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32|回复: 0

另类“红色教育”是一场荒唐闹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6 20: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下课时小学生唱着《儿童团之歌》,手握红缨枪站岗值勤;学生偷拿家中的钱上网吧,学校开批判大会;老师和学生都拿起当年的《毛主席语录》,苦学“老三篇”;校园内被种上一片片向日葵、玉米等农作物,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在这儿每周接受4~6节露天教学;故意让学生抢苹果,体验弱肉强食的激烈竞争。郑州某小学校长释德全称这是红色教育,要坚持下去。(《时代商报》6月15日)

  可以肯定,该学校的“领导核心”应该是一批罕见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极具激情,敢于坚持自己的另类教育理念。如果不是矫揉造作的话,我倒十分欣赏他们的品质和人格,但却不认同他们的行为。因为其间透露出某种“卡里斯马”倾向。

  “卡里斯马”本义为蒙受神的点化而获得天赋的神性人物。西方社会学认为,“卡里斯马”一开始是一种领袖的人格魅力,它来源于富有原创性和感召力的领袖,而它在后来的发展中,则演变为一种“具有神性的传统力量”。以此来审视我们的社会现实,就会发现,这种“具有神性的传统力量”是在革命年代形成的,在和平时期继续发展,到“文革”中被推至极致。换而言之,就是一种浓厚的“领袖情结”。

  可以总结出红色教育中的关键词:《毛主席语录》、批判大会、弱肉强食。这些词在什么时候最流行,想必对历史稍有认识的人,都知道。以肯定和鼓励性的方式,把这些关键词融入小学教育中去,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不负责态度——丧失了批判的立场,没有了怀疑的精神,而留下崇拜式的模仿。对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还有什么比教会一个孩子独立思考,教会他们具有理性和宽容精神重要?利他主义和节约精神固然重要,但是健全的人格和批判意识,何尝不更重要?

  “卡里斯马”解决不了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公民精神。况且,“卡里斯马”本身就要求人们牺牲自己,去成全社会和他人。这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现代社会要求赋予所有人对等的权利和地位,牺牲和奉献只能基于人性中的美好闪光,而不是靠外在强加的“卡里斯马”教育。教育必然需要“立德”,但是脱离了当前的社会语境和当前的社会需要去“立德”,则近乎闹剧。


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校长是屠夫

作者:孙立忠
走进校园,墙壁上到处是“做又红又专的接班人”等标语;上下课时小学生唱着《儿童团之歌》,手握红缨枪站岗值勤;学生偷拿家中的钱上网吧,学校开批判大会;老师和学生都拿起当年的《毛主席语录》,苦学“老三篇”;校园内被种上一片片向日葵、玉米等农作物,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在这儿每周接受4至6节露天教学;故意让学生抢苹果,体验弱肉强食的激烈竞争。这就是郑州市二七区张魏砦德全学校搞的另类特色教学。该校校长释德全称这是“红色教育”,要坚持下去(6月15日《大河报》)。

  重新拿起《毛主席语录》、动辄开批判大会、言必称“又红又专”,真让人不知“今夕是何年”,更让那些过来人以为“犹恐相逢是梦中”。校长称“我从小就接受这种教育”,今日照搬过来,大约是因为反复咀嚼甘之如饴。但教育是有着一些普适性规律的,不能因个人的好恶而任意违背。我们如今所进行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公民,而非臣民。所谓现代公民意识,就是体现现代政治秩序和法治观念的民众意识,包括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环境意识等诸多方面,其核心是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就在这强制推行“红色教育”之下,有何民主可言?学生的民主意识从何生发?大批判的方式,连成年人都不能承受,何况孩子?这难道不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就在这批判声中,学生的权利何在?其权利意识又如何培养得出来?

  “人们通常把教书育人的老师喻为灵魂的工程师,其实做得好了就是工程师,做得不好,无形中就成了屠夫,因为他毁的毕竟是一代人啊”,你听,这位校长说得多么动听,可是我倒真的很担心他已经做起了屠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8 14:53 , Processed in 0.1953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