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95|回复: 4

[【讨论】] 我想要魏于全"院士"替我解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0 03: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我想要魏于全替我解惑

  司履生

  魏于全在2000年-2003年间共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我没有时间进行详细的统计,
除原来我已经提到的那两篇以外,我又看到了7篇发表在外刊上的论文.我相信,
这一统计是不完全的。

  1.A gene therapy for cancer based on the angiogenesis inhibitor,
vasostatin, Gene Therapy (2002) 9, 1207–1213

  2.Immunotherapy of tumors with vaccine based on quail homologou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BLOOD, 2003 _ 102, 5

  3.Immunogene therapy of tumors with vaccine based on Xenopus
homologou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s a model antigen, PNAS
September 25, 2001 u vol. 98 u no. 20 u 11545–11550

  4.Inhibition of Tumor Growth with a Vaccine Based on Xenogeneic
Homologous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 in Mice,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Vol. 278, No. 24, Issue of June 13, pp. 21831–
21836, 2003


  5.Immunogene Therapy of Tumors with Vaccine Based on Xenogeneic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03, 170:
3162–3170.

  6.Immunogene therapy of tumors with a vaccine based on the
ligand-binding domain of chicken homologous integrin beta3. Immunol
Invest. 2002 31:51-69

  7.Active immunogene therapy of cancer with vaccine on the basis of
chicken homologou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cancer res 65,600,2003.

  在一个实验室里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实在是不简单了.当我仔细读过这些文章
以后,引起了我的许多困惑.现在先说其中的几个.

  魏的实验设计非常完美,非常宏大,比如,魏在nature medicine那一篇论文中
写到,他们用的疫苗和对照有
HUVEC,HUV-EC-Cs,HDMVECs,GEN-T,SVEC4-10,T/GHAVSMCs和人B细胞,PBS一共是8种,
注射剂量是10^2-10^7细胞/小鼠.用了5种瘤细胞株建立动物模型,进行其异种血
管内皮细胞瘤苗预防肿瘤的实验.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8X5=40,加上不同的剂量,
从10^2-10^7细胞/小鼠,一共是6个数量级,最少一个数量级是一组,40X6=240 ,
而他在进行再接种的实验时,每个小鼠接种的肿瘤细胞又是1X10^5-1X10^7细胞
/鼠,如此说来,又得最少分成3个不同的组来进行,于是240X3=720,每组10只鼠,
在无一只小鼠失败的情况下,总共最少就得7200只鼠.在这篇论文中,魏还进行了
对肿瘤进行免疫治疗的实验,还进行了过继性治疗的实验,还进行了T细胞删除及
抗体亚类分析的实验,另外,还进行了合成的几个抗原肽免疫动物的实验, 进行过
继性治疗得分离免疫球蛋白,这又需要一批动物,试想仅完成这一篇论文,总共
需要多少动物?如果真是按魏所说的,恐怕没有几万只动物是不行的。在魏的另
一篇论文中Immunotherapy of tumors with vaccine based on quail
homologous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使用鹌鹑VEGFR-2
蛋白做疫苗对小鼠的5种肿瘤CT26,LL/2,MethA,MOPC-35和EL4的预防和治疗进行
了同样的研究研究,使用qVEGFR为瘤苗, mVEGFR, Alum ,和PBS为对照,注射剂
量为1-50微克,4次疫苗免疫后,接种1X10^6细胞/鼠。我不知道他们到底用了
几个不同的免疫剂量,权且认为是4个吧,那么这一组实验一共需要5X4X4=80个
组,计800只动物。再加上其他实验,可想而知,最少也得数千只动物。其他的
几篇论文我们就不必细算了。

  另外一点就是魏的实验都是长期观察的实验,如在Cancer Res的文章中提到,
经处理的动物寿命不受影响,那么就是一直观察到动物自然死亡,在nature
medicine一文中也有同样的记述。在Blood 的论文中,提到观察14个月,甚至观
察了受处理的小鼠的生育能力没有受到影响,在PNAS的论文中,也是观察了14个
月,而且还每月查了一次肝功肾功,其他的论文大致都是一样,总之,是进行了
长期观察,这就是说,在魏的实验室,一批实验未完,又开始了另一批实验,起
码有几组实验是平行进行的,也就是说魏的动物室必须同时饲养着几批动物,或
者说上万只动物。我不怀疑魏有这么大的财力,我倒怀疑他有这么多的人力。当
然我更怀疑在中国,甚至在外国,哪一个动物中心会在单位时间里提供如此数量
的动物。

