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591|回复: 2

[【资源下载】] 细菌对各类抗菌素的主要耐药机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 12: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细菌对各类抗菌素的主要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主要机理为:①产生灭活酶,②靶位改变,③低通透性的屏障作用,④主动外运,⑤细菌缺乏自溶酶,对抗菌素产生耐受性。

β-内酰胺类:细胞壁通透性降低;与PBPs亲和力与结合率降低;产生β-内酰胺酶;细菌自溶酶缺乏。
氨基糖甙类:细胞膜主动传递中摄入减少;产生钝化酶;核糖体30S亚基蛋白改变;Eh↓和pH↓均可降低活性。
喹诺酮类:细胞外膜OmpF量降低,使喹诺酮类摄入减少,同时细胞膜传透通道改变,外流加快,细菌内积蓄减少;DNA旋转酶A亚基蛋白改变。
大环内脂类:核糖体50S亚基改变;局部pH↓可降低活性。
四环素类:药物外流加快,在细菌体内积蓄减少;核糖体30S亚基改变;产生灭活酶。
氯霉素类:细胞膜摄入减少;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林可霉素类:核糖体50S亚基改变,细菌产生灭活酶。
肽 类:如万古霉素,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但也可由靶位改变而产生耐药。
磺胺类:改变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结构;增加磺胺的拮抗物PAPA的产量。

细菌耐药性变异的趋势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的耐药细菌的变迁有以下6个主要表现:(1)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感染率增高;(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引起感染增多;(3)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P)在世界范围,包括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4)出现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感染;(5)耐青霉素和耐头孢菌素的草绿色链球菌(PRS)的出现;(6)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细菌变异。

1.1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1961年英国首次报道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后,世界各国大多数地区均有许多报道,当时没有使用甲氧西林的国家也有同样报道,所以推测此基因天然就存在于MRSA中或还有某种因素可以筛选出MRSA。MRSA是多重耐药株,早期就发现它对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及氨基糖甙类等耐药。90年代后,全世界各个国家MRSA已上升为62%。而且在耐药谱方面新的MRSA更为广泛,包括了广谱、超广谱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类等,最近有文献证明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的使用是选择MRSA株的重要原因。现已证明新的MRSA的分子水平上与60年代发现的旧的MRSA有不同。MRSA存在MECA的基因,由它编码PBP2’,而PBP2’对所有重要的β-内酰胺类抗菌素的亲和力均下降。PBP2’可以替代四种PBPS的功能,因此MRSA对几乎所有的β-内酰胺类耐药。近来,还发现甲氧西林耐药性的表达调控基因(mecRI、 mecI )及其辅助基因(femA、femB、femC、femD)这些基因改变与MECA基因协同就使得MRSA对β-内酰胺类具有更高度耐药性。MRSA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被认为是该菌同时产生氨基糖甙钝化酮。

1.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迄今为止,报道最多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仍是表皮葡萄球菌,同时它也是医院内感染败血症的常见细菌。由于该菌可产生大量细胞间脂多糖粘附素(polysaccharide Intercellular Adhesin,PIA)与细胞外粘液样物质(Extracellular Slime Substanece,ESS),可通过不同途径吸附在导管表面,引致导管所致的感染。CNS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十分常见,在治疗上造成了较大困难。另外,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PIA、ESS具有干扰宿主防御功能,ESS可抑制B淋巴细胞的遗传性质、使合成免疫球蛋白减少;还可干扰吞噬细胞;可保护包埋在其中的葡萄球菌免受抗生素的作用,由于膜状物形成的生物膜(Biofilm),使得感染灶中细菌可以不断释放,从而引起败血症。

1.3 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P)
肺炎球菌是引起危及生命的院外感染的最主要的病原菌。该菌引起的全球病死率与结核病相似,每年约300~500万人死亡。长期以来该菌一直对青霉素高度敏感,其MIC为0.005~0.001μg/ml。自1967年首次发现耐青霉素肺炎球菌(MIC 0.1μg/ml)后,1997年又发现多重耐药肺炎球菌流行。该菌除对青霉素耐药外,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等多种抗生素耐药。PRP目前增加也十分迅速,各国报告,分别已占肺炎球菌的20%~50%。
PRP耐药机制是肺炎球菌的PBP发生了改变,使其与青霉素的亲合力减低,研究证实细菌是通过遗传转化、吸收并整合来自细胞外的多聚脱氧核苷酸,使得PBP基因中获得异种DNA片段,多达4种PBP发生改变。

