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75|回复: 11

[【文史类】] 《瓦尔登湖》的读法【读过的朋友,发表一下观点,可能获奖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0 02: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瓦尔登湖》的读法


  据说,诗人海子去山海关自杀时带着4本书,其中有一本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这和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到死不放王羲之的《兰亭序》颇为相似。看来对好的东西还真有死都舍不得的人。《瓦尔登湖》是1854年出版的著作,在中国有好几种版本,已经流传50年了。《瓦尔登湖》至少影响了中国两代人。一本100多年前出版的书,在另一个国度里仍然让许多人痴迷。

  我们从梭罗的研究专家哈丁的论述中或许可以获得一些信息,哈丁说:《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更多的人愿意把《瓦尔登湖》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来读。因为梭罗经过实践发现,他能以28.12元来建立一个家,用0.27元来维持一周的生活。他以一年中6个星期的时间,去赚取足够一年的生活费用。剩余的46个星期,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因为如此《瓦尔登湖》在当时便具有了巨大的诱惑力,那几年里,梭罗的仿效者究竟有多少难以计数,他们引退林中,在瓦尔登湖畔建造茅舍,成为美国风行一时的时尚。更有趣的是梭罗曾在书中特地说:\"我绝不希望有任何人采取我的生活方式?quot;谁也说不清是勾引者的提醒还是先见者的劝说?

  乔治·艾略特在《西敏寺周报》上撰文指出:《瓦尔登湖》\"深沉而敏感的抒情\"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向往瓦尔登湖和山林的澄净和清新的空气。梭罗的《瓦尔登湖》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

  在《瓦尔登湖》中有梭罗的题词:\"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倒是想像在自己的栖所报晓的雄鸡/劲头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为了提醒我的邻居\"。这种夸耀其实就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梭罗不满当时的复杂生活,提出\"人口膨胀\"将导致\"生活绝望\";他断言当时所谓之进步是不必要的,?quot;成功\"常常是\"失败\";他声言我们往往由于手段而搞不清目标,为了达成目的而误用了方法;甚至断言原始人的生活在某种情况下比现实快乐而完满。

哈丁提醒我们,可以把《瓦尔登湖》当作一种19世纪的《鲁滨逊飘流记》来阅读;并认为《瓦尔登湖》是现代美国散文最早的榜样;《瓦尔登湖》与其时代的作品,比如具有写作天赋的霍桑、梅尔维尔以及爱默生等人有截然不同之处,这种迥异之处具有20世纪散文的风格。梭罗深信如果人能专注于乐观,就能在人世间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而且他相信人类美好的未来。梭罗是一位彻底的超越论者,超越论者相信人有非凡的能力,用于在对与错之间做选择。不幸的是,目前的人类对内心的乐观需求变得冷酷无情,因此人类只有恢复那孩童们的天真无邪,才能在道德方面有所进展。把《瓦尔登湖》作为神圣的书来读的人,无疑关注了《瓦尔登湖》中人类灵性恢复这个主题。


(杨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6 10: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三年前买了一本瓦尔登湖现在还没看完啊!
没有那种心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17: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我原来买的梭罗全集惨遭遗失,至今仍十分心痛,真的很喜欢他的瓦尔登湖和一篇叫康科德河什么来着?有时认为他是美国版的陶渊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1 10: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梭罗著述不多,好像没出过全集吧,搜到一套三联的《梭罗集》,哪天去把电子书弄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2 0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854年出版的《瓦尔登湖》是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异类,它很可能是我们杰出的异类作品中最为异类者。在许多人看来它是大大过于异类了,在许多人看来它殊为讨厌。在熟人中,我从未发现有谁很喜欢这本书,尽管它通常会被带着敬意提及,我至为推崇的某位文学批评家看不出《瓦尔登湖》有何值得琢磨之处。

