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6-8 19: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科学、艺术和技能
将跨文化交际理论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如格语法、功能语法、符号学和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和技能,并提出了著名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法,代表作有《翻译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1981)、《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1988)、《论翻译》(About Translation,1991)、《翻译短评》(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1993)。
纽马克认为翻译理论归属语言学,尤其是语义学的一个分支,这有一定的片面性。翻译理论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可宏观地分为文本层次、翻译主全层次与社会文化层次。各个层次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较完整的翻译研究体系。
1.语言意义和语言功能
纽马克认为,意义是复杂的、多的“关系的网络”。翻译中译者必须考虑意义的各种变体。意义可以归纳为比较典型的三种:(1)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1)语言学意义linguistic meaning:同义词、阐释意义,翻译最能体现该意义;2)所指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客观现实,外延意义,超语言或想象的现实;3)隐含意义implicit meaning:一般由语调决定;4)主位意义thematic meaning:由句子的信息传达的意义,主要涉及到在不同的语法结构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能够保证原文与译文在形式上达到最大程度的对等。一般主位成分常常位于句首,表示已知信息,述位位于句末,表示新信息。(2)交际意义communicative meaning:语为意义illocutionary meaning、施为意义performative meaning、推论意义inferential meaning 和预兆意义prognostic meaning;(3)联系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它的涵盖面较广。特定的文本可以反映出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阶层、地位、教育程度、语言风格、职业、性别、语言文化背景、客观程度或说话的正式程度等。此外,原文中使用的拟声词、头韵、节奏等也能直接或间接地传递某种意义,但这种音美效果很难传译。
纽马克将上述各种意义类型及变体层次概括为四种,但分类仍不完善,界限模糊:1)语言学意义linguistic meaning:同义词、阐释意义,翻译最能体现该意义;2)所指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客观现实,外延意义,超语言或想象的现实;3)语用意义pragmatic meaning:不同情况下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包括有关作者、语域、内涵意义等恒量;4)音美意义phonaesthetic meaning:原文中的节奏,声音等产生的意义,如象声词,半韵、头韵、文字游戏、节奏等直接或间接表达的意义。音美意义存在于诗歌之类的文学文本中,也存在于非文学文本中。
在纽马克看来,每一种意义变体都是可译的,“一切都是可译的”,这与奈达的观点业致。但他也指出,虽然翻译涉及到语言单位的意义或文本意义的转换,但翻译中无须反映所有的意义层面。在具体的语境中,译者不可能把所有信息都译出,而只需要翻译在功能上有关联的意义,其他的意义只能割爱。如果将文本中方方面面的意义都翻译出来,势必导致译文冗长沉闷,违反了翻译应该简洁明了的原则。译者应该根据原文文本的意图和译者本人的翻译目的选择优先翻译的意义变体。
符号学特别是查尔斯•莫里斯(Charles Morris)的意义观全面且简单易学:1)所指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2)言内意义linguistic meaning;3)语用意义pragmatic meaning。这有助于译者确定译出哪一个意义层次,以何种方式翻译等,对翻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纽马克的从语义方面影响译文的因素表:
9.The moral and the factual truth
1.SL writer 5.TL readership
2.SL norms TEXT 6.TL norms
3.SL culture 7.TL culture
4.Sl setting and tradition 8. TL setting and tradition
10.The translator
1)原语作者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应在什么情况下保留,在什么情况下转换成译语普通的核心语言。
2)根据表现的主题及语境,原文文本常用的语法结构及词汇用法。
3)表达原文文化特有内容的词汇。
4)在当时传统的影响下,原文采用的典型文本格式。
5)由于译者的译文必须符合相应读者的要求或水平,不能升译(up-translate)或降译(down-translate),所以必须考虑最一般意义上的译文读者的知识水平及其实用的语言风格。
6)根据表现的主题及语境,译文常用的语法及词汇。
7)表达译语文化特有内容的词汇。
8)在当时传统的影响下,译文所采用的典型文本格式。
9)獐独立于原文文本与译文读者期望的客观存在的不忠实,或可以进行报导、描写、判断及确证的客观事实。
10)主观因素赞成的译者的个人观点、偏好,包括译者的“群体忠实因素group loyalty factor”,反映译者的民族、政治、种族、宗教立场、社会阶层、性别等背景。
译者必须权衡各种因素,进行选择,但对原文表达的“客观真实the moral and the factual truth”的翻译必须清楚明白。
