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91|回复: 3

[【其它原创】] 我的磁带情缘(非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30 17: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名\"我的古典音乐磁带\"
首发链接http://note.ssreader.com/show_to ... 4774&forumid=12


  自己开始听古典的时候家里只有一台很大的的双卡录音机,是什么牌子的已经记不清了。那时,市面上根本没有多少古典音乐的磁带。印象里看到过肯尼迪演奏过的勃拉姆斯小提琴曲的磁带,可等知道那是古典音乐时,再回去找却早就卖掉了。

  那时买的大多是太平洋影音公司出品的磁带。像舒伯特的《未完成》、《鳟鱼》;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月光、悲怆、热情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交响曲》;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威尔第的《歌剧序曲集》;柴可夫斯基的《悲怆》、《第一钢琴协奏曲》等等。这些磁带的封皮背面上都有很详细的乐曲介绍,繁体字,但解说得非常好。
  对版本的关注是自己在听CD以后很长时间才出现。再回头审视这些磁带,发现大多是苏联和东欧的一些乐团的演绎,比如演绎《英雄交响曲》的是匈牙利国家管弦乐团、演绎威尔第的《歌剧序曲集》的是布达佩斯爱乐管弦乐团。也有的一些只是有曲目的名称,并没有注明指挥和乐团。不过在注明演奏家和乐队的磁带中也有令人惊喜地发现。比如说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演奏者居然是吉列尔斯,而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指挥和演奏者是一对父子,知道是谁吗?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和伊戈尔·奥伊斯特拉赫。

  后来,在外文书店中出现了一些原版的古典音乐磁带,但价格定在18元左右。而引进版的磁带大多以北京出版社的为主了。当时只能到书店里过过眼瘾,而最令我高兴的是在音乐教材柜台买到的巴伦博伊姆演奏的《肖邦夜曲全集》(一共两盘,14元)

  再往后,引进版的磁带多了起来,索尼,百代,飞利浦的比较多。乱七八糟的收了一些诸如《三大男高音》、《霍洛维茨演奏的钢琴》、《莫扎特使你更聪明》还有卡拉扬指挥的《悲怆》之类的。这时有人介绍我去买打口带,一来是舶来品比较纯正,二来是价格比引进版还要便宜。于是乎经常去大学的门口转悠转悠,也有不少收获。莫扎特的《嬉游曲》、《伯恩斯坦喜爱的芭蕾舞曲》、多纳伊指挥的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肖邦的《仙女》、肯尼迪演奏的埃尔加《小提琴协奏曲》……
  最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我买了几盘磁带刚要走,冷眼看到再老板的三轮车地扔着一盘磁带,封皮已经被水浸污,但还能看出是DG的商标。我刚拿起来,老板说“这盘磁带没皮了,你要喜欢给5毛钱吧。”我赶快交了钱,买回到家里,把磁带上的螺丝拧下来,换了一个新的磁带壳,一听之下磁带的音乐毫发无损。那是一盘由卡拉扬、阿巴多等指挥的超长磁带,曲目均为柴科夫斯基的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钢琴演奏—阿格里齐)、《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演奏—米尔斯坦)、《弦乐小夜曲》、《罗可可变奏曲》(大提琴演奏—罗斯特罗波维奇)。

  前几年,开始买CD了,磁带也就很少再添置,但也经常去书店看看。那些以前昂贵的引进版或原版,有些已经打折了,在里面挑一些比较老的场牌的磁带带回家慢慢听。弗兰克的《d小调交响曲》、马勒的《悼亡儿歌》、还有库贝里克指挥的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巨人)》都是这个时期的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30 17: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想把下面这块玉,介绍给大家。




旧磁带,美好的旧时光!


作者:水落千涧雨声寒

  这个怀旧主题非常好!
  许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对磁带抱有终生的感激。在喜爱古典音乐的头十年,磁带上所承载的音乐给了我无穷的暇想空间。可能今生永远不可能停止对磁带的怀旧。
  九十年代初开始收藏密纹唱片和CD后,在我的健吾音响淘汰前,有几年还经常听磁带,原因之一是里面的曲目或版本暂时买不到密纹或CD。所收藏的进口原版磁带最多的时候大概总数有四百多盘。后来换了音响,没有了卡座,磁带一批批送给没有条件听CD的爱乐友,最后只保留了大约50盘带到美国。
  选了八张磁带的封面贴在下面。
一、贝多芬钢琴小品集(Bagatelle Op.33, Op.119, Op.126, WoO 59)
  由布伦德尔演奏的这套贝多芬钢琴小品集,我学生时代经常带在身上。磁带的出版商Award Music我一直不知道属于那个集团或是怎样一家公司。后来收藏密纹,得知这个录音是Vox唱片公司制作的。至今是这几套小品我最喜欢的版本。

