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48|回复: 19

[【其它】] 听碟杂记(原创非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5 07: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s Nos. 2 & 3
Byron Janis (Piano)
Catalog Line:  Mercury Living Presence
  早想安静下来重听一遍赫马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今天终于有了时间。随着乐曲的展开,感觉又和熟悉的朋友见面了并倾听了他的亲口述说的经历,然而生活中朋友经常见面就可能因为太熟悉而疏远,上学时我把这种情况戏称为“祥林嫂效应”。但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完全不同于祥林嫂的唠叨,因为每次听都能发现新的的东西。
  我这次听的是贾尼斯的专辑,这张专辑上拉二和拉三是放在一起的。比较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拉三。听拉二的感觉上总有一些隔阂,到底是什么我也说不清。
  拉三给我的感觉是在向我们讲述作曲家的经历,宽广的管弦乐是作曲家所面对的生活,而钢琴则代表着作曲家本人,在三个乐章中,我们可以听到喜悦、苦闷、惆怅、彷徨、觉醒、抗争、乐观、自信与昂扬。拉赫马尼诺夫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他使用钢琴协奏曲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经历就不足为怪了。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把拉三和老柴的《悲怆》放到一处比较一下,可能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呢!
  在这张碟上,贾尼斯的弹奏很富有个性但似乎还没有发挥拉三的极致,显得比较克制。也许如果真的要投入进去演奏的话,很可能会出现电影《shine》中的结果吧!毕竟,人生的经历不是每个演奏者能够完全再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07: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库贝里克指挥的马勒第一交响曲







GUSTAV MAHLER
Symphonie No. 1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Rafael Kubelik
  友人兄向我推荐库贝里克指挥的马勒第一交响曲。我没有这张CD却购得一盘磁带。聊以充数。


  田园的风格让人着迷,弦乐部分细致而深情,充溢者发自内心的喜悦。沉稳浑厚的管弦乐为主题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整部作品音域宽广,动态十足,充分展现了作品内部的张力。在这部交响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勒对大自然的热爱,还能发现作曲家沉稳的性格和充沛的精力。
  听这个“巨人”时,我总是会想起盘古的形象。一个自然之神的苏醒、嬉戏、思索、行动,终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而马勒作为一个“时代的巨人”同样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07: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勋伯格的Suite for String Orchestra

  今天,听了勋伯格的Suite for String Orchestra。
  乍听之下并没有觉得混乱。觉得是一种思索。情感自然的随音乐流露,婉转低回仿佛是瞬间的意识的流动,却从不回头。思想随时间放飞,感受涌流自内心深处。听着音箱中传出来的声音,让我想起了马勒的第九交响曲,也许是勋伯格从马勒那里学到了很多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07: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雅纳切克的《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




  相信米兰·昆德拉的的名字对中国的读者已经不再陌生,他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已经是不争的经典之作。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也已经是电影史上的传世佳作。既然故事的背景是在布拉格,那么电影的配乐理所当然就应该选择一位当地的作曲家的作品。雅纳切克也由此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这次听的是雅纳切克的《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一译《杂草丛生的小径》),这是一套15首的钢琴小品。

From On the Overgrown Path - Little Pieces for Piano (Janácek)
I. Our evenings-Moderato
II. Ein verwehtes Blatt-Andante
III. Come with us!-Adagio
IV. The Madonna of Frydek-Grave
V. They chattered like swallows-Con moto
VI. Words fail!-Andante
VII. Good night!-Andante
VIII.Unutterable anguish-Andante
IX. In tears-Larghetto
X. The barn owl has not flown away!-Andante
XI. Andante
XII.. Allegretto
XIII. Piu mosso
XIV. Vivo
XV. Allegro- Adagio
  随着乐曲展开,仿佛一条幽静的小路在我的脚下延伸。漫步其上,自然而随意,投入傍晚的怀抱,体味自然的恩赐,怎能不让人感动!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一份清幽,一份闲适,一份逍遥,一份沉默!
  从乐曲中出来后,我却不能平静。人生的路途中,我们有多少时间来停留欣赏路边的美景呢。博尔赫斯在他的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中向我们展现了生活的迷宫,我们到底是在迷宫中匆忙的行走,还是在其中留下幽闲的脚印?我不能回答,但我知道“遇到美景赶快欣赏”也是一种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07: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Hélène Grimaud弹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我个人一直比较喜欢拉三,而这次听的法国年轻的女钢琴家Hélène Grimaud 弹奏Rachmaninov:Piano Concerto No. 2却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尤其是第二乐章(Adagio Sostenuto)的演绎着实让人着迷。田园的风格舒缓而美丽,动人的音符从琴键下流淌,清晰的原野,蓊郁的树丛在我的眼前展现……这是俄罗斯的风光吗?我赶紧找来其他的版本比较了一下里赫特的手下充满了梦幻的色彩,阿什肯纳吉完成的很是吃力(也许他已经忘记俄罗斯的风光?),贾尼斯显得太仓促。重新再听这舒缓的第二乐章,让自己随着乐曲慢慢展开思绪,沉浸在明媚的阳光,灿烂的色彩之中。也许她在弹奏的时候心中所想的是法国风景的亮丽与迷人。
  乐队的配合与钢琴十分和谐,充分彰显了钢琴的色彩,也许这和阿什肯纳吉作为一位谙熟拉氏作品的钢琴家的优势有着直接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07: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Martha Argerich - Rachmaninoff 3 Tchaikovsky 1