   我想在一个人一生中的某个时期,当他那属于年轻人的正常焦虑、热情及反叛感跟1845年春天时梭罗具有的那些颇为相似时,能遇到这本书是有一定益处的,当时的梭罗借了把斧头去林子里,开始伐树取木。在此关头拿到这本书,它就像一张邀请你去跳生命之舞的请柬,它向处于困惑之中的受邀者保证,不管他遇到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在派对上他总是受欢迎的———音乐也是为他奏响的,只要他肯听音乐和动动脚就行。

   实际上,这本书就是这样一张请柬,给所有人的。它能使人激动,就像一个少女首次被邀参加一个大型派对时心情激动一样。许多人认为这本书是在说教,许多人认为它是企图重整社会而放下不读,有些人认为它是为热爱自然而进行的一番操练,有些人发现它是某个行为乖僻、爱出风头的人心血来潮时的一堆怪念头而已,颇为恼人。这些我都不能同意。在我看来,它似乎仍是迄今为止,由美国人所写的年轻人的最佳手册,因为它传达了关于一个人会失去贵重之物的严肃警告,它提出了关于应当轻装上路和进行新冒险的论据,反复说明了积极崇拜的力量,它包含宗教意识但无宗教形象,坚持不收入负面消息。甚至它那泛神论的口吻也那么纯洁,因此不具腐蚀性———就像很久以前夏夜时响彻湖上的笛声一样纯洁。如果我们的大学留意到这点,会向每个毕业时的学生发一本廉价袖珍本,跟毕业文凭一起发,或者不发文凭而发这本书。

   如果梭罗仅仅为我们留下了关于一个人在林中生活的记叙,或者他只是退隐林中,然后在那里记录下他对于社会的抱怨,甚或是他做到一举两得地把两方面都包括进来的话,《瓦尔登湖》大概也不会流传150年。

   去湖畔时,梭罗采取了一种态度,而且是有意如此的,但他的表态不是为了吸引别人注意他,而是让自己更密切地注意自身。“通过试验我至少学到了:如果一个人自信地向着梦想前进,并且努力去过自己设想的生活,就会取得通常情况下意想不到的成功。”这句话能让那些在怀疑之海中挣扎的年轻人重振精神。我记得我在读到它时的狂喜之情,多年以前,在一段踌躇绝望的日子里,是它让我恢复了健康。在2004年,当我在梭罗这本书诞辰之际向他致敬时,不过是在偿还一份旧债———或者说一期分期付款。

   对于他为何去湖畔,一直存在很多猜测,归结到逃避主义当然是对所发生之事的误解。亨利走入林中后仍继续斗争,而《瓦尔登湖》是一篇报道,由一个受两种相悖的强烈动机———渴望享受世界和想对世界来番拨乱反正的强烈欲望———驱使的人所做。一个人是做不到将两者成功结合起来的,但有时在很少见的情况下,当一个痛苦的人努力调和两者时,这种努力会产生好的和甚至了不起的成果。亨利继续斗争着,如果说他是自己布置舞台、使用自己的武器并根据自己的条件斗争,那是因为他的本性及做事方式不同于多数人,并以一种傲慢的姿态行动。

   如果说那个湖和树林似乎是个比镇上更合适的建房地点,那是因为在他觉得,一挂牛铃比教堂钟声更好听。《瓦尔登湖》这本书让牛铃声比教堂钟声更突出,也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两种声音都写进了书中,两种都极其清晰悦耳,但他只是喜欢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听教堂钟声。

   我想他进入林中的其中一个原因十分简单平常———显然他也是这么想的。“在我们人生中的某个季节,”他写道,“我们习惯把每个地方看做可能盖房子的地方考虑一番。”这句话出自一个年轻人之口,大学毕业没几年,仍未脱离家庭。他没结婚,也没找到符合他那严格的雇佣标准的工作,就像任何一个年轻人,或者说一头幼兽那样,他感觉心神不宁,处于戒备之中,直到他为自己弄好一个窝为止。当然,大多数年轻人在四处寻觅一个地点时,只要能不和亲属住在一起就满足了。由于深信他的邻人“所谓好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坏的”的观念,梭罗远离的比家庭还要多得多:他从所有方面抽身而出一段时间,合该如此对待那些十分乏味的人,而且他对狗也怀上了自己的偏见。