必须联系语言的功能确定文本类型。纽马克根据比勒(K. Buhler)和雅各布森关于语言功能的论述,将语言功能分为六种:表达功能the expressive function(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观点、态度等。其重心在说话人的思想,而不注重他人的反应),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ve function(通过语言描绘、叙述或说明有着事物的情况。其重心在外部环境、与主题有关的不忠实、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现实,包括所报导的观点或。即信息功能重事实真理,因此译者在翻译时有义务修正原文中不正确或失误的地方:有关科学技术、工商业和经济的文本,如教材、新闻报导、论文、备忘录、会议记录等),祈使功能the vocative function(通过语言来唤起他人的同情或促使他们某种行动。其重心在读者、听者身上,希望他们能依照文本或说话人的意图去感觉、思考或行动,即对文本有所反应:通知、说明书、宣传品、广告、通俗小说<有售卖、愉悦读者的目的>、说服性文本<申请书、辩论、议论文等>),人际功能the phatic function(打招呼、寒喧、道贺、致谢等,以与他人交流感情、建立或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谈话本身并不重要),审美功能the aesthetic function(富有形象性和艺术性,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诗歌等),元语言功能 the metalingual function(语言对语言自身进行解释、命名、分析、评论:语言学术语等)。
2.翻译的性质
1)翻译的定义
纽马克颇为推崇奈达对翻译的定义:“翻译是对原文信息的意义和风格最自然最切近的复制。”但他同时指出,这只适用于宗教文本,对创造性语言文本和非宗教文本就无能为力。
纽马克对翻译的定义:“把一种语言中某一语言单位或片断,即文本或文本的一部分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行为。”对于精通双语的读者来说,好的译文应该同原文惊人地相似。
2)翻译的性质
纽马克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技巧。Translation is a skill and an art as well as a science.”他认为语言分为标准语言(standard language)(科技术语,常用的比喻、成语、谚语、公告、社交用语、感叹词语、表示时间的能用说法、公式和专业用语或行业用语等)和非标准语言(non-standard language)两种。标准语言通常只有一种正确译法,有规律可循,体现了翻译是科学的一面;非标准语言往往有多种正确译法,其选择全取决于译者自身的眼光和能力,体现了翻译是艺术或技巧的一面。
在翻译非标准语言文本时,译者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但这是有限度的,只能在常规的翻译方法行不通时才能使用。在信息性文本中,创造性因素只限于对原文事实的表达恰当、优雅、简洁;在祈使性文本中,创造性表现在将原文中的文化成分用对等的文化成分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表达性文本的翻译最能体现译者的创造性,因为原文中的词语表现的是意象和内涵而不是事实。
3)翻译标准
纽马克认为,翻译标准必须能够衡量某种翻译方法是否准确,是否最大地重现了原文的意义:准确(accurate:内容、事实、风格都准确,)和简洁(economical);他认为只有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才能达到这两条标准。
等效翻译的目标是使译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文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但由于不存在理想或完美的翻译,翻译的对等概念只能是一个近似值。等效翻译谈的中文本的效果,避开了“翻译应该倾向于原文语言还是译文语言,译文是信还是雅,直译还是意译,重形式还是重内容”这些二元论。它对译者的要求极高: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超常和语感,与原文读者呼吸相通。
但等效翻译也有行不通的时候。比如非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为原文特有,译者就得进行解释,或在译文中创造新的表达法以求产生的效果,而这往往难以做到,即使做到了译文常常不及原文自然,如笑话的翻译。或者原文的文化对原文读者来说极熟悉,但对译文读者来说却很陌生,很难取得同等效果,尤其是仅以原文读者为对象的作品,如法律条文。还有些文学作品的地方色彩浓厚,又有其浓厚的历史渊源,原文中有些内容对译文读者来说非常遥远陌生,但译者为了表现原文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很可能尽量直译,同时保留内容与形式,这就会违反等效原则。
总之,等效论重心理因素,重交际效果,目标在读者反应,然而译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很难确定,所以它是一种较主观的标准。同一原著可以有不同版本、不同风格的译文以适应不同的读者。可见,翻译中不存在绝对不变的翻译标准,译者应考虑文本类型、时代特征、社会文化因素等提出不同的标准才行。
4)翻译的目的
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有五大目的:1)促进民族与民族、团体与团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沟通与和平相片。这强调的是翻译的语用效果而非翻译的所指结果,即原文的方式、风格等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2)促进信息和技术的交流,特别是向第三世界国家传播信息的技术;3)介绍民族特有文化,说明相互之间的异同;4)使人类社会在艺术、科技方面具有极高价值的的作品能为世界共享;5)辅助外语教学。
5)翻译的批评功能
翻译还是武器。如在翻译宗教作品的马丁•路德和多雷(E. Dolet)眼里,翻译就是追求真理的武器;在政治思想眼里,翻译就是传播思想、主义的武器。在纽马克眼里,翻译还是进行文学、语言和文化批评的武器。翻译是一种储蓄的、以原文文本为目标的间接批评手段。因为原文被译成另一种语言之后,就脱离了原语语言文化互不干涉。暴露在另一种与之格格不入的语言文化环境之中,接受这种新环境的评判。通过翻译,可以检验原文文学作品的特征(如是否有现实依据),检验原文的语言水平(如是否滥用词汇、搭配以及新出现的词缀、句子是否冗长,表达是否准确),检验原文文化的可取性。
在处理翻译中的问题总是时,译者通常有三种选择:保留原语文化,转换成译语文化,选择一个中性的表达方法。实际上译者在作选择时,他就是在进行批评、批判。如果原语某些观点在译语中也存在,那就不存在文化批评问题。对于原语中的性别、阶层、残疾、种族歧视等,译者不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如果是在权威性文本中,最好尽量准确地再现,但要加以说明,以免误导读者;如果是非权威性文本,可以进行调整,或删除或修改,但不得歪曲原文,以免又冒犯译文的读者。
纽马克认为,译者有权拒绝或接受原文中的某些观点,或才在前言和注释中将原文中某些不礼貌的表达法向读者解释清楚。各国都有出版审查制度,也要求译者进行相应的文化批评,删掉某些东西。如果原文本身就很抽象,意义模糊,怎么理解都可能,译者就可以在符合译语习惯的前提下进行直译,让读者自己去集会,所以,完全可以说译者是语言、文学和文化批评者。
