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73|回复: 0

有这样一群北大边缘人:学无学籍偷听成大器(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7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广场』有这样一群北大边缘人:学无学籍偷听成大器(转载)


作者:汉风200 提交日期:2004-2-5 10:23:00

??文章来源: 大学春秋 于 2004-02-01 15:46:08
  
  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生活著一个成分驳杂、来去无律的群体。他们没有北大学籍,也没
  有宿舍床位,但他们和北大学生一样,在食堂用餐,在体育场打球,在教室听课,在礼堂
  听讲座,和北大老师交流思想、讨论问题。这群象牙塔外的求学者自称「北大边缘人」。
  
  
  日前,在北京大学游学「偷听」的「北大边缘人」有很多,他们当中有的是为了参加培训
  ,有的是为了参加研究生考试,还有的是为了搞文学创作等等。尽管目的不尽相同,但是
  他们大多都过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生活。
  
  学习之余得挣钱
  
   身为「北大边缘人」的柳哲说,「压力最大的是经济问题,我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
  到北京之后,为了节省房租,他就住在北大校园一间废弃不用的小房里,房里没有电也没
  有暖气。一直到1997年1月,被校方发现,柳哲才不得不搬出这个小房。家里几乎就没给
  他寄过钱,他也认为自己已经是近30岁的人了,不应该再向父母要钱。因此,他在学习之
  余的重要工作就是挣钱。
  
   「第一次打工是帮某公司抄信封,两天挣了120元人民币,我当时高兴极了。」柳哲回
  忆说,有一年夏天,通过与民工聊天,得知拆房时整理一块砖头能挣0.3元人民币,他就
  高兴地去干了一天,手指头都被磨出了血。当时,柳哲的生活窘迫到了一个馒头就白开水
  就算吃一顿饭的程度。
  
   「我还好点,实在不行了还可以找得到人借钱,有的颍北大边缘人颏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柳哲说,他认识的孔君,只有初中毕业,是一个江西贫困山区的民办教师,他主要是
  在光华管理学院听课,一听就是三、四年。孔君非常用功,可是生活非常困难。有段时间
  ,孔君没地方住,就住在正在拆迁的房子里,由于天太冷,他只能找点木条烧了取暖。
  
  苦难故事不胜数
  
   像这样的苦难故事,在「北大边缘人」中数不胜数。刚刚通过在北大旁听而考上了北大
  历史系的硕士研究生梁科,也曾经是「北大边缘人」,他介绍说,2001年他还在北京师范
  大学历史系读四年级时,就第一次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结果未能如愿。
  
   于是,梁科放弃了毕业后的各种就业机会,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之间租了一个地
  下室住下来,准备复习功课,再度报考北大。白天,他早早起来到北大,跟北大的学生一
  样,听课、上自习、吃饭等,一直到晚上10点左右,他才回来睡觉。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
  ,他终于梦想成真。
  
   近年出现的号称「北大边缘派」的青年作家王少农,现任「中华圣典」主编,是个地道
  的四川人。他曾先后在青海师大和北大游学,著有「竹林七… … C贤」、「东晋风流」
  等。为了纪念在北大游学的日子,王少农还专门写了一篇「我在北大游学的日子」。
  
   这篇「游学自传」中记载了王少农的求学经历,王少农是1997年春天到北京的,先在清
  华大学一个老同学处寄住了几天,然后去北大。那时,天一黑他就钻进北大校园树林中,
  在椅子上以箱为枕,一觉睡到天亮。
  
   由于北大附近的房子租金太高,王少农只好搬到了很远的一个民居,房租每月一百元人
  民币,从此王少农开始了游学北大的生活。他每天早上凌晨即起,步行10里到北大。后来
  ,他的生活越来越苦,连一百元的房租都缴不起了,只好去一家搬家公司做搬运工挣钱,
  在北大喝免费稀粥充饥。
  
  大师名家曾同道
  
    几乎所有的「北大边缘人」都具有这样的相同经历:来到北大,无论条件多么艰苦,
  都舍不得离开北大。北大到底有多少「边缘人」?至今仍然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柳哲与不少北大人成了莫逆之交。「关爱好学上进者而不问其来处,这就是北大名士
  的做派。」柳哲认为,北大隐藏著很多的改变命运、提升自己的机会,从这里走上成功的
  「北大边缘人」中有瞿秋白、毛泽东、沈从文、冯雪峰、丁玲、周建人、李苦禅、金克木
  等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大师级名人,他也深信走进燕园就意味著自己进步的开始。
  
  学术自由不排外
  
    据悉,北大自建校以来就有著自由听课的传统,默许外系、外校乃至外地的学生未经
  注册而进入教室。只要教室里有多余的位子,而你又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周围的人即
  使明知你是「偷听生」,也不会横加干涉。这已成为北大校园里一个公开的秘密。
  
    而更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回忆老北大教学特征的文章,都会提及声名显赫的「偷听
  生」,而且都取正面肯定的态度。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透露,偷听生对于北大的感激之
  情,很可能远在正科生之上。尽管历年北大纪念册上没有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在传播北大
  精神、扩展红楼声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陈平原还说,北大百年校史中,「偷听生」最为活跃的时期有两个,二○至三○年代
  和八○年代以来。中间几十年,因战争炮火或政治运动,众人谋生不易,无暇旁顾。
  
    显然,北大的文化底蕴是最近「北大边缘人」再度活跃的原因之一。日前,北大光华
  管理学院物流与电子商务系教授龙军生认为,「北大边缘人」的兴起是因为北大有浓厚的
  文化氛围、圣洁的学术殿堂、深厚的人文底蕴。
  
    其次,目前,大陆正处在传统工业与科技相结合的阶段。龙军生分析,在这个阶段,
  科技和经济领域形成了新的发现机制和培养环境,这让很多非主流创业者能通过自己的客
  观努力纳入主流社会。
  
  此外,他指出,「北大边缘人」现象,与户籍制度限制的削弱和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也有
  因果关系。但是,目前,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还很低,市场和政策对他们的关注度也比较
  低,因此,有关部门积极为这一文化边缘群体建立一个步入主流社会的「绿色通道」成为
  当务之急。
  
  
  --
  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负重任,责无旁贷。
  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
  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SOUND]http://211.68.72.35/chusanyi/jaychou/yehhuimei/05.wma[/SOUN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7 22:27:4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7:04 , Processed in 0.11460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