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43|回复: 2

[【文史类】] 城市地理研究参考书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1 12: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清城市地理参考书目

禹贡论坛

《顺天府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明]张爵,[清]朱一新编《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京师坊巷志稿》,北京出版社,1962
[明]刘桐、于奕正合著《帝京景物略》,古籍出版社,1980 刘桐”应为“刘侗”。
[清]潘荣陞《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汤用彬、彭一卣、陈声聪编著,钟少华点校《旧都文物略》,书目文南出版社,1986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60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商务印书馆,1996
刘石吉《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知识出版社,1998



开埠与近代城市
参考书目


靳润成《中国城市化之路》,学林出版社,1999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中华书局,2002
张仲礼《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田涛等《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燕山出版社,1996
周振鹤《上海历史地图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城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刘惠吾《上海近代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上海与横滨——近代亚洲两个开放城市》,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
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法]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美]罗兹·墨菲著《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美]裴宜理著,刘平译《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蒯世勋等《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宋元时期城市地理参考书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1982;
[明]李濂《汴京遗迹志》,中华书局,1999;
[宋]吴自牧《梦梁录》,文海出版社,1987;
《都城纪胜》,不著撰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宋]周密《武林旧事》,中华书局,1991;
《南宋临安两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元]熊梦祥《析津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吴涛《北宋都城东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王謇《宋平江城坊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魏晋隋唐时期的城市
参考书目


宋敏求《长安志》,中华书局,1991;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徐松 缉《河南志》,中华书局,1994;
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中华书局,1991;
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
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1;
郭黎安《六朝建康》,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
前田正名《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李凭、孙耀、孙蕾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宿白《隋唐长安与洛阳》,载《考古》1978年第6期;
李孝聪《唐代城市的形态与地域结构——以坊市制的演变为线索》,载《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2: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秦两汉城市史研究综述