总之将翻译看作批评手段,特别是批评翻译中出现的缺陷或对原文的歪曲,将有利于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明确译者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纽马克据此批评了接受理论,认为它忽视了原文价值,只限于翻译的社会功能,只关注不断变化的读者的口味。接受理论对文学品位的研究是一大贡献,但在翻译吉它不重视原文,也忽视了翻译作为重要文献的价值。
6)翻译中的“干扰”
干扰(interference)指一个语言系统的某些成分进入另一语言系统,也可以说是原文对翻译的影响。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当译者把原文的句法结构、词汇、隐喻及语序不恰当地直译成译语时,我们就可以说是干扰导致的结果。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干扰会影响以下几种情况的翻译:翻译句子的长短,标点符号,专门术语,新词,文化性词汇。一般认为干扰的影响是负面的,加上译者的无知和粗心大意,使译文在词序、词法、比喻、文化因素等方面出现误译,影响到译文的准确、地道与流畅。翻译腔就是干扰的结果;由于译者照搬或移植原文语序或照字面直译,使译文意义模糊不清,违反了译语的语言规范。然而,如果利用得当,干扰也会变成正面的影响。历史上不少国家或多或少都受益于翻译中的干扰。从这个意义上讲,干扰是翻译的一个内在属性。这种认识会使我们在直译、意译上的分歧缩小,使得我们更客观准确的评价译文。
首先干扰可以丰富译语,从而丰富译语文化(由陌生到接纳:bus;香港的英语影响下的与普通话不相符的表达法)。其次,干扰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原语文化的认识,使其扩大知识面,还有助于他们以后的阅读和欣赏。
7)意义的走失
翻译主要涉及意义问题,语言的意义具有多层次的特点,是“关系的网络”,错综复杂。在翻译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意义的走失很多。主要表现在:
(1)原文内容涉及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译文意义必然走失。在此种情况下,译者可采用音译、意译、译借或在译语中采用一个意义类似的名称,或借译与意译相结合,以及采用释义的方法,把意思在括号或注释里说明。但是无论如何,译文都已经不可能和原文意义完全吻合。如果原文内容属于没有民族特点的范畴,译文的“所指意义”就比较容易保留。
(2)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语法、词汇体系和运用方式,各种语言对世界上各种事物和概念的分类方法也不一样。所以各种语言的词句很难在文体(严肃体、正式体、非正式体、随意体、亲密体)、感情色彩、抽象程度、评价尺度等方面完全对应,这在英汉翻译中尤为突出,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远远大于印欧语系之间的差异。
(3)译者和原语作者在语言的运用方式上也有差异。每一个都有自己惯用的词句,并赋予某些词特殊的含义。译者还用自己习惯的风格的写作,这些都会导致译文意义走失。
(4)译者和原文具有不同的语义理论和价值观念。译者的理论会影响他对原文的解释。原文作者意在写实,译者可能以为是象征手法。原语作者表达一个意思,译者可能以为有几个意思。译者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甚至根据自己对句法的理解采用不同于原语作者的观点。
(5)原作可能晦涩难懂,意思含糊不清。译者也可能水平不高,理解有限,所以译文就更难与原文完全等值。
3.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
纽马克把翻译研究分为前语言学模式时期(公元1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和语言学模式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
1)西塞罗认为译者应同时是个翻译家和演说家。哲罗姆,路德,德莱顿倾向于自然的翻译。1790年泰特勒在书中写道:“好的翻译应该是能把原文的优点全部移植到译文中去,使译文读者就好像原文读者一样,既能清楚理解,又有强烈感受。”19世纪,歌德,洪堡,纳瓦利斯,施莱尔马赫,叔本华(Schopenhauer),尼采(F.W. Nietzsche)倾向于直译。阿诺德提倡以朴实、爽快、雄浑的笔调翻译荷马史诗。20世纪克罗齐,奥特伽•戈赛特及瓦莱里提出适当翻译,特别是诗歌的适当翻译的可能性问题。持普遍语言观的本雅明认为翻译是填补意义的空白对句子和单词应采取直译。
纽马克认为时期的翻译理论往往忽视了翻译对民族语言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忽视了翻译与意义、思维及语言普遍性的关系。对翻译的讨论常常局限于直译与意译的冲突、翻译的不可能性与绝对必要性、读者与作者、原文与译文之间的矛盾上,不重视文本的质量、类型,所以翻译理论无法摆脱争论译文应该忠实还是优美,应该准确翻译还是自然翻译。很少涉及翻译实例和翻译方法,所以翻译理论没大的发展。
2)奈达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提出了八个典型核心句作为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结构转换的步骤。在语义学领域内,他还以成分分析法作为比较工具,讨论了词的相互逻辑关系,语言翻译与文化翻译的区别。话语分析的相关性relevance,翻译两种差异极大的文化的困难,用法的层次性,单词的心理内涵connotations,以及翻译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奈达将语言命题propositions分为客观事物objects,事件events,关系relations,抽象的概念或性质abstracts,比核心句更能帮助译者理解原文。他还根据语言的形式特性区分了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专门论述了成分分析法、语义语法,适合于翻译的起始阶段。奈达提倡活译,反对死译。
费道罗夫(A.V. Fedorov)同莱比锡学派一样,相信所有的经验感受都是可以翻译的,只不过由于目前的认识不一致,才影响到了翻译的有效性。科米萨罗夫(V. Komissarov)看到了翻译理论正朝三个方向发展:外延方向(信息翻译)、语义方向(确切等值翻译)和转换方向(相关结构换位翻译),还将等值翻译分为一个层次:词汇单位、词的搭配、信息内容、情景场合、交际目的。莱比锡学派区分了翻译中的不变成分(认知因素cognitive)和可变成分(语用因素pragmatic),并利用了置换生成语法和符号学进行解释。科勒(W. Koller)区分了信息和交际,赖斯(K. Reiss)分类说明了不同的文本类型。卡特福德将韩礼德的系统语法运用于翻译理论,论述了按语言的不同层次进行翻译的特点,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的关系,可译性的限度等问题。弗斯(Firth)的语境意义是翻译的基础,认为翻译是一种新的语言理论基础,为哲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穆南(G. Mounin)讨论了翻译同语义学的关系,支持将翻译建立在语言学上而不是建立在文学翻译上,反对文学翻译理论。利维(J. Levy)和温特(W. Winter)把语言学应用于文学翻译,其中包括诗歌的音韵学方法。伍瑟诺(R.R. Wuthernow),克洛普弗尔(W. Klopfer)和卡利(E. Cary)只同意文学翻译理论。
