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630|回复: 20

[【主题讨论】] 当学文科的遭遇物理终极理论后的异想天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6 00: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也有其发展的极限,从歌德尔《论数学原理和有关系统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到不确定原理,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从粒子到超弦,似乎数学、逻辑学甚至统计学在大自然面前都失去了其庄严的一面。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如何统一?它们是否正确?最大与最小时空之比是否真的是10的40次方?似乎一切看起来都那么不可思议。在面对这些让人看起来头大的数字和命题时,我们下一步会选择什么工具?难道是社会学?社会结构,它的个体与整体看上去和那些粒子、量子......何其相似?物理实验会利用等效原理,是不是我们也会有一天利用社会与自然的类比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6 09: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啊,看不懂,坐个沙发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ieshu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6-7 07: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野版:我的感觉是,从20世纪初开始,学文科的人遇到学理科的人,彼此交流能听得懂的话,基本上就已经只有这么一句:“吃了吗?”从此就背道而驰,渐行渐远。彼此之间,如果再交流,大概已经是鸡跟鸭说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7 09: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小R不觉得文科生遇到理科生没法交流。
理由一:可以讨论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话题内容广泛可以是文科也可以是理科,毕竟文理可以相互学习的空间很大。
理由二:也可以交流共同所学的English嘛~~~~偶以前与理科生一起生活即是如此。
理由三:现如今新兴学术理论发展如此之快,既然可以用后现代解释文科当然也可以解释理科,所以不乏沟通的桥梁嘛。
小R胡乱说了几句,不同意见的可以拍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7 10: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aieshu2006-06-07 07:50发表的“”:
野版:我的感觉是,从20世纪初开始,学文科的人遇到学理科的人,彼此交流能听得懂的话,基本上就已经只有这么一句:“吃了吗?”从此就背道而驰,渐行渐远。彼此之间,如果再交流,大概已经是鸡跟鸭说话了。
兄说的话很有道理:
说心理话,我不太喜欢跟学文的交流
太麻烦,整了半天,不知道他要说点啥.
学理的喜欢直来直去.
科学吗,就是这样,干什么要拐弯抹角呢.
我女朋友就是学文的,还没有毕业.
听她说话我就觉得罗嗦死了.
不能一语中的,长长爱发些空的感想.
有时候觉得很无聊.
我们会吵架,哈哈.
不过,并不是所有学文的都是这个样子.
有很多文人也很有理科的思维,后来他们都会有一番
作为.
学理的要是有学文的文笔,也能有一番作为.
我的想法,上楼的不要向我拍砖头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7 11: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aieshu2006-06-07 07:50发表的“”:
野版:我的感觉是,从20世纪初开始,学文科的人遇到学理科的人,彼此交流能听得懂的话,基本上就已经只有这么一句:“吃了吗?”从此就背道而驰,渐行渐远。彼此之间,如果再交流,大概已经是鸡跟鸭说话了。

我的偶像:王士元先生,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電子工程學系)

王士元生於上海,1951年畢業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大學畢業後接著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專攻語言學,並於1959年完成他的博士論文。王教授在他的博士論文裡結合了語言學和聲響學的知識並且運用它去解釋機器的語言認知問題。他這方面的研究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這本期刊裡。

王教授畢業後在IBM研究中心裡作有關俄語翻英語的機器翻譯方面的研究,後來更在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語言分析的工作。之後他回到他的母校密西根大學交了一年書,一年後他轉到俄亥俄州立大學,並且在那裡成立語言學系和東亞語言學系並且擔任這兩系的系主任。

之後王教授獲得台灣大學中文系和人類學系所頒發的榮譽教授頭銜,並且於1966年到加州柏克萊大學擔任教授一職到1994年退休為止。在他擔任柏克萊教授的期間(1973)創辦了在語言學領域最主要的一個國際性的出版物: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王教授退休後仍繼續擔任伯克萊的教授、趙元任中心的理事、及中文語言學期刊的編輯

現職

趙元任中心理事

中文語言學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編輯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研究部語言學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語言工程講座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語言工程講座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香港科技大學兼任教授

大陸蘭州大學兼任教授

大陸南開大學兼任教授

大陸雲南大學兼任教授

研究興趣

語言工程(Language Engineering)、計算語言學(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語言學與進化理論(Language & Evolution)、實驗語音學、音韻學及歷史語言學。

俺要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ieshu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6-7 12: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叮叮糖兄是学语言学的?王士元先生可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啊!朱德熙先生原来好像也是学物理的,转行研究语言学也成了中国的大家了。看来,如果能够学兼文理,想不成名成家也难啊!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ieshu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6-7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R版:我理解野版的意思是,大家聊对方的专业内容,能沟通才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7 12: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aieshu2006-06-07 12:34发表的“”:
R版:我理解野版的意思是,大家聊对方的专业内容,能沟通才算。
深有同感。知音难寻知己难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7 12: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aieshu2006-06-07 07:50发表的“”:
野版:我的感觉是,从20世纪初开始,学文科的人遇到学理科的人,彼此交流能听得懂的话,基本上就已经只有这么一句:“吃了吗?”从此就背道而驰,渐行渐远。彼此之间,如果再交流,大概已经是鸡跟鸭说话了。

同感,再加一句,今天天气不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7 18: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数学原理和有关系统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
《Uber formal unentscheidbare Satze der Principia Mathematica und verwandter Systeme》
这篇论文原篇有谁读过?

