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5-6 16: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一)
第一节、奈达翻译理论概述
1.奈达的翻译思想可分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1)描写语言学阶段1943-1959:博士论文《英语句法概要A Synopsis of English Syntax,1943》,《论词法:词的描写性剖析Morphology: The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Words, 1946》,《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Bible Translating:An Analysis of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1947》,《圣经翻译Bible Translating, 1947》,1959年在布劳尔编辑的论文集《论翻译On Translation》中发表的《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s Exemplified by Bible Translating》
2)交际理论阶段1959-1969:《圣经信息和传教使命Message and Mission: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Christian Faith, 1960》,《语义结构与翻译对等的几个问题Some Problems of Semantic Structure and Translational Equivalence, 1961》,《圣经翻译与语言科学Bible Translating and the Science of Linguistics, 1963》,《语言与语义结构Linguistics and Semantics Structure, 1964》,与塔伯(Taber)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1969》,《翻译科学探索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1964》,《翻译科学Science of Translation, 1969》。这十年是奈达翻译理论的形成期和确立期,形成了其系统的翻译理论,即翻译的交际学理论。
3)社会符号学阶段:他一方面保留交际理论的观点,另一方面,他对自己以前的不少观点或修正或补充和发展。他更多地注意到了语际交际中的文化因素问题,并开始采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翻译问题。《论翻译的社会语言学理论Translating Means Communicating: A Socio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1979》,与雷伯恩合著的《翻译文化的语义传递Meaning Across Culture, 1981》,《译意Translating Meaning, 1982》,与冉•德•瓦尔德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on,1986》,《跨语际交际的社会语言学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1996》。
这一期间,奈达还集中研究翻译中的语义问题:《语义的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 of Meaning, 1975》,《语义结构探索Exploring Semantic Structure, 1975》。
2.奈达翻译思想概述:
1)奈达是语言的共性论者a universalist。他认为各种语言具有同等的表达力。“一种语言所能表达的事情,必然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Nida and Taber, 1969)因为,他认为,人类的共性多于差异,在人类经验和表达方式中存在着一种“共核common core”。
他也承认,语言除了共性之外,毕竟还是有个性的存在。语言的差异主要在表达方式上。他说:“一种语言所能表达的事情,必然能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但如果表达的形式是所表达的意思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情况就不同了。”(Nida and Taber, 1969)
2)他经历了一个从倾向于把翻译看作科学到把翻译看作艺术的转化过程。在交际理论阶段,他试图把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研究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以语义为核心,包括翻译涉及的各个方面,即我们需要在动态对等的层次上进行这种比较。但即便在这一阶段,他也承认,对翻译的描写可在三个功能层次上进行:科学、技巧和艺术。
在向社会符号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翻译理论过渡的过程中,奈达越来越倾向于把翻译看作是艺术。一方面他认为,归根结底,翻译是艺术,并认为“翻译家是天生的”(1981);另一方面,他把“翻译是科学”的论点改为“翻译研究是科学”。
最近,奈达又认为翻译基本上是一种技艺technology,因为“这需要多种学科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译作,包括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交际理论。”(Nida ,1986)
