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07|回复: 0

一个老教授的教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7 10: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听了学校一位资深教授关于科研的讲座,很有体会,做下摘录与大家共享

一、“要创新,就不要为功利所动,就不要浮躁”  “目前的学术界,科研界被一种浮躁的氛围包围着。大家忙着写论文、评职称,忙着上SCI、EI检索,但大家的治学态度却有待商榷。”本科生写毕业论文,几个试验,几组数据,就拿过来评审,这些都是浮躁的表现,搞创新就必须不为功利所动。他说自己在日本学习期间,潜心研究材料制备工艺,几年间做了600个试验。“大家不要被一些宣传所迷惑,认为创新就是一个点子,一个好的想法,其实创新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必须有过人的技能、过人的功夫,才能把别人做不了的事做好,才能将你的想法转化为成果,但这样的基础不是靠写论文就能获得的,同样不是查资料所能获得的。”

二、 “习惯为创新之母,创新得益于好的习惯”
“创新其实是来源于生活的。一方面,创新的点子、想法、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都有可能来源于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分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历史上很多科学发现、创造发明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细小事物的‘斤斤计较’。要学会专注凝思,摆脱外界的干扰,这样能将事物的本质‘分离’出来。”
教授说,他的许多想法都是在深夜两三点钟从半睡半醒状态下想出来的,因为这个时间最安静,大脑可以排除一切干扰。“另一方面,创新离不开好的生活习惯。没有寻根问底的习惯,就不会找到事物的本质;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就会在探索中失去方向;没有精益求精的习惯,就不会做出尽善尽美的设计;没有为他人着想的习惯,就不能与他人精诚合作,没有合作,哪里有创新?这些习惯无时无刻不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也无时无刻不左右着你的处世为人。同样,他们也左右着你在创新之路上是否能走得更远。”武教授这样告诫同学们。
习惯在于培养,只要从身边小事情做起,持之以恒,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时间再长,习惯成为气质,气质成为修养。将好习惯积累下来,就接近了成功……“但只有好习惯就能创新吗?一个老农民什么好习惯都具备,那他就一定能创新吗?”教授笑着问,“我们还要有能力!”

三、“拥有两只手,人才能创新”
教授认为,如果习惯是人的左手,那么能力就是人的右手,拥有两只手,人才能创新。大学生应该掌握4种能力:首先,要有获取新知的能力;其次,要有工程实践的能力;再次,要有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有交流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这不仅仅是创新要具备的能力,而且是大学生一生所需要的,也是大学教育的目的所在。他们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获取新知与工程实践是基础;发现与分析问题是关键;与他人交流合作沟通是手段。只有将这4种能力协调的运用起来,才能抓住机会,走向成功。

思为行之先,教授希望我们能够拥有深邃的眼睛,不要盲从,不要追风。那就让我们去做一个拥有智慧的创造者,做一个能为国家基业做出贡献的实践者

个人感觉极有收获,与大家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7 22:43 , Processed in 0.1171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