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17|回复: 0

[【心情日记】] 一个电力职工的心声对电力行业“怪”现象的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5 16: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电力改革的呼声是由年初的一篇《2005年电力行业巨亏127亿,职工却拿高工资》的新闻所引起的,其大致内容如标题所言。


广大群众纷纷谴责:“一个完全垄断市场的企业怎么会亏损?亏损还如此巨大?”该文把直接的责任,归结为电力行业普遍存在的高工资现象。可我们仔细分析了一下,电力行业保持这个工资水平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前几年怎么不见其亏损的报道?而偏偏是今年出现亏损,而且是巨亏呢?难道电力行业的领导们去年脑子抽搐,一下涨了几倍的薪水结果导致了行业127亿亏损???这显然不可能!

所以这篇报道是媒体记者在不了解电力行业结构情况下做出主观性的结论,报道不符合客观事实。
  而真正导致起亏损的原因何在?这里有必要对“电力行业”这个名词先作下解释。由于2000年时群众对电力改革呼吁声高涨,电力行业在2002年被迫进行了首轮改革,电力行业被分为“发电”和“电网”两块,发电企业分别为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集团 5大发电集团,当时基本含盖了我国所有发电厂。电网分为了“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基本含盖国内所有电网。

这127亿亏损是从何而来,原因在发电企业由于分开后竞价上网,国家取消电煤价格保护机制,电煤的价格与商品煤价格相挂钩,而商品煤的市场价格近期又大幅大涨,另外电网收购价在没做相应调整的情况下(现在电费涨的每分钱实质是在为成品煤的价格上涨买单)必然导致发电企业的利润下降。加上这几年电慌引起发电项目盲目开工,较长的建设周期使投入的固定资本无法及时产生效益。而发电行业巨亏是导致整个电力行业亏损的根本原因。



(内容补充:

电慌,因为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电力过剩。处与合理利用能源的需要,国家叫停了几年的发电项目,最后导致了02年开始的大面积缺电。这时又由于群众的改革呼声。最终导致了发电市场完全市场化。电建项目盲目上马,这在去年新闻屡有报道。许多发电项目的布局和容量又存在混乱和不科学的情况,发电领域缺乏了宏观调空这只有力的手,在这种完全市场化的发电领域,在我国每年增长GDP未能准确
  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预计电力供给将产生周期循环。即一段时间电力过剩(资源浪费,主要是煤),一段时间又电力紧张,夏季严重缺电。两者反复循环。再加上电力产供销一体化,即电不能储存的特点,定会出现不同季节不同的市场供应情况的现象。到时冬季电价低来促销,夏季电价高来节约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不知道这对消费者有利与否,但以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说是非常不利,最表面的表现是不利于培养群众节约意识,使有限的资源过度浪费。PS:相关专家都认为发电分开,弊大与利。可因为已经改革,倒退回去的阻力太大,其中包括社会舆论、群众意见都不得不考虑,所以当今只能维持现状)


把话题拉回来,另外电网方面却是赢利的,有部分专家提出了电网的赢利率与其资产比重相比,产出的回报率太低这个观点。我认为也存在一些片面性,电网企业其价值并不能单一的以商业回报率来作为衡量,电网企业同时负担着社会责任一面。


比如:夏季被认为是电力需求最大季节,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供电需求量十分巨大。各省为了保护该省投资环境,推动该省经济,在夏季时不扯经济后腿,纷纷要求电力企业全力供应。当地电网企业就只能在最赚钱的季节,在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从外省高价购电供给当地企业。不但没钱赚,而且那些电每度还亏2角乃至更多,一个夏天为此不但没大赚反而出现了亏损。
  那么这笔经济帐该算在谁头上???


还有浙江某些地方严重缺电,最后电网企业只得大笔投资宣传节约用电,某些地方还补贴资金鼓励企业购买自备发电机。试问一个纯商业性质的企业会如此遏止自然增长的市场蛋糕?