在城市研究中,邵鸿的《商代城市初探》(《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4年1期)对殷商时期的城市结构进行了探讨。该文认为:商代城市大致可分为首都城市、族邦之邑和农村聚落三类。其中首都城市和族邦之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其中都有规模宏大的宫室宗庙建筑群。为了防御外敌和镇压被统治阶级的需要,在商城或宫殿区的周围,一般都有城墙深沟的防卫措施。普通居民区有的在城内,有的则在城外。在此同时,在商城内外,分布了若干较大规模的手工作坊。除此之外,商代的城市中还有专门的商业区“市”和“肆”。但由于货币经济发展极为有限,农业仍在城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商代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功能是很微弱的。关于商代城市之人口,顾颉刚、童书业皆估计在十万以上,其中之都城,当在万人以上。此时城市之数目,大约在七十个左右。其中除河南数字最多,约有三十多个之外,其它大都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安徽等省。童书业《春秋史》也对春秋时期的城市情况进行了研究。该书认为,此时之城市可分京师、国、都、邑四级。京师为天子所居,国是诸侯首都,都是列国大夫的封一邑或重要城镇,国都以外的地方统称鄙,鄙中有邑和县,皆人们聚居之处。京师、国、都大都是城垣宗庙。杨宽《战国史》认为,战国时期,城市有了较大的发展。建筑规模和居住人口都远远超过了春秋时期。在此同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但旧有城市中商业区已经变成了城市的主要部分,而且还出现了大批新兴的商业城市,除此之外,许倬云的《周代都市的发展与商业的发达》(《史语所集刊》48本,2分册,台北中央研究院1977年6月)和杜正胜的《周秦城市的发展与特点》(同上,51本4分册1980年12月)两文对西周以后至秦统一时的城市发展情况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其中许文认为,由数十家的邑,经过西周、春秋,战国三时代的发展,古代中国具有了众多的大型城市。其中聚居了数以万计的人口,从事诸种行业。战国时代的都邑是十分符合多种功能的城市性格的。而街道的横直正交,甚至还有下水系统,在在均足说明都市生活的水准已非常高。与战国并世,在中东与地中海地区都已有高度的都市文明及繁忙的经济活动。然而论规模,论总人口,论都市数字,中国古代的都市发展仍是罕有比伦的。杜文于此之外,还对这一时期城市的祭、军、政合一的性质,城市数量的发展和商业城市的出现所引起的城市质变进行了研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对先秦时期城市研究的深入开展。林剑鸣等《秦汉社会文明》一书专辟一章论述了秦汉时期城市的发展。该书指出,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统治疆域的扩大,交通运输业的发达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此时城市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一是全国城市数量不断扩大,城市之中,往往有城垣、宫殿和官署,街道、市场、城郊建筑等;在城内和近邻,还专门辟有比较集中的手工业作坊区域。二是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咸阳、长安、洛阳三大国都人口最多时当都在二三十万以上,有的还当超过五十万。在郡县一级的地方城市中,人口超过十万者也不乏其例。而且在这些城市中,非生产性人口构成了城市人口的主体。该书还对这一时期城市中的市肆和城市治安管理情况进行了探讨,认为作为城内固定的商业区域的“市”皆由官府设置。大城市中,往往还设市多处,以适应商业的需要。大城市之外,一般的郡城和县城,也都设市。主管市场事务的官员为市令长,下设属官多人,掌管按时启闭市门,维护市场秩序,征收市税,管理商品价格和商人市籍等。市场上占售的商品大多以奢侈品、生产原料和工具以及一些日常用品为主。官府对商品价格的管理颇为严格,每季之第二月,由政府根据商品上、中、下等级,分别规定各种商品的标准价格。关于城市治安,该书指出,秦汉时期,城市因为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因而统治阶级对城市治安非常重视。在包括首都在内的许多城市中,往往驻有大量的军队,并设有监狱,有一套相当完整的城市治安管理制度。城内有专职官吏及士兵管理与守卫,城门朝启夕闭,定时开关。为维护城市治安,还有告奸制度和防备火灾等措施。此外,全汉升《中国古代的行会制度及其起源》(《现代史学》2卷1、2期1934年5月)、叶乐群的《我国帮行制史的发展》(《复兴月刊》3卷1期,1934年)、溥荪的《中国牙行制度》(《农行月刊》3卷8期,1936年8月)、谢征孚的《我国的行会制度》(《中国劳动》1卷1期,1941年11月)等文还对这一时期的行会和牙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中国都市小史 梁启超 晨报七周纪念增刊1926.10
中国之都市 梁任公 史学与地学 1、2期1926.12—1927.7
我国都市的发展与财源 子诚 建国月刊 9卷 2期 1935.8
中国古代贸易之发展及都市之起源 刘兴唐 文化批判2卷6期 1935.5
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 丁山 史语所集刊5本1分册1935.10
论中国城市的发展及特质 徐西畴 新中华13卷10期1950
关于中国封建城市性质改变的初步试探 吴建华 厦门大学学生科学研究1957.2期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郑昌淦 教学与研究1962.2期
商代城市初探 邵鸿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4.1期
从诗经观察古代城市社会 蒋以勤 新重庆1卷2期1947.4
周代都市的发展与商业的发达 许倬云 史语所集刊48本2分册1977.6
周秦城市的发展与特点 杜正胜 史语所集刊51本 4分册 1980.12
