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25|回复: 1

[【文史类】] 略谈冯玉祥读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5 11: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玉祥将军,作为中华民国重量级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颇多。比如,有人说他是“基督将军”,也有人说他是“爱国将军”,更有人说他是“倒戈将军”。纵观其一生,我认为,冯玉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读书将军”。“读书将军”冯玉祥,在读书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倒戈,有人认为“倒戈”意味着背叛,是贬称。我却认为是进步,是褒称。倒戈是与腐朽政治力量的倒戈,也是与自己认识到的落后思想的倒戈。读书在倒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冯玉祥的读书经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少年读书是为了识字
由于家境贫寒,童年的冯玉祥只断断续续念过一年零三个月的私塾。练习写字买不起纸笔,就用一根细竹管,顶端扎上一束麻,蘸蘸稀薄的黄泥液,在洋铁片上涂写。1896年,15岁的冯玉祥在保定府五营练军正式入伍。在兵营中,每逢操练之余,粗识一些文字的冯玉祥便开始读武侠小说,如《封神演义》、《绣像彭公案》、《施公案》。他说,“一半是为的看热闹,一半也是企图多识些字。”“初看时半懂不懂,只管囫囵咽下去。读完一遍,从头再读,读长久了,书中大意也渐能领悟。”正是凭着耐心、虚心、恒心,冯玉祥还读完了《三国演义》。升任本哨的小教习后,有着强烈上进心的冯玉祥开始攻读军事书籍,如武卫左军编的《操法》、《阵法》以及新建陆军七项等等。他得暇即读,有时彻夜不睡,偷偷地就着灯前读。初时十句不过懂得三句,其余都茫然不解,于是各处找人求救。看到冯玉祥苦读得体力不支,朋友好言相劝。他说:“我就是念书念死了也好,免得变成一个庸碌无知的废物,消耗世界上的食粮,一点事也不能做”。
读书成了冯玉祥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青年的他涉猎的书目不断扩展。当他看了《饮冰室文集》的序文,得知《纲鉴易知录》一书,便立刻到北平琉璃厂书店里花了一两六钱银子买来一部,日夜死读,时刻不离手。一次,被他们的上司王化东统领见到了,高兴地连声夸奖,说:“我们营里的年轻人居然也有看《纲鉴易知录》的,真是了不得!”随着官阶提高,冯玉祥阅读的范围也在扩展,《左传》、《易经》、《书经》、《诗经》、《群书志要》等逐渐一一进入他的读书视野。

以文会友,拜师求教
冯玉祥曾因爱读书而结识了国学大师级的人物王铁珊、邓鉴三。有一段时间,青年冯玉祥曾和本营的军医长邓鉴三同住一室。邓专长的虽是医学,然而汉学方面也极有根底。平时常见他涉猎经史子集,非常用功。邓鉴三是冯玉祥早年最敬爱的一位朋友。冯早年读书水平的提高,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得益于他的帮助。比如说,他告诉冯玉祥,多读古文,可以触类旁通,要是熟念二、三百篇古文,一定就可以有很大的进步了。冯玉祥依计开始念《古文释义》,由邓先生随时为其讲解,随时自己偷空念,每篇念至能够背诵方肯罢手。这样读了不到百余篇光景,觉得就有了不少的进步,普通的文章不用讲解,即能自己领悟。再来翻阅《纲鉴易知录》一类的书,情形就大大不同,以往看不懂的,这时很容易懂了。尝到甜头以后,冯玉祥在一生的读书中,不断向大师求教,向朋友求教,也向比自己年轻的属下求教。
 一次,冯玉祥的书友给他介绍了《嘉定屠城记》和《扬州十日记》。看完两本用血泪写成的书,使冯玉祥惊出一身冷汗。他“本来是个不能安于腐恶的现状,怀有反抗情绪的人,此时又经这种种刺激,心里的火山像新加了几个喷火口,血液被燃烧得沸腾,不可遏止。”军中一部分有良心的官长,对于清朝廷的昏庸误国,也都愤恨不平,深恶痛恨。在这种无形的一致要求之下,常在一起的一些朋友,遂想到暗自组织一个团体,大家磋商鼓励,从而作推翻腐败政权的工作。他们采用读书会的形式,成立了“武学研究会”。冯玉辛亥革命以后,冯玉祥成为北洋军中的一名营长。面对属下一群目不识丁,精神茫然只是为“吃粮”而投军打仗的农家子弟,冯玉祥想到自己苦苦读书,挣扎努力的经历和经验,决心指引士兵们能有所进步,活出个人样来,懂得道德精神、爱国精神、军纪精神。于是,他编出了一部通俗易懂的《精神书》和易记易唱的《国耻歌》、《战斗动作歌》等。冯玉祥认为“盖军人如真有道德的自觉,即无争权夺利之祸;真以保国卫民为天职,即无专横放纵之习;真以军纪为性命,即必无贪生怕死之心。须先使这些条件具备,而后才谈得上战斗的事。”他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不断加强士兵的精神教育。后来他又编了《战阵一补》,用浅显的词句讲述历史上的故事,向其属下的官兵灌输爱国爱民的道理。到了他担任十六混成旅旅长之时,便编了《练兵纪实》一书,分述训练、装械、校阅、比赛、讲演、考绩、奖惩、抚恤、教导队、军佐队、军佐体操团、读书、运动会、售品所、目兵存款办法、青年会、新剧团、工厂、学校、规则等二十卷。将其多年训练教育的实况和成绩总结出来,向国人宣传,提高自己部队的声誉。