3)奈达的翻译思想可总结成下面三句话:翻译是交际活动;翻译主要是译意;为了译意,必须改变语言表达形式。
这三点有着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奈达运用交际学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交际活动,具体地说来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交际的目的是使参与 交际双方或各方能沟通,使之相互理解。要使双方或各方相互沟通,就要把信息的意思传达清楚。因此,翻译首先要译意。由于不同的语言的表达形式各异,因此,要译意,就必须改变语言的表达形式。可以说,奈达的所有翻译理论都是围绕这一基本思想展开的。在他看来,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再现原文信息。”
4)关于翻译的性质,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概念,后来又改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他认为,“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Nida and Taber, 1969)”。
所谓“切近”是指“切近源语的信息”;“自然”是指译语中的表达方式;“对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是对等语equivalent而不是同一语identity。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强调的是信息对等而不是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他突出了翻译“内容为主,形式为次”的思想,引起了不少误解。,认为只要翻译内容,不必顾及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各种自由译free translation?都被冠以“动态对等”之名。所以奈达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中把它改为“功能对等”。他在功能对等中,对信息做了进一步的界定,声明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也包括语言形式。他认为,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改变形式对等。”他认为,形式也表达意义;改变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因此他提出了改变形式的五个条件:
(1)直译会导致意义上的错误;(2)引入外来语形成语义空白semantic zero,读者可能自己填入错误的意义;(3)形式对应引起严重的意义晦涩;(4)形式对应引起作者原意所没有的歧义;(5)形式对应违反译入语的语法或文体规范。(Waard and Nida ,1986)
5)关于翻译过程,奈达认为可分为四个阶段:分析analysis(确定原文文本的意义,内容和形式都要考虑)、转换transfer(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这是译者用一种语言思维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思维的过程)、重组restructuring(分析的过程就是把源语的表层结构转换成深层结构;而重组就是把深层结构转换成译语的表层结构)和检验test(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检验的不是文字或语法上的对应,而是对比原文的意义和译文的意义是否对等)。
6)社会语言学的翻译理论:《语际交际的社会语言学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1996》是对奈达的社会语言学的翻译观的系统总结。
对奈达来说,在翻译中,意义是第一位的,形式是第二位的。形式对应会抹煞原文的文化意义,即原文中的社会语言学特征,从而妨碍跨文化交际。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损人,而且要把两个不同民族的世界联系起来。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翻译必须考虑文化的多样性及在译文中体现文化因素的方式方法。其关键是,译文是否能在译入语的文化背景中产生原文在源语文化背景中的相应的效果。
他谈到,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结构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社团中语言的使用及与使用有关的价值观念。这两者密切相关。谈社会语言学而不谈语言结构是不可能的;谈语言而不涉及有关的文化因素,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词汇、语法和话语的社会语言学意义是翻译中的中心问题,因为,在交际中,最困难的是语言和文化的特殊性。社会是语言和文化结合的环境。没有语言,文化就不能存在;语言也只有反映文化才有意义。社会语言学揭示了语言符号的社会意义。同时,也应意识到,上下文在确定意义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语言的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变化和交际的频繁。所谓文化,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一个社会中信仰和习俗的总和”。