  最使我怀疑的是,魏所发表的论文都是只显示了观察50天左右的结果,许多
图表中所显示的是50天时,小鼠肿瘤并未完全消失。对于我们这些常人来说,非
常愿意知道的是,这些治疗和处理的最终结果,即我们科研的最后结果,比如在
50天以后肿瘤是否完全消失了,肿瘤的免疫治疗停止以后,肿瘤是否复发了,既
然魏在总结论文时,都观察了一年以上的时间,却为什么不介绍这些最重要的结
果呢,如果有了这些结果,魏的论文质量将会更高,我想魏是一定懂得这个道理
的。

  附,对魏于全测量肿瘤的质疑

  魏说,今天早上,看了司履生先生答我的一文中,关于肿瘤直径和体积的关
系,司履生先生仍然没有搞清楚直径和体积的关系,约10立方毫米的肿瘤,其直
径应约为2.7毫米,而不是司先生说的“1毫米多,不到2毫米”。

  关于10立方毫米的肿瘤,直径到底是多少,我是根据魏于全的论文的公式(肿
瘤的体积=2 X ab’2)计算的,在这里,我把a和b两个径线看成是相等的,(在
肿瘤很小时,这样看是不能算错的),10/2=5,5开立方,其得数小于2,魏可
能用的另外一个公式算的,当然,权且按魏于全说的是2.7毫米,这只是10个小鼠
肿瘤的均数,那么一定有肿瘤比这个数小,也许小了很多.这还存在一个如何测量
和分组的问题.

(XYS200604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03: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就魏于全院士论文事件目前各方观点汇总和评论(截至2006.4.6 22:00)

作者:太平闲人

  既然对魏的质疑是从2000年nature medicine上的文章引发的,那么首先来
对此文进行简单的解析。(如果觉得反感可以跳过这段,讨论到时可以回看)

  魏于全Nature Medicine的immunotherapy of the tumors with xenogeneic
endothelial cells as a vaccine(nature medicine 2000, 6(10): 1160~
1166)文章解析

  文章各部分均按照原文顺序,各部分内段落间空一行。

  1.引言

  提出实体性肿瘤生长的血管生成依赖性假说,奠定理论依据。

  指出肿瘤的血管内皮细胞可能表达一些不同于正常内皮的与血管形成有关的
蛋白质(或受体)。
  小鼠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蛋白质与人体及其他物种有不同程度的相似
性。
  打破对血管内皮的自身免疫平衡十分困难,以其自身蛋白作为抗原也难以诱
导有效免疫应答。
  所有本文就探索通过异体上皮细胞的免疫治疗来打破此平衡。

  体外增殖上皮细胞作为疫苗。
  在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测试三聚甲醛固定的人类和牛的上皮细胞作为疫苗诱
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能力。用到HUVECs、HUV-EC-Cs、HDMVECs、GEN-T作为实验
组疫苗。用SVEC4-10、T/G HAVSMCs、RPMI 7666 cells作为对照疫苗。

  2.保护性和治疗性抗肿瘤免疫的诱导

  用上述7种再加PBS对小鼠进行腹腔内免疫,qw×4【中间究竟是3周还是4
周?】,在第4次免疫后接种1×10^5~1×10^7的肿瘤细胞。结果是实验组的完
全保护,而对照组肿瘤生长迅速。(图1)

  而且对不同小鼠株(BALB/c、C57Bl/6、C3H)均有长达12周(从最后一次免
疫算)的抑制不同组织来源实体肿瘤的能力。【这个数据本文没有给出】

  对已形成的肿瘤测试异体上皮细胞疫苗的有效治疗性。在注射入Meth-A诱导
纤维肉瘤、肝癌、乳腺癌,注射后1周(此时肿瘤可见可及)用HUVECs或GEN-T治
疗,biw×4【这里应该比较明确是4周】,可使肿瘤延缓生长并最终退化(消
失)。而且存活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长(图2)。
  对免疫小鼠的各项基本体征及组织病理检查后未发现副反应。

  3.针对上皮细胞的自身抗体的确定

  为确定可能机制,用不同剂量的HUVECs、SVEC4-10免疫和未免疫小鼠的免疫
球蛋白作用于上皮细胞及肿瘤细胞。发现实验组可明显抑制人类、小鼠和牛的上
皮细胞(图3),但对肿瘤细胞都无作用。

  用实验组免疫小鼠的过继转移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图4)。而
先用上皮细胞来吸附免疫球蛋白后再过继转移就没有作用(图4)。而这些吸附
后的上皮用HUVECs免疫小鼠的血清染色呈阳性,而用SVEC4-10或无免疫小鼠血清
染色却为阴性【数据未给出】。

