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67|回复: 0

[【心情日记】] 一次性筷子的数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9 13: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的数据》(XYS20050930)和《一次性筷子的数据(续)》(XYS20051001)中提到的新闻报道提供了关于一次性筷子不同数据,其中有些数据荒谬可笑。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这个数据是公认的,但其耗费木材则有130、166、200、500、2200万立方米等说法,需砍伐森林面积则有200万平方米(即2平方公里)、数万平方公里等说法,需砍伐树木也是从数百万到数千万棵不等。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

  还是让我们自己算吧。按每根筷子为长24厘米、宽窄各 0.6厘米的长方体计算,450亿双的体积为77.76万立方米。若木材利用率为[2]中的60%,则耗费木材129.6万立方米。这个结果与[1]中寇教授提供的130万立方米相吻合。按[3]中我国每年最大可能提供木材2.3亿立方米计算,130万立方米约占0.57%,这也与寇教授所说的“一次性筷子的生产也只占资源总消耗量的0.5%至1%”相符。寇教授作为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原司长,其身份也是应当值得信赖的。

  按[4] 中提供的每公顷森林平均蓄积量89立方米计算,130万立方米木材相当于146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寇教授所说的“我国一次性筷子的原料主要有竹子(以毛竹居多),白桦,杨树以及废木的边角料等”,则需要“砍伐”的森林面积为146平方公里。

  需砍伐树木的棵数,因“树”的大小不等,不予计算。

  因此,我国每年消耗的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耗费木材133万立方米,相当于146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主要原料为毛竹、速生材或边角料。这就是正确的数字和事实。媒体记者夸大、臆测,其拙劣的算术和荒唐的数据是对小学三年级以上文化程度的国人的智力和人格的侮辱。而环保人士更是推波助澜,最终导致一次性筷子在多个城市被限制或禁止。其中,陕西省全省早在2001年6月1日就禁止生产和使用一次性木筷,而禁令颁布者林业厅负责人解释说:“社会上禁一次性木筷的呼声很高,主管部门总得有所行动才行。”结果是令不行、禁不止,禁令很快变为“一纸空文”(见资料[13]、[14])。

  网上搜索“一次性筷子”可得到9万左右的结果,其中绝大多数是宣传号召拒绝、抵制、限制或禁止一次性筷子的;而象资料[1]那样指出“用一次性筷子不浪费”的新闻报道,及钟镇铭《从使用一次性筷子说起》(XYS20050926)、《坚定不移地使用一次性筷子》(XYS20050927)那样发出理性呼吁的评论文章,则被淹没在一片喧嚣之中。媒体操纵的老祖宗戈培尔有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关于一次性筷子的谎言和谬误被重复了数万遍,看来该成为“绝对真理”或“终极真理”了。但愿政府的决策不要建立在这样的“真理”之上,否则,陕西省禁筷令的遭遇就是前车之鉴。

  二. 非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的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帐,资料[1]已经给了权威说明。现在,让我们进行另一方面的计算:如果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将会造成多大的资源损耗或浪费?考虑到在某些媒体记者和环保人士眼里看到的只是资源浪费,在这里我就只算资源损耗浪费帐。

  以下计算中,力求算必有据,尽量采用权威数据或公众常识。计算的前提是:如果禁用了每年消耗的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那么必然会用450亿次的其它替代餐具,如非一次性筷子、勺子、叉子等。计算中只考虑洗涤和消毒450亿次非一次性筷子的额外消耗。如果使用勺子、叉子等,计算结果类似。

  考虑到人们对大数字较不敏感,因此运算结果均给出类比。计算过程中,先给出1000双筷子的消耗(诸位可判断是否合理),然后再推导到450亿双。

  1000双筷子有多少呢?按每根筷子长24厘米、宽窄各0.6厘米计算,1000双筷子体积约为17立方分米。这些筷子,如果不考虑相互之间的缝隙,可竖直放入一个比最大号的家用高压锅稍粗、直径约30厘米的水桶中。有此概念之后,我们计算洗涤和消毒450亿次非一次性筷子的资源消耗(括号内为计算依据和[参考资料]):

  1. 洗涤剂
  按每洗1000双筷子耗用15毫升(1汤匙)或15克洗涤剂计算,450亿双需要耗用67.5万升或675吨洗涤剂。相当于351万人口的大城市一个月的洗涤剂用量(全国洗涤剂年产量300万吨[5]、人口13亿平均计)。会导致三聚磷酸钠浓度为100ppm的富营养化污染的水200余万吨(洗涤剂中三聚磷酸钠含量为30%[5])。

  2. 水
  按每洗1000双筷子耗用50升水(约3倍筷子体积)计算,450亿双需要耗用225万立方米水。
  相当于75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一个月的居民用水量(人均月用水量3立方米[6])。
  相当于每秒1立方米流量,连续流淌26天。
  超过密云水库向防渗整改后的圆明园20多天所放的200万方水[7]。