1.4 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VRE)
1991年美国统计肠球菌在菌血症中已占第三位,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目前,肠球菌耐药谱愈来愈广泛,表现为高水平耐青霉素,高水平耐氨基糖甙类及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比粪肠球菌要严重得多。过去治疗肠球菌感染,特别是心内膜炎,用庆大霉素加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协同效果很好,自从出现对这两类药物高水平耐药后,不得不改用万古霉素。1986年首次报道了耐万古霉素株(VRE),在菌血症中VRE感染死亡率高达20%~100%。
肠球菌的多重耐药性也很严重,它可包括因产生过量的PBP和合成大量β-内酰胺酶,出现高水平耐青霉素。产生各种修饰酶,而耐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及耐万古霉素。
肠球菌耐药基因通过质粒、转座子播散。在体外试验中已证明能成功转移给链球菌、乳酸球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特别重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以必须努力控制多重耐药株的播散。

1.5 耐青霉素和耐头孢菌素的草绿色链球菌(PRS)
链球菌最初的分类基础是以其不同溶血能力为依据。在细菌培养中,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称甲型或α溶血,这类链球菌亦称草绿色链球菌。以前,认为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正常菌群定植在咽部,不引起任何症状和疾病,1983年后相继报道由它们引起的脑膜炎,心内膜炎及手术后的软组织感染等,进一步证明,在患者因疾病或治疗后抵抗力下降情况下,可以引起机会性感染。长期以来,青霉素是治疗链球菌病首选药物。近来有关耐青霉素和耐头孢菌素类的草绿色链球菌感染报道增多。所幸,尚未因该菌耐药引致临床和流行病学方面的严重问题。

1.6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细菌
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是由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引起,常见者为TEM-1,肺炎克雷伯杆菌主要产生SHV-1,绿脓杆菌主要产生PSE-1,这些酶能分解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孟多、哌拉西林等,但不能产生分解广谱头孢菌素、单环类和头霉菌素类。80年代中期,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沙雷菌、阴沟肠杆菌等开始出现质粒介导广谱β-内酰胺酶,可破坏氧肟类(oxy imino-)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及氨曲南等,有些与TEM酶有关,有些和SHV酶有关。这组由质粒介导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变异速度快,已多达33种。最近,从血培养中发现一株阴沟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因为基因已由诱导型改变成稳定的、不受约束的结构型头孢菌素酶,它对克拉维酸、他唑巴坦等酶抑制剂也不敏感。这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产生,可能对人类健康形成重要威胁。目前北京市已发现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株达5%,因此严格管理以防ESBL株播散,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jb75 edited on 2004-08-02 23:48


云飞鹰游
随着大量使用抗菌药物,细菌的耐药率也不断上升。葡萄球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也是主要的医院感染菌之一,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葡萄球菌。现在,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90%对青霉素耐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也很高。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含酶抑制剂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并常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和四环素耐药。其耐药机制主要是因为MRSA多了1个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α。MRSA所特有的PBP2α不但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极低,而且具有其他高亲合力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功能。当其他PBPs,被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抑制而不能发挥作用时,PBP2α可替代它们完成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使细菌得以生存。从基因水平看,PBP2α是染色体上的mecA基因,它决定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且可被β-内酰胺酶调节基因系统调节,但其耐药水平的高低则受染色体上的辅助基因调控。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包括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与MRSA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相似。在MRCNS中,MRSE耐药菌居首位,其次为耳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许多药敏试验及临床试验证明,上述耐药菌对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此外,体外药敏试验虽然显示利福平也具有良好的抑菌率,但临床疗效不甚满意。这个我深有体会。

耐药葡萄球菌所致感染是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耐药菌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了解细菌耐药特点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提高耐药菌所致感染的治愈率及防止新的耐药菌产生及流行。