齐国古城排水道口 吴增光 光明日报1981.4.30
战国时期的七国都城 钱林书 历史教学研究1982.2期
论战国城市的发展 张鸿雁 辽宁大学学报1982.6期
中国古代市镇之史的观察 潘如澍 清华周刊35卷5、6期1931.3.4
作为市政起源的周朝市政官吏 许兴凯 中央周刊9卷12期 1947.3
西周的市场管理 鹿谞慧 西周史研究 人文杂志丛刊2辑
秦汉市政官吏考 许兴凯 中央周刊 9卷33期 1947.8
中国庙市之史的考察 全汉昇 食货1卷2期1934.12
集的研究 庄泽宣 潘风韶 邱壁光 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3卷3期1936.7
西汉长安的市 陶希圣 北平晨报历史周刊9期1936.11.25
汉代市井考——说东汉市井画像砖 刘志远 文物1973.3期
西汉长安的市场 刘佐泉 财贸战线1979.2.2
西汉长安市场 东宝仁 市场1981.1.18
中国历史上的城镇与市场 赵同 食货月刊复刊13卷5、6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行会制度及其起源 全汉昇 现代史学2卷1、2期1934.5
我国帮行制史的发展 叶乐群 复兴月刊3卷 1期1934
我国的行会制度 谢征孚 中国劳动 1卷 1期1941.11
汉唐长安城与明清西安城地下水的污染 李健超 西北历史资料1期 1980
略论我国古代城市的早期发展//张南、周伊//安徽大学学报1988.2
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的特点//崔春华//社会科学辑刊1987.6
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谢仲礼//社会科学战线1990.2
近年来日本对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概况//(日)太田幸男1991.7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的“象天”问题//马世之//中州学刊1992.1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起源的两个问题//王守中//山东社会科学1992.1
我国早期城市的防御设施研究//李民、张国硕//河南师范大学1992.1
早期成都初论:兼论早期南方城市的几个问题//罗开玉//四川文物1992.2
中国古都和文化//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6
论中国城墙的起源//马正林//人文地理1993.1
论城墙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马正林//陕西师大学报1994.1
中国城市的起源与城市的基本特征//杨年//齐鲁学刊1994.3
中西城邦制差异比较//胡幸福//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4
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史念海//陕西师大学报1994.4
中国古代都城选址刍议//龚良//江苏社会科学1995.1
论中国到六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后和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葛健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
近年来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新进展//曲英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2
简论中国古代“城”的起源问题//钱耀鹏//新疆文物1995.2
城起源问题的重要突破:读八十垱遗址发掘简报心得,兼谈半坡遗址是城址//张学海//考古与文物1999.1
中国古代城墙文化特质论:中国古代城市结构的文化研究视角//张鸿雁//南方文物1996.4
中国历史上中心城市的作用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杜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4
从考古学看中国上古城市建设//贺云翱//南方文物1996.6
试论我国早期城市的选址问题//张国硕、程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2
中国七大古都始都年代考//朱世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2
说“丘”——城的起源一议//高广仁//考古与文物1996.3
中国古代都城制对朝鲜、日本古代都城的影响//方学风//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1
论水与六大古都//张骅//文博1997.2
重要古城址//文博1997.3
中国古代的城市社区//王云//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3
中国最早的城堡和水井的出现//杨钊//学术月刊1998.4
中国史前城址略论//曹兵武//中原文物1996.4
“史前城址与聚落考古学研讨会” 综述//李力//文物1996.12
高昌国郡县城镇的建置及其地望考实//钱伯泉//新疆大学学报1988.2
边线王龙山文化城堡的发现及其意义//杜在忠//中国文物报1988.7.15
边线王龙山文化城堡试析(兼述我国早期国家诞生文化融合等有关问题)//杜在忠//中原文物1995.2
公社残留与商周的初期城市形态//徐喜辰//文史哲1987.4
略论良渚酋邦//叶文宪//历史教学问题1990.4
