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藏高原特殊生境中植物多样性的起源和进化机制的研究”,最近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专家中期评估。该项目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在青藏高原特征或代表类群的进化模式、多样性形成机制以及进化速率,极端环境下物种适应机制极其繁殖生物学的特征,染色体倍性进化在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下规律等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共完成和发表论文24篇,其中在该研究领域著名的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Annals of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中收录论文12篇。
在青藏高原染色体倍性进化的研究方面,对传统的学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国外一些学者研究指出,在北纬60度以上多倍体发生频率为70%以上,而在北纬80度的北极圈附近多倍体可占到80%以上。故认为植物染色体的加倍而产生“预适应机制”(Preadaptation)对植物适应高海拔或高纬度极端环境有重要的意义。横断山区众多的高山环境和较高的特有性,通常认为多倍体发生应该占有较高的比例。但对横断山地区552种被子植物染色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恰相反,该区被子植物中属内多倍体发生率仅有22%。在此基础上又对一些横断山为分化中心的类群和特有类群的染色体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即便是仅分布在高山冰缘极端环境中的特有类群如苁菔属、高山豆属(Tibetia)等,目前研究的结果也都是二倍体,多倍体特别是属内多倍体在横断山植物(已知分析的种类中)扮演了非常小的角色;通过对多倍体为主的类群如莨菪属(Anisodus)以及所属天仙子族(Hyoscyameae)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族染色体的多倍化可能是在青藏高原隆升以前就已经发生了,喜马拉雅的隆起及高山环境对该族的多倍体进化可能是起很小的作用。因此,该研究结果不支持传统和国外学者的推论,同时也提示横断山植物区系的进化可能主要在二倍体水平上,多倍化可能不是其区系进化的主要动力,这对重新认识多倍体及物种进化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已分别发表在Annals of the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和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上。 http://www.cas.cn/html/Dir/2006/04/25/9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