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59|回复: 2

王治郅认错:谁的胜利谁的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3 13: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时间2006年4月10日凌晨4点34分,在2002年因离队不归,被中国篮协开除出男篮国家队的前八一队球员王治郅,乘坐CA984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归国,中国篮协的领导亲自去机场迎接,此事件,成为4月10日各大新闻网站的热点聚焦。

   如果简单地将其视为一则体育新闻,显然掩盖了更多富有意味的内涵,国人对“王治郅五年不归”事件的关注,在于王治郅能够如此长时间地选择不归,作为对国家体委、篮协等强大力量的对抗,表达内心情绪的某种不满与抵制。如果把王治郅看作叛逆传统体育体制的异数,显然,在为数不多的“出头橼子”中,他是一个标志性人物。

   历数王治郅与篮协的分分合合,转折点出现在王治郅以“亚洲登陆NBA第一人”的巨大荣光,成为当时的宠儿。他在收获荣誉的同时,也见识了商业化社会的无穷魔力, 一旦体育运动员成名,巨大的财富将席卷而来。

   正是从那时起,王治郅的内心深处,产生了游移乃至脱离传统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原始冲动,他以“保住NBA位置”为由,多次拒绝国家队的召唤;他宁肯辗转于NBA的下游球队,苦坐冷板凳,也不愿意回归八一队,继续做中国篮球界的精英;无论是出于对金钱、名誉的渴望,还是对事业的更高追求,总之,王治郅愿意以付出与篮协权威对立、被开除出国家队等代价,换取心目中的理想实现。

   从体制内生存转化为向体制外游移,通常是个体对制度产生了价值观的分裂,或者是利益上的尖锐冲突。从田亮为拍广告被除名,到更早的何智丽愤而退出国家队,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点:这些曾经依赖于传统举国体育机制成长起来的优秀运动员,逐渐发现了体制对自身的束缚,在享受体制保护的同时,必须接受依附于体制的种种苛刻条件。王治郅、田亮等从维护个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发出了不满的声音,并付诸于行动,立即遭到了体制的反弹——遭到开除和驱逐。

   体制边缘人的优势在于独立,从体制外获得自由,无须参与与体制本身进行的利益交换,但边缘人要面临沉重生活压力与事业挫折感的双重冲击,他们容易陷入极端的自尊与强烈的自卑冲突中,表现出性格的反复与举止的异化。

   王治郅正是在五年的煎熬与矛盾中,最终选择了回归体制。他向全国球迷认错,也向篮协、八一队俯首称“是”。作为NBA的失意人,万般无奈下他想起了传统举国体育体制的“保护壳”好处。而篮协重新接纳王治郅,原因之一恐怕是基于2008年奥运会——这一举国体育体制所崇尚的终极价值目标,需要还拥有技术资本的的王治郅。

   举国体育体制内对资源的高度垄断,使得某些身在其中的人感受到压制,他们有了逃离体制的欲望;也正是因为举国体制对资源的无所不包,让叛逆者很快就发觉自身的弱小与无助,从而屈从于体制的价值标准。

   五年的坚持后,王治郅低下了曾经桀骜不驯的头,绕了一大圈后重回起点。被国家队除名的一年后,田亮也从当初的一封公开信,变成了公开场合的不断认错,他能否像王治郅一样幸运,取决于现在的田亮,是否还拥有符合体制需求的价值。无论如何,王治郅认错了,田亮后悔了,这究竟是谁的胜利?谁的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3 14: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而篮协重新接纳王治郅,原因之一恐怕是基于2008年奥运会——这一举国体育体制所崇尚的终极价值目标,需要还拥有技术资本的的王治郅。
觉得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3 14: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篮协重新接纳王治郅,原因之一恐怕是基于2008年奥运会——这一举国体育体制所崇尚的终极价值目标,需要还拥有技术资本的的王治郅。
觉得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03:10 , Processed in 0.08892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