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国初期我国作为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我们是一个穷国,我们的国民也处在绝对的贫困线上,工业基本处于空白,物资极度缺乏,人们吃粗细参半的粮食,所有物资都是计划供应,要凭票获取。为实现效率,国家提出了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的富民强国战略,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等。全国经济一派生机,市场开始复活,工业得到很大的提升,第三产业开始新兴,GDP加速增长,物资极大的丰富起来,人们收入普遍得到增加,生活有了很大改观。
就在整个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究竟是百分之几的人掌握了百分之几十的财富?中国当前的基尼系数已超过了警戒线0.4,城乡整体基尼系数持续上升约达0.47。且由于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物价一路攀升,人们的绝对收入是增加了,但相对收入却在减少,实际购买力在下降。所以目前出现了大量人上不起学,住不起房,病不得,文化娱乐生活就免谈的现象,也许将来还会出现存不起钱等等情况。城镇企业退休职工月工资500~600元,一般企事业工作人员月工资1000~2000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2000多元。每人每月最低生活开支要300元,一个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除了维持基本生活外,没有剩余可作他用,而儿童入托费每月就要300元,等上学以后还要增加各种费用,培养一个大学生四年约要花费60,000元,一套中等住房约200,000,进医院治疗一次感冒约要花费200元。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穷已不再只是存在于落后山区了,而是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边,我们时刻都可以听到、看见,在贫困地区有大批的失学儿童,在城市也有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子女在失学,在一些大学里,甚至出现了有学生靠吃别人剩在食堂饭桌上的食物来填饱肚子,几乎每天都可从各个媒体看到躺在病床上的重危病患者很无奈的在请求社会援助。
社会学者提出效率依靠市场,公平依靠政府,我们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来实现暂时的公平。当然对于改革开发放所出现的一系列现象,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如低保,助学贷款,廉租房,医疗互助,发动自愿者到西部贫困地区支教等等。但是毕竟这样的力量还是很有限的,覆盖的面也很窄,只有最最贫困的人才能得到帮助,一些项目还得附加很多条件,如要求有单位等。而且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廉租房,现在已有人提出住廉租房的人交不起物管费,廉租房是否会成为国外的贫民窟,从而形成一种不利社会和谐的文化?
现在确实是实现了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但何时才能实现先富带动后富,以达到共富呢?又如何来达到共富呢?是期待更为广泛的社会公平和规范吗?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于这个问题已经研究了很多年,他们的社会财富也很丰厚,但是他们仍然处于努力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