   “不管我坐到哪儿,也可能在我生活的地方,风景于是以我为中心向外辐射。”梭罗,这个寻找家园的人,坐在他的小山岗上,整个马萨诸塞州以他为中心向外辐射。对我来说,他是新英格兰地区最幽默的人,而《瓦尔登湖》是书本之中最为幽默者,尽管它的幽默一直处于表面下,书中没有一处故意写得可笑,除了少数几个不怎样的笑话和差劲的双关语呈于表面,就像听到大师笛声的湖中鲈鱼那样。梭罗倾向以句子写作,此种本领并非每位作家均可掌握;从修辞上说,《瓦尔登湖》是一些有质量保证的句子的集合,有些句子如今看来既是旁逸斜出的,又是不可拆分的。

  在 梭罗的《瓦尔登湖》诞辰152周年之际,我们仍然可以说它既切中时弊,又适逢其时。在我们这个不稳定的季节,当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寻找从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开的隐居地时,他在康科德林中的房屋就是个避风港。在我们以精致取巧和处处便利为先为特点的文化中,他那“简单,简单,简单!”的大声疾呼像火警警报一样经久不息。在战争和积势欲来的放射物风暴的气氛笼罩下,他度过的那些夏季下午的单纯和宁静足以闯入缅怀往昔者的心扉,人们会回头凝视那段愉悦时刻———它的信心,它的纯洁,它的悠闲———并心怀惊奇,就像一个人看着一位睡着儿童的脸庞时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2 14: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梭罗的书,买了很久了,一直在看,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获和领悟。
这本书的中译本的翻译者是徐迟,他在书的译本序中说道:“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明其妙,莫知所云。《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以后,你就会思考一些什么。在你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时,你才有可能和这位亨利,戴维·梭罗先生一起,思考一下自己,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这位梭罗先生是与孤独结伴的。他常常只是一个人。他认为没有比孤独这个伴儿更好的伴儿了。他的生平十分简单,十分安静。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消极反抗》(On Civil Disobedience)的极为著名的、很有影响的论文,按字面意义,这也可以译为“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文中,梭罗并没有发出什么政治行动的号召,这毋宁说正是他一贯倡导的所谓“更高的原则”中之一项。他认为政府自然要做有利于人民的事,它不应该去干扰人民。但是所有的政府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更不用说这个保存了奴隶制度的美国政府了,因此他要抗议和抵抗这一个政府,不服从这一个政府。他认为,如果政府要强迫人民去做违背良心的事,人民就应当有消极抵抗的权利,以抵制它和抵抗它。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独而芬芳。也可以说,他的一生十分不简单,也毫不孤独。他的读者将会发现,他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是精美绝伦,世上罕见。对于《瓦尔登湖》,不须多说什么,只是还要重复一下,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其分析生活,批判习俗,有独到处。  ”
我想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徐迟先生对文章的精髓已经总结概括的很到位了,在现在发展经济的大趋势下,人们已经难得有静下心来细细思考的时间和心境了,这本书对于我们这些浮躁的人可以起到清新镇定的作用,让我们在匆忙奔向目标的时候,可以停下脚步问一下自己:这是我需要的吗?我真的是必须这样做吗?我的一生是否就这样在茫然中悄悄消逝?在和别人不知为何比赛的竞争中浪费掉自己宝贵的一生。是不是应当做一些自己正真喜欢的事情,让自己的生活有一些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2 15: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yiqihouba2006-10-22 14:06发表的“”:
在现在发展经济的大趋势下,人们已经难得有静下心来细细思考的时间和心境了……


这都是借口。

兵荒马乱有静下心的人;

政治至上有静下心的人;

十年动乱也有静下心的人;

现在就不该有了吗?   