正因为如此,奈达后来放弃了句子生成转换的观点,其中一个原因正是这种转换只涉及句子结构,不顾及句子或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因素。
在该书最后一章“翻译工作者的语言观”中,奈达指出,称职的译者总是把语言看作是交际的工具,他们主要关注的不是语言的结构,而是关注作者向读者或听众传达概念的潜在的创造力;也应考虑文本的各种目的,并在翻译中突出主要目的,不要与次要目的混淆。
最后,奈达对动态/功能对等做了进一步阐述。他现在认为,光提出“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看来是不够的。可以有几种译文,并都可以认为达到了动态/ 功能对等,但没有一种译文可以称得上与原文是完美的对等。因此,他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翻译对等这一概念。同时,也必须指出,对待决非数学意义上的完全的等同。翻译只能达到功能对等,或者说是“实际上的交际对等。”因此,他提出了“最高层次的对等”(“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这种高度的对等几乎是永远达不到的,尤其是两种语言和文化差异较大时更不可能达到。)和“最低层次的对等”(“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这两个概念。他指出,在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对等。承认对等有一定的范围,这是较为现实的做法。这就使得我们能比较现实地处理不同类型话语之间的差异,使听众或读者认识到这种差异和译文的不同用途。
但要衡量译文成功与否,不仅要分析译文为之服务而又不懂原文的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对译文质量的看法,而且还要了解专家的评介,因为他们懂原文,也有搞创造性翻译的经验,而且他们非常了解形式和内容这两方面的交际的目的。
第二节、奈达翻译理论的影响
1. 比克曼(John Beekman)和卡洛(John Callow)合著了《翻译圣经》(Translating the Word of God,1974)一书明显地打上了奈达的翻译思想的烙印。比克曼和卡洛给“忠实的翻译”下了如下的定义:“传译了原文意义和原文动态的翻译,称之为忠实的翻译。”根据他们自己的解释,所谓“传译原文的意义”,是指译文对译文读者或听众传达了原文对原文读者或听众所传达的信息。这个信息不应有任何歪曲或改变(尽管形式可以改变)。信息的内容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所谓“传译原文的动态”,是指(1)译文应使用接受语自然的语言结构;(2)译文读者理解信息毫不费力,译文应与原文一样自然、易懂。
该书还提出了关于直译的意译的新概念,即所谓“直译”和“符合习惯的翻译。”
在传统的翻译观中,所谓直译与意译是以源语的表达形式为依据的。如果翻译活动产出的译文的表达形式接近源语的表达形式,那么这种翻译就被称为“直译”。反之,如果翻译活动产出的译文的表达形式与源语的表达形式相去甚远,而是接近或者干脆就是使用译语的表达形式,那么这种翻译就被称为“意译”。而比克曼和卡洛的观点则是以译语的表达形式为依据。他们认为,译文的表达形式更接近于源语的表达形式,则可称为“直译”;反之,如果译文的表达形式更接近于译语的表达形式,则称为“符合习惯的翻译”。如果源语与译语之间存在很多共同之处,两者的词汇结构与语法结构常有完全一致或十分接近的情况,这时在翻译中就可以将源语的表达形式完整地移植到译语中去,而且也符合译语自然的表达形式。这种情况传统上一般被称为“直译”,因为传统的“直译”与“意译”观的衡量标准是以源语的表达形式为依据的;但在约翰•••比克曼和约翰•••卡洛看来,这种翻译应当属于“符合习惯的翻译”,因为其衡量标准是以目的语的表达形式为依据,而不管这种表达形式与源语的表达形式一致或相近与否。
他们也认为,在翻译过程中,意义是第一位的。译者所要传达的是源语表达的信息,而不是源语的表达形式。
2. 米尔德里德•L•拉森(Mildred L. Larson)在其著作《意译翻译法:语际对等指南》(Meaning-Based Translation: A Guide to Cross- Language Equivalence,1984)中也同意约翰•••比克曼和约翰•••卡洛关于“直译”与“符合习惯的翻译”的新划分,其衡量标准也是译语的表达形式,稍有不同的只是她称之为“以形式为基础的翻译”与“以意义为基础的翻译”。前者试图遵循源语的表达形式,即传统上所称的“直译”;而后者力图用译语自然的表达形式来表达源文本的意义,即约翰•••比克曼和约翰•••卡洛所称的“符合习惯的翻译”。拉森还从语言的表层结构(语法结构与词汇结构)与深层结构(语义结构)的理论对此作了论证。她认为,我们要翻译的是语言的深层结构,即意义,而不是表层结构,即语言表达形式。从源语的表层结构直接转换成译语的表层结构,即可称之为“直译”;而从源语的表层结构,经过分析,找出其深层结构,再将其转换成译语的表层结构,这就是“符合翻译习惯的翻译”。
在该书的序言中,拉森说:“在翻译中优先的原则是以意义为基础,而不是以形式为基础。一旦译者确定了原文的意义,其目标就是在接受语中表达这同一个意义,其表达形式可能与源语的表达形式完全不同。”“翻译基本上是改变形式a change of form……是用接受语(目的语)的形式替代源语的形式。”她又说,翻译是译意,把源语的意义移植到接受语中去,其是把源语的表达形式转换成译语的表达形式。
