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71|回复: 1

[【心情日记】] [转贴]网络舆论演变现实追杀 铜须事件曝光网络暴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3 12: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 10:52 南方日报

  “铜须事件”中的网民过激行为引发“网络暴力”之争

  “铜须事件”注定会载入2006年中国互联网的史册。在最近一两个月里,这个所谓的偷情事件被网上网下的人们反复拿出来咀嚼。本月初,一些海外媒体和中央电视台甚至也纷纷对此事予以了报道。

  
  这本是一个算不得稀奇的生活故事:一位丈夫在网上发布了一个愤怒的帖子,声称他的妻子在一次《魔兽世界》的玩家聚会后,与一位网名叫做“铜须”的男子发生了一夜情。

  真正引起巨大反响和广泛争议的是此后发生的事情——网友们采用发帖、在游戏中集会、谩骂、“自杀”等方式声讨24岁的在校生铜须;有网友还调查出了铜须的姓名、手机号、照片等资料,在网上发出“江湖追杀令”,呼吁全社会封杀铜须。一时之间,铜须以及那名“出轨”妻子的生活全乱了套。

  事实上,类似引起轰动的互联网事件近期已发生了多起,比如喧嚣一时的“陈易卖身救母事件”和万人追杀“虐猫事件”。

  这一系列的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网络舆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网上,而是直接延伸和投射到现实生活之中,演变为一场道德讨伐的群体事件。关于“网络暴力”的争论便由此而来——网民是否有权以道德讨伐的名义代行法律之责?以道德的名义侵犯他人的现实生活和个人隐私是不是一种暴力?

  [拍案惊奇]

  从网络延伸到现实的“追杀”

  作为事件的主角,铜须、虐猫女和“卖身救母”的陈易都是被网民“剥光”了的人。网络舆论发挥了它意想不到的力量,它不再甘心于在网上的口诛笔伐,而是演变成了一场实实在在的“现实追杀”。

  陈易发出“卖身救母”的帖子之后,便将自己置于了网络的放大镜中。有的网友甚至通过黑客手段盗取她的QQ和邮箱密码,把里面的聊天信息和邮件内容公布于众。

  同样被“剥个精光”的还有那名万众声讨的“虐猫女”。有一个网友自称,他每天都会打一个电话到“虐猫女”王某的家中扬言要杀掉她。王某工作的单位也受尽干扰,几乎天天都有人打电话到王某工作的医院里,要求开除王某。

  到了“铜须事件”,网络讨伐达到了顶峰。如果说“虐猫事件”证据确凿,网民的行为还算合情合理的话,那么“铜须事件”在真相并没有完全呈现的时候,就已经显露了它“暴力”的一面。

  百度的“铜须吧”贴出一个名为《暗杀铜须动员组,想杀此人者进》的帖子,跟帖者甚众,群情激昂。

  更让铜须无处遁形的是,网络上的讨伐延续到了他的现实生活中,他的QQ、MSN和邮件等资料都被盗取,他的家人、朋友甚至他就读学校的电话也被公布。“家里电话每天有百八十个骚扰电话是很正常的,有的骂两句就挂了,有的就是不说话,或者是有些恐吓的,勒索的什么都有,给我爸妈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铜须就读的大学也未能幸免,不少网友不停打电话给校长痛斥学校“教育失职”,要求将其开除。

  轰轰烈烈的网民行动令人难以招架。后来,铜须发布了网络视频澄清偷情事件,那位发帖的丈夫也声称这只是一个“玩笑”。但是,这一切都于事无补。

  [多方论辩]

  是道德讨伐还是网络暴力?

  “虐猫事件”、“卖身救母事件”和“铜须事件”,无一不是犯了众怒,触动了网友敏感的道德神经。但是,有海外媒体批评说,网民们在对“失德”之人群起而攻之的同时,浮现出了另一种失德,那便是缺乏冷静、无视法律和无视他人尊严。

  有心理学家指出,舆论的压力的确称了网友的心头之快,可是这样的舆论压力往往将事件的主角往悬崖上逼。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温旭认为,不管你是侠义之士,还是道德君子,在网上不经过允许私自公布他人的个人电话、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并且对个人造成了伤害,这种行为属于侵犯个人隐私。

  6月2日,央视在一期《大家看法》的节目中,批评网民的行为是“网络暴力”。一家海外媒体更是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

  “网络暴民”的评价令网民们难以接受,反驳者认为这种说法言过其实、哗众取宠。但是,广大网民不能不反思的是,类似“铜须事件”这样的追杀,除了大快人心之外,它是不是已经过了火。

  [事后反思]

  网络舆论如何引导

  有专家指出,从“虐猫事件”到“铜须事件”,我们看到了公众对失德者的愤慨之心,这有积极意义的一面。然而,出位的讨伐也隐含着网络文明和有效监管的缺失。

  所谓“铜须”事件暴露了两个问题,一是现实中利用网络而发生的不道德行为正在增多;二是网络正成为几乎不受限制的舆论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后一个问题也许更值得关注。