附:
http://www.clinet.com.cn/download/wsb2003/2003/细菌名编码2003.htm
表1  菌名编码                          
编码   菌名        
1100   Staphylococcus spp   葡萄球菌属某种   葡萄球菌属   
1101   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1102   staphylococcus  auricularis   耳葡萄球菌   耳葡萄球菌   
1103   staphylococcus capitis   头状葡萄球菌   头状葡萄球菌   
1104   staphylococcus cohnii    科氏葡萄球菌   孔氏葡萄球菌   
1105   staphylococcus epicermidis   表皮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1106   staphylococcus heamolyticus   溶血葡萄球菌   溶血葡萄球菌   
1107   staphylococcus hominis   人葡萄球菌   人葡萄球菌   
1108   staphylococcus hyicus   猪葡萄球菌   猪葡萄球菌   
1109   staphylococcus intermedius   中间葡萄球菌   中间葡萄球菌   
1110   staphylococcus lentus   缓慢葡萄球菌   缓慢葡萄球菌   
1111   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   腐生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1112   staphylococcus schleiferi    施氏葡萄球菌   施氏葡萄球菌   
1113   staphylococcus simulans   模仿葡萄球菌   模仿葡萄球菌   
1114   staphylococcus warneri   沃氏葡萄球菌   华纳葡萄球菌   
1115   staphylococcus xylosus   木糖葡萄球菌   木糖葡萄球菌   
1116   Staphylococcus  lugdunensis      里昂葡萄球菌   
1117   Staphylococcus saccharolyticus   里昂葡萄球菌   解糖葡萄球菌   
   解糖葡萄球菌      
1200   Streptococcus spp      链球菌属某种   
1201   Streptococcus acidominimus      少酸链球菌   
1202   Streptococcus aglactiae(Group B)       无乳链球菌   
1203   Streptococcus anginosus      咽颊炎链球菌   
1204   Streptococcus bovis      牛链球菌   
1205   Streptococcus constellatus      星座链球菌   
1206   Streptococcus equi(Group C/G)      马链球菌   
1207   Streptococcus equinus(Group D)      马肠链球菌   
1208   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      中间链球菌   
1209   Streptococcus mitis      缓症链球菌   
1210   Streptococcus mutans      变异链球菌   
1211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肺炎链球菌   
1212   Streptococcus pyogenes(Group A)      化脓性链球菌   
1213   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GroupC)      兽瘟链球菌   
1214   Streptococcus sanguis      血液链球菌   
1215   Streptococcus viridans      草绿色链球菌   
1216   Group A streptococcus      A群链球菌   
1217   Group B streptococcus      B群链球菌   
1218   Group C streptococcus      C群链球菌   
1219   Group G streptococcus      G群链球菌   
1220   Group D enterococcus      D群肠球菌   
1221   Group D nonenterococcus      D群非肠球菌   
1222   Streptococcus group A,C,F,G      A,C,F,G群链球菌   
1223   Enterrococcus avium      鸟肠球菌   
1224   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      酪黄肠球菌   
1225   Enterococcus durans      坚韧肠球菌   
1226   Enterococcus faecalis      粪肠球菌   
1227   Enterococcus faecium      屎肠球菌   
1228   Enterococcus gallinarum      母鸡肠球菌   
1229   Enterococcus hirae      空肠肠球菌   
        
1300   Corynebacterium spp      棒状杆菌属   
1301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白喉棒状杆菌   
1302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subsp.gravis      棒状杆菌重型亚种   
1303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subsp.mitis      棒状杆菌轻型亚种   
1304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subsp.intermedius      棒状杆菌中间型亚种   
1305   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      假结核棒状杆菌   
1306   Corynebacterium xerosis      干燥棒状杆菌   
1307   Corynebacterium pseudodi phtheriae      假白喉棒状杆菌   
1308   Corynebacterium bovis      牛棒状杆菌   
1309   Corynebacterium seminale      生殖棒状杆菌   
1310   Corynebacterium jeikeium      杰氏棒状杆菌   
1311   Corynebacterium minutissimum      极小棒状杆菌   
1312   Corynebacterium striatum      纹带棒状杆菌   
1313   Corynebacterium ulcerrans      溃疡棒状杆菌   
1314   Corynebacterium urealuticum      解脲棒状杆菌   
1315   Corynebacterium GroupJK      JK群棒状杆菌   
1316   Dermabacter hominis      人皮肤棒状杆菌   
        