  3. 手洗:人工
  按每洗1000双筷子耗用10分钟(每10双筷子用手搓6秒)计算,450亿双需要耗用750万小时人工。
  相当于2568个每天工作8小时,每年工作365天的专职“洗筷工”。

  4. 洗碗机:电
  按每洗1000双筷子耗电1千瓦时([8])计算,450亿双需要耗用4500万千瓦时。
  相当于135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一个月的居民用电量(户均月用电100度[9]、户均人口3人)。
  所用电力需耗煤约1.8万吨(每千瓦时煤耗400克[10]),计180节运煤车皮(每车皮100吨[11])。

  按每洗1000双筷子洗碗机洗涤时间1小时([8])计算,450亿双需要耗用4500万机时。
  相当于每年损耗洗碗机1400台(每天工作8小时、寿命11年[12])。

  5. 消毒柜:电
  按每消毒1000双筷子耗电0.66千瓦时([13])计算,450亿双需要耗用2970万千瓦时。
  相当于89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一个月的居民用电量(户均月用电100度[9]、户均人口3人)。
  所用电力需耗煤约1.2万吨(每千瓦时煤耗400克[10]),计120节运煤车皮(每车皮100吨[11])。

  按每消毒1000双筷子高温消毒时间0.5小时([13])计算,450亿双需要耗用2250万机时。
  相当于每年损耗消毒柜963台(每天高温消毒工作8小时、寿命8年[13])。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使用非一次性筷子,其资源浪费将是惊人的。

  三. 自带筷子

  也许有人说:如果我外出吃饭时自带筷子,不就可以避免这些消耗吗?据说不少著名环保人士正是这么做的。其中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更是以身作则,去餐馆吃饭都会随身带一把勺子,成为大家学习的好榜样(见[15])。更有甚者,兰州某公司规定,员工外出就餐必须自带筷子,否则罚款甚至开除(见[16])。

  其实,自带筷子同样消耗资源,某些方面消耗量甚至更多。自带筷子总要用什么东西(如餐巾纸)包裹一下吧?用后总要花时间用水冲洗然后擦干吧?外出之前总要花额外时间把它装进口袋或包里吧?那么,450亿次会造成多少损耗呢?

  还是计算一下为好:

  1. 水
  按每洗1双筷子耗时5秒、使用每秒流量仅0.046升的节水龙头([17])计算,450亿次需要耗用1035万立方米水。
  相当于345万人口的大城市一个月的居民用水量(人均月用水量3立方米[6])。
  相当于每秒1立方米流量,连续流淌120天。
  是密云水库向防渗整改后的圆明园20多天所放的200万方水([7])的5倍多。

  2. 餐巾纸
  按每包裹、擦干1双筷子耗用1张餐巾纸、每盒餐巾纸内有200张计算,450亿次需要耗用2.25亿盒餐巾纸。
  相当于全国13亿人民3.5天的餐巾纸用量(按每人每天平均用10张计算)。

  3. 人工
  按每次携带、冲洗1双筷子额外花10秒计算,450亿次需要耗用1.25亿小时人工。
  相当于约4.3万个每天工作8小时,每年工作365天的专职“自带筷子工”。

  450亿是个天文数字。个别人出于环保理念或者作秀心态而自带筷子倒也没什么。特别是有闲之人,花10秒在洗筷子上应该是“利用”而非“浪费”时间。但真要是全国人民都向他们学习,同样会造成巨额资源浪费。

  四. 结论(仅供“环保人士”参考)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发现,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非一次性筷子、自带筷子均会造成资源损耗或浪费。那么,“环保人士”到底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给个建议:改用手直接抓。不过,考虑到在文明社会,除我们的友好邻邦印度人民有手抓饭的习俗外,用手抓未免有点儿不文雅。而且手上油太多,去洗还要多费水、费洗手液。所以建议“环保人士”回到史前社会,最好是还没有发明用树枝子夹叉食物的社会,以免消耗森林资源。有朋友或许要问:“手脏了怎么办?洗手也要浪费水或污染水源呀?”没关系,在那个社会里,还没有进化好,手脏了直接在屁股上蹭蹭即可,那儿还长着毛呢!

  五. 后记

  有人或许要问:为小小的一次性筷子搜索了这么多数据、做了这么多算术,这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其实不然:这450亿双一次性筷子可是总价值22.5亿元人民币(按每双5分钱计算)、其中出口创汇1.6亿美元的大生意,而且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能让它毁在少数无知记者和“环保人士”手里,这便是此文写作的初衷。

  文中“计算”出来的各项数据,仅用来指出无论使用一次性筷子与否都要消耗资源。虽然我相信自己得出的结论,但我仍然认为,政府用来决策的最终结论,要建立在“直接”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和事实基础上,而不是靠象我这样得到的“间接”的网上的“道听途说”。当然,更不是靠臆测、煽情甚至谎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7 05:37 , Processed in 0.2143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