余杭良渚遗址群内的良渚文化古城//蒋卫东//中国文物报1999.1.13
良渚文化古城古国研究//车广锦//东南文化1994.5
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在邹平出土//光明日报1992.2.21
山东邹平发现龙山文化城址//人民日报1992.2
邹平县发现龙山文化城址//文汇报1992.2
城子崖龙山文化城址及其有关问题(纪念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发掘六十周年)//安金槐//中原文物1992.1
论龙山时代城堡的性质//萧燕//东南文化1994.6
山东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及其历史地位//逄振镐//山东社会科学1995.3
鲁西两组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及对几个古史问题的思考//张学海//华夏考古1995.4
景阳岗下发现大型龙山文化城群//光明日报1996.2
鲁西两组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张学海//中国文物报1995.6.4
试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城//张学海//文物1996.12
龙山时代的城与中国文化//曹兵武//中国史研究1997.3
河南省新密市发现龙山时代重要城址//蔡全法、马俊才、郭木森//中原文物2000.5
河南发现最古老城址//人民日报1995.5.17
辽宁阜新平顶山石城址发掘报告//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1992.5
辉县孟庄发现龙山文化城址//中国文物报1992.12.6
湖南发现四千年前古城遗址//光明日报1993.1.26
上古洪水传说与中原龙山时代城堡//何宏波//郑州大学学报1994.1
记齐国领地内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何德亮//中原文物1993.1
屈家岭文化古城的发现和初步研究//张绪球//考古1994.7
江汉地区发现新石器时期石城群//苏金远//湖北日报1995.5
郑州西山发现黄帝时代古城//许顺湛//中原文物1996.1
西山古城兴废缘由试探//韩建业//中原文物1996.3
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浅析//马世之//中州学刊1997.4
虞舜之墟在永济:舜帝历史文化遗迹考略//郝仰宁//山西师大学报1996.2
虞舜之墟在永济:舜帝历史文化遗迹考论//郝仰宁//学术论丛1996.2
试论王城岗城堡和平粮台古城//裴明相//华夏考古1996.2
试论筑卫城文化//唐舒龙//南方文物1996.2
禹都阳城即濮阳说//沈长云//中国史研究1997.2
西安附近的原始聚落和城市的兴起//史念海、史先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4
我国新石器时代城址综合研究//张国硕、阴春枝//郑州大学学报1997.2
二里头遗址即夏都斟鄩考//吴少珉、郭洪涛//洛阳大学学报1997.1
原城遗址的发掘与夏都原城//陈彦堂//中国文物报1999.11.10
尧舜古城在晋发现//人民日报2000.6.7
论先秦城市产生过程的特点//张鸿雁//江海学刊1992.4
古代城市史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读《先秦都城复原研究》//葛志毅//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11
读《先秦都城复原研究》//友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1
中国先秦城市发展史概述//董崎//中原文物1995.1
略述商王盘庚对都址的选择//聂玉海//殷都学刊1988.4
殷都屡迁原因考//叶桂桐//商丘师专学报1987.4
殷都屡迁原因、过程及殷后期诸王之改革//王冠英//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1
略论殷商的“作邑”及其源流//唐嘉弘//史学月刊1988.1
关于盘庚迁殷后的都城问题//李民//郑州大学学报1988.1
殷墟与洹水//杨升南//史学月刊1989.5
试论偃师商城的发现及其重大意义//方酋生//史学月刊1990.1
商都“殷”规划初探//贺豆钜//城市规划1990.2
商汤都“亳”研究综述//王大良//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1
殷墟与河洹//姚孝燧//史学月刊1990.4
论商代、西周都城形态(续篇)//卢连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1
再论郑州商代城址——隞都//安金槐//中原文物1993.3
汤都四迁刍议//张维华//中原文物1993.3
郑州商城即汤都亳新析//裴明相//中原文物1993.3
隞都说与郑亳说的对峙//许顺湛//中原文物1993.3
郑州商城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杨育彬//中原文物1993.3
郑州商城所反映的商代社会发展阶段//李民//郑州大学学报1993.1
论商亳在郑州//阎铁城//中原文物1994.1
论郑州商城//田昌五、方辉//中原文物1994.2
关于殷墟与殷都:兼与杨升南先生商讨//刘心健//史学月刊1994.4
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郑若葵//中原文物1995.3
关于偃师商城的几个问题//郑杰祥//中原文物1995.3
再论偃师商城年代可定论//董王奇//考古与文物1996.1