维内(J.P. Vinay)和达贝尔奈特(J. Darbelnet)列举了七种翻译方法:意译法transliteration,借词译法loan translation,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换位译法transposition,调整译法modulation,等值译法equivalence,归化法adaptation。
现代语言学兴起以后,翻译的重心普遍移到读者身上,旨在向读者有效而恰当地传达信息。这种观点得到了信息论者和非文学翻译者的支持,尤其是奈达、弗斯、科勒和莱比锡学派。科勒还指出,等效翻译原则有取代其他所有翻译原则的趋势,尤其是取代单词、结构等形式因素为主导的原则。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雅明、纳波科夫、克罗齐等则认为直译是一种孤立而自相矛盾的现象,只适用于翻译高雅的文学作品。
翻译理论的作用在于通过建立一系列具有普遍性或特殊性的原则,指导翻译实践,建立翻译批评理论,评判译文质量。翻译理论应该尽量为翻译实践提供各种文本的翻译方法、翻译原则、翻译批评的方法及解决各种翻译问题的思路,向译者展示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原则,帮助译者作出选择,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
格赖斯说过:意义就是说话人的意图meaning means intention,不能拘泥于字面意思,要领会其意图所在。一般说来,文本的意图只能通过话语以外的因素来决定,如说话的原因、场合等。翻译中要注意表达形式和意图的这种关系,不能使译文产生相反的效果。
译者还应该掌握文本批评的知识,因为他在翻译前得评价文本的质量,然后根据文本性质分别处理。文本可分为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翻译时译者应充分注意想象性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还须判断原文的写作质量,他不仅要审视原著的文学价值,还要衡量其思想性和严肃性。
4.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1)纽马克认为,自公元前1世纪以来,直译和意译争论的焦点一直都集中在字面形式/思想内容the letter/the spirit、词/意义the words/the sense或形式/信息form/message的矛盾上,争论双方都太理想化,忽略了翻译应当考虑翻译目的、读者的特点和文本的类型。他承认忠实于原文还是译文的矛盾是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永恒的主题,但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SL emphasis TL emphasis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Adapt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Faithful translation Idiomatic translation
Semantic translati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在“字对字翻译”(逐行对照翻译interlinear translation;死译)中,原作中所有词语的基本意义都得到了翻译,但译文既不考虑原语用词的上下文因素,句法结构也不符合译语要求,连词序都是按照原文排列的,目的在于理解原文的语言机制,为翻译复杂的文本作铺垫。
在“直译”中,原文词语的基本意义被译了出来,译文合乎译语的句法结构,但意思是孤立的,没有考虑原文用词的上下文因素。直译倾向于原文语言形式。
在“忠实翻译”中,译文在尽量合乎译文语法结构的前提下尽量准确地再现原语的上下文意义,将文化性文字转换到译语中,原文中偏离语言规范的语法和词汇在译文中都得到了同等程度的全责,即译语也要偏离译语的规范。忠实翻译力求完全忠实于原文作者的的意图和文本的实现过程。
在“语义翻译”中,译者应在译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再现原作的上下文意义。
在“交际翻译”中,译作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原作,力图传译出原文确切的上下文意义,使译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能为读者所接受。(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交际翻译的定义与等效翻译的定义如出一辙;同时,“尽量等同”“尽可能准确”说明了翻译中不可能做到完全绝对的等同。
“地道翻译”再现原文的信息,但由于采用了原文所没有的搭配和成语,容易歪曲原文意义的细微差别。这是一种活泼自然的翻译,为许多大翻译家所青睐。
“意译”再现的是原文表达的内容而不是表达形式。由于有释义的成分,通常情况下比原文长。纽马克认为意译显得啰嗦。不自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意译倾向于译文语言形式。
“归化翻译”是最自由的翻译方法,主要用于戏剧(喜剧)和诗歌的翻译。原文的主题、人物、情节不变,但是原文文化转换成了译语文化原文文本也被重写。
上述八种翻译方法是一个连续体,相辅相成,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不过语义翻译法集逐字翻译、直译和忠实翻译的优势,交际翻译法集归化、意译和地道翻译的优势,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
2)纽马克提出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的理论基础是关于思维本质的论述。他采纳了弗哥茨基(Vygotsky)关于思维本质的观点:“内心言语本身就是一种功能,而不是外在言语的内在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内心言语才是纯粹意义上的思维。Inner speech is not the interior aspect of external speech, --- it is a function in itself. It is to a large extent thinking in puring meanings.”