  在听这张之前,对这张碟有一定的期许。毕竟是一张拉三和柴一放在一起的呀!自己也听一些其他人的演奏版本,但在同一张出现这两首的毕竟不多。
  但听过之后,我却有些失望。不知道是现场录音的缘故,还是我的电脑音箱没有还原出动态的效果。阿格里奇的演奏有些生涩,在拉三上显得不够流畅,在柴一上钢琴的色彩完全被乐队掩盖了。
  照片上的阿格里奇显得很年轻。据说她年轻的时候,演出之前很少练习,(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帕格尼尼)而正式演出时却极为出色。我不知道现在的她是不是还是这样的。不过我想一个演奏家不应该只磨练自己的技巧,还需要增强自己的素养。而在这张碟中,技巧我不敢谈,因为我是外行;单就素养方面,我觉得阿格里奇似乎还比不上阿什肯纳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07: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Kempff joue Bach (Transcription pour piano)



《Wilhelm Kempff - Bach & Gluck Piano Transcriptions》 DG 439 672-2
Kempff joue Bach (Transcription pour piano)1976
01. BACH: Choral Prelude "Nun komm' der Heiden Heiland" BWV659 4:35
02. Choral Prelude "Es ist gewisslich an der Zeit"BWV734 2:39
03. Sicilienne en sol mineur, extraite de la 2e Sonate pour fluteBWV1031 3:39
04. Choral-Orgue "Befehl du deine Wege"BWV727 2:11
05. Choral de la Cantate: Herz und Mund und Tat und Leben: "Wohl mir,  dass ich JesumChoral Prelude "In dulci jubilo"BWV147 3:23
06. Choral Prelude "In dulci jubilo"BWV751 2:10
07. Prelude de la Cantate pour l'election du Conseil "Wir danken dir, Gott, wir dankChoral Prelude "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BWV29 4:35
08. Choral Prelude "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BWV140 4:49
09. Largo du Concerto pour clavecin en fa mineurBWV1056 3:41
10. Choral Prelude "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BWV639 2:31
  这十首小曲在钢琴上轻柔地展开,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水滴的故事。一滴水从泉眼里汩汩而出,开始了他的旅程,在山间的青石上他跳越前行,他与他的伙伴并肩汇成一条小溪;穿过林地时,树根曾想把他挽留,但管不住他的顽皮;淌过平原时,姑娘的手曾把他掬起,但那只是甜蜜的回忆;他到过平静的水潭,也到过湍急的河流。他变成悠闲的白云在天空飘荡,他变成濛濛的细雨回归大地。
  肯普夫重新组织了巴赫文字,讲述了一个迷人的故事。的确是弹出了自己的心得!比起只知道炫耀技巧地演奏家,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呢!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连续剧名字就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记不太清了)其中有三处我至今还难以忘记。
  一、巴赫和他的孩子们坐在搬家马车上,东西很杂乱,但他脸上依然笑容满面。
  二、巴赫和另外一个钢琴家进行比赛的前夕,那位钢琴家在听到巴赫在练琴时,满脸死灰的样子。
  三、巴赫被一所教堂解雇,因为那个教堂的主教不喜欢巴赫的乐曲。可正当主教心头窃喜的时候,教堂的管风琴依然奏响了巴赫的旋律——新来的管风琴师在试琴时演奏的曲子正是巴赫的作品。
  从那时起,我认识的巴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07: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Johannes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 2 in B flat, Op. 83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 27 in B flat major, K.595
Wilhelm Backhaus Piano
Emanuel Brabec Violoncello
Wiener Philharmoniker
Karl Bohm Conductor

