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01|回复: 0

[【文史类原创】] “丰肚法”释缪兼谈程少堂批判[恳请网友斧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9 20: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丰肚法”释缪兼谈程少堂批判
署名:陈晓涛
2006年4月20日下午,我有幸在龙岗区实验学校聆听了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程少堂先生的一场题为《“快”时代如何写出“慢”文章——丰肚法:一种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初探》的讲座。在一片的叫好声中,我陷入也沉思:如今的教师与学生已经习惯了做所谓思想权威的奴隶!
讲座结束后,借着提问的机会,我随即发表了我对“丰肚法”的不同看法,少堂先生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通过主持人的一席无关痛痒的话搪塞过关。
归来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程少堂提出来的“丰肚法”没有假说,问题模糊,只是在重复前人的观点,而这个观点却没有实际意义——所谓的“丰肚”早已是无数人验证过的问题。“丰肚法”在方法上采取的是模式化的套用,用思辨取代实证或行为研究,通篇都是空泛的或套话式的,没有实际意义,效果趋近于零。“丰肚法”根本没有推广的必要,但是,由于其形式上和组织上的权威性,太多的中学语文工作者看不出其伪科学的真面目来。
英国哲学家罗素有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如何防止自我蒙蔽》,太多的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习惯了我蒙蔽、习惯自我封锁,习惯了做思想奴隶的工作与生活!
程少堂先生的“丰肚法”从一开始就陷入简单否定的误区:《“快”时代如何写出“慢”文章》。程先生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论证“慢”就是比“快好”,诸如:他那个时代,通讯不发达,写封情书要很长时间才能寄到恋人手中,而漫长的煎熬与等待就是一篇绝好的文章;在通讯业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只要一条手机短信,你的情书就可以即时送到你的情人手中,从而少了一份“慢”的情趣,所以显而易见“慢”比“快”好。这段看上去很美的演讲自然博得了阵阵笑声与掌声!
回来之后,我查阅了程少堂部分引以为荣的“课堂实录”,终于明白了其搞笑的绝招:第一绝招,频频插入“两性话题”。一点到“两性话题”,学生一定要笑的,窃笑,大笑,甚至哄堂。个中原因,不外乎两点:首先,中学生情窦初开而又羞羞答答,一旦成人特别是老师对他们公开提问谈论,他们是非笑不可的。其次,学生见老师肯与他们谈论“羞涩”的话题,就认为这个老师民主开放,平易近人,也就无拘无束放声大笑了。
沉思中的我,更深地感受到了中学语文工作者哲学知识的匮乏:文章的优劣,不在于快慢和长短。我想,当我们的祖先开始在纸上流畅地写字的时候,那些捧着一捆捆竹简的精英们也会在鼻子里边哼一声:“‘快’时代的文章!”当唐诗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读惯了汉赋的文士也会呵斥这是“快”时代的文章。
按照程先生的逻辑:某些人心目当中的美文,应该是体量大、创作慢、接受也慢的那种作品。如果回到生活上来的话,他们认为用餐就必须是豪华大餐、满汉全席、四大名菜,必须是御厨掌勺、文火慢炖、细嚼慢咽。
特别需要说说唐诗,篇幅那幺短,写得快,读得也快,最像“快”时代的文章。虽然也有的诗人为了一二个字要反复地推敲,但是那些最优秀唐诗的创作速度一定是很快的,因为这从气韵和节奏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一字一字地慢慢地抠,就没有灵感勃发,就没有半句李白。
一名语文工作者除了在“微观”上能把握好教学外,更要在“宏观”上统揽所教的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哲学就是“人学”,而语文学科最讲人性、人情。现代哲学越来越关注人本身,在这一点上语文教育就更离不开哲学的指导。海德格尔说:“让我们诗意的栖息”,这,应当是我们语文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
哲学知识的匮乏语文教育之所以会有这样多的问题,除了历史的、社会的、现实的因素外,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因素就是教师缺乏对语文本身哲学层面上的思考或把握。问题的真正原因其实也不应该在于他们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教育制度:“长期以来我们竟然没有哲学课,从小学到大学,一直用‘马列’这么一个具体的学派代替哲学。实际上马列也给我们阉割成了纯粹的意识形态话语,而不是什么哲学!”(《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