3.吉恩•H•格拉斯曼(Gugene H. Glassman)在《翻译大辩论The Translation Debate: What Makes a Bible Translation Good, 1981 》中提出了“以形式为标准”和“以内容为标准”的两种翻译方法,对比克曼和卡洛的“直译”“符合习惯的翻译”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前者基本上是传统的翻译方法。使用它的人认为,各种语言大致是相似的,至少译者可以从一种语言直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这种方法一般被称为“形式对应”。换句话说,其重点是放在原文或源语的表达形式上,译者尽一切努力使目的语的表达形式与源语的表达形式一致。而后者不是从一种语言的表层结构直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表层结构。一个称职的译者,应该经过一个分析、转换和重新组织的过程。这种方法一般被称为“动态对等”。按照这种方法,译者应力求使译文读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趋于一致,即把重点放在原文的内容上。
第三节、奈达翻译理论评析
1.奈达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语文化为依归,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理论。译意是其理论核心。
在翻译中“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的观点并没有错。问题是这一原则的应用与原文的可译性有很大关系。 所谓原文的可译性是指原文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如果原文的内容重于形式,可译性就大;如果原文的内容与形式同样重要,可译性就受到一定限制;如果原文的形式重于内容,可译性就更少了。
奈达提出了“形式对等(后改为“形式对应”)”的概念,以与“动态/功能对等”相区别。他所谓的形式对应是指在目的语中保留源语的形式结构,不管这种形式结构符合不符合目的语表达形式的规范。
申丹在《论翻译中的形式对等》(1997)指出,所谓形式对等是用目的语中的对应形式结构来替代源语中的形式结构。她的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翻译中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因为不同的语言往往都有很多对应的形式结构或者说是表达方式工。如果形式对等是指目的语中与源语对应的形式结构,那么,很大部分的源语形式是可以在译文中保留下来的。那些只有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与源语形式结构相对应的表达方式,才需要改变形式。这样,需要改变的形式结构就大大减少了。从这个观点来看,译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就能达到更大程度的统一。
因此,似乎可以把奈达所说的在目的语中保留源语形式结构称为“形式对应”,把申丹所说的用目的语对应形式结构来替代源语中的形式结构称为“形式对等”。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之间的头中比功能对等与形式对应之间的头中要小得多。
2.奈达的功能/动态对等是建立在等效论的基础上的。翻译中的等效论并非是他首先提出的。19世纪下半叶阿诺德与纽曼就荷马史诗的翻译发生的大辩论的焦点之一就是读者的反应问题。关于等效论的争论,主要是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展开:(1)谁能知道原文读者的感受和反应?(2)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反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究竟以谁为标准?(3)谁是评判者,谁能确定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反应?(4)等效论的适用范围问题。有些人认为,它可能适用于《圣经》翻译,对文学翻译不适用。
翻译总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在一个特定的民族中进行的。在同一个时代,同一层次的读者读同一部著作,总有大致相同的感受和反应。即使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读者,也会有大致相同的看法。否则,许多作家和许多作品为什么在不同时代都被认为是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品中?――――伟大的原因一样吗?!
奈达指出,效果的衡量不应是没有特定条件的、抽象的评判,而是有具体条件的,即读者的类型和翻译的目的。
文学翻译主要的是要译出原文的神韵和精神,重现原文的效果,故有“译味”和“神似”之说。因此,奈达的动态/功能对等是适用于文学翻译的,但它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文体和一切翻译目的。比如,哲学、历史、科技等著作,就要求如实地传达原文内容,不能迁就目的语读者的水平或目的语的文化规范。
按奈达的说法,译文要达到动态/功能对等,不仅译文的表达形式要纳入目的语规范,而且在文化方面也要纳入目的语文化的规范,即“归化”。
传统的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忠实”,实际上主要是以作者为中心的。奈达则是主张把作者带到读者中去,认为译文必须通顺易懂。
勒内(1989)进一步指出,近来的文学批评开始更注重读者及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这个问题对于翻译来说,尤为重要。没有任何其他文学活动比翻译更需要依赖于读者。因为,翻译就是为不懂原文的读者服务的。如果说译者对作者的责任是忠实,那么对译者的责任就是明白易懂。译者总是想方设法地与读者沟通,因为读者是他服务的对象。译者调动一切手段都服从于“为读者服务”这一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