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在绝大多数环境下都是冷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2 20: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各位多使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从网上一句句搜也挺麻烦

内容也请在  瓦尔登湖读法、读后感、老梭轶事、“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非暴力不抵抗运动精神 等这些方面发表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2 22: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同时也可衡量着他自身天性的深度。湖边的树是这眼睛边上的睫毛,而四周树木郁郁葱葱的群山和悬崖,则是悬在眼睛上的眉毛。”

  ——梭罗
用心去读,才是真正的读法!

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是一本关于自然、人生、隐居的书,它就像一个自然女神,纯净、静谧、智慧、神秘,它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带有灵性和生命的书,不同的人对它必定有不同的解读。但其本性就是那么美丽,那么智慧。用心去读、沉浸去体验,去感悟,这就是应有的读法。版主所称五种读法,那实际是读后的五种感悟:这是一本 自然之书 生活指南 讽喻世事 文学经典 神圣之书。如这也可分类,则每人都可将它的感悟说成一种读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3 01: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瓦尔登湖读法:

1、要想有所收获,就要平心静气,把自己和书的内容联系起来,不要把梭罗当成大师,而是当做一个可亲近的益友,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那种老朋友。

2、读这本书急不得,要用心来体味,梭罗当年所处的历史环境,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处理?这样才会和梭罗通过文字在精神层面上来交流,才会有所得。

3、其实梭罗的为人处世之道和我国的老子颇有相似之处,梭罗有不抵抗主义,老子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的名言。他们都注重精神生活,不在意物质的影响,在这一点上又和孔子的弟子颜回颇有相似之处,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梭罗在瓦尔登湖也是自得其乐,自食其力的过活,有一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境界。

4、这本书需要我们慢慢读,经常读,要有孔子韦编三绝的热情来研读,注意是自得其乐的读,而不是当作任务来读,那样就失去了意义,也就得不到这本书的精髓。

就想到了这些,其他的想到了再说,请其他朋友继续来探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3 19: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照见自然和神灵的镜子——《瓦尔登湖》导读

我仅靠自己双手的劳作,已经过活5年多了。我因而发现,一年之内仅需工作6周,就足以应对我全年的生活支出了。整个冬季和大部分夏天,我可以自由而清静地读书。我曾经专心致志地办过学校,可发现我顶多收支平衡,甚至还入不敷出。因为我还得置衣、修饰,且不说我还得随波逐流地去思考与信仰,这笔交易让我白白浪费了好多时间。因为我授课不是为了让同胞受益,而纯粹是为了谋生,我当然是不会成功的了。我还试过经商,但我发觉,要精于此道还得花上10年的功夫,而到那时我很可能已走到邪路上去了。我其实担心的是,到那时我真成了人们眼中的所谓成功商人。
  以前,当我四处找寻一条谋生之道时,我由于迎合了几个朋友的意愿,结果窒息了我的灵性,经历了惨痛的教训,这些至今仍记忆犹新。因此,我常常真的想去靠采摘浆果为生,我确信自己可以做到,它的蝇头小利就能让我知足了——因为我的最大本事就是需求甚少——这生意只需极少的本钱,与我一向的心态也较为相符,我就是这样蠢愚地想过。当我相识的人毫不犹豫地投入商海或是谋了份职业时,我以为采摘浆果这个职业倒是与他们的职业极其相似:整个夏天我去山林中游荡,信手采摘沿路的浆果,然后就随便卖出了事,这样做有点像是在放牧阿德默特斯的羊群。我也曾梦想过,或许可采集些山野花草或是常青藤,用运送干草的马车将它们带给喜爱花草树木的村民,甚至带到城里。但是从此,我懂得了商业诅咒它买卖的所有东西;即使你买卖天堂的福音,也难逃商业对它的诅咒。
                        ——节选自《瓦尔登湖•经济篇》

经典品读

   《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哈丁(梭罗研究专家)