1400   Rhosococcus spp      红球菌属某种   
1401   Rhodococcus equi      马红球菌   
        
1500   Listera spp      李斯特菌属某种   
1501   Listeria ivanovii      伊凡诺夫李斯特菌   
1502   Listeria monocytogenes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1503   Listera innocua      无害李斯特菌   
1504   Listera grayi      格氏李斯特菌   
1505   Listera seeligeri      西利坚李斯特菌   
1506   Listera welshimeri      威尔逊李斯特菌   
        
1600   Erysipelothrix spp      丹毒丝菌属   
1601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红斑丹毒丝菌   
        
1700   Nocardia spp      奴卡菌某属   
1701   Nocardia asteroides      星型奴卡菌   
1702   Nocardia farcinica      鼻疽奴卡菌   
1703   Nocardia brasiliensis      巴西奴卡菌   
1704   Nocardia otitidiscaviarum      豚鼠耳炎奴卡菌   
1705   Nocardia brevicatena      短链奴卡菌   
      
1800   Actinomyces spp      纽氏放线菌属某种   
1801   Actinomyces pyogenes(Arcanobacterium pyogenes)      化脓防线菌(化脓隐秘杆菌)   
1802   Actinomyces neui ssp anitratus      纽氏放线菌无硝亚种   
1803   Actinomyces neui ssp neus      纽氏放线菌纽亚种   
1804   Actinomyces bernardiae      伯尔德放线菌   
1805   Arcanobacterium haemolyticum      溶血隐秘杆菌   
      
1900   Bacillus spp      芽孢杆菌属某种   
1901   Bacillus anthracis      炭疽芽孢杆菌   
1902   Bacillus brevis      短芽孢杆菌   
1903   Bacillus cereus      蜡状芽孢杆菌   
1904   Bacillus circulans      环状芽孢杆菌   
1905   Bacillus licheniformis      地衣芽孢杆菌   
1906   Bacillus megaterium      巨大芽孢杆菌   
1907   Bacillus pumilus      短小芽孢杆菌   
      
2000   Enterobacteriaceae      肠杆菌科   
           
2010   Citrobacter spp      枸橼酸杆菌属某种   
2011   Citrobacter amalonaticus      丙二酸盐阴性枸橼酸杆菌   
2012   Citrobacter farmeri      法摩枸橼酸杆菌   
2013   Citrobacter braakii      布拉格枸橼酸杆菌   
2014   Citrobacter freundii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2015   Citrobacter youngae      杨格枸橼酸杆菌   
2016   Citrobacter werkmanii      乌克曼枸橼酸杆菌   
2017   Citrobacter diversus      异型枸橼酸杆菌   
      
2020   Wdwardsiella spp      爱德华菌属某种   
2021   Wdwardsiella tarda      迟缓爱德华菌   
2022   Wdwardsiella hoshinae      保科爱德华菌   
           
2030   Enterobacter spp      肠杆菌属某种   
2031   Enterobacter aerogenes      产气肠杆菌   
2032   Enterobacter amnigenus      河生肠杆菌   
2033   Enterobacter asburiae      阿斯布肠杆菌   
2034   Enterobacter cloacae      阴沟肠杆菌   
2035   Enterobacter sakazakii      阪崎肠杆菌   
2036   Enterobacter gergoviae      格高菲肠杆菌   
2037   Enterobacter hormaechchei      霍米奇肠杆菌   
2038   Enterobacter intermedium      中间肠杆菌   
2039   Enterobacter agglomerans      聚团肠杆菌   
           
2040   Escherichia spp      埃希菌属某种   
2041   Escherichia coli      大肠埃希菌   
2042   Escherichia coli O157      O157大肠埃希菌   
2043   Escherichia fergusonii      弗格森氏大肠埃希菌   
2044   Escherichia hermannii      赫尔曼氏大肠埃希菌   
2045   Escherichia vulneris      伤口大肠埃希菌   
2046   Escherichia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2047   Escherichia coli Group AD      AD群大肠埃希菌   
           
2051   Hafnia alvei      蜂房哈夫尼亚菌   
           
2060   Klebsiella  spp      克雷伯菌属某种   
2061   Klebsiella ornithinolytica      解鸟氨酸克雷伯菌   
2062   Klebsiella  ozytoca      产酸克雷伯菌   
2063   Klebsiella pneumoniae      肺炎克雷伯菌   
2064   Klebsiella rhinoscleromatis      鼻硬结克雷伯菌   
2065   Klebsiella terrigena      土生结克雷伯菌   
2066   Klebsiella planticola      植物生克雷伯菌   
2067   Klebsiella ozaenae      臭鼻克雷伯菌   
           