余秋雨在2006年4月16日凤凰卫视播出的《秋雨时分》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记得曹禺先生曾经针对戏剧学院某些写作教师说过一句幽默的话,他说:“会写剧本的人写剧本,不会写剧本的人教人写剧本。”
我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了程少堂先生1979年以来发表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教育教研的论文,基本上没有什么称得上是小说、诗歌之类的文章。在我拜读程先生的论文的时候,心中的感觉越来越清晰:程先生提出的“丰肚法”原来是很适合写论文的。
我曾经有这样一个疑惑:这些论文有什么作用?这些论文有谁会看?余秋雨先生在《秋雨时分》中很好地回答了我的问题:
有很多人说,我的论文本来就不是给圈子之外的人看的。问题是,你的圈子有多少人?这些人中间又有多少人因为是同行相轻不予理会?理会的有几个,剩下的几个人当中,又有谁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读完你的论文?我必须直言了,就是在人文领域,这种除了给作者评职称之外再也没有别的用途的论文和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而且现在还在天天猛增,而社会各界都迫切期待的精神引领,却杳不可寻。
程先生是深圳中学语文教育界的泰斗、是中国语文教育的真精英。我相信程先生有相当的度量来容忍我这样一个无知的晚辈对其“丰肚法”的剖析。
我们还是回到“丰肚法”的具体文本中来(曾蒙程先生的错爱,程先生已经将“丰肚法最后定稿”发给了我)。余秋雨先生在剖析位精英的架势的时候,提出了伪精英架势的几个特点,我生搬硬套,把它和“丰肚法最后定稿”(以下简称定稿)紧密联系起来。
伪精英架势的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贬低一切新兴的文化生态。那可以说真正的文化精英站在时代的前头,研究着前进的路途;那伪造的精英就转过身来,总是指责着前进的步伐。
1、  关于“快”和“慢”的阐释
程先生的定稿的题目是《“快” 时代如何写出“慢”文章》,在定稿的文本中,程先生并没有阐释“快”和“慢”,但正如我文章的第一部分所叙,程先生在2006年4月20日下午龙岗区实验学校的关于这篇文章的讲座中简单地否定了时代的“快”,而肯定了文章的“慢”。
2、  万论皆下般,惟有少堂高
程先生在定稿的一开头,便否定了当前的作文教学:
时过境迁,现在还在一线语文教师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作文教学方法,是不多见了。应该说,作文教学研究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出现了低潮。到了21世纪,作文教学研究更是不能适应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发展的需要。
短短的三句话,便简单的否定了当前的作文教学,好像只有他的“丰肚法”,才是新世纪作文教学的救命稻草。
余秋雨先生说:
请注意,自己不会写剧本的而教人写剧本的人,规则总是特别多,定位也总是特别高,能够把一切会写剧本的人吓退。因为如果不吓退,他们的位置就没有了。我们所说的伪精英架势,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人摆出来的。

装扮伪精英架势的教育家,常常把自己的一丁点成绩无限夸张。文化上最低俗的投机者常常爱做一件事,那就是让别人自认低俗。
这个行为模式,与古往今来的巫婆、神棍不谋而合。
1、  “丰肚法”与作文教学的救命稻草
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如何走出低潮呢?我们以为,就是要能提出既反映文章规律,又反映教的规律和学的规律,既能解决作文教学中的紧迫问题,又具有很强操作性的作文教学方法来。有鉴如此,笔者尝试提出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法——“丰肚法”。
2、  高考作文的“押题专家”
在4月20日下午的讲座中,程先生多次提到自己把握的教育部考试的方向,两次押对高考作文题,其他小题不计其数。
3、  阅读文学名著的典范
据程先生讲,他近年买书的钱足可以买一辆广本,并很痛心的举例说明当下的青年教师很少阅读文学名著。
余秋雨先生说:
那个伪精英架势的文人强迫大家去读原著,其实他们自己根本也做不到。按照这个说法,莎士比亚的作品,如果要演出就不能看的了,只能读原著,而且不能读中文原著,要读英文原本,而且还不能读一般的英文原本,必须读古英文的原本,最好是没有整理过的古英文原本,请问能做到这一点的,全世界有几个人?