哥德尔这篇论文为人类打开无限可知的大门~~

至于文理不相交,那大概是国内学人相轻的缘故
在西方教育中文理从来就都是不分家,只是各有侧重,而哲学就是一条相连他们的脐带

这位是我的偶像,呵呵
Donald Knuth自传的开头这样写道:“Donald Knuth真的只是一个人么?”作为世
界顶级计算机科学家之一,Knuth教授已经完成了编译程序、属性文法和运算法则
的前沿研究,并编著完成了已在程序设计领域中具有权威标准和参考价值的书目
的前三卷。在完成该项工作之余,Knuth还用了十年时间发明了两个数字排版系统,
并编写了六本著作对其做了详尽的解释说明,现在,这两个系统已经被广泛地运用
于全世界的数学刊物的排版中。随后,Knuth又发明了文件程序设计的两种语言,
以及“文章性程式语言”相关的方法论。

到目前为止,Knuth已经出版发行了17部书籍,一百五十余篇论文,包括了巴比伦
算法、圣经、字母“s”的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作为一名数学家,Knuth曾开创了几
门新的课程,为纯计算数学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所获得的奖项和荣誉数不胜数,其
中最值得注目的有1974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图灵奖(ACM Turing Award),1979年美国
前总统卡特授予的科学金奖(Medal of Science)以及1996年11月由于发明先进技术
荣获的极受尊重的京都奖(Kyoto Prize)。在不多的业余时间里,Knuth不仅写小说,
还是一个音乐家、作曲家、管风琴设计师。

是Knuth独特的审美感决定了他兴趣广泛、富有多方面造诣的特点,Knuth传奇般的
生产力也是源于这一点。对于Knuth来说,衡量一个计算机程序是否完整的标准不仅
仅在于它是否能够运行,他认为一个计算机程序应该是雅致的、甚至可以说是美的。
计算机程序设计应该是一门艺术,一个算法应该像一段音乐,而一个好的程序应该
如一部文学作品一般。

早期经历
Knuth,1938年1月10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他在模式方面辨别和熟练
操作的能力在八年级的时候开始显现出来。当时,当地的一家糖果制造商举办了一
项比赛,比赛要求选手用其品牌“Ziegler's Giant Bar”中的字母组成新的单词,规
定时间内组成单词数量最多者获胜。Knuth参加了比赛,并以单词总数4500余个远远
超过了裁判的2500个的标准,轻松赢得头奖。赛后,Knuth说道,如果自己当初想到
回答时用些省略符号的话,还能写出更多。这次比赛Knuth为学校赢得了一台电视机,
还为每个同学赢得了一根糖果棒。

Knuth多产的出版事业开始于他的高中时代,当时他的科技设计被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Search 光荣提及。他的“Potzebie System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的基础章节被登在“Mad”杂志第26号,“Power”的基础章节被叫作“whatmeworry”。“Mad”
的编辑认识到了年轻的Donald著作的重要性,以25美元买下了他的文章,并刊登在了其
1957年6月的期刊上。

高中的时候,Knuth对数学并没多大兴趣,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主修的课程:听音乐和
作曲上。他在高中的乐队里吹萨克斯、大号时,曾把Dragnet、 Howdy Doody Time 和
Brylcream的主题曲联成一段新的音乐。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在近期评论自己的早期作品
时承认:“对于版权,我一无所知。”

虽然Knuth的等级平均分是学校历史上最高的,但是他和他的指导老师还是对他能否成功
学习大学数学持怀疑态度。Knuth说在他高中阶段和大学早期一直有一种自卑感,这个问
题一度是他的一个障碍。作为一个大学新生,Knuth没有对于失败的恐惧,他花了许多时
间攻克额外的数学难题,几个月后,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

高等教育和早期的计算机工作
当Knuth在Case科学院(现在的Case Western Reserve)获得物理奖学金时,梦想成为
一个音乐家的计划改变了。Knuth回去继续研究数学是在大二,当时一个爱出难题的教
授提出了一个特殊的问题,并说哪个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就立刻记成绩“A”。Knuth跟
大多数同学一样,也认为那是道解不出来的题目,直到有一天,他错过了公共汽车,
只能步行去看一个演出,Knuth利用路上这点空闲时间决定尝试一下。那阵子他运气
真的是非常好,不仅问题很快就解开了,得到了“A”,还成功地经常逃课。虽然Knuth也
承认,逃课让他有负罪感,但是很明显,他完全有能力补上落下的功课,接下来的一学
年,他的离散数学就又得了个“A”,而且还获得了给自己不能参加的课程评定论文等级的
工作机会。

