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78|回复: 2

[【心情日记】] 韩国首都更名的历史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7 20: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国人有一种“瘪三”穿西装的心态

如果把朝鲜半岛一九四五年光复后,种种行为串联起来看,就会得出如上结论,我的话有点刻薄,但找不到更好的词汇形容。

朝鲜半岛的历史,就是中国历史的副产品或者说得露骨一点,就是中国历史地方史、诸侯史。这即使无奈也是事实,历史就是历史。现在韩国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民族自大情绪,如果是将来不与中国文化为伍,走自己的道路,那倒也值得尊重。可是现在韩国国内出现的是,伪造韩国游离于中国历史的“独立”发展史,显现出一种无知狂妄的“瘪三穿西装的心态”。而这种心态不是今天才有的,把历史事实连接起来,就可以看清“汉城”改名背后文化心理。

一、在结束日本占领以前,朝鲜半岛是通用汉字的。朝鲜光复后,南北差不多同时取消使用汉字,已显现与朝鲜民族自强和独立而相应的文化上独立性。

五十多年过去了,韩国发现新一代受教育的年轻人因不懂汉字,看不懂光复以前的朝鲜历史上的文学作品、历史著作甚至官方档案,出现了文化的断层。在韩国和朝鲜所说的“代沟”与我们不一样,是指懂汉字和不懂汉字的两代人之间的思维差异。朝鲜情况不明,在韩国,年轻一代成了没有文化根的“草头人族”,要他们弘扬朝鲜文化,那就是被美国化以后的韩国浮萍文化。要真正弘扬高丽文化就要懂汉字。前总统金大中在一九九八年发布总统令,在韩国中小学恢复汉字教学,列入课本的约近两千个汉字。

二、韩国历史学家通过见不得人的考古发掘,写书说纸是韩国发明的,中国的纸是从韩国传入的。中国历史学界召开国际会议,声称韩国发明纸的历史学大拿又不敢来照面。

其实,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纸一说,来源于《后汉书》。以后考古学早就证明,纸在西汉就已使用。敦煌出土文物中就有大量的古纸,陕西出土的“灞桥纸”、甘肃出土的“金关纸”、“中颜纸”等等,都是西汉时期的。史学界只是认为蔡伦对纸的推广、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才沿袭《后汉书》的说法,把发明的桂冠给了蔡伦。

当我们的考古学家把西汉的纸拿出去展览,韩国把可以翻的地挖编了,也没找出更早的,就不敢再争了。但是韩国出版的历史书,还有不改悔的。

三、八十年代,中韩举行建交谈判时,韩国向中方提出,两国建交后,中方不能再继续使用“汉城”这个称呼。理由是,汉城的名字是中国古代的叫法,是中国人给起的,是殖民主义、霸权的产物。建交后,中方必须改称汉城为韩国人起的名字,应叫SEOUL。中方表示,汉城的名字由来以久,历史上韩国人也这么叫,一旦叫中方改称SEOUL,中国的史籍、尤其是教科书和地图等的改正,牵扯的面儿太多,实际实行起来困难重重。

但韩国就是不肯答应,两国的建交谈判就僵在这儿。这个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呢?说来好笑,为打开局面,中国的学者开始查找历史书,结果发现,SEOUL也是中国给起的,其历史比汉城的叫法还要早,中国史书里用的是“苏坞”,和SEOUL的发音极其相似。面对史实,韩国人这才哑口无言,只好接受中方汉城的叫法。

还有前不久,中韩两国关于“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纠纷等等,韩国人就如瘪三穿了西装,是款爷了,要抹掉瘪三历史,甚至不需人提他的过去。这也太霸道了!

我的观点是,韩国人把他们的首都叫什么,是他的事情。我们要翻译成什么汉语,是我们的事情,说大一点,这是主权,说小一点,是话语权。韩国再有钱,也不能让别人只能鹦鹉学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7 22: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听说过的。
我们中国好像也是顺应了韩国的要求,改了称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8 08: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家碧玉一般,不过韩国人的精神可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10:21 , Processed in 0.1677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