偃师尸乡沟城址是“夏桀所筑,商代利用的城邑”吗//方酉生//江汉考古1996.1
关于偃师尸乡沟古城的几个问题//张锴生//江汉考古1996.4
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并为亳都说//张国硕//考古与文物1996.2
中国最早的“两京制”——郑亳与西亳//许顺湛//中原文物1996.2
郑州商城再谈讨//方酋生//华夏考古1996.3
殷墟非殷都再考//秦文生//中原文物1997.2
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即隞都说//陈旭//中原文物1997.2
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隞(嚣)都说辑补//邹衡//考古与文物1998.4
偃师商城发展阶段论//董崎//中国文物报1998.3.18
偃师商城若干问题的再探讨//安金槐、杨育彬//考古1998.6
偃师商城与夏商文化分界//高炜、杨锡璋、王巍//光明日报1998.7.24
偃师商城与夏商文化分界//高炜、杨锡璋、王巍//考古1998.10
偃师商城布局的探索和思考//王学荣//考古1999.1
从“汤始居亳”说到汤都郑亳//徐昭峰//考古与文物1999.3
从三处窖藏坑看郑州商城为何王都//方酋生//考古与文物1999.3
偃师商城布局刍议//张立东//中国文物报1999.7.7
再论偃师商城的始建年代//赵芝荃//中原文物1999.3
河南安阳新发现商代城址//光明日报2000.1.8
焦作府城发现商代早期城址//中国文物报1999.12.19
环境选择:垣曲商城遗址研究之四//董琦//考古与文物1999.6
论“谈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之亳都即偃师商城:兼与《论郑亳之失名与“西亳”之得名》一文商讨//方酋生//殷都学刊2000.4
邢台可能是商代首都//北京日报2001.1.31
偃师商城遗址的考古成果与开发利用//郭洪涛//洛阳大学学报2001.1
四川的商代古城//(美)罗伯特•贝格斯著,谢月译//四川文物1995.6
独特的城址布局与筑城技术,垣曲商城遗址初露3500年前古邑风貌//光明日报1996.1.17
内黄商都考略//邹衡//中原文物1992.3
西周的国与野//赵世超//史学月刊1988.2
洛邑在西周初期的地位和作用//韩忠厚//洛阳师专学报1988.1
武王建镐京不是迁都:兼论西周建洛邑而都镐京的原因//郎军孚、鲁文艺//北方论丛1989.6
周都成周考//曲英杰//史学集刊1990.1
周原的来历与我国最早的京城//陈全方//文博1991.4
周鲁城之前出现的城郭:曲阜商奄古国都城考证//孔祥仁//济宁师专学报1992.4
周公营建洛邑//李民、刘学顺//文史知识1994.2
浅论周代的邑//历史教学问题1996.1
西周金文所见?京及相关都邑讨论//卢连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3
周代都城比较研究//曲英杰//中国史研究1997.2
周初东都成周的营建//杜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4
丰镐考古成果及其意义//徐良高//光明日报1998.2
会彝铭文试读与王城问题//王人聪//文物1997.6
春秋战国城市发展论//张南、周伊//安徽史学1988.3
潜江发掘东周时期大型楚国遗址//光明日报1988.11
战国都城城防体系刍议//陈绍棣//江汉论坛1988.9
范蠡筑城何处求:《越史丛考》读后//应万里//浙江学刊1988.1
齐都营丘续考//王恩田//管子学刊1988.1
论中山国都城灵寿城的营建:答柳石瑨//陈应祺、李恩佳//河北学刊1988.2
吴国迁都苏州所筑城邑考//魏嵩山//历史教学问题1991.4
江苏武进春秋淹城遗址//赵玉泉//文物天地1992.1
楚国中叶曾迁都于鄂吗?//刘美崧//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1
东周楚城的类型初析//陈振裕//江汉考古1992.1
吴子胥所筑阖闾城究竟在哪里?//魏嵩山//苏州大学学报1992.2
浙江发现越国固陵城址//人民日报1992.5.9
春秋沈国故城位置考//张耀征//中原文物1992.2
赵都邯郸城研究//曲英杰//河北学刊1992.2
楚都选址浅析//周思源//东南文化1992.2
黄陂鲁台山遗址为“长子”国都蠡测//黄锡全//江汉考古1992.4
东周楚城的比较研究//陈振裕//江汉考古1993.1
朝阳发现“三燕”故都遗址//光明日报1993.6.10
楚吴越三都综论//曲英杰//东南文化1992.6
试论楚国地方城邑建设的若干问题//刘玉堂//荆州师专学报1993.1
试论吴城遗址文化类型与分布//李昆//东南文化1993.3
论早期晋都//邹衡//文物1994.1
晋国早期都城遗址的发现及其学术意义//邹衡//文物天地1998.1
鲁城再探//曲英杰//齐鲁学刊1993.6
春秋战国城市与古希腊城市比较论//张南、周伊//学术界1993.6
江南古国遗址埯城考//陈颂华//社科信息1994.1
卫都帝丘与戚邑//陈昌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3
古权国城故址考//杨明森//荆门大学学报1994.3
楚国历史文化与南方都市(续篇)//刘玉堂、刘礼堂//武汉大学学报1994.6
试论江汉古城的兴衰///杨权喜//江汉考古1994.4
古安陆城故址考//石泉、鲁西奇//江汉考古1995.3
春秋战国城邑建设违制散考//侯强//城市研究1995.5
《春秋》经传有关齐都临淄城的记述//曲英杰//管子学刊1996.2
勾吴国都的变迁新探//谢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1
对赵王城内建筑布局的探讨//罗平//文物春秋1996.3
春秋战国城市发展蠡测//杜勇//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1