1956年,作为Case的新生,Knuth第一次接触到了计算机,那是一台IBM 650。Knuth说
直到一年后,女孩才进入了他的生活。这又是计算机科学界一直以来亏欠科学家们的
一个事例之一。

Knuth很快便开始“闲逛”,编写可以执行数学函数的程序。他的第一个程序是把数字转
化为素数,第三个是做井字游戏(或者说是让计算机在改正每次输的错误的过程来学会
玩井字游戏)。作为学校篮球队的经理,Knuth编写了一个根据不同成绩标准评定每个
运动员对球队贡献等级的程序,他的努力赢来了那些认为这样做有助于球队赢得同盟冠
军的教练的好评(虽然,无庸质疑,不是每一个运动员都这样认为)。Knuth的成就成了
新闻周刊的标志,他和教练、计算机的照片也被刊登在IBM650后来的说明手册上。

1960年,Knuth从Case毕业时享有着最高荣誉,在由全体教员参加的选举上,他因其公认
的出众成就获得了硕士学位。1963年,Knuth回到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攻取了数学博士学
位,之后成为了该院的数学教授。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任教期间,Knuth作为Burroughs
公司的顾问继续从事软件开发工作。1968年,他加入了斯坦福大学,九年后坐上了该校计
算机科学学科的第一把交椅。1993年,Knuth成为斯坦福大学“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的荣誉退休教授。

早期成就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的开端
1962年,Knuth还是个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了他计算机程序的工作。那时,他已经开始了
个人咨询,为不同的机器编写编译程序。编译程序是一种翻译原始或高级语言和对象或
二进制机器语言的中间语言。在不知道众多软件公司正高额寻求成百上千的编辑者的情
况下,Knuth编写了一个程序,赚得5000美元,他的名字立刻响誉了整个行业。世界上
一流的出版社Addison-Wesley找到Knuth,请他写一本关于编译程序的书。到1966年,
Knuth已经发表了3000页的手写设计草图,并且发明了一种综合方法,用于分析或决定
结构翻译所客观需要的文法规则。最近,关于他的那第一部著作,Knuth自己这样评
述:“用三年半的时间写第一章可并不是件好事。”

当Knuth的出版商计算出他的那3000页的笔迹打印成文章大约需要2000页时,大家才发现
这实际上是一项多么大的工程。Knuth决定将它详述,成为一部更大的关于程序设计科学
的纵览,共分为七个部分。一部巨著就这样——诞生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至今
仍是各程序类图书书架上标志性的书籍。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在1995年接受一次采
访时说,“如果你认为你是一名真正优秀的程序员,就去读第一卷,确定可以解决其中所
有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盖茨本人读这本书时用去了几个月的时间,并同时进行了难
以置信的训练。盖茨还说:“如果你能读懂整套书的话,请给我发一份你的简历。”

依Knuth本人所讲,《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是他毕生最重要的事业,其目的是“组织和
总结所知道的计算机方法的相关知识,并打下坚实的数学、历史基础”。Knuth撰写的前
三卷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到1976年为止,已卖出超过一百万册。他目前正全神贯注地编
写第四卷,他期望第四卷的篇幅约为2000页,并分为三个独立的章节。为了完成丛书的
其余部分,Knuth现在进入了一种引退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这项工作。Knuth说,一般
说来,他更喜欢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神完成一项工作,正像他自己在书中提出的:按
“一批”的模式。

Knuth从他主要的工作计划中拿出了十年,即从1976年起,致力于对数字排版的研究,
设计了著名的文件准备TeX系统,字体生成程序METAFONT。这项工作带来的值得注意的
副产品是用于结构文件和“文章性程式语言”附随方法论的WEB和CWEB语言。

现在,Knuth和他的妻子Jill,两个孩子John 和Jennifer一起,住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
他继续着《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第四卷的编写工作。虽然说Knuth是全身心的投入这一
项工作,但他还是能挤出时间研究MMIX的设计,那是一台64位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而他的业余爱好仍然是音乐,还一直邀请那些能够即兴演奏四手联弹钢琴曲的人们给他
留下便条,以便安排一些活动。

成就简要回顾
编译程序
编译程序能够实现高级语言和二进制机器语言之间的翻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
Knuth教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虽然现代的软件已经可以使其变的简单一些,但编写
编译程序仍被认为是一项极为困难的工作。Knuth教授在这方面最著名的成就是LR(k)分
析的研究,那是一个能使确定一串字符文法规则的过程更加顺畅的值得注目的方法。