  第一遍听好像是在听交响乐,主要是乐队的旋律宏大而感人,似乎钢琴被淹没了。第二遍听感到有些芭蕾的味道,钢琴在乐队的伴奏下跳起了独自的舞蹈。第三遍听出了一些意味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第一乐章
  管乐吹响了黎明的海螺,钢琴奏响了阳光的旋律。刚开始只是微微透露出光芒的迹象,随后阳光伴着海风在海面上踏浪而来,一闪一闪的是泛红的波光。海岸开始沐浴在微红的阳光下,随后而来的是岸边的船坞与仓房。顽皮的阳光窜上矮墙,爬上屋顶,跳上塔尖,为它们在地上画上黑色影像!渐渐地整个海港充满了金色的阳光。所有的景物都被唤醒。所有的景物都欣然接受这普照的阳光。你听海港在低声挽留阳光:“请不要离去,请给予我们更多的你的光芒!”“不,我的目的地不在这里,我要唱着歌儿奔向草原、奔向森林、奔向那遥远的地方。”
第二乐章
  森林里有一位黑暗的国王,他与阳光展开了黑暗与光明的较量。弦乐纤细的声音让人想起黑暗的女儿,那迷人的月亮。原来是她在帮助阳光。有了正确的指引,阳光逐渐照射在森林藤蔓与芳草之上。国王不想放弃做出最后的顽抗。但阳光已经势不可挡,森林中充满了快乐的欢响。森林也想把阳光挽留,但阳光依然奔向了远方。
第三乐章
  弦乐勾起了对恋人的思念,那是月亮在盼望,在思念她的情郎,等也等不来,只好把希望寄托给梦乡。太阳出现了,他温柔地注视着这美丽的女郎,伸出纤柔的光束轻轻触摸月亮的面庞。月亮醒来了,惊喜与娇羞浮现在她的脸上。免不了的嗔怪,免不了的细诉衷肠,最终还是把情郎来原谅。和谐的音调中阳光渐渐地隐去,只留下他的情人独守天上。
第四乐章
  仿佛年老的阳光在回忆昔日的辉煌与梦想,当然也少不了温柔的女郎。(个人感觉这一章炫技的成分居多。没有什么可写的。)


附:洪恩在线的介绍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降B大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作于1881年。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 第一,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 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实际上,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5 10: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有品位阿,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15: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doctorliubo2006-06-25 10:18发表的“”:
楼主很有品位阿,支持~~~

谢谢斑竹,品位谈不上,不过已经很久没有认真听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5 15: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很喜欢钢琴曲,只是不是很懂乐律,有些作品真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15: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doctorliubo2006-06-25 15:29发表的“”:
我也很喜欢钢琴曲,只是不是很懂乐律,有些作品真得很好~~~~      

真正的好作品,是直指人心的,用不着我们去了解他们是怎么构成的,我只要跟着就行了。

一会儿贴一个,以前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5 22: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得很有道理,我就是喜欢那些旋律,特别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5 23: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板娘,我来抢一下生意,fenglong兄怎么不发到我们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5 23: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颠倒 xiong ,你怎么能这样呢?

砸我的饭晚啊? 小心有人开飞机撞你的板块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6 00: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doctorliubo2006-06-25 23:58发表的“”:
颠倒 xiong ,你怎么能这样呢?

砸我的饭晚啊? 小心有人开飞机撞你的板块奥~~~      
那里啊,我怎么敢抢老板娘的饭碗啦^_^。
我是请fenglong兄有空也去我们区发那个音乐什么的嘛,我可以加威望,但是不能加财富,老板娘却只能加财富,我们联手就是威望+财富了啊,跟老板娘当初的想法不是很适合的嘛
再说了,老板娘生意兴隆,我那里冷冷清清的,救济一下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旨嘛。
祝最好的老板娘越来越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06: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是旧贴,所以没敢往妙笔那儿送。再说自己的东西比较杂,搁在哪儿都有串版的嫌疑。
颠版也别着急,以后再有合适的东西会到您那儿淘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6 08: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颠倒梦想2006-06-26 00:33发表的“”:

那里啊,我怎么敢抢老板娘的饭碗啦^_^。
我是请fenglong兄有空也去我们区发那个音乐什么的嘛,我可以加威望,但是不能加财富,老板娘却只能加财富,我们联手就是威望+财富了啊,跟老板娘当初的想法不是很适合的嘛
再说了,老板娘生意兴隆,我那里冷冷清清的,救济一下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旨嘛。
祝最好的老板娘越来越漂亮


颠倒xiong,你嘴很甜啊,是不是骗了不少妹妹啊?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6 18: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doctorliubo2006-06-26 08:12发表的“”:



颠倒xiong,你嘴很甜啊,是不是骗了不少妹妹啊? 呵呵~~~
呵呵,那里啊。不骗mm的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1 16: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听碟杂记:海顿的钢琴奏鸣曲