没有人能够做到,却没有人能够怀疑。这就是伪精英架势的祸。

装扮伪精英架势的教育家常常离不开庸俗社会哲学,但殊不知到更多的伟大哲学家是唯心主义者。
1、万能的实践论
认识来源于实践,这是当今所有文科生都背得滚瓜烂熟的真理,程先生还把它运用到了定稿的实践中:
首先,“丰肚法”从教学实践中来。……
2、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深入贯彻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二十一世纪,一些装扮伪精英的教育家把它的皮毛披在了自己身上,而遗弃了其与时俱进的精髓:
其次,“丰肚法”从最前沿的写作理论的中来。……这为我们提出“丰肚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需要强调的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界,对马正平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写作学理论方面开拓性贡献注意不够,至于有意识地把我国现代写作学理论运用于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最后一句,伪精英的架势暴露无遗!
3、最优秀的传统
伪精英架势在当代教育界的流行,还借助于一批传统的意象,但是这个意象是伪造的。
程先生在定稿中指出:
“丰肚法”从最优秀的传统中来。……无论是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对这一优秀传统中的“丰肚”理论,缺少实质的群体性重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多。我们提出“丰肚法”,就是希望对这一优秀的传统理论进行创造性转化。
其实单单两个“最”字,便可窥见某人的哲学功底!
  
在教育生态上,越是虚假的标准越有吸引力,因此也越能颠倒是非。这种现象,今天还在。
余秋雨说:
奸商们翻出几张老人的遗像,作为贩卖假酒假药的商标。按照惯例,那几张遗像总是被修饰得非常完美。

面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代八股文,我们曾忍受着批改作文的乏味与沉闷,学生也忍受着应付作文的苦恼与迷惘。偶然有几篇佳作,在全班一读,大家一听就知道抄于《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大众刊物;有时遇到满篇锦言佳句,再细读,原来没灵魂;也有文字码起来的小女生散文,看上去很美,可骨子里却是朱自清的滥情和杨朔的矫情;有的文章立意很高,似乎豪气冲天,但仔细一看,空话连篇……
多年来接近愚民式的教育、现代八股式的作文教学,培养了一大批道貌岸然的“高、大、全”的充满“语文味”的老师,而这群语文老师又让我们的莘莘学子习惯了做假大空废的文章,他们的作文越来越远离生命本体,脱离文学的旨意。我们的作文教学也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远离人文的理念,更多地陷入了技术主义的误区。更有甚者自诩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精英,抛出一根作文教学的救命稻草——“丰肚法”,其实质就是把学生引入技术主义的误区,其险恶用心,不言而喻!
“丰肚法”所展现技术主义的致命缺陷,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作文教学的救命稻草。
在“丰肚法”中,文学之美基本上是缺席的,更遑论艺术与思想。“程少堂”的那一套,只是为愚民教育而发明的授课技术,其目的指归,只在于作文考试分数。什么诗意、什么美感,也归结为技术主义的创造,从根本上背离了文学创作的规律。摆好伪精英架势的他居然在定稿中大言不惭地写道:“我们以为,就是要能提出既反映文章规律,又反映教的规律和学的规律,既能解决作文教学中的紧迫问题,又具有很强操作性的作文教学方法来。有鉴如此,笔者尝试提出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法——‘丰肚法’。”
程少堂所倡导的\"丰肚法\",基本上跟文学不相干。他视以为生命的“语文味”似乎照顾到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他做一言堂主的“语文味”网上,贴出了一系列阿Q式的口号:“语文味是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语文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文味是一种天人合一”、“语文味是一种高峰体验”……其哲学常识的匮乏和伪精英的架势都在这些口号中暴露无遗!
程少堂在2003年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版》第七期的《“语文味儿”理论构想》中写道:
所谓“语文味儿”,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着看是冠冕堂皇的理论,他是怎么实践的呢?
以陈少堂最近的《〈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为例,他正在一步步把学生引入他的技术主义误区:
一、  导入
师: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齐声)
师:今天我观察了一下,这些同学听说都是香港最好的一批同学。男同学长得英俊,女同学长得很漂亮。我还观察到今天的男同学很少,(众生笑)女同学很多。我想这可能也和我们今天要讲的诗有关系。今天要学的是一位少女想念她的男朋友的一首诗。现在你们可不能谈恋爱啊!你们年龄还很小。(众生笑)
好,我们刚才是开个玩笑。下面我请同学们围绕一个字说词,就是组词,看你能说多少个词。在中国文化当中,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字,也是非常普通的一个字,就是“风”,刮风下雨的“风”。以“风”字起头组词,比如说:风流。说得越多越好。
生1:风姿,风雨。
生2:风水(众生笑),风筝。
生3:风花雪月。
师:你比较喜欢风花雪月是吧!(师生笑)
生4:风萧萧兮……
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好,不错不错!