接触到新的革命学说
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产生、北洋政府的腐败和军阀混战、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冯玉祥本人与共产党人李大钊的友谊、苏联军事顾问的介入以及冯玉祥本人的访苏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使冯玉祥对自己的读书开始反思,他说:“我每天按时读书,读的是《书经》、《诗经》,以及群书志要一类,严格地说都是一些废书。不切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他此时开始读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等,认为自己思想有了一些体系。在赴苏途中,冯玉祥一改“君子群而不党”的初衷,加入了改组后的国民党。在对苏俄的访问中,他接受了列宁夫人赠与的《列宁全集》。看到苏联人民翻天覆地的变化,又读了革命导师的著作,冯玉祥深切地领悟到:“要想革命成功,非有鲜明的主义与参加为行动中心的党的组织不可。”“五原誓师”以后,就任国民联军总司令的冯玉祥接受李大钊的密件建议“固甘援陕、联晋图豫”,他在原《精神书》的基础上,编写了《革命精神书》和《九·一七新生命》两书,向全军灌输新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

 退隐亦为读书
作为一个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而叱咤风云的政治与军事领袖,在风云变幻中,难免失势于政治与军事的角斗中。冯玉祥在他不得不选择退隐时,公开宣称也是事实上力行的是读书。
冯玉祥曾经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倒戈反吴佩孚并且实施北京政变,逼溥仪出宫。此后面对孙中山北上,段祺瑞执政,各派政治势力的角逐,他选择了退隐。先是在京西天台山慈善寺读书,接着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的名义赴张家口读书。为此,他在张家口建造小图书馆,取名“爱吾庐”。广交各方朋友,开读书求教办学之新风气,以吸纳新的思想动力。
 在国民党新军阀的“中原大战”中,冯玉祥败北,部将飞鸟各投。他选择在山西汾阳峪道河退隐读书。这是一次痛定思痛的读书,在反思中求索。他读的书目多是《俄国革命史》、《唯物史观解说》、《列宁全集》、《社会主义思想史》、《科学的宇宙观》、《新政治学大纲》、《大战后的世界》、《资本论》、《中国社会问题》、《新政治学》、《社会学讲座》、《法国大革命史》、《中国经济研究》、《中国农民暴动史》、《辩证法的唯物论》、《世界史纲》、《资本论大纲》、《马克思恩格斯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等。他在1931年7月15日的日记中写道:我“深知社会主义之光明正大及其理论之真确,非他项空泛者可比。应确实信仰,并努力促其实现。”这一时期他也间或读了托洛斯基的《我的生活》和《孔子生活》、《易经》、《书经》等。他在读书中体会到:“读书不只是为的认识世界,而是为的改造世界。认识与改造结合,理论与实践一致,方为善读书也。”(《冯玉祥日记》第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图谋日益加剧,中华民族的抗日情绪也日益高涨。1932年,面对全国特别是华北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移居泰山读书的冯玉祥为与共产党合作抗日,又再次移居张家口,人住“爱吾庐”读书。这是一次特殊的隐居,是以读书为掩护的抗日组织行动。1933年5月,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宣告成立,冯玉祥与共产党合作揭起义旗抗日。这一次的读书意义颇大。
由于日、伪、蒋合力围攻,抗日同盟军失败了。冯玉祥迫于各方压力,又回到泰山隐居读书。具体书目虽然在不断变化或扩大,但在基本范围上已属论述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了,其中也不乏鲁迅等进步作家的作品
读书,使冯玉祥从积弱腐朽的社会状态中找到人生奋斗的动力;读书,使他从不断的文化选择中,清晰了自己的政治选择;读书,使他获得了接近科学的人生观和方法论。人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中发展的,读书——作为一种动力,不断地改变了冯玉祥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5 14: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收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20:41 , Processed in 0.09439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