  刚听音乐的时候,我最熟悉的旋律是贝多芬的“命运的敲门声”,最容易分辨出的作曲家是莫扎特。当每每看到莫扎特是如何尊敬海顿时,自己总是不理解。当时也只能归结为,莫扎特很尊敬这位长辈。后来,海顿的作品自己也听了一些,诸如“伦敦”、“惊愕”、“告别”之类,然而觉得十分一般,因而自己一向不太喜欢海顿,总是觉得海顿的东西不是很耐听。

  直到最近我做“唱片封面上的名画”找来这张碟子来听时,突然对海顿有了新的看法。如果让我试着用两个字来概括作曲家的特点的话,我会说

  莫扎特——欢快
  贝多芬——抗争
  舒伯特——忧郁
  肖邦——梦幻
  瓦格纳——辉煌
  勃拉姆斯——雄浑
  德彪西——凄迷
  拉威尔——精巧
  ……

  然而我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我认识到的海顿呢?我的感觉指向了一个词语:平和。在我们觉得海顿不像其他的作曲家那样具有个性的时候,其实海顿也用他的音乐表现出了他的性格。那就是宽容、慈祥和温和。这种性格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追求强烈的感受、总是追求新奇的效果、总是关注怪异的表现。那时我们是不会发现海顿的魅力的!然而当繁华与喧嚣过后,我们也许会看到海顿的魅力之所在!

  突发奇想:也许这豁达的平和也正是莫扎特尊崇海顿的原因呢。



封面名画欣赏



《在阳台上》
作者 : 爱德华·马奈
国家 : 〔法国〕
年代 :
大小 : 170×125厘米
收藏地点 : 巴黎印象派美术馆


马奈在《吹笛的男孩》一画上,反映出他对明暗强烈反差极感兴趣,因而形象也更显其平面性。后来他画了些追求光色变化效应的户外作品,如《巴黎的七月十四日》、《波尔多港》、《威尼斯大运河》、《衬衣》、《在拉杜伊勒老爹的咖啡馆》等等。在那些作品上,他几乎和印象派画家西斯莱、毕沙罗、雷诺阿等人一样,潜心于光色的研究。然而马奈对光色的热情不是始终如一的,而且从来没有象德加、雷诺阿等画家那样走得那么远。他有时以光为念,有时又以明暗对比为念。所以,马奈不是一位彻底的外光派画家,他受传统的影响太深了。所不同的是,他对简化透视,力求取得如东方美术那种单纯性,倒是非常努力的。

1868年(一说1869年)完成的这一幅《在阳台上》,就十分典型。这时,马奈已在尝试外光描绘,但当他面对要构思的这几个阳台上的人物时,他被阳台一角室内外光线的强烈明暗所吸引,精心描绘了三个穿不同对比色衣服的绅士与淑女形象:阳台前面是两个妇女,身穿都是亮色衣服,在她们的背后,是一个穿深色西装而且站着的男子(在男子后侧还有一个人物,是完全处在室内阴暗角落的女佣)。尤其是坐在阳台栏杆边的妇女,她身上的薄而透明的纱绸衣裙,被站在窗口的深色男子所反衬。画家津津有味地在这几个人物上,用色彩强调这种明暗对比性。

而作于同年的《画室里的午餐》,几乎是马奈热中于对比色的又一写实性杰作。对于马奈来说,室内的景物用写实手法去表现,是驾轻就熟的事,但画家依然在寻找反差不很强的对比层次。他故意在餐桌前面画上一个穿深色上衣的少年,以加强人物与背景的色彩距离。左侧一角,狼藉一地的画室道具,用严谨古典写实画法。餐桌上的杯盘与食物则以细腻的学院派笔触来展现。少年的深色上衣和浅色裤子把整个画室分割成左右两半。这样,女佣人的衣服与少年的上装形成了对比。桌上的色调,又被桌子后面的画家形象所反衬。而在这一切中,少年形象是色彩反差对比的主调,它使左右两边的对比相呼应。

印象派画家以纯客观的对象为基础,借色彩来表达空间物体(包括人)的光色交融的绘画趣味。马奈在这一画派的开始阶段仅是一个较为著名的实验者,而且是一个不彻底的实验者。尽管如此,马奈真挚地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因而一直被印象派画家们所尊重。到1882年,马奈的艺术才获得官方沙龙的尊重,并颁发给他一枚荣誉团勋章。

由于长年风湿病的折磨,马奈于1883年4月30日离开人世。《在阳台上》作于1868年,约170×125厘米,全画有四个人物,此处主要是描绘阳台前的二个妇女的薄绸衣衫的透明性。现藏巴黎印象派美术馆;《画室里的午餐》作于同年,有118.3×155厘米,现藏慕尼黑国立巴伐利亚州绘画陈列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7 19:52 , Processed in 0.1811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