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21|回复: 2

[【文史类】] 追本溯源看语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 14: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一个时期以来,很多教语文教师根据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就“语文的性质和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思考和讨论。
  “语文的性质和目标是什么?”这也是我一直想弄清楚的问题。虽说自己进行过一些思考,也看过许多专家、学者、同行的观点,但所见到的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给人的感觉是语文教学已经无路可走,语文只能转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了!
  的确,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语文不被学生重视,不被家长重视,甚至不被其他学科的教师重视!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我不禁要问“语文真的好学吗?”、“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在在哪里?”、“语文到底要担负什么样的任务与责任?”。在很多专家、学者试图援引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时,我想起了一位艺术家曾经说过的话——“当你在创作中感到迷惘而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你不妨扪心自问:‘我创作的原点在哪里?’那样你就会找到正确的答案。”是呀!那语文这门课程的“原点”在哪里呢?如果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即语文教的是汉语,语文教的是中华民族的语言,语文的课程设置应符合于汉语本身的属性,语文课程应该是中国几千年来思想道德、文化内涵的具体反映,语文就是“汉字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句话的延伸。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应该体现出华夏文明的全貌,语文教学应在依据汉字的独特属性的基础上,担负起传播华夏文明的重要使命——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原点”!这就意味着语文不应只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还应该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反观现行的语文教材、课程形式、考察内容都与“这个原点”存在着不同层次上的偏离!(在这里我从争议最大的“考察内容”说起。这也是我对这种种偏离的认知过程。)
  一、考察内容偏离了语文教材,这已经是一种共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每当讲到一些文化知识的时候,学生总是会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但要想让学生自己去学这些文化知识的时候,学生总是表现出不屑的态度。为什么呢?因为考试不会考!我要说的的是高考对于语文的考核,不但在内容上远离了教材,而且在文化要求上更与语文的原点相去甚远!即便有一点儿文化相关的内容,但与语文所应担负的使命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由于篇幅有限这一点我就不赘述了。
  二、我们经常说内容决定形式。而现行的课程形式却忽略了这一条规律。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它除了需要人们认识之外,还要求学习者了解文字的内涵,因为这种内涵是文化的积淀的反映。相对表音文字而言,后者的贯彻尤其重要!但现行的课程形式完全是按照表音文字的学习过程展开的!本来汉语应该“知”与“解”并重的,而现在的课程形式只重“知”不重“解”,这样下来就形成前面提到的“语文好学”的错觉,有很多人认为识字就可以了,根本没有看到汉字后面的文化内涵,这样的人学到了“表”就沾沾自喜,根本不想(也不知道)“里”的重要。
  再有用西方的课堂形式,来贯彻汉语教学也有不妥的地方。西方的教师一开始就是以伴读的形式出现的,所教的表音文字没有文化内涵的要求。相对而言,汉字的学习要困难得多,艰深得多,正是这种难与深决定了古代在教学过程中,师要尊,生要逊;师要严,生要勤的模式。因为不这样就很难真正学到汉字所承载的“知”与“解”并重要求。所以笔者要在这里说正是这种对西方教育形式的“借用”使得汉语在实际的教学中失去了重要的文化传承的功能。
  (我们现在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自私、无利、西化严重,其实这也是借用西方教育模式的间接结果。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我们也只是模仿了西方的教育的表象,从而真正成为了“邯郸学步”的现代版。)
  三、教材偏离文化的要求。
  就笔者所见的教材分析,大多数教材的安排是循着“文字——文体——文学——文化”的思路安排的。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合理模式,但问题是“文化”不是简单的前者的总和!“文化”应该是贯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内容。也许有人会说,这有点夸张吧?我要说:不一点也不夸张。如果我们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就必须让语文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如果我们要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就必须让语文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如果我们要体现语文的民族性就必须让语文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而实际生活、生命意识、民族情感正是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
  那么,怎么把“文化”贯彻在“识文断字”的过程中呢?在这一点上古人要比我们超前得多!
  我们都知道清代私塾教育的规范教材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总称“蒙学三种”)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看到那些童子在识字的同时,都接受了哪些教育呢?《三字经》中的道德规范,为人准则、《千字文》中的历史知识,自然常识、《百家姓》中的生活必备的应用知识。这样的教材,既重“知”又重“体”,既重“解”又重“用”,才是真正符合汉语双重要求的教材。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偏离了语言本身的要求、课程形式冲解了语言的文化要求,考察不但偏离了教材更是偏离了汉语的文化内涵。可以说这种“偏离”的影响,造成了目前纷争不已的局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讨论语文课程性质与目标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眼光根据以往的惯性往外看的时候太多了!其实,回过头去,正确的分析汉语的内在要求、分析古代的教学过程并提炼出符合汉语特殊属性的目标与内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2006.05.27写于陋闻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9: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行语文“文”与“质”分离原因的简单分析。
一历史的原因。五四以来民主与科学的引入,人们看到西方的发达,开始模仿西方的学习制度。语言中对文化的传承的要求因外来的思想冲击而减弱。
二、认识的错误。建国后,出于意识的原因没有人分析和继承封建教育的教学思想。反而直接从苏联搬过来他们的教学方式。后来又开始转向了西方的教育理论。
三、特殊时代的要求被误用为普遍的法则。曾几何时,识字被人们称作了学文化,“识字”只是扫盲的基本要求,距离“文化”简直是天壤之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5 03: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汉字
04年的司法考试最难的一道“题”据说是考查“猥亵”二字的写法,因为平常在电脑上用拼音敲字敲得多了而忘记这两个不讨喜欢的字的形体构造的考生不在少数,很多人事后在网络上大吐苦水。

富有表达力与华美辞藻的语言,缺少逻辑与论述力量的语言。在千年走来,我们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5 05:17 , Processed in 0.18926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