   瓦尔登湖在美丽的康科德城大森林里。梭罗曾在小时候去过这个叫“瓦尔登湖”的地方,那时他惊呆了——泛着迷雾、柔和的线条在他眼前流动。记忆将瓦尔登湖深深地镌刻在了梭罗的心里。1845年3月底,梭罗带着一把借来的斧头,走进了瓦尔登湖。这个叫“梭罗”的人成为了瓦尔登湖的眼睛。在瓦尔登湖,“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 (梭罗)梭罗与瓦尔登湖相依为伴的生活由此揭开了序幕。
   湖泊是大地的眼睛。眼睛是明亮清澈温柔神秘的象征,它是大地心灵的窗口,是照见自然和神灵的镜子。一切都因为湖泊而变得温柔和神秘,瓦尔登湖带给梭罗不仅是那奇幻的视觉,更是神秘的遐想。一种自由、简朴、纯真的,向上帝祈祷,与大自然接近的生活方式。一种独特的个性人格向世人的昭示和呼唤。

自然之书

   瓦尔登湖是神的一滴。 “生长在杂草蔓生的林间小路上的香蕨木和木蓝上的露珠会把你下半身打湿。丛生栎的叶子泛着光,好似有液体在上面流过。透过树木看见的小塘像天空一样满是光亮。……你见到月光从森林深处一个个树桩上返射回来,仿佛她在照耀万物时有所选择,她的星星点点的光芒使人想起一种叫做月亮籽的植物——似乎是月亮把它们种在这些地方……”这就是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在那样的环境下,不将自己融入大自然是一种虚假的生活;人惟有与大自然一道欢欣,一道忧愁,才是一种真正的生活,一种可以将自己的生命浸染润泽的生活。
  梭罗认为∶美的趣味最好在露天培养,再没有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快活的了。梭罗说自己是“大自然的挚爱者”,但不够。他常常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他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踏在地上的脚印常常是深的,那意味着一个负重者,他站立和仰望的姿态像一棵树,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梭罗喜欢走路,并认为走路比乘车快,因为乘车你要先挣够了车费才能成行。假如你不仅把到达的地方,而且把旅途本身当成目的呢?他几乎一辈子没有走出过他的家乡——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及其附近的山水。他觉得他家乡那块地方包含着整个世界,他是能从一片叶子就看出春夏秋冬的人,他家乡的地图就在他的心里,那地图自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固定的,而是活动的。梭罗作为真正的诗人为自己爱上的风景和田园押上了韵脚。

生活指南

   梭罗在失去了情人后说,不必给我爱;在失去兄长和朋友后说,不必给我金钱与荣誉;现在他似乎只剩下了生活的真理了——选择瓦尔登湖,选择那处远离喧器的恬静,选择在春天里那份难得的好心情,在湖边,在林中,在瓦尔登澄明的月光下,从容不迫地生活,聆听生活的教诲和真善美的乐音,让自己“不至于在临终时才发现自己不曾生活过”。
   梭罗说:“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 梭罗---这位寂寞的思想家独自一人住进了离康城不远的湖畔林中,选择了一种纯粹的心灵生活,一种寂寞、恬静、智慧的生活,在那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建屋取食,过上一种原始简朴的生活。他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向世人证明,人们完全不应该将时间倾注于无休止的物质追求方面,而应当将少量的时间用于谋生而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精神探索。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筑屋阅读、写作,过简朴、安静的田园生活,内心充溢着满足与超脱的幸福。 梭罗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瓦尔登湖畔,他把自己的生活需求降到了最低限度,摒弃了几乎所有的奢侈品,而他的精神生活也因此格外丰富。宁静的湖泊和茂密的森林,一颗大智慧者的心,简单地活着,简单地思考着。
   可是,梭罗说:“我绝不希望有任何人采取我的生活方式?”但其中简单、自由、挚爱、独立的精神内核不正是一种召唤吗?