纽马克认为成年人运用语言的目的和运用语言进行的最基本的活动是思维,而非说话或写作、交际或(自我)表达。(The primary activity, application and purpose of language in the mature adult is thinking, not speech, or writing , or communication or (self-)expression.)既然思维先于眉宇和言语,那么语言的主要目的就不再是为了进行交换而是为了进行思维。思维是个人的行为,不以交际为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不具交际性。
语义翻译与思维有关。文本是书写的产物,有些文本以表达作者的思想为主,语言的表达功能占据了主导地位,信息功能退居其次,而社会人际功能根本就不起作用,这时一般就采用语义翻译。换句话说,语义翻译多用于文本与思维过程紧密相关,而且思维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的情况。
交际翻译与言语有关。有些文本与言语关系较为密切,而言语的首要目的就是进行交际,那么该文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际,而不在乎其思维过程,这时候就可以采取交际翻译。
纽马克因此反对奈达等人认为所有的翻译都是为了交际的观点,认为有些文本不具有交际性,特别是表达性文本,就不宜采取交际翻译的方法。
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还分别与语言的相对派观点和普遍派观点相对应。
普遍派认为,人类具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不管使用什么语言,人们的相互交流是不成问题的。相对派则认为人类的思想感情是由不同的语言及文化所决定的,因此,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不可能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
站在普遍派的立场上,交际翻译可以是准确完美的,译文读起来像原文一样自然流畅。虽然译者不时确实会遇到原文本身模糊不清的东西,或是译文语言中缺少对应的技术术语、风俗词汇,但是他仍然能够做到传达原文信息。
站在相对派的立场上,语义翻译则认为,原文的词句、篇章的全部意义都是不可能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语义翻译的译文就不可能像原文一样流畅自然,尤其是表达性文本,因为语义翻译必须要照顾到原文的形式因素。但不管怎么说,语义翻译译文读起来应该像是原创作品一样。
4)语义翻译与直译的区别:前者尊重语言的使用场合,后者却不考虑使用场合。
语义翻译与忠实翻译的区别是:语义翻译必须更多地考虑原文的审美价值,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折衷手段,只译出部分意义,原文中的头韵、半韵、文字游戏等消失在译文中。另外,在处理不太重要的带有文化色彩的文字时,可能舍弃文化对等翻译,而采用译语中中性的词汇或功能上对等的表达法来翻译。总之,忠实翻译不采取折衷办法,比较呆板,而语义翻译较灵活,允许一定的创造性,较多地为译文读者考虑。语义翻译有时还有解释的任务,当某个比喻直译成译文语言后毫无意义时,就必须加以解释说明。纽马克认为解释也是翻译,只不过在通常情况下不是最好的翻译,不宜滥用。
5)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
(1)语义翻译较客观,讲究准确性,屈从原语文化和原作者,翻译原文的语义,只在原文的内涵意义构成理解的最大障碍时才加以解释。但语义翻译也不能忽视向读者传达信息,因此原文如果不是现代作品,也要用现代语言来翻译,以使译文更接近读者。原文中的象征因素symbolism和表达因素expressive elements,译文读者如果无法理解,译者也得设法使其易懂。
交际翻译较主观,只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使原语屈从于译语和译语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与晦涩难民之处。为此译者可对原作进行修正,但这不等于说译者可以不尊重原语文本,毕竟原文文本是翻译的唯一源泉。
(2)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表达形式上也有差异。前者使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为接近,并尽量保留原文的声音效果。如果原文语言偏离了原语文体规范,译文也应体现出来,即译文语言也应偏离译语的风格规范。如果原、译文语言规范相差不大,译者还得保留原文句子的长短,保留原文用于强调的词的位置。
交际翻译则是重新组织句法,运用更为常见的搭配和词汇,使译文流畅地道,简明易懂。译者可以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发挥译语的优势,为此,译者有权调整原文的逻辑关系,使含糊不清的要领明朗起来,删去重复赘述,使独特的语言普通化。译者还有权改正原文中的事实错误和笔误,而在语义翻译中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只能原样保留,并在脚注中注明。
(3)当信息的内容与效果发生矛盾时,语义翻译重内容而不重效果,交际翻译重效果而轻内容。
(4)语义翻译比交际翻译复杂精细,较笨拙晦涩,重在再现原文作者的思维过程而不是他的意图,倾向于过译,即选用的词是比原文的词更专的特指词,为了表现意义的细微差别,译文词汇往往增添了原文没有的意思。
交际翻译则更通顺、简朴 、直接,更合乎译语习惯 ,采用与原文的语域一一致的语域,倾向于欠译,即遇到难译的词便使用包罗万象的泛指词。
(5)交际翻译的译文通常比语义翻译译文长,因为后者没有帮助读者理解的多余的词汇。同时,语义翻译以较小的单词、短语或从句为翻译单位,交际翻译以段落为翻译单位。
(6)语义翻译是一门艺术,只能由一个人单独承担,不能有不准确的翻译,但由于赞成了认知cognitive意义和语用pragmatic意义的走失,语义翻译译文一般不及原文。
交际翻译是一门技巧,有时可以由多人承担。由于重效果,简洁明了,弥补了语义翻译中意义的走失,又经过了适当的润色,交际翻译译文一般优于原文。在交际翻译中,译者力求用译文语言写出比原文好的作品来。
6)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共同点: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者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二者往往有重合的时候。
第一,两种翻译方法都是建立在认知翻译cognitive translation的基础之上的,是对认知翻译的修正和完善,都必须反映原文的思想内容,都必须服从译入语的语法结构和某些固定的文体特征。