  而且HUVECs免疫小鼠血清对肿瘤微血管染色也是阳性,这与未免疫小鼠血清
(图5a)、肉芽组织(图5b)及正常组织(图5c)的染色结果不同。

  用免疫组化测到HUVECs免疫小鼠的肿瘤组织的上皮细胞有免疫球蛋白沉淀
(图5d)。而对照组没有【数据未给出】。并且无论免疫和非免疫小鼠的正常组
织上皮都没有沉淀【数据未给出】。

  3.血管生成的抑制

  随后又测定疫苗免疫后的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变化(图5e)。在疫苗治疗后随
时间延伸而密度降低(图5e)。用过继的实验组血清治疗后血管长度、时钟面积、
新生血管面积分别(相对于对照组)抑制68、72、81%。同样在直接用HUVECs免
疫的小鼠中测定也得到类似结果。

  4.CD4+T 细胞在抗肿瘤活性中的功能

  抗肿瘤活性在裸鼠中未表现提示T细胞参与该反应。同时注射抗CD4的抗体及
疫苗也没有保护作用。但对抗CD8、NK、正常IgG都不影响抗肿瘤功能(图6a)。
而且在第4次免疫后的7天测血清免疫蛋白,与对照比较IgG1、IgG2a、IgG2b明显
增加,而IgM、IgA无明显增加。无CD4+ T细胞小鼠无上皮细胞抗体表达(图6b)。

  5.鉴定可能的交叉反应相关多肽
  上皮细胞提取物仅与实验组免疫血清一起western blot时有多条阳性带(图
7a、b)。其中220kD和130kD与VEGFRII和av integrin大小相似。而且用ELISA
【数据未给出】也证实此点。人和小鼠VEGFRII和av integrin氨基酸同源性分别
82、89%。然后合成42条一致性多肽序列,然后与血清作用进行ELISA,注射小
鼠测定免疫活性。3条有阳性结果(表1)。
  发现异体多肽免疫小鼠血清有抗肿瘤作用,凡是与小鼠的多肽免疫的小鼠血
清均无抗肿瘤作用。

  6.讨论

  中间指出异体免疫可能不是同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起作用【数据
未给出】。而且异体的平滑肌细胞和B淋巴浆细胞也无作用。

  近来都认为CD8+T细胞在抗肿瘤中起作用,但本文却发现CD4+T细胞起作用。

  交叉反应可能设计两个分子的表位。

  还有4条带无法与已知血管生成相关分子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

  方法及引文部分没有细看。

  另外一篇是中华肿瘤杂志的异种黑色素细胞疫苗诱导小鼠抗恶性黑色素瘤免
疫反应(2001年3月第23卷第2期,118~121),此文为中文,而且争论集中于几
个小点,不作赘述。

  还有一篇比较重要的是Immunogene therapy of tumors with vaccine
based on Xenopus homologou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s a
model antigen.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1 Sep 25;98(20):11545-50.但
基本上还是延续Nature Medicine文章风格及内容,甚至有些雷同。

  对于此次事件的判断首先是要从客观上进行,即双方都公认的可以作为证据
的材料上着手,而不仅仅停留于理论上的争论或其他一些主观性较强也容易辩解
的层面上。那么最强的就是论文,我觉得自然应该从份量最重的开始,否则拿一
些国内文章开刀,就算作者承认失误甚至造假(如果确实存在的话)又如何,以
前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以目前的形势双方已经没有和解的基础,攻方已取得主动和多数关注此事且
有一定常识的网友的认同,但这种舆论认同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因此重要的是
证据,是铁证,从理论上、常识上及从语言上去否定对方都是苍白无力的,至少
我读过以后的感觉是这样。对于守方更加是生死攸关的时刻,xj的话很形象“老
魏如果能熬过这关,转身大概就拿诺贝尔奖去了” [w38 ],至于能否拿Nobel奖
我们倒是可以用理论去猜测,但老魏能否熬过这关就必须用证据说话。现在我无
法体会老魏的心情,因为不知道他的底牌究竟是什么,但肯定已经出离愤怒。虽
然以前也有过类似事件,但受到挑战的层面是不同的,背景也没有前几位硬(洪
国藩、贺福初、蒋华良),而且涉及的课题意义极为重大,我个人觉得倒有点那
位韩国克隆牛人当时的遭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底下的学生、助手还没有落井下
石。对老魏而言尽管还可以用“副部级”头衔及“西部生命科学第一人”聊以自
慰,但自信之余总难免有点恐慌,因为论文至少是存在一些漏洞的(这个目前他
应该是承认的,如果就此罢休,他倒也乐得承认),而又有些个人行为授人以柄。
再说就目前形势看科学院树个反面典型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魏院士一定要认真
应付,否则重则前程不保,轻则损害国际声誉。而且面对的人一个是准退休职工,
一个是无业青年,都做好全身心准备,决心一拼到底,尤其那位无业青年,衙门
公堂是家常便饭。我还真替老魏捏把汗。

