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07|回复: 3

[【其它】] 张静:中国科学界的七种不道德行为

[复制链接]
aieshu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6 10: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静:中国科学界的七种不道德行为 zt
          2003年07月01日 00:00
         
   21世纪经济报导25日刊载文章说,6月13日,中国工程院新一届道德建设委员会公布了对涉及18位院士的21封投诉的审查结果。其中:对2位院士研究成果归属权的投诉部分属实;2位院士学术作风不民主的投诉属实;1位院士其博士生发表的论文有剽窃行为属实。

   中国工程院道德建设委员会同时还公布了对以上属实投诉的处理方法,即对个别院士在科学道德和学风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采取适当方式让院士本人了解和思考有关投诉内容,或进行必要的谈话和沟通。学生出问题的,院士作了自我检查。

   处理方法一经公布,在学术界引发众多猜疑与讨论。猜疑的焦点在:其学生剽窃的院士是否是曾被媒体披露而社会反响严重的某大学校长?讨论的中心则是:仅进行必要的谈话和自我检查,是否有刑不上院士之嫌?

   有“中国科技界真理斗士”之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邹承鲁已80岁了,走路已略显不便,但对於“真实”二字他还跟22年前一样不能姑息。“对於经查属实的违反科学道德的人,一律要点名,要处理。”邹院士直言不讳,“目前往往是违反科学道德的小人物得到处理,而知名人士就很难处理,个别的反而得到更大的重用,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纵容了这些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这位剑桥大学1951年的生物化学博士,1981年,他与3位院士联名在媒体上首次揭露,各种不道德不文明的恶风陋习在科学研究中已有蔓延滋生之势的,并倡议开展“科研工作中的精神文明”讨论。1991年,他又再次联合13位院士再论科学道德问题,并呼吁早日出台科学道德规范。

   2001年,邹在“核酸风波”中,公开指责生化协会某专门委员会为某核酸营养品在媒体上公开作秀,提议为其“立家规”。2002年,其公开抨击徐荣祥的“5年克隆人体器官206种”之说是伪科学。

    邹承鲁说,今年6月13日中国工程院新一届道德建设委员会公布对21封投诉信的处理结果,基本上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结论性的东西,对经查属实的,既没有点出其姓名,基本上也没做任何处理。这种做法,不仅起不到警示作用还会助长不正之风。

   目前科学界中存在大致有七种不道德行为,一是伪造学历、工作经历、论文等;二是抹煞别人成果,自我吹嘘。其实科学工作从头开始的情况并不为多,多数始於前人的基础,在论文中首先应回顾前人工作,不要动不动就是“国际领先”、“首次发现”、“填补国内空白”;三是伪造成果,纂改数据;四是剽窃,对於这类情况,被揭露后仅有少数得到处理,一些人在被揭露后依然春风得意,甚至屡获升迁;五是“搭车”署名,包括无论是否有贡献,实验室负责人要在该室所有论文上挂名。有的导师在几十个学生的论文上都要署名,很难想象他如何指导如此众多的研究。更有互送论文的做法,即此次我让你在我的论文上挂名,以换取下次你让我在你的论文上挂名。实际上,论文署名首先是责任,其次才是荣誉;六是为商业广告做不符实际的宣传;七是一稿两投。

   在院士选举制度主要的还是搞些歪门邪道,请客送礼。候选人不是自己报名的,而是被人推荐的。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规定,不允许候选人自己出面“活动”,如有发现要取消候选资格。院士事关集体荣誉。现在还是有很多大学没有院士,而前些年还有一些省没有出一个院士。所以往往是单位、地方出面帮候选人活动。

   有一次,一位院士写信推荐一位候选人来找我,希望我能帮助他当选,我很不客气地回信说:请你奉劝那位候选人不要再活动,否则我把他的活动公布出来后他连资格都不会有了。1999年时有个院士告诉我,说某单位代某人给他送礼。后来这个人没选上,但是今年我发现他又出现在候选人名单中。

   至今有两个院士被开除:一个是因为政治原因,另一位是因为经济问题。到现在还没有一位是因为道德问题被开除。而实际上有的院士是存在严重的道德问题的。上世纪90年代初,曾有一次这样的尝试。当时是5名院士联名指某院士存在严重的弄虚作假行为,要求取消他的院士资格。他们动议了近一年的时间,后因得不到本学部三分之二以上的院士支持,没有正式提出。这不仅是因为很多院士碍於关系和面子不敢附和,还因为学术道德上的某些问题,如剽窃,取证相对容易,但另一些如纂改实验数据、抢占他人成果等,拿到过硬的证据是很难的。

   我认为要对所有人的处理要一视同仁。目前往往是违反科学道德的小人物得到处理,而知名人士就很难处理。个别的反而得到领导更大的重用。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纵容了这些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我感觉上世纪80年代学术腐败的案例为数并不算多,但90年代以来是越来越普遍了。相关机构应该下决心处理一些典型案例,将学术腐败的恶化势头彻底扭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6 14: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aie兄以后请帮忙加个分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ieshu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16: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知道分在哪一类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6 22: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人都有不好拿出来晒的。

包括个别现在“年高望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20:06 , Processed in 0.1949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