二、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分别由法国小提琴家菲拉斯独奏、沙坚指挥皇家爱乐乐团和前苏联小提琴家柯岗独奏、康德拉辛指挥爱乐乐团。磁带的品牌是“Priceless”(无价之宝),其内容才真正是无价之宝。两首作品都是EMI提供的录音。由于听得次数太多,这盘磁带早就不能听了。但我一直没舍得扔掉。

三、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
  当年,这套乐曲的完整录音实在难找。现在完整录音也不多。演奏者女钢琴家阿提米乌生于美国,是乌克兰人的后裔。她演奏的《四季》弥漫着诗情画意,充满幻想,一直是我最心仪的《四季》。这盘磁带还让我认识了英国的Chandos唱片公司。

四、肖邦钢琴精选
  这么美的封面,想不买都不行。何况封面上赫然写这阿格丽姬和李希特的大名。另两位演奏家瓦萨瑞和阿斯肯纳斯同样给我留下深刻影响。可惜我不懂德文,合集的名字“In mir klingt ein Lied”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最后一个字“Lied”是歌曲的意思。

五、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第二组曲
  在一个阴冷冬日,我冒着大雪来到哈尔滨外文书店狭小的音像部,怀里揣着校足球队发放的一个月的训练补助费。不久前刚刚来过这里,知道这里刚进了一批东欧的录音带。我的目标很明确,这趟踏雪寻梅,寻的就是捷克Supraphon唱片公司出版、瓦列克指挥捷克爱乐乐团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第二组曲和斯克里亚宾的《狂喜之诗》和《钢琴协奏曲》,希望别人没有把她们带走,因为这里进货向来一样只进一盘。她们还静静地躺在柜台里,等着我,好象和我心有灵犀。正因为这样相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一直带着她们。这是我第一次拥有这两位作曲家的音乐,也是第一次听到捷克爱乐乐团的美妙声音。

六、《梁祝》·《黄河》
  不必多说,当年这盘磁带,爱乐友人手一盒。

七、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能见到的磁带极少有EMI的,而EMI的封面设计恰恰是最迷人的,因而所有EMI的磁带,见一盘买一盘。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早已是我最钟爱的音乐,但手头没有《苏格兰幻想曲》的录音,而且还没听过《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所以,可以想象,当我在哈尔滨外文书店的一个小角落里翻出这盘超高标价25元的磁带时是怎样喜出望外!此后的两个星期,我天天陶醉在帕尔曼的琴声中。虽然帕尔曼后来和梅塔合作重录了这两首乐曲,但各方面均不如这个早年和寇波斯指挥新爱乐乐团合作的版本。九十年代以后,EMI已经不能出版这个录音,东芝公司买断了这个录音的发行权,现在只能在日本东芝-EMI版里才能见到她。

八、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哈瓦涅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大三的时候,我在广播里听到圣桑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后,就再一无法忘记她。寻寻觅觅,两年多竟是一无所获。毕业后一次到北京出差,终于见到她,而且是格吕米约演奏的,怎能不欣喜若狂!这个一九五六年的单声道录音至今无人能够超越。声音虽然是单声,录音却好得不得了。格吕米约演奏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哈瓦涅兹》也具有独特的韵味,数一数二。这盘磁带已经转为模拟立体声。我一直在寻这个录音的大密纹,还未得手。


转帖自“音乐共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30 20: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喜欢古典音乐,但是谈不上收藏,纯粹的喜欢而已 ,我的磁带里面最喜欢的是梁祝的小提琴曲,整整一盘,听下来回味悠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30 21: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长歌-废墟2006-06-30 20:35发表的“”:
  我也喜欢古典音乐,但是谈不上收藏,纯粹的喜欢而已 ,我的磁带里面最喜欢的是梁祝的小提琴曲,整整一盘,听下来回味悠长。

现在网上的资源很多,有机会长歌兄可以听听其他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1 14:45 , Processed in 0.28796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