东周列国都城的城郭形态//李自智//考古与文物1997.6
简述先秦城市选址规划思想//赵立赢、赵安启//城市规划1997.5
燕都兴废、迁徙谈//陈平//北京社会科学1998.1
甘肃宁县西沟发现战国古城遗址//李仲立、刘得祯、路笛//考古与文物1998.4
对春秋时期吴国城址的初步认识//赵玉泉、壮宏亮//东南文化1998.4
《管子》一书所反映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居民管理//于云瀚//管子学刊1998.3
论春秋战国时代城市习俗的变迁与重构//于云瀚//社会科学辑刊1999.5
三峡地区远古至战国时期古城遗迹考古研究(上):兼说与湖北、湖南及成都平原地区古城遗迹比较//杨华//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1
三峡地区远古至战国时期古城遗迹考古研究(下)//杨华//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3
简述春秋战国城市管理//张鸣燕//安徽史学1986.3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居民组织及其管理//于云瀚//人文杂志2001.1
春秋秦汉邺城古址考辨//邹逸麟//殷都学刊1995.2
先秦吴都城市建设考//侯强//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0.3
关于锦西台集屯三座古城的历史考察:先秦“徒何”与“汉徒何”//王绵厚//社会科学战线1990.4
秦都咸阳//雷依群//文史知识1992.6
秦咸阳城若干问题研究//吕卓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4
秦都雍城的城郭形态及有关问题//李自智//考古与文物1996.2
关于秦都城的一点认识//徐卫民//光明日报1999.8.6
秦都咸阳的几个问题//徐卫民//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5
秦咸阳相关问题浅议//时瑞宝//人文杂志1999.5
秦汉城市发展论//张南、周伊//安徽史学1989.4
秦汉(三国)时期的成都//李金彝,李少泽校对//成都大学1990.4
先秦古城演变与汉长安城模式确立//李如森//北方文物1994.1
先秦两汉宫室城阙制度考释六题//杨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4
汉朝对金城的开发与建设//王宗维//兰州学刊1988.1
崇安汉城北岗一号建筑遗址//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考古学报1990.3
西汉京畿制度的特征//(韩)崔右容//历史研究1996.4
汉代梁国睢阳城考略//阎道衡//黄淮学刊1996.4
再论西汉长安布局及形成原因//刘运勇//考古1992.7
汉长安城北宫的勘探及其南砖瓦窑的发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城工作队//考古1996.10
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与相关问题研究:纪念汉长安城考古工作四十年//刘庆柱//考古1996.10
由汉画看汉代城市建设与布局结构//张伟、曾宪波//南都学坛1997.4
汉长安城兴起与衰落原因的风水学解释//吴宏岐//唐都学刊1997.3
汉代长安城的布局与结构//李毓芳//考古与文物1997.5
完整揭示大型建筑遗址:汉长安城桂宫遗址发掘获重大进展//光明日报1998.4.22
中日专家联合发掘汉长安城桂宫遗址//人民日报1998.4.26
汉代城市的布局及其发展趋势//陈昌文//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 1
汉代城市的治安与组织管理//陈昌文//安徽师大学报1998.3
汉代城市规划及城市内部结构//陈昌文//史学月刊1999.3
试论东汉的迁都思潮及其影响//曹金华//江苏社会科学1992.3
崇安汉代闽越国故城布局结构的探讨//杨琮//文博1992.3
再论汉长安城布局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答杨宽先生)//刘庆柱//考古1992.7
刘邦为什么建都长安//刘易修//洛阳师专学报1993.1
陕西发现以汉长安城为中心的西汉南北向超长建筑基线//秦建明、张在明、杨政//文物1995.3
内蒙古发现汉代安陶县古城遗址//徐战前、刘军//江西日报1995.8
白帝城考略//赵评春//四川文物1995.1
从汉代“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周振鹤//历史研究1993.1
黑龙江三江平原发现二千年前繁华古城//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1.4
邺都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姜观吾//盐城师专学报1994.2
邺城和三台//黄永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2
论周秦汉唐文化对我国古代都城规划之影响//朱士光//陕西师大学报1995.3
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李小波//北京大学学报2000.2
平阳城和白马城//刘伟毅//山西大学学报1990.3
内蒙古卓资县三道营古城调查//李兴盛//考古1992.5
北京市窦店古城调查与试掘报告//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马河考古队//考古1992.8
巴蜀古代城市的起源、结构和网络体系//段渝//历史研究1993.1