2070   Morganella spp.      摩根菌属   
2071   Morganella morganii biogroup 1      摩根摩根菌生物1群   
2072   Morganella morganii sibonii 1 type      摩根摩根菌西伯尼1型   
2073   Morganella morganii      摩根摩根菌   
           
2080   Prpteus spp      变形杆菌属某种   
2081   Prpteus mirabilis      奇异变形杆菌   
2082   Prpteus vulgaris      普通变形杆菌   
2083   Prpteus penneri      潘尼变形杆菌   
2090   Providencia spp      普罗威登菌属某种   
2091   Providencia alcalifaciens      产碱普罗威登菌   
2092   Providencia rettgeri      雷极普罗威登菌   
2093   Providencia stuartii      斯图普罗威登菌   
2094   Providencia rustigianii      拉氏普罗威登菌   
           
2100   Salmonella spp      沙门菌属某种   
2101   Salmonella choleraesuis subsp.arizonae      猪霍乱沙门菌亚利桑那亚种   
2102   Salmonella choleraesuis       猪霍乱沙门菌   
2103   Salmonella paratyphi A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2104   Salmonella paratyphi B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2105   Salmonella arizonae      亚利桑那沙门菌   
2106   Salmonella typhi      伤寒沙门菌   
2107   Salmonella enteritidis      肠炎沙门菌   
      
2110   Serratia spp.      沙雷菌属某种   
2111   Serratia ficaria      无花果沙雷菌   
2112   Serratia liquefaciens      液化沙雷菌   
2113   Serratia fonticola      泉居沙雷菌   
2114   Serratia rubidaea      深红沙雷菌   
2115   Serratia plymuthica      普城沙雷菌   
2116   Serratia odorifera      芳香沙雷菌   
2117   Serratia marcescens      粘质沙雷菌   
           
2120   Shigella spp      志贺菌属某种   
2121   Shigella boydii      鲍氏志贺菌   
2122   Shigella dysenteriae      痢疾志贺菌   
2123   Shigella flexneri      福氏志贺菌   
2124   Shigella snnei      宋内志贺菌   
      
2130   Yersinia spp      耶尔森菌属某种   
2131   Yersinia enteroxolitica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2132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假结核耶尔森菌   
2133   Yersinia fredericksenii      弗氏耶尔森菌   
2134   Yersinia intermedia      中间耶尔森菌   
2135   Yersinia kristensenii      克氏耶尔森菌   
2136   Yersinia ruckeri      鲁氏耶尔森菌   
2137   Yersinia pestis      鼠疫耶尔森菌   
2140   Kluyvera      克鲁沃菌属   
      
3000   Non fermenters G-b      非发酵G-b   
           
3100   Acinetobacter spp      不动杆菌属某种   
3101   Acinetobacter bauamnnii      鲍曼不动杆菌   
3102   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醋酸钙不动杆菌   
3103   Acinetobacter haemolyticus      溶血不动杆菌   
3104   Acinetobacter johnsonii      约翰不动杆菌   
3105   Acinetobacter junii      琼氏不动杆菌   
3106   Acinetobacter lwoffii      洛菲不动杆菌   
      
3200   Alcaligenes spp      产碱菌杆属某种   
3201   Alcaligenes faecalis      粪产碱杆菌   
3202   Alcaligenes xylosoxidans suhsp.xylosoxidans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亚种   
3203   Alcaligenes xylosoxidans subsp. denitrificans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反消化亚种   
3204   Alcaligenes odorans      芳香产碱杆菌   
           
3300   Burkholderia spp      伯克霍德菌某种   
3301   Burkholderia cepacia      洋葱伯克霍德菌   
3302   Burkholderia gladioli      唐昌蒲伯克霍德菌   
3303   Burkholderia mallei      鼻疽伯克霍德菌   
3304   Burkholderia pickettii      皮氏伯克霍德菌   
3305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假鼻疽伯克霍德菌   
      