    为了保证电力到户,有的线路亏本也要造。这种经济损失怎么没有人为什么叫屈。


    为了保证电力到户,有的线路亏本也要造。这种经济损失怎么没有人为什么叫屈。


另外在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什么先保证给电价较低的居民,而放弃对相对利润更高的工业以及商业客户的供电。这也有逆商品低买高卖的基本原理。


这些事例都有逆市场经济商业规则,但都表现了电网企业更多的承担了社会责任一面。相比通信、石油等行业,电力企业所做的表率作用。我可没什么见其他垄断企业在为保证社会供应方面做过如此亏本“生意”。


而社会近段时间给电力企业的巨大压力,将加快供网分离。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其结果。从发电场出来到变电所这块的电网仍然独立运作,属于国有。从变电所出来的低价电直到最终用户这段将成立新的供电集团。


那么供电这块,无非就是从垄断变为寡头。这点从通信领域的改革后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到石化领域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可以看出供电也无非走此类性质的改革,只是从一家变为几家。其价格同盟并不会被打破,也并不存在着完全的市场竞争。


电力企业担任着比其它企业更多社会责任这点出发,改革是否对此有影响,这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毕竟电力供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急先锋,要时刻走到经济的前面,为经济发展铺路。改革后加大了国家对供电企业的监管难度,供电企业是否会更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改革后的供电企业是否会过多的把资金浪费在品牌一系列无太大价值的竞争上?这都是国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国有企业的利润应全部上缴国库政策的出台,我认为国家会更加谨慎的对为数不多的而且是上缴利润大户的国有企业改革进行衡量。


另外多数人不知,我国电力企业改革已经一举超越许多资本主义强国走在世界前列,如果供电进一步分离,那么我们将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一起走在了电力改革市场的最前端,和他们一起承担此项改革的巨大风险。


假想改革后供电企业由于受价格统一的制约,在价格上基本不能做大幅度弹性调整,那么只能从供电可靠性上做出调整,保证不停电。但在电力供应不足情况下,出现几大供电集团为了避免合同的巨额赔款都不愿先拉负荷,最后出现美加大停电此类事故也不是没有可能。到时不仅仅要面临更重的合同赔款,而且造成国家的战略安全上的责任,社会稳定上的责任。这个责任谁都承担不起。



关于电力企业高工资的现象,我认为近段时间媒体围绕着一个电厂抄表工年薪十万做出了大范围的炒作是相当不合理的,这是对电力行业进一步误解做出的错误报道。我举个例子:在电网企业什么工种的工资最高?我想大多人都猜不到,是变电所值班的。外人认为不可思异,怎么会是他们呢?可事实却是他们工作技术含量最高,工作也最危险。他们要对几十万伏的线路进行拉闸,接电。没有一定技术敢去试吗?


在媒体报道上指出的这位抄表工,并没有说明他抄的是何表。热度表?气压表?在电厂不会有我们普通家里用的电表那么简单的表,比那个定复杂百倍。我这个电力系统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敢说我看的懂这个表。作者简简单单的以抄表工年薪10万为报道,明显有误导读书之嫌。

我们再看看这几年能进电力企业成为正式工的,起码要是电力系统专业的本科的大学生。而我国电力相关的大学也就这么几个。

我查了下2005年电力方面学校的招生情况,已华北电力大学为例

http://edu.qq.com/a/20060602/000179.htm

从中可以看出,符合电力系统招工条件的理工类,入录分数比各地的重点分数线还高20-30分。请问那些学生如果报其他学校,可不可以把他们看座属于金字塔顶尖的,将来社会精英类人才。其他但凡和电力有关的专业学校其分数线也高的离谱。对于这类年轻人这样的薪水,我认为社会应该给与接受。电力行业招重本的人,就应该给的出重本的行业薪水。


至于老职工,那是那个时代赋予他们的机遇,如果把他们放到现在,我想电力企业压根就不会考虑这样学历。

而要求达不到招聘标准而进入的关系户,这是整个中国都有的现象,并不能把责任都指在电力企业。而且这类人也是属于少数,无论怎样,他们起码需要大专以上学历。现在的电力企业不会要个高中生,更不会要文盲了。

对于那些进单位一两年就能买车的,我们不能只从他个人经济方面去看他的经济实力。他们家长或者是配偶肯定也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不然就是贷款买车。

从薪水水平方面来说,我认为职工10万的年薪只有东部电力企业能达到(一般地区电力职工离这个水平还相差甚远。)特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可那消费水平怎么样?这真只能算一般的收入阶层。房价多少?难道让中国顶尖大学毕业出来的一流人材,都买不起房子?开不起车?
  我想这不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初衷。

毕竟在东部汽车已经相当普及。我认为电力企业的员工开宝来属于正常,但是他们开宝马、开奔驰、更夸张的是座宾利。那广大群众呼吁,讨伐那就真是一点也不过分了。


对于垄断市场所带来的利润给职工的收益,也请大家正确看待。通信、石油、烟草这些行业哪个比我们拿的少!有的甚至是我们的两三番。我们要去掉“不正当”收入这点我们虚心吸取,国家也在我们下令整改。但没有道理常拿我们做例子,抄表10万。怎么不说烟草局管大门的年薪15万呢,要说这技术含量我们这抄表的就比管大门的高多了(别看就几跟电线进电表,抄表的不是看数字这么简单,还要判断是否有接错可能。那错接线就有上百种呢,你要判断哪错了,你说这抄表也不容易把!而且还要进行考核,没上岗证还不让抄呢不信可打各地95598去问问是不这样,何况人家电厂的表还更复杂)老用我们做出头鸟,这是明显的“种族歧视”。我们有冤哪去说???


