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12|回复: 0

《沁园春·雪》独领风骚:毛泽东的“狂妄”令蒋介石恼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 12: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沁园春·雪》独领风骚:毛泽东的“狂妄”令蒋介石恼火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毛泽东在重庆期间,广泛接触各
方面人士。9月6日,毛泽东回访柳亚子先生,并把旧作《沁园春·雪》抄送给他。毛泽东
离开重庆以后,此词先在重庆一些私人之间流传,后又经时任《新民报》编辑吴祖光先生
的收集、安排,刊发在11月14日的《新民报》第二版的副刊“西方夜谭”———“北国风
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
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
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
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的词一经发表,立即在山城重庆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时使得政治气氛十分紧
张的山城平添了几分风雅。

   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过去对毛泽东所知甚少,大多以为是草莽英雄
。甚至还有人相信红军过贵州时在茅台酒里洗脚的谣传。《沁园春·雪》中所体现出来的
伟大胸襟、气魄、文采,不能不令文化人震惊与敬佩。多么符合圣与王融为一体的人格思
想!治国平天下不寄予这样的“风流人物”还去何求?相比之下,那身着戎装、神情呆板
的“蒋委员长”倒酷似“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介武夫。当知识分子为毛泽东的诗词所倾
倒,纷纷提笔唱和时,这种中国文人式的对话已经流露出文化人的价值取向或选择意向。
这种心理上的倾向性,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为日后他们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
导奠定了文化的和心理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真的是独领风
骚了。

   抗战胜利后,重庆和谈及后来的“双十协定”被撕破后,中国前途的选择,不仅仅取
决于国共双方的军事实力的对比,也不仅仅取决于两党的政治力量对比,最终取决于人心
所向;人民群众要通过人去了解、选择,因而,也体现在两党最高领袖的个人魅力之间的
较量。

   应该说,同毛泽东相比,在吟诗词方面,蒋介石虽然望尘莫及,但他并非是一无所知
的草包。他当然懂得毛泽东的词意。毛泽东的“狂妄”使他十分恼火;毛泽东的“野心”
使他不寒而栗;毛泽东的文采使他妒火中烧。他难以容忍,却无可奈何。

   据说:蒋介石也从报纸上读到了这首词,他不相信这是毛泽东填的词。尽管他不会填
词,但凭着直觉,他品味到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好词,该词借古说今意境不俗。他找来了
谋士陈布雷。这是一位替蒋介石起草文件的文人,有“国民党内第一笔”之称。他对中国
诗词的了解要比蒋介石多得多。蒋介石问他:“布雷先生,你看毛泽东这首《沁园春》词
是他做的吗?”尽管蒋介石希望陈布雷说出“不是”二字,但是陈布雷是一个忠实于主人
的文人,他觉得不能对蒋介石撒谎,于是他说:“是的。”回答使蒋介石有点感到失望,
他又问:“布雷先生,你觉得这首词写得如何?”“气度不凡,真有气吞山河如虎之感,
是当今诗词中难得的精品啊!”“难道就没有不尽人意之处,譬如说音韵、对历史人物的
评价等方面?”蒋介石千方百计地想找出一点差错,以平衡自己妒忌的心理。“嗯,我细
细看了看没有什么毛病,至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嘛,因为是诗词,也只能这样说了。据我
所知,毛泽东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历史是非常精通的,填词作诗,算不得什么难事。”
“我看他的词有帝王思想,他想复古,想效法唐宗宋祖,称王称霸。”蒋介石突然又评价
起毛泽东的诗词来,眼睛死死盯着陈布雷。“这个嘛,倒是有。”陈布雷小心地回答着。“那好,你赶紧组织一批人,写文章以评论毛泽东诗词的名义,批判毛
蠖?摹?弁跛枷搿???萌??嗣裰?溃??蠖?粗厍觳皇抢春吞傅模??俏?频鄱?吹
摹!?

   于是,一批御用文人对其“领袖”的苦衷,都心领神会,竟然不自量力地跳出来鼓噪
一番,“欲与毛泽东试比高”。他们打起“反对复古,反对封建”的旗帜,斥责毛泽东有
“帝王思想”,声称要同毛泽东辩论辩论。据统计:在1945年12月4日以后不长时间内,国
民党控制的报刊连续发表了所谓“和词”近30首,文章10余篇,大肆“围剿”毛泽东的咏
雪词。

   对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这一围剿,郭沫若首先在12月11日《新民报晚刊》发表了一
首和词,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内战卖国政策,严厉批判了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打内
战的行径。在郭沫若的带动下,许多进步人士也奋起反击,在重庆一时出现了一场以《沁
园春》唱和词的形式展开论战的激烈斗争。

   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大局为重,对反动派围剿未予理睬。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重
庆的《新华日报》既没有另外发表和词,也没有反驳文章,只是在1946年5月23日,转载《
新华日报》华中版上锡金的《咏雪词话》时写了一段“编者按”。其中写道:

   毛泽东同志咏雪一词刊出后,一时唱和甚多,然而也不乏好事之徒,任意曲解丑诋,
强作解人,不惜颠倒黑白,诬为封建帝王思想。虽“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1945年重庆谈判后,在重庆乃至全国围绕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以《沁园春》
的词牌为唱和形式展开的这一场斗争,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史上、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20:10 , Processed in 0.2070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