属性文法
在编译程序的工作之后,Knuth教授走上了形式上定义程序语言意义、语义的研究道路。
他建立起一个更加经济的方法去通译联合规则,他把这种方法称作“属性规则”。该方法
创立的同时,计算机科学的子域被称作“属性文法”。

算法
也许Knuth教授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最原创的贡献就是他对于算法的分析。算法是编写一个
程序,使之能去完成一项任务的基础,例如搜索或分类等。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时,
Knuth教授在一个毕业生的协作下,开发了用来探究数学公理推论的Knuth-Bendix算法。
1968年,Knuth教授在斯坦福,和他的一个学生开发了Knuth-Morris-Pratt算法,该法则
使计算机在文章中搜索一串字符的过程更加连贯。他所著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是
一个详尽的算法实践和科学的概观。

数字化排版
“数学书籍和杂志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漂亮了。”Knuth教授在一篇早期关于数学排版的文章
中这样写道。由于对计算机排版的校样的低质量感到无法忍受,Knuth教授从他史诗性的
七卷集巨著的编写过程中拿出了十年时间,来开发一个高质量的计算机排版系统。其间,
Knuth开发了两个用于文件排版和字体生成的软件系统,这两个系统现在已被世界大多数
出版社运用。它们分别是TeX,用于出版业的科学排版,和“优美文章”的产品;METAFONT,
一个字体生成程序。

结构化文件和文章性程式语言
Knuth教授的排版研究,引领他发明了文件构造的两种语言和一个方法论,叫作“文章性程
式语言”。语言分别是WEB和CWEB,它们促进了程序编写向“文学作品,是用来阅读的”这个
方向发展。这两种语言的结合,一种是文件格式化,另一种是程序设计,这就使程序员能
够同时创建两个不同的系统程序,一个面向人,另一个面向机器。当一条过程清楚地描述
程序并促进其维护时,另外一个则产生一个机器可执行的程序。这些工作就是Knuth教授在
实现其使程序设计为读者易懂、甚至感觉漂亮的目标的过程中,在计算机领域里所做出的
巨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7 22: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我发这帖子,一是最主要的是想找出理工科的朋友能同大家一起交流,二是想向大家学习量子物理和广义相对论方面的知识。我在这个帖子中想明白的东西是,无论是薛定谔的猫详谬,还是多宇宙理论,其实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我明白量子力学中量子论始终是概率精确度的探讨,即使是超弦也不过是对量子状态的假设,但这毕竟是确立了这么多年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又与周易等哲学概念如此接近。希望理工科的朋友能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简明的介绍,我的想法是人文科学的发展和理工科学的发展必然是相辅相成的,而交流是最关键的。我水平是欠缺的,但我希望大家能够交流起来。希望大家能够多参加讨论,把我们读书区的广泛讨论模式建立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7 22: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aieshu2006-06-07 07:50发表的“”:
野版:我的感觉是,从20世纪初开始,学文科的人遇到学理科的人,彼此交流能听得懂的话,基本上就已经只有这么一句:“吃了吗?”从此就背道而驰,渐行渐远。彼此之间,如果再交流,大概已经是鸡跟鸭说话了。

恐怕未必吧,你不说大家怎么交流,未必交流不通的,我想也许我不太懂得波函数,但我能明白量子理论是什么,明白超弦是什么。呵呵。当然,也正因为不甚了了,才会向大家请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7 22: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也许理工科的朋友们省略了数学的论证过程,还是可以和文科朋友尤其是哲学学者交流的。实在性、互补性、决定论、非决定论、定域性、非定域性都可以成为概念讨论的焦点,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8 00: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野樵2006-06-07 22:14发表的“”:
……我也许在读书不会待太久了,所以才不等长歌兄,而依靠自己的些许物理知识发起这次讨论。。



版主这是什么意思啊
刚刚喜欢这里
可是~

太多 离别了

是因为工作,还是别的什么?
不方便回答就不用回答了

野樵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8 07: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文科与理科的碰撞如此剧烈的话,那我就建议在读书参考里分“文参”和“理参”两个板块,分别由专管斑竹担当,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惑了。即便是文理兼收的大家之作,只要在相应的板块里,再困难也不会太出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8 22: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书一本

“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 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
http://www.duxiu.com/book/000/00 ... 445B1D078D9A8F1.htm

上个世纪末美国一段论战传奇

大家要的话,我来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9 06: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hooker2006-06-08 22:44发表的“”:
推荐书一本

“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 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
http://www.duxiu.com/book/000/00 ... 445B1D078D9A8F1.htm

.......
很想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9 1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灵ftp上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2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0 08: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hooker2006-06-09 11:21发表的“”:
百灵ftp上
浏览此贴需要威望
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2:37 , Processed in 0.13128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