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91|回复: 0

[【学科前沿】] 中国科学家阐明衰老的生化本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3 11: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科学家阐明衰老的生化本质

--------------------------------------------------------------------------------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2-27

  

   文/印大中

2005年6月出版的衰老领域国际权威杂志《Experimental Gerontology》于首篇,十几页的篇幅刊登了我国著名衰老研究专家印大中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院陈可冀院士关于衰老机理的重要论文“衰老机理的本质:生化副反应损变的失修性累积”。

健康长寿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千年梦想,衰老机理也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面临的一个千古难题。对衰老的研究已经涉及生物、医学、遗传、生化、进化、细胞学、老年疾病、分子生物学的几乎所有领域。但对衰老机理的解释至今仍然处在一个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混乱状态。印大中教授与陈可冀院士针对现在衰老研究的现状与困境,结合古今中外医学、哲学思想中的智慧,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精心分门别类,反复对比分析,进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既高瞻远瞩,又深入浅出地诠释了高等动物衰老过程的生化本质。

论文一针见血地提出“生化副反应损伤造成的失修性累积是衰老过程的生化本质”。指出在诸多生化副反应造成的应激损伤后,其共同的核心过程‘羰基毒害所引起的生物大分子的不可逆熵增交联’是高等动物衰老的关键。

面对步履艰难的自由基氧化衰老学说,论文以全新的视野,用一简单的方程式一目了然地解释了为什么现行的研究总是找不到氧应激损伤与动物最大寿限的相关性的现实。论文指出真正的衰老过程应该是积累的过程,是损伤造成的不可修复性损变的积累过程,而‘积累’是损伤减去修复的剩余值。论文开拓性地提出:自由基氧化损伤是衰老的重要起始因子和加速因子而不是衰老的过程(就像感冒的起因可以多种多样,而感冒的过程却又是另外一回事)。论文指出,研究衰老机理应该研究损伤,还应该研究修复,更应该研究生物垃圾的与时俱进的积累生化,例如老年色素的形成和衍变所相关的生化过程。鉴于现代生命科学对于衰老的主要生化过程和最终产物的脉络已经越来越清晰,论文认为成年高等动物衰老的生化本质已经昭然若揭。

论文突破了自由基氧化衰老理论的框架,阐明了为什么简单化地使用抗氧化防治策略是抗衰老研究的死胡同;提出除了氧化应激之外的其它能量代谢过程在生物老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也指出了氧化应激和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共同过程——羰基应激在老年色素的形成以及在衰老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论文突破了遗传因子(衰老基因与寿命基因)和基因突变主导寿限的狭隘观点,指出环境影响和遗传因子共同决定动物的寿命长短。开拓性地指出遗传因子对寿命的决定作用旨在于:‘寿命基因群’组成的复杂网络分别(或共同)调控了动物的防御损伤体系、修复更新体系、新陈代谢体系以及体内平衡等体系。论文指出基因突变往往造成机体的病理性改变而非生理性衰老,同时也旗帜鲜明地提出蛋白质的翻译后不可逆熵增交联才是造成了成年机体生理性分子改变的最主要的衰老生化过程。

印大中博士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考入大学的插队知青之一,初学化学,后攻食品,再读衰老生物医学。以其扎实的化学功底对食物老化的生化机理心领神会。当他转到衰老生物医学领域便立刻独具慧眼地看到了动物老化与食物老化的必然相关性。1988年至2000年在欧美留学期间便对老年色素形成的生化机制形成了独立深刻的见解。在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基础上归纳揭示了老年色素形成的生化总趋势和关键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别具一格的羰基毒化衰老学说以及高等动物睡眠生化机理假说。

印大中博士回国后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特聘教授,近年来撰写和发表了大量有关衰老机理的研究论文和著作并进行着许多极有创意的实验研究。在陈可冀院士的指导和支持下,印大中教授最终集思广益,拨云破雾向科学界提出了高等动物广义衰老假说,为生命科学研究衰老这个千古难题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标志着我国生物医学科学家正在以充分的自信和成熟跻身世界重大疑难生物科学理论研究领域。

   [博客网]

http://www.sciencehuman.com/part ... newviews200602b.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6 06:01 , Processed in 0.30668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