我们大部分职工都远远没有如此薪水。即使我们拿真正拿10万年薪,电磁、高压等对我们身体的伤害,工作随时的危险性, 行业不能给我们充分的发展无台,谈不出什么职业规划。工资就能拿平均水平的2、3倍,就受舆论的如此谴责。我们容易吗?我。


关于电力企业的弊端

我也不藏着瞒着。电力企业本身内部的行政比较官僚化,餐桌文化现象严重。这也是不征的事实。以下我举几例子


第一方面:用人机制

一个企业,决策者的水平,决定了这个企业百分之八十的企业发展度



电力企业的用人机制上存在着问题,即在企业内部,电力专业毕业的比非电专业的有更大的上升空间,越好的学校比普通的学校有越大的上升空间。最后造成了许多毫无现在企业管理知识的人员占据了主要的管理位置。他们用自己的“土”方法管理企业。并以管理电力行业人员要懂“电”为庇护条件,对外来空降兵职业经理人根本不与考虑。(其实,电也并不难,大学程度的IQ水平虚心求学点入行两年能基本上掌握,但这两年基本不能做什么工作,只有看的份。)


走自身培养管理型人材之路。人家北大、清华、浙大等管理类学子又不屑去管理如此落后的企业,而找二流的管理人材,企业想想还不如找电力理工科专业人才实际些。(已高考分数衡量人材,电力类理工科录取分数要比某些重点大学的文科管理类高)。这就造成了,如GE一样庞大的航母,却没有GE那样的造血功能。一群理工科的干部,在那自己摸索着管理企业。
  试问何言发展现代化企业?
    而“土”方法管理最直接表现是餐桌文化。

第二方面:同岗不同薪

代理工、合同工做着和正式工一样的工作,薪水却是正式工的4分之1。哎!想想当年国家鼓励用人实行代理制是为打破“铁饭碗”,能让事业单位在用人上,能进能出更加灵活打破终身制,初衷是值得肯定的。可现在却被许多事业单位当作廉价劳动力的租用方式。

一个代理引发了多多少少人对其的不满。国家经济市场化也就算了,但是用人方面,相同单位、相同岗位做着相同工作却有如此大的差异,这是在搞特权主义,激起了多少民愤。哎!国家该考虑对此政策做出点调整了,建议取消该政策。

第三方面:利用垄断搞特种经营

   10万年薪的大头主要来自三产。

职工集资搞三产,这本来是件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我们的电网企业搞的是什么啊?和自己有关业务的强买强卖。自己建发电厂然后卖电给自己。不但自己办还把地方官员一起拉进来一起投资发电项目,以官员为靠山形成地方保护主义。大家一起赚钱。

这是怎么造成的?这是广大人们群众曾经的改革呼声,把电厂剥离后,给我们和官员带来的好处!!!!!!

能完全禁止吗?你不让明的来那我暗的来。象煤矿年年特大事故样禁不了。

我是电力职工,但我也不赞成搞这些。

但是与电力无关的三产,应该让其继续存在下去。毕竟旅行社、卖车、房地产等。还是处在竞争中的,虽然有部分职工旅游能让自己旅行社做,但这些是小头。而且也不紊乱该行业正常的经济秩序,如果这些禁止就有些不合人情了。


第四方面:国家加强监管

国家对国有资产要进行严格控制。对处级以上干部,以该地区实际消费水平划分出统一的工资标准,加强对他们监管力度,毕竟国有企业最怕的就是腐败。当领导不为自己企业想光想着自己钱包时,那企业的损失是巨大的。


以上我从电力企业的改革、电力企业工资水平、电力企业弊端三方面分析了电力企业目前的真实现状,相当的客观。而“95598”、“十项承诺”的推出说明我们电力企业自身在一步步的改革,变的越来越规范。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许在改革的过程中是出现蛀虫,但局部并不能代表全部。“电老虎”这样的称呼离我们也越来越远,是老虎那就是说不得的了,你看现在的媒体一天一个电力高薪。看了有些不负责任的评论我真的很气愤,所以写此篇文章。希望大家客观的看待此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8 05:30 , Processed in 0.2477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