生5:风向。
生6:风暴。
师:风能构成很多词,中国文化里面,“风”是非常独特的一个字眼。刚才我们讲到“风流”,“风流”这个字眼,刚开始是很好的一个字眼。毛泽东有一句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知道这首诗吗?
生:知道。
师:在我们现在生活中“风流”是什么意思?
生7:一个男孩子喜欢女孩子,男孩子是很花心的那种。
生8:一般说男孩子用情不专,家里有老婆还出去找。(众人大笑)
师:比较准确。(笑)那你以后不要太风流好不好?
生:(大笑)
师:这个词最有影响的来源就是《诗经》中的“国风”,当然还包括我们后来说的“风骚”。女同学说说看,风骚的“骚”本义指什么?
生9:指代诗人。
师:它也可以指代诗人,没错。但它刚开始是指什么?哪位同学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那么“骚”指什么?
生10:《离骚》
师:《离骚》,好!不错!就是屈原创作的代表作品——《离骚》。那我们现代汉语中的“风骚”是什么意思?
生11:妇女轻佻的行为。
……
看到这篇教学实录的时候,我已经是出离的愤怒:程少堂用低俗的语言挑逗热情而单纯的学生们,用媚俗的娱乐化方式炒作《诗经》,这简直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从这篇教学实录我们不难看出,程少堂把“语文味”的实践立足于低俗,注重的只是娱乐化的炒作方式,长此下去,他的做秀恐怕还要低《康熙来了》的“语文味”一筹!
我们再回到“丰肚法”来,在定稿中,程少堂首先把“丰肚法”吹嘘为技术主义的典范之作:
我们认为,一种好的作文教学方法,必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要求这种操作步骤简洁明快,如此才能受到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并且,还列出了操作的过程:
本文提出的“丰肚法” ,其操作步骤比较简单,只有三个环节,即轮廓化、层次化和段意的波澜化(或延展化)。
他认为,只要掌握了这些技术,学生的作文就可以一步登天:
换言之,我们所提倡的“丰肚法”,主要是围绕文章主题或主旨,通过轮廓化、层次化和段意的波澜化(或延展化)等从宏观到微观的三个环节,达到使文章主体部分丰满生动的目的。
为什么程先生这么钟情于技术的,我想这与他的经验和学识有关。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习惯了做“语文教育科研”的论文,如果把他的这些丰肚法的理论运用于当下流行的论文写作,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程先生视以为生命的“语文味”难道就那么有“语文教育科研”的学术价值吗?
唐建新老师一语戳穿了“语文味”这张画皮:
21世纪是我国语文发生极大变革的时期,是语文课程的性质由多年的工具性转到人文性再转到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的轨道上来的重要时期,一些地方不对语文课程性质以及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研究,而是提出“语文味儿的研究”,并分解为“阅读中的语文味 儿 ” “ 写 作 中 的 语 文 味 儿 ”“男教师的语文味儿”“女教师 的语文味儿”“板书中的语文味儿”“考试中的语文味儿”“阅卷中的语文味儿”等等无聊的子课题,强行分解给基层的不懂语文教育科研的青年教师,无谓地耗去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严重影响语文教育科研的形象与语文教育科研的初衷。这类研究与具有吓唬性质的语文教育科研中的“伪”不同,具有很大的诱惑性和欺骗性,而步入教坛不久涉世不深的年轻教师又很容易被其吸引,所以危害极大。
当“语文味”步入技术主义的误区,注重“工具性”的时候,它就丧失了“审美教育”的情怀!
程少堂缺乏超越于技术主义之上的人文关怀,缺乏站高望远的知识视野,缺乏对教育作为必要的乌托邦的切身理解,而只能成为一个对应试教育服服帖帖,对教学大纲亦步亦趋,惟技术论的、“语文味”十足的中小学教师。
通过《程少堂特别申明:反对浮躁,拒绝恶炒!》,我则再一次悲哀地发现,程少堂的内心深处,就是权威主义的人格在作祟。纵观其课堂实录:程少堂从教的技术手段越是有条不紊、越是花样迭出,则其培养臣民、愚民的效果就越显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3 01:58 , Processed in 0.1249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