  在正式讨论前约法三章,首先不能搬出某某权威(哪怕有国际声望)的主观
言论来判断是非,因为本次事件的论题及相关人都有特殊性,一边是创新、院士,
另一边是证据、专业人士(至少这些专业能力还足以驾驭以下问题的探讨)。在
这类打假事件上权威不是圣经,Nature、Science的编辑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
总是令人失望。其次不要将某某经典理论、经典实验、经典书籍时时搬出来砸人,
要注意是创新,但也不能以创新的名义将过于先进的所谓进展抛出来,因为有些
新事物未必禁得起时间的考验。最后就是一切让事实说话,让科学实验中的客观
规律说话,让铁证说话,让理智说话,最好是等一段时间后让新的验证实验说话。


。。。。。


 对于魏、对于司的个人品格问题网友不要臆断(除非是直接接触过的,但猜
测是可以,必须明确注释),因为我们如果没有直接接触,或没有在一个较长时
间内考察过的话,单纯依据其在一件事情上的行为而给予褒扬或贬斥是不合适的。
在本事件开始几日内有几位痛心于魏所为的网友的言论就不是很合适,这样在事
实真相未明的情况下,对魏、对华西、对川大也过分悲观了点。对于司的褒奖言
论也是不合适的,司在此事件中的的作用是正面的,至少是把这样一个疑点重重
的问题摆在了我们大家的面前,这的确需要一点勇气。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深入
探讨而形成时至今日的良好局面,这对于打击学术造假是十分有利的气氛。但就
本人在司和魏就此事交锋的字里行间觉得,固然魏用词圆滑、避重就轻、言辞闪
烁,司又何尝不是固执己见、过于苛求、锱铢必较。司的理论结构、逻辑思维、
行文心态都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对魏的揭发难道就是简单的伸张学术正义,难
道就没有对魏的个人情感因素搀杂其中?当然我也只敢猜测,不敢臆断。我是看
过一些不得志的所谓正直的老教授的嘴脸。其极端者往往用所谓中肯言词、正直
正义、疾恶如仇、淡泊名利来掩饰内心的虚荣、尖刻和平庸,其行为表现往往是
阴狠冷漠、不近人情、不顾大局、孤僻顽固等。这其实也是老式知识分子易于落
入的一个危险的人格陷阱。这只是我的个人感想,自然不能直接外推到司身上,
我对司的品格没有特殊感受。但通过这几年的旁观,对方舟子、对新语丝、对致
力于国内学术打假的有志之士深表敬意,对方的公正和理智,及其在实战中注重
证据的作风表示钦佩,对方打假的坚定和良苦用心深信不疑。愚虽势单力薄,资
质驽钝,但也愿为中国之学术净土的缔造尽绵薄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1 18: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尚没有充分的证据能让鄙人站在司教授一边。
所以对于此事,俺中立。
方舟子一出来就旗帜鲜明的站在司一边,对其作法表示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1 22: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闹!

科学不能靠编。

按照科研的道理,“不行”也是一种结论、一种成果,可是,由于“有关部门”不承认这样的成果,所以,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能“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梅启明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12 20: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魏于全案并非中国重量级人物学术造假第一案,中国还需要更多的司履生能够从正面提出质疑,如果说是由于双方存在矛盾所至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没有矛盾就不能暴露问题,没有矛盾就不会推动进步,在科学问题上更是这样.中国的学术空气存在很多腐败因子,这个伤疤不揭,中国谈进步只是一句空话.对学术造假的揭发的动机是什么?当然是伸张学术正义, 任何事件的发展都要看最终结果,起码是最终伸张学术正义了,这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不近人情、不顾大局"真是可笑,可见你的所谓"大局"是帮助掩饰你的造假得以最终逃脱!发慌的是“造假者”你慌什么?
                     武汉大学学生宿舍守门人:  梅启明
                                2006/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7 03:33 , Processed in 0.18348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