讽喻世事

   《瓦尔登湖》的写作距今已经一个多世纪了。著者梭罗和译者徐迟也已远离瓦尔登湖,却把瓦尔登湖的柔波和澄明的月光永远留给了在现代文明逼迫之下,离恬静的大自然越来越远,嘈杂、焦灼、浮躁和不安的世人。徐迟先生当年说:“这是100多年前的书,至今还未失去它的意义。”
   瓦尔登湖的澄净和清新的空气,是医治现代人情感焦虑的良药。人类对内心的乐观需求变得冷酷无情,因此人类必须恢复那孩童们的天真无邪。在这个物质化的世界上,我只有寻找精神上的瓦尔登湖,去体验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内涵,用宗教般的虔诚感情投入生活,学会简单地生活。人是被限制得最多的动物,过分的、无休止的物欲追求和精神桎梏,使得人类反而失去了应有的闲暇从容以及内心自由。
   1837年夏天,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康科德。也就在那年,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日子写作。那年10月22日,梭罗这样思索着他的人生道路:“为了独处,我发现有必要逃避现有的一切——我逃避自己。我怎么能在罗马皇帝装满镜子的居室里独处呢?我要找一个阁楼。一定不要去打搅那里的蜘蛛,根本不用打扫地板,也不用归置里面的破烂东西。”
   梭罗生活的时代正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工业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许多工厂主获得现实的利益。西方社会的人们开始走出农场的小屋,迈向城市的高楼。铲车开进了田野,绿油油的田地上筑起坚硬的厂房。人们开始纷纷远离田野,人的生存开始与大地分裂。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都因为技术的扩张变得丑陋不堪。技术的弊端在于使人类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人类的精神状况也日益恶化。
   梭罗不相信技术的发展能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进步:“我不相信我们的工厂制度是使人们得到衣服穿得最好的办法,技工们的情形是一天一天地更像英国工厂里的样子了,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据我听到或观察到的,原来那主要的目标,并不是为了使人类可以穿得更好更老师,而无疑是的,只是为了公司赚钱。”表面上的繁荣,诱使人类的欲望不断膨胀蔓延。没有了美丽而神秘的大自然,人类的生存将如何可能?在梭罗离开瓦尔登湖之后,人们开始对湖周边的森林大砍大伐,梭罗痛心地写道:“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湖岸之后,砍伐木材的人竟大砍大伐起来了。……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鸣禽歌唱?”梭罗的焦虑并非只是对个体生命的关心,更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生存问题的讽喻。

文学经典

   乔治·艾略特在《西敏寺周报》上撰文:《瓦尔登湖》“深沉而敏感的抒情”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哈丁提醒我们,可以把《瓦尔登湖》当作一种19世纪的《鲁滨逊飘流记》来阅读;并认为《瓦尔登湖》是现代美国散文最早的榜样;《瓦尔登湖》与其时代的作品,比如具有写作天赋的霍桑、梅尔维尔以及爱默生等人有截然不同之处,这种迥异之处具有20世纪散文的风格。
   梭罗的魅力来自文字,又超越了文字。他的真诚,他对大自然的深情与挚爱。他观察的细腻与精辟。其诗人气质和哲人睿智,深藏在歌颂自然景物的背后的。他说:“我寻求与自然的亲近,了解她的脾气和行为方式。我最感兴趣的是原始的自然。”你看他笔下的春天:“昨天我很高兴让雨淋得透湿。这场雨使春天提前了,把路途都铺设停当,山背后长久让冰雪覆盖的小径、溪流和板桥忽然都开了冻;仿佛我们外出一趟后返回了大地,愉快地发现万物都处于与我们离开时差不多的状态。”梭罗对大自然的每一细微变化,都能保持着一种新奇和惊喜。他是自然之子。他更在本质上是一位激情终不衰竭的诗人。如此的深刻与精警,恰在毫不刻意、娓娓道来之中。他往往能于寻常细事中感知生命的律动,并用干净朴素的文字传达出来。
   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就在于超越文字之上的深情、挚爱和彻底的诗意表达。他在1852年2月18日的日记中写道:“我有两本备忘录,一本记事实,另一本为诗歌而准备。可我发现在我的心里对两者总是分不清楚,因为最有意思最美好的事实显然要更具有诗意,而诗歌正是它们的成果。它们从地上被转移到了天上。我觉得假如我记的事实充满活力和具有足够的意义(也许更多地转化为人类心灵的内容),那么我只需要一本记诗歌的备忘录来包办一切。”《瓦尔登湖》就是这样一部心灵之书,一本“超凡入圣”的典范之作。