纽马克认为认知翻译是将原文文本从语法上转换成“有重合主语+无生命主语”或其扩展句型,即an agent(subject) does (active verb) something(direct object) to or for some(in direct object ) with something (instrumental) somewhere(locative) some time(temporal) to make something (result),采取一系列手段消除原文中的理解障碍,使原文变成一种普通的人工中性语言平面。译者再以此为基础,以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对认知翻译进行修正和完善。如果两种语言已有几百年的接触史,就无需全部进行认知翻译,只需处理原文模糊、歧义、复杂的部分即可。如两种语言的差距较大,则最好全部采取认知翻译。
如果采取语义翻译,译者就会缩小翻译单位,使译文在形式因素方面与原文近似,并尽量保留原文的声音效果,这样译文的表达方式就有了独特性。如两种语言差别不大,原文的句子长短、位置、结构、表示强调的单词位置都可以保留。这种译法只面对一个读者―――原文作者,设想他能够读懂译文,并且是评判译文的最佳人选。如果采取交际翻译,译者就可以重新组织句法,运用更为常见的搭配单词,使译文流畅地道,简明易懂。
第二,如果原文信息带有普遍性,不带文化特性,信息内容的重要性与表达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同等重要,而译文读者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又与原文读者相当,就可以同时采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是最理想的翻译,因为它可以同时照顾到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
第三,在翻译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同一篇作品中,有的部分必须采取语义翻译,有的部分必须采用交际翻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第四,在保证等效的前提下,无论是翻译何种类型的文本,都最好采取逐词翻译的方法。纽马克认为这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完全不必采用的近义词或同义词,更无须释义。这在印欧语系之间也许行得能,但在英汉翻译中很难做到。
7)纽马克认为,采用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得视原文文本类型、语义单位的重要性和翻译的目的而定。
绝大多数信息性、祈使性、人际性,部分审美性及元语言性的文本或文本片断,适宜用交际翻译,如许多非文学作品、新闻报导、科技文章、公函、提供信息的书籍、教科书、报告、政治宣传品、公告、标准写作、约定俗成的交际用语、通俗小说等。
如果原文是表达性文本或重要的审美性文本,其表达形式与内容一磁重要,那么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哲学、宗教、政治、科技作品都需要采用语义翻译,如自传、私人信件、抒发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等。
有些文学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反映了特定时期特定文化中的事物,语义翻译能保留其地方特色,在翻译文学名著时,原文形式与内容密切相关,歪曲形式也就可能破坏思想内容,译者更要注意。他首先要忠实于原文作者,其次是译文语言,最后才考虑译文读者。语义翻译可保留原作的美学价值(结构美structure、隐喻美metaphor、声音美sound)。在诗歌和散文翻译中,译者不可忽视任何一项因素,但可视情况有所侧重。如果原作的主题具有普遍意义(如爱情诗),且原文与译文语言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采用语义翻译仍能达到交际目的。戏剧比诗歌更具交际性,翻译中的人物、场景的转换有时需要调整,但莎士比亚和契诃夫的作品除外。
8)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提法也不理想,因为任何翻译都离不开语义的传达,无不是为了思想的沟通,上述提法容易招致误解和批评。1991年,纽马克重新审视的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并于1994年正式定名为“关联翻译法”(a correla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原作或译出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The more important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or source language text, the more closely it should be translated.)。
纽马克对“重要”的定义是:该语言表示了特别有价值、特别有意义、特别必要或永恒的事物(language that denotes what is exceptionally valuable, significant, necessary or permanent)。语言的重要程度要看译文的特定场合以及翻译委托人的标准而定,有时也可能由原文的价值确定。还可能由原文本作者或说话人的地位而定,如权威人物、权威文本。值得注意的是,文本的重要因素并不限于单词或其他语言单位,还可以是语调、风格、形式、隐喻或声音效果,而且这些东西在某些场合显得特别重要(如翻译委托人要求译者保留这些因素)。如果文本是一种装饰性文本,其重要性仅在于它的手段,而不在于它的目的,译者可以改变其手段而满足声音效果。总之,文本的重要因素是必须再现的“常量”。
所谓“紧贴翻译close translation”就是最贴近字字对译的翻译。它既要保存词的外延意义(denotation)和内涵意义(connotation),还要保留其用法。贴切是和准确、对等联系在一起的,紧贴的程度因上下文而异。相对而言,非文学文本的翻译有可能比文学文本的翻译更准确,文学却无法尽善尽美,其原因在于非文学翻译基本上只是和词的本义打交道,很少涉及词的内涵意义(隐喻、头韵等),一般只需照字面翻译。而文学翻译由于表达的是寓言故事,是对现实进行评论而不主,其中心大多在表现词的内涵(联想、象征、隐喻、声音效果、押韵等,这些表达语可能会因文化障碍而不能为译文读者接受。)在文学翻译中,美的因素至关重要 。如果作品不是严肃性题材,其人口越优美,译文语言也越要求优美,这样意义(sense)就会受些损失;意义越不重要,就越能展现原作的声音效果(sound)。这在翻译剧本时尤其要注意。
