赵二建说。

  校间竞争呈良性各校都有“金凤凰”

  昨天,在生源分配现场,新郑一中校长王聚福说,出于私心,他想让所有成绩好的学生都到自己的学校来。但从大局出发,所有兄弟学校的生源质量相当,整个新郑市教育的整体质量上去了,兄弟学校间也避免了抢生源的恶性竞争。

  据他介绍,当年教体局要求一中“无条件放人”,把优秀教师匀给其他学校,他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以往生源,一中录取的都是尖子生,教师队伍也是最好的,一夜之间,生源优势没了,骨干老师也被指定抽调了十几位到二中和三中。”

  同样,二中、三中以及从2004年起单独参与录取的一中新区和二中新区,都感到压力不小:“生源质量相当、教师水平相同,学校硬件一样,学生的成绩再上不去,哪个校长都觉得脸上无光。”

  今年,新郑市高考生中共有多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其中新郑二中有3名,新郑一中有2名,新郑三中有1名。除此之外,各校都有不少学生被复旦、南开等重点高校录取。新郑市教体局有关负责人欣喜于这一成绩:“学校质量相当,各校都能飞出金凤凰。“

  问题:“均衡模式”得到肯定各地表态“推广难”

  去年12月底,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一行到新郑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新郑采取的中招分配生源模式得到肯定,并被教育部确定将其均衡模式向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郑州周边不少县、市也前来“取经”。郑州市教育局也先后几次组织各县市及市区教育部门负责人到新郑学习其均衡经验。

  尽管前来“取经者”都认为新郑这一模式对学校、考生及当地教育发展非常有利,但大都认为“很难在当地执行”。

  在昨天的采访中,中牟县教体局局长田金锁说,在中牟县共有3所普通高中,但这3所高中间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差别比较明显。3所学校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贸然实行新郑模式,学生和家长势必会不满。均衡教育是个方向,但想推行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首先需要把薄弱学校逐步改善后,3校水平相当,才能推广“新郑模式”。

  同样,郑州市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校长说,今年郑州市首批参与录取的学校达到14所,14所学校同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志愿难报,学校间争夺生源出现恶性竞争。当时有人建议郑州今年能否学习新郑“分生源”的模式,在14所学校间划定一条最低录取线,按照各校招生计划把学生成绩分成几等后,均衡分到各校。但也有人担心这一做法会令同等分数的学生一些进入了郑州一中,而一些则进入了相对较弱的省级示范性高中,造成家长及考生不满情绪难以控制。

  “达到教育均衡不仅是生源质量均衡,学校间的硬件、师资配备等有一条达不到均衡,都很难令群众认可。”一位教育界人士分析,“政府在推进教育均衡时,能不能硬起手腕公平分配,以及考生及家长的名校情结能否消失,都是教育能否达到真正均衡的重要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9 12:33 , Processed in 0.1507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