金汤城池的形成:试论桂林古代人工水道与城防建设//万竟君//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7
长安营古城话古//魏人栋//贵州文史丛刊1993.6
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牛致功//陕西师大学报1994.1
洛阳五大都城遗址//苏建//文史知识1994.3
焦作市府古城遗址调查报告//杨贵金、张立东//华夏考古1994.1
湖南发掘:豊县城头山古城遗址//人民日报1994.2.24
安夷县址、宗哥城址考辨//钱进元、易光举、许显成//青海社会科学1994.2
西北民族地区古代城镇发展的几个问题//焦书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3
启(开)封故城遗址的初步堪探与试掘//丘刚//中原文物1994.4
番禺城始建年代及相关问题探讨//李龙章//广东社会科学1995.2
高勾丽先都考//任传兴//满族研究1994.4
辽宁高勾丽山城再探//陈大为//北方文物1995.3
川北古城阆中面面观//古今//四川文物1995.4
再论古代南思城的变迁与发展//彭适凡//南方文物1996.1
历史上西安所建的陪都//吴宏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1
卅耒、豫章和寿春城的发展//陈怀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2
义渠都城考证琐记:义渠国都在今凝乡县焦村乡西沟乡//张耀民//西北史地1996.1
辽宁锦西邰集屯三座古城址考古记略及相关问题//朱永刚、王立新//北方文物1997.6
关于新田都城的一点思考//桥本淳//西北大学学报1997.6
河北围场境内的古长城和古城址//彭立平//文物春秋1997.4
吉林省和龙县兴城遗址发掘简报//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和龙县文物保管所//北方文物1998.1
湖北荆州市阴湘城遗址1995年发掘简报//荆州市博物馆//考古1998.1
古蜀王徙治成都原因考释//钱玉趾//四川文物1998.4
成都平原古城群兴废与古气候问题//刘兴诗//四川文物1998.4
乐山嘉州古城特色的形成考析//唐长寿//四川文物1998.4
成都平原古城址的发展与研究//林向//光明日报2000.6.30
论早期邯郸城的兴起//郝良真、孙继民//邯郸师专学报2000.2
邯郸建成年代专家论证会及纪要//邯郸师专学报2000.2
古代城市中民间社会的基本特征//于云瀚//人文杂志2001.1
重庆忠州城址调查//杭侃//四川文物2001.4
古代于阗国都再研究//李吟屏//新疆大学学报198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2: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城市的历史地位 颜色字号9pt10pt12pt14pt16pt18pt20pt22pt
兼论加强清代城市历史研究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和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中国是世界城市起源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就出现了早期城市。中国城市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城市发展历史未曾中断的国家。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清代是一个重要的、值得关注的时期。清代城市的历史地位可以用四个字加以概括:承
前启后。所谓承前,即承农业时代中国城市之发展,集古代城市发展之大成,达古代城市发展之高峰;启后,则启工业时代城市发展之先路,开动中国城市现代化之阀门。

  在农业时代中前期,城市主要是国家和区域的行政中心,规模和数量都相对有限。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国城市到清代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其规模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清代中期,城市发展到有史以来的一个新高峰,除都城北京的人口规模在百万人以上,苏州、广州等城市的人口规模也接近百万,其余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数十个。而同期西方国家的城市一般仅数千人,人口在数万以上的城市则为大城市。18世纪后期,在全世界十大城市中,中国就占了六个,可见中国城市的重要地位。

  农业时代早中期,城市的功能以政治为主。清代以来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主要表现为城市已初步成为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清代中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许多大中城市兴起、发展和变迁的重要动因,使城市开始突破政治中心的传统范畴。有“天下四大聚”之一美称的苏州到清中期已经成为江南的经济中心,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以江南发达的农业为基础的工商业经济的繁荣兴盛。清代苏州的手工业行业可分17大类,城中会馆公所林立,达90多处。还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城市东北部是丝织专业区,“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谙万家”;西北部是工商业中心区;西南部是政治中心区;东南部则自清中期以后逐渐成为新兴商业区。由于经济的发展,苏州商业早已突破了城墙的范围,形成了“吴阊至枫桥列市二十里”的壮观景象。可见城市的经济功能已成为苏州等工商业城市的重要功能,城市功能向多样化、综合性发展。