一篇译作的紧贴程度可以从词汇、语法和文本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从词汇上说,最常见的紧贴翻译是字对字翻译,在英汉翻译中可以采用音译、直译、归化和释义的方法达到对等。翻译中有时需要进行转化(借词transference),即把一个原文里的词转化到译文里去。这在英汉翻译中只要是靠音译。归化需要在词的形式上作些变化以适应译入语的词法。当原语和译语在引申义和语用上相吻合时,可以将词、词组、搭配等直接翻译过来,但直译不适用于包含文化信息丰富的长句。释义包括对文化词语加以重新文化化或中性化,以取得对等。
从语法上说,翻译中的贴切程度依换置(transposition)的类型而定。在许多情况下,相同的语法结构是可以复制的,但当无对等的语法结构时,需要调整语句结构。
从文本贴切的程度看,词汇和语法贴切之和,加上文本的衔接和连贯,就构成了文本的贴切程度。纽马克对此论述笼统,由此可见,他更关注词、句,即他所谓的最基本的翻译单位。
要做到紧贴翻译,纽马克提出了七种方法,紧贴程度由最高到最低是:成分分析法component analysis,调整译法modulation,描写对等descriptive equivalent,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t,文化对等cultural equivalent,同义/近义synonymy和释义paraphrase。紧贴是相对的,紧贴与不紧贴之间并无明确分界限。
由关联译法的基本定义,可衍化出一系列关联关系:
A.文本的语言越重要,翻译就越要紧贴原文。(文本、章节、段落、句子、从句、短语、单词、语素、标点符号、声音效果等)
B.原文的语言或任何一个层次的语法单位越不重要,就越无需紧贴原文翻译。
C.原文文本的意义的细微差别越不重要,信息的交流就显得越发重要,越有理由进行欠译,以达到译文流畅的目的。信息强调的是言语行为(语内表现行为),其目的在于使读者响应或采取行动,它和纯粹是描述性的意义形成对照。采取简化、澄清、强调和对比的翻译法是信息性文本常用的翻译方法,但不适用于翻译严肃的作品。
D、原文文本写得越好,越需要紧贴翻译,不论其语言的重要性如何。只要作者、译者和读者的目村一致,原文的细节、细微差别又表达得清楚,就要紧贴原文翻译,哪怕是以释义的方式翻译,无论重要与否,译者都必须再现原文的客观真实。
E.翻译普通的信息性文本,如技术报告、新闻报导、旅游宣传材料等,原文写得越不好或结构越差,越要加以重写或重组。译者可以在文本语言和结构上更充分地发挥译写水平。原文文本越复杂,翻译时可供选择的余地就越多,这就有赖于译者的创造性翻译。文本文化性越少,译文越容易表达。
F.译文读者的教育程度越高,越能接受原语表达法。反之,教育程度越低,就越不能接受原语表达法,可以采用删除或用译语特有表达法替换的方法来翻译。原文越正规,越不能在译文内添加信息,而要以加注的形式翻译。其实所有的翻译多多少少都是解释或释义。
G.意识形态(思想、概念等:有时间性、区域性)的成分越少,译文越容易贴近;意译的程度越大,说明意识形态的成分越大。
纽马克的关联译法与奈达提出的“四个优先原则principles of four priorities”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从原文的角度出发,后者从译文的角度出发,认为上下文一至优先于词语一致,动态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听的语言优先于书面语言,听众需要优于语言形式。实际上这二者都揭示了翻译中的选择问题,即译者如何在多种可能的翻译方法中优先选择其中的一种译法。但纽马克的描述更详细具体。
纽马克提出关联译法的目的是为了缩小译者同意译派(targeteers)及直译派(sourcerers)的分歧。意译派以译文为中心,倾向于结果(end),以奈达为代表;直译源以原文为中心,倾向于手段(means),纽马克属于这一派,但他强调对原文作者的忠实必须与对译文读者的忠实相结合,二者统一才有意义。关联译法消除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之间界限分明的区分,将二者结合到一起,以一种连动的方式加以表达。正如纽马克指出的那样,信与顺,文本与词,信息与意义,读者与作者,社会与个人等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都有重合的时候。直译派和意译派完全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使自己的译文尽量和对方更接近(当然不可能完全一致),而这样形成的译文就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的译文。
5.翻译批评和翻译教学
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一条重要纽带。”纽马克认为翻译批评有五大目的:提高翻译质量;哦翻译教学提供实例;阐明特定时期特定领域内的翻译观念;帮助理解名家名作和名家译作;比较原语和译语在语义和语法上的异同。翻译批评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不仅要阐明对进行批评的原则、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在批评的内容方面还要涉及到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遵循的翻译理论原则与运用的具体翻译方法及译文的社会价值。
1)批评的标准:
纽马克很重视社会文化氛围对翻译的影响,从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双重角度来认识翻译。但纽马克的评判标准还是译文是否准确精炼地再现了原作的意义,特别是原作表现的“客观真实”。评判译文是否准确精炼,有相对标准也有绝对标准,但绝对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而必须随着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予以重新考虑。纽马克提倡的评判标准是语义翻译法与交际翻译法。
2)翻译批评的步骤
翻译批评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作者;译文是否忠实于译语规范;把译文作为独立的作品来评价,兼顾上述两种方法,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照,检验原文的客观真实、材料事实和美学原则是否在译文中得到了准确的再现。
五个步骤:
A.分析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他对该主题所持的态度,读者对象是谁;原文的文本类型及其语言特色;还可以阐述文本主题,但不必太详细或重复细节。分析原文不宜讨论作者生平、背景、其他作品,因为这只对理解原文有用,于翻译批评无多大价值。