神圣之书

   如果你读出了《瓦尔登湖》是关于人类灵性的戕害与恢复主题的探讨,那么你就懂得了它作为神圣之书的真谛。这位最彻底的诗人认为“消遥是一门了不得的艺术”。这与海德格尔“诗意生存”的说法异曲同工,不过梭罗要比海德格尔早至少一个世纪。
   梭罗在“神的一滴”里读懂了什么叫生活。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寻找生活意义。哲人们将自己的思索写进了书里,于是就有了《太阳城》、《理想国》、《乌托邦》、《瓦尔登湖》┅┅他们的思索是人类精神旅途上的太阳。与其他哲人相比,梭罗的思索则闪烁着野草上露珠的光芒:他所走的是一条“返乡”的道路,即返回人类原始时代的纯真生活。最初的生活总是粗糙的,甚至是十分简单的。而这样生活恰恰是最亲近自然的,最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梭罗说:“原始人生活得简简单单,赤身露体,至少有这样的好处,他还只是大自然之中的一个过客。当他吃饱睡够,神清气爽便可以再考虑他的行程。”人类的生活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活就是与日月星辰同在,分享大自然的美好,任何远离大自然的做法都是对人的本真性灵的违背。
   卡夫卡曾在他的随笔中说:“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其他罪恶均和其有关,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逐出天堂;由于漫不经心,他们无法回去。也许只有一个主罪:缺乏耐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驱逐;由于缺乏耐心,他们回不去。”一切的道路都似乎与人类无缘,这也正好证明了造成人类无家可归的主谋正是人类自己。“缺乏耐心”与“漫不经心”是人类自大自傲,缺乏必要的谦卑之情感的结果。在我们看来,人类由于没有必要的谦卑和虔诚,前途是难以明了的。梭罗所走的道路,是在寻求人类的耐心。耐心是伴随着谦卑与虔诚而出现的,它的诞生需要一个宁静而神秘的环境,诱使人类产生敬畏之感;而在梭罗看来,大自然恰恰是它最好的诞生地。
   梭罗说:“自然,在永恒中是有着真理和崇高的。”自然是清新而简单的,任何人在自然面前都是渺小和卑微的。在自然面前,一切贪婪和凶狠都是多余的。人惟有怀着虔诚和谦卑的心理,才可以真正读懂自然,才可以找回日益沉沦的“耐心”,返回人类自身的家园。

  他的灵魂是应当和最高贵的灵魂作伴的;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学完了这世界上一切的才技;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的,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爱墨森(梭罗的朋友)
梭罗语录:

   1、大多数人,即使是在这个比较自由的国土上的人们,也仅仅因为无知和错误,满载着虚构的忧虑,忙不完的粗活,却不能采集生命的美果。5、我也没有像鸣禽一般地歌唱,我只静静地微笑,笑我自己幸福无涯。

  2、我的生活方式至少有这个好处,胜过那些不得不跑到外面去找娱乐、进社交界或上戏院的人,因为我的生活本身便是娱乐,而且它永远新奇。

   3、那些衰老的,有病的,胆怯的人,不管他们的年龄性别,想得最多的是疾病、意外和死亡;在他们看来,生命是充满了危险的——可如果不去想它,那又有什么危险呢?