3400   Comamonas spp      丛毛单胞菌属某种   
3401   Comamonas acidovorans      食酸丛毛单胞菌   
3402   Comamonas testosteroni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3500   Chromobacterium (Flavobactrium)spp      黄杆菌属某种   
3501   Chrom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Flavobactrium)      脑膜败血性黄杆菌   
3502   Chromobacterium odoratum(Flavobactrium)      芳香黄杆菌   
3503   Chromobacterium indologenes(Flavobactrium)      产吲哚黄杆菌   
3504   Chromobacterium group II b(Flavobactrium)      II b 群黄杆菌   
3505   Flavimonas oryzihabitans      栖稻黄单胞菌   
      
3600   Moraxella spp      莫拉菌属某种   
3601   Moraxella atlantae      亚特兰大莫拉菌   
3602   Moraxella lacunata      腔隙莫拉菌   
3603   Moraxella osloensis      奥斯陆莫拉菌   
3604   Moraxella phenylpyruvica      苯丙酮酸莫拉菌   
3605   Moraxella nonliquefaciens      非液化莫拉菌   
      
3700   Pseudomonas spp      假单胞菌属某种   
3701   Pseudomonas aeruginosa      绿脓假单胞菌   
3702   Pseudomonas alcaligenes      产碱假单胞菌   
3703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荧光假单胞菌   
3704   Pseudomonas mendocina      门多萨假单胞菌   
3705   Pseudomonas sputira      恶臭假单胞菌   
3706   Pseudomonas stutzeri      施氏假单胞菌   
3707   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假产碱假单胞菌   
3801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3901   Shewanella putrefaciens      腐败谢瓦纳拉菌   
   
4000   Vibrionaeae      弧菌科   
4100   Aeromonas spp      气单胞菌属某种   
4101   Aeromonas caviae      豚鼠气单胞菌   
4102   Aeromonas hydrophila      嗜水气单胞菌   
4103   Aeromonas sobria      温和气单胞菌   
4104   Aeromonas salmonicida      杀蛙气单胞菌   
4105   Aeromonas schubertii      舒伯特气单胞菌   
4106   Aeromonas media      中间气单胞菌   
4107   Aeromonas veronii      威隆气单胞菌   
           
4200   Plesiomonas spp      邻单胞菌属某种   
4201   Plesiomonas shigelloides      类志贺邻单胞菌   
           
4300   Vibrio spp      弧菌属某种   
4301   Vibrio cholerae Group O1      O1群霍乱弧菌   
4302   Vibrio cholerae non-Group O1      非O1群霍乱弧菌   
4303   Vibrio cholerae Group O139      O139霍乱弧菌   
4304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副溶血弧菌   
4305   Vibrio vulnificus      致伤弧菌   
4306   Vibrio fluvialis      河弧菌   
4307   Vibrio metschnikovii      梅氏弧菌   
4308   Vibrio hollisae      霍利斯弧菌   
4309   Vibrio damsela      海鱼弧菌   
4310   Vibrio alginolyticus      溶藻弧菌   
4311   Vibrio mimicus      拟态弧菌   
4312   Vibrio furnissii      弗尼斯弧菌   
      
5100   Chromobacterium  spp      色杆菌属某种   
5101   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紫色色杆菌   
      紫色色杆菌      
5200   Pasteurella spp      巴斯德菌属某种   
5201   Pasteurella multocida   巴斯德菌属某种   多杀巴斯德菌   
5202   Pasteurella haemolytica   多杀巴斯德菌   溶血巴斯德菌   
5203   Pasteurella pneumotropica   溶血巴斯德菌   侵肺巴斯德菌   
5204   Pasteurella aerogenes   侵肺巴斯德菌   产气巴斯德菌   
5205   Pasteurella ureae   产气巴斯德菌   尿素巴斯德菌   
5206   Pasteurella gallinarum      鸡巴斯德菌   
5207   Pasteurella canis    鸡巴斯德菌   犬巴斯德菌   
5208   Pasteurella bettyae   犬巴斯德菌   贝氏巴斯德菌   
5209   Pasteurella dagmatis   贝氏巴斯德菌   达可马巴斯德菌   
       达可马巴斯德菌      
5300   Haemophilus spp      嗜血杆菌属某种   
5301   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嗜血杆菌属某种   副流感嗜血杆菌   
5302   Haemophilus influenzae   副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   
5303   Haemophilus haemolyticus   流感嗜血杆菌   溶血嗜血杆菌   
5304   Haemophilus parahaemolyticus   溶血