  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暄指出,由于互联网的“虚拟”特性,现实世界中的法律、道德规范在这一全新社会空间中很难发生作用,而适应网络空间的新规则尚未有效建立,导致网络还存在一些无序和混乱的现象。同时,由于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特征,司法举证困难,对我国的法律监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文明上网应从每一个网友开始,但是也应该引起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快网络立法,维护网络秩序。

  目前,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法规,但总体上来说,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督还很不够。在早些时候,就有法学专家提出国家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使信息的披露与保护在法律的规范下达到平衡。

  此外,“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呼声也日益高涨。4月19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号召互联网从业者和广大网民从自身做起,在以积极态度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同时,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始终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专家说法

  网络讨伐不应以暴易暴

  暨南大学法学院徐暄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网友们针对不平的事件,可以谴责、抨击,可以发表评论,这些对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和制度建设都是大有好处。但是,怒不择言,毫不顾及后果和影响地去发掘别人隐私公告天下,代替法庭兴师问罪,轻则是越俎代庖,重则可能构成对当事人的人身伤害。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被裁定为违法犯罪必须有证据,他受到何种处罚必须依法而行。”徐暄说,“而且,无论他有何种行为,一些起码的权利,如名誉权、通信自由等还是必须尊重的。现实生活的规则是不支持以暴易暴,哪怕是语言上的,这样的均衡原则和人性关怀同样也需要延伸到网络讨伐中。”

  事件回放

  虚拟世界的追杀事件

  铜须事件

  4月13日晚,网名为“锋刃透骨寒”在网上发表帖子,以一位丈夫的身份描述说,其结婚6年的妻子“幽月儿”在玩《魔兽世界》的过程中,与游戏里“守望者”公会的会长“铜须”发生了出轨行为。

  此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不少玩家刷屏声讨丑闻当事人“铜须”,甚至在游戏里组织起针对“铜须”所在公会进行静坐、游行、谩骂、自杀等抗议行动。很快,网友们动用了包括黑客在内的手段,将铜须的学校网站、真名、地址等等一切都挖了出来,事态往不可控制的方向扩散,天涯、MOP大杂烩等各大相关网站论坛涌现出大量的“膜拜者”、“追杀者”、“谴责者”……

  虐猫事件

  2月28日,网民“碎玻璃渣子”在网上公布了一组虐猫视频截图:一名时髦女子用漂亮的高跟鞋踩踏一只小猫,直至将其脑袋踩爆。此图片迅速引起网友愤怒,并在网络上被广为转发,踩猫女子照片并被制作成“宇宙通缉令”。

  随后,愤怒的网民自发调查虐猫地点及虐猫女子的身份,通过各种手段终于查出虐猫拍摄地点是黑龙江省萝北县名山镇名山岛公园,虐猫女子是该县人民医院的护士王某,拍摄者是该县广播电视局工作者李某。此后,网民们除了在网上进行批判之外,还以打电话等方式谴责、痛骂当事人,有的进行人身威胁,连同其所在的单位也不断接到各种电话。

  3月中旬,黑龙江萝北县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王某致广大网民及市民的一封公开道歉信,李某也发表了帖子进行检讨。此外,王某和李某所在单位均对其作出了停止工作、等待处理的决定。

  卖身救母事件

  2005年9月15日,重庆在校女大学生陈易发布了一则题为“卖身救母”的帖子,称自己的母亲患重病急需用钱,她愿“卖掉自己”换取帮助。帖子发出后,她的遭遇得到广大网民的理解和同情,她的个人账号很快收到各地网友超过10万元的捐款。

  没想到,后来有网友出面“揭发”真相,披露陈易烫发、戴蓝色隐形眼镜、生活奢侈。由此,网络世界引发轩然大波,一时间,抨击谩骂之声不绝。

  然而,在事情尚未尘埃落定前,陈易之母病逝,一些人士遂将事件的前因后果归纳为“网友集体杀人”。

  网友评论

  网络暴力是否存在?

  毋庸置疑,“铜须事件”已经成为2006年互联网最具轰动性的事件。连续几个月来,网民纷纷跟贴,对于“网络暴力”各抒己见,观点不一。

  网友楚贝勒:

  网络本没有暴力,网络的暴力来源于网络后面的人和人性。网络的暴力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大部分网民是无意的跟风者,少数是真正幕后的真凶,他们把自己化装成天使,当然也有少数把自己直接打扮成流氓。

  网友“不说憋得荒”:

  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信息有真有假,尤其是遇见貌似不平的事,更加不能冲动。这样的教训太多了。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味攻击和谩骂,就是网络暴力。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获取当事人的地址和电话,骚扰其家人和朋友,就更加过分了。

  新华网友:

  少数人丧失了荣辱感,在网上肆无忌惮地表演,使得众多负面的、堕落的消息充斥网络。看到这样的事件,众多网友奋起捍卫我们社会的道德和尊严。我感觉到,其实大家内心深处都还有良知和道德,我们只是在沉默,在容忍,而这次只是爆发了而已。

  本版撰文 实习生 王雄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3 12: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冷静思考,辨明真伪,再有所举动,但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个度,超出了这个度,就会有副作用,甚至反作用.大家不要冲动,因为那是魔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23:48 , Processed in 0.1282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