   4、他自己的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越显得简单,寂寞将不成其为寂寞,贫困将不成其为贫困,软弱将不成其为软弱。

   5、我有我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我有一个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小世界。从没有一个人在晚上经过我的屋子,或叩我的门,我仿佛是人类中的第一个人或最后一个人;除非在春天里,隔了很长久的时候,有人从村里来钓鳘鱼——在瓦尔登湖中,很显然他们能钓到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多种多样的性格,而钩子只能钩到黑夜而已——他们立刻都撤走了,常常是鱼篓很轻地撤退的,又把“世界留给黑夜和我”,而黑夜的核心是从没有被任何人类的邻舍污染过的。

   6、我在我内心发现,而且还继续发现,我有一种追求更高的生活,或者说探索精神生活的本能,对此许多人也都有过同感,但我另外还有追求原始的行列和野性生活的本能,这两者我都很尊敬。我之爱野性,不下于我之爱善良。

   7、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圣庙的建筑师。他的身体是他的圣殿,在里面,他用完全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崇敬他的神,他即使另外去琢凿大理石,他还是有自己的圣殿与尊神的。我们都是雕刻家与画家,用我们的血,肉,骨骼做材料。任何崇高的品质,一开始就使一个人的形态有所改善,任何卑俗或淫欲立刻使他变成禽兽。

   8、最接近骨头地方的生命最甜蜜。你不会去做无聊的事了。在上的人宽宏大度,不会使那在下的人有任何损失。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

   9、我并没有去访问哪个学者,我访问了一棵棵树,访问了在附近一带也是稀有的林木,它们或远远地耸立在牧场的中央,或长在森林、沼泽的深处,或在小山的顶上……

   10、青年往往通过打猎接近森林,并发展他身体里面最有天性的一部分。他到那里去,先是作为一个猎人,一个钓鱼的人,到后来,如果他身体里已播有更善良生命的种子,他就会发现他的正当目标也许是变成诗人,也许成为自然科学家,猎枪和钓竿就抛诸脑后了。

   11、其实没有人穿了有补钉的衣服而在我的眼里降低了身份;但我很明白,一般人心里,为了衣服忧思真多,衣服要穿得入时,至少也要清洁,而且不能有补钉,至于他们有无健全的良心,从不在乎。

   12、人是什么,还不是一团溶解的泥土?人的手指足趾的顶点只是凝结了的一滴。手指和足趾从身体的溶解体中流出,流到了它们的极限。在一个更富生机的环境之中,谁知道人的身体会扩张和流到如何的程度?

   13、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想望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还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14、如果你喜欢某处庄园,喜欢某处风景,你不必用金钱买下它,在它里面居住,而是要经常在心里想着它,经常到它那里去兜圈子,你去的次数越多,你就越喜欢它,你就越可以说是它的主人,就像一个诗人,在欣赏了一片田园风景中的最珍贵部分之后就扬长而去,那庄园主还以为他拿走的仅只是几枚野苹果,诗人却把他的田园押上了韵脚,他拿走了精华,而只把撇掉了奶油的奶水留给了庄园的主人。

   15、不论你的生命如何卑贱,你要面对它,生活它;不要躲避它,更别用恶语咒骂它。它不像你那样坏。你最富的时候,倒是最穷。爱找缺点的人就是到天堂里也找得到缺点。尽管贫困,你要爱你的生活。甚至在一个济贫院里,你也还有愉快、高兴、光荣的时辰。

   16、近来是哲学教授满天飞,哲学家一个没有。然而教授是可羡慕的,因为教授的生活是可羡慕的,但是,要做一个哲学家的话,不但要有精美的思想,不但要建立起一个学派来,而且要这样地爱智慧,从而按照智慧的指示,过着一种简单、独立、大度、信任的生活。
2006年10月8日星期日

本文是预备为一中学生读物《满分阅读》写的名著导读。

http://www.yanruyu.com/jhy/author/71678.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3 20: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梭罗自立更生就牵强了
他每天听到教堂敲钟就端着饭盒跑出来......
反正他文章里写的很美,不知道他能不能把他的饿肚皮也写的很美....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20:31 , Processed in 0.2460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