  清代是中国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过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了数十个通商口岸,外国资本家开始通过开埠通商城市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同时西方的近代工业、交通工具、科学技术等也引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在部分沿海沿江城市兴起并发展,由此促进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转型,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已开始由自然经济状态下的依附角色逐渐转化为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主导力量。

  184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演进乃至国家向工业时代的转型都开始取决于城市的发展与变革。可以说,城市已朝向掌握国家、民族命运的方向发展;城市进一步发展成为集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中心,从而也突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的角色定位而成为中国现代性因素的成长地与推进现代化的中心。

  清代后期,中国城市在自身结构、功能发生重大改变的同时,城市的规模体系、分布格局以及发展动力、功能作用等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城市的类型也发生了分化,清代城市日益分化为以沿海沿江通商口岸为代表的经济中心城市和以首都、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行政中心城市。城市类型的转变不仅影响到当时,而且也对整个20世纪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外部世界的作用、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改变,清代城市布局较以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南方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北方城市,大中型工商业城市逐步地往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集中。清代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对近代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甚至对今天中国城市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清代后期以来,在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推动下,城市开始了现代化进程。经济的转型,政治的改革,新式教育的发展,城市自治的启动,现代城市管理方式的出现,如此等等,都对民国时期的城市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由清王朝自上而下所启动的城市现代化改革有多种缺陷,但城市现代化进程一旦启动,就呈现出不可逆转性。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它都代表了城市发展的方向,故所具有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由于清代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研究清代城市的发展变迁对于我们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清代历史发展的脉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清代城市是中国城市现代化转型的起点和早期现代化发展阶段,城市成为清代中国转型时期各种现象、矛盾、问题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清代中国演变最大、发展最快的地方。因而,加强对清代城市的研究,有助于把握清代中国历史的主要发展走向,有助于揭示清代中国转型时期的独特发展特征及历史发展轨迹。

  当今中国大多数重要城市都是在清代城市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现代城市的发展与清以来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故加强对清代城市的研究,还有助于揭示300多年来中国城市的特征、规律,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推动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来源: 《光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3 07:22 , Processed in 0.15862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