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31|回复: 2

[【诗歌】] [札记] 通感学习札记-兼谈“通感”在《围城》、《日光流年》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9 23: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通感”学习札记
                          —兼谈“通感”在《围城》、《日光流年》中的运用

   所谓通感,就是运用形象化的词语,把人的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另一种感官上,也就是用描写或记录甲类感官及感觉或感知对象的词语去描写或记录乙类感官及其感觉或感知对象,从而达到描写或记录不同感官、不同感觉、不同感知对象的词语的换用,形成一列超常规的词语组合。

   按逻辑思维,五官各有所司,不兼差也不越职。《公孙龙子·坚白论》“视不得其所坚······目不能坚,手不能白”初步指出了各类感觉之间是不能共通的,可是在描述一样事物的时候,有时候直接写出来是困难的,比如音乐、某种景致。

   在《乐记》中“端如贯珠”是说歌声仿佛具有珠子的“性状”,又圆满又光润,构成了视觉兼触觉的一印象。由此可见,通感这种修辞技法,由来已久。

   在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宋祁轻轻一个“闹”字,把那种花意满枝的景象描绘个十足。
   在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因为音乐无法直接描述,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把单一的听觉分解为听觉和视觉的结合,从而达到和读者共享美好经验的目的。

   在外国,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技法更为习见。亚里士多德在《心灵论》中有过论述。

   古希腊诗人也有运用。在比如象征派诗人“约翰·唐”“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你父亲的鼻子叫唤”巴斯古立“碧空里一簇星星啧啧喳喳象小鸡儿似的走动”等等。

  “通感”是人类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即不同感官之间的感受借助于想象力的作用面相互挪移,各感官相互为用。可以说,每个正常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通感”。科学家早就发现人的感觉器官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任何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以后,都会诱发其它感觉系统的反应,这种伴随性感觉被称为「通感」。


  这个就是“通感”这种修辞技法的科学解释。

  下面简约谈下自己阅读二部作品的感受。

  《围城》,其作者钱钟书先生,首次从理论上提出“通感”在其作品中对于此种修辞技法也有相当好的运用。下面略具数例。

   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

   天空早起了黑云,漏出疏疏几颗星,风浪像饕餮吞吃的声音,白天的汪洋大海,这时候全消化在更广大的昏夜里。衬了这背景,一个人身心的搅动也缩小以至于无,只心里一团明天的希望,还未落入渺茫,在广漠澎拜的黑暗深处,一点萤火似的自照着。

   只有九龙上岸前看她害羞脸红的一刹那,心忽然软得没力量跳跃,以后便没有这个感觉。

   那年春天,所候特别好。这春所鼓动得人心像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受到一种生机透芽的痛痒。

   这几天来,方鸿渐白天昏昏想睡,晚上倒又清醒。早晨方醒,听见窗外树上鸟叫,无理由地高兴,无目的地期待,心似乎减轻重量,直长升上去。可是这欢喜是空的,像小孩子放的气球,上去不到几尺,便爆烈归于乌有,只留下忽忽若失的无名怅惘。

   他坐立不安地要活动,却颓唐使不出劲来,好比杨花在春风里飘荡,而身轻无力,终飞不远。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她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柔软操,仿佛有教练在喊口令:“一!”忽然满脸堆笑,“二!”忽然笑不知去向,只余个空脸,像电影开映前的布幕。

   他最擅长用外国话演说,响亮流利的美国话像天心里转滚的雷,擦了油,打上蜡,一滑就是半个上空。

   走路时身体轻得好像地面在浮起来。

  《日光流年》是作家阎连科的一部长篇,1998年11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中,作者有意识地在语言形式上尝试创新和突破,而这就突出地表现在通感这一修辞方式的大量运用。

   下面也略具数例:
   杜流在那一丛野草中,莫名地看着父亲,泪水哐叽一下涌出来。
   他回过头来,脸上嘭地涨满惊喜,立刻红光灿烂起来。
  (他们)心里轰隆一下,明白了事情的严重和可怕。
   司马蓝听到这话把头扭过来,刚好和四十投来的目光撞在一起,嘭的一下院落里响满了目光的撞击声,司马蓝在那炽白的撞击声中,房倒屋塌样,也同样朝四十跪下了。

   路面的柏油在日光中黑亮亮有一股焦黄色的糊味,汽油的气息浅红地在街上飘散着。
   时间黑乎乎又粘又稠,流不开,转不动,寒寒冷冷地浸泡着暖日下的三姓村。
  (乌鸦)叫声也依旧稠稠密密,只是每一声叫都比先前细瘦了,颜色也淡了,盘旋的速度也慢了。死了的村长是她们的本家哥,因此她们脸上的急迫便焦黄雪白,花花打打一层往下落。
   他眼前立马一片甜味淡淡的哀伤。

   以上是几个例子,从内容上来看,作者对“通感”的运用也是纯熟的,不过,由于作者是为了“通感”而“通感”有的写法不免落入形式主义的泥坑。

   也略具数例:

   \"他们怀着血淋淋的新奇和心跳,看着车子走出很远的梁路\"
   在她那充满青菜味的叫声中,女人们蜂拥了出来。
   杂色的猪食味和污浊的猪嚼声在院里哐哐当当碰撞着。

   同一种手法的反复运用,就我看来,读者会很快从开始的新颖别致退化为心理疲劳。

   就此而言,《日光流年》只能算是一个试验性质的作品,无法成为一部好的小说。除了卖钱和作者自娱的目的外,没更多的内容。

  “通感”的运用相当广泛,在这里也就是泛泛而谈,既无新意,更无创见,大家随便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1 04: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与 交流 系列

欢迎  此类  指导性 文章 参与

谢谢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1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导性谈不上。

不过确实是我学习的结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6 10:30 , Processed in 0.14016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