B.分析译文:考察译者对原文意图的阐释,选择的翻译方法及译文读者的针对性。纽马克指出,在分析过程中,批评者不应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来判断译者对原文的内容、语言及写作意图的理解是否正确,运用的方法是否恰当,而是应当客观地评判译者为什么要这样理解,为什么要采用某种翻译方法,并对译者的这种处理方法作出分析判断。然而这一点却被以往的翻译批评所忽略,传统的翻译批评只注重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两种语言的处理方式。由此看来,纽马克尽管重视翻译中的语言转换,却未停留在微观分析上,而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着眼,从一个较高的层次分析影响译者具体操作的诸多因素。
C.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这是翻译批评的核心部分。这种对比以语言形式为主,但无须从头到尾进行全面的比较,只须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就足以了解的整体水平。纽马克建议就正面内容选择典型的文字进行对照分析:标题,句子结构(包括段落划分,句与句的连接词),词类的转换,比喻,文化负载词汇,翻译腔,专有名词,新词,“不可译”词,歧义,语言层次,元语言,双关和音韵效果等。
D.评价译文质量:两个出发点:一是从译者的角度,二是从批评者的角度。首先,运用译者所遵循的翻译标准衡量译文的所指准确性referential accuracy和语用准确性pragmatic accuracy,关键在于译者是否能处理好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辩证关系。如果译文未能清晰地再现原文,批评者就得考虑原文中重要的“常量因素”是否得到了准确的再现,其核心就是文本的说服、展示、借物言志、怡情、指导等目的。文本的常量可能随文本类型的变化而变化。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形式必须富于变化,以适应表达内容的需要,而不可固守原文的语言形式。因为原文的内容,即便是常量,也并非只能用特定的语言形式来表现。据此,纽马克不同意奈达关于“形式附属于内容”的说法,也不同意泰特勒关于“完全再现原作的思想比再现文字风格和表现手法更重要的观点”,分歧的关键在于纽马克始终把内容与形式看作一个辩证的有机整体,不可偏废一方,而奈达和泰特勒则不尽然。
在考察了译文本身是否成功后,批评者就可以从自己的翻译标准出发来评价译文的所指准确性和语用准确性。这时批评者不应当因译者对某些翻译原则缺乏了解而对其大加指责,而应当关注译文的质量和翻译过程中的语义亏损程度the extent of semantic deficit,具体分析导致语义亏损的原因。另外,还要将译文看作独立于原文的作品来看待,如果说是信息性、劝服性文本,就得看其是否自然简洁、通俗易懂。如果是个人性、权威性文本,批评者就得评价译文是否抓住原文作者的个人特点。
E.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价值:原文有无翻译的价值,会对译语的文学、社会思想产生什么影响等。(本应由译者在译文前言中指出)
3)翻译批评方法
上述五种步骤体现了功能批评法(functional approach)(具有普遍意义的批评方法,侧重于思想内容方面,不重细节,评价的是译者是否在自己遵循的翻译原则的指导下达到了翻译的目的,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是较主观的批评方法,印象分的成分较重)和分析批评法(analytical approach)(具体的批评方法,批评者可从译文中选出若干段落,对照原文找出误译或是使用不当的词句,具有显著的客观性)。
纽马克认为“翻译部分是科学,部分是技巧,部分是艺术,部分是个人品位问题。”翻译自身的这四种特性决定了对译文进行分析批评的四个视角:
A.从“科学”角度出发,分析的重点在于判断译文的“正误”。误译有两种类型:所指误译(referential)(译文未能正确地再现原文中的事实观点等。这种误译不是由于译者缺乏相关的知识或悟性,便是“拷贝”了原文作者的谬误)和语言误译(linguistic)(由于译者的语言素养欠佳而赞成包括语法、词汇、搭配和成语方面的错误)。
纽马克指出,不指出上述两种误译势必会误导读者,所指误译比语言误译更危险,更应引起重视。可是无论外行还是内行都深深忽略这一点,有的人以“原文就是这么写的,译者的责任就是要忠实地再现原文”为理由进行辩解。
B.翻译的技巧表现为译者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同的语言、不同内容的文章、不同的题材都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和风格。区别“正确的”译文或译文的可接受性,就是看译者是采用了约定俗成、恰如其分的表达方法,还是采用了生僻古怪、难以理解的表现方式。
C.翻译中的科学与技巧成分是消极因素,艺术成分则是积极因素。纽马克借用德莱尔(Jean Delisle)的说法,把作为艺术的翻译解释为“上下文范围内的再创造”,这就创造性翻译,它有三个特点:不可能完全按照原文的表面意义进行翻译;可以有多种译法,译者不同,译法肯定就会不一样;译文再现的是原文作者的意图而非其语言文字形式。译文的语用准确性比所指准确性更重要。不存在最好的翻译。
从艺术的观点来看,分析批评的重点烛看译者能否摆脱原文的语言形式的束缚而发掘出寓于字里行间的意义,能否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不仅仅是传达他的语言。
D.翻译中译者的品位是一种主观因素,它可以影响译者对同义词的选择,也可能影响到对某个句子或段落的处理方法,是采取欠译还是过译。显然,批评者在批评中也摆脱不了自己品位的影响,也会偏向某种译法。因此批评中应当尽量以客观的态度审视译者的品位是否使译文走向某种极端,从而妨碍了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格。
由此可见,纽马克提出了较为系统实用的翻译批评理论,较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在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中的重要性,强调翻译的社会交际价值,主张多视角、多层次、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主观感受与客观分析相结合的批评方法。翻译批评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译文质量,纽马克的评价标准可以概括为:上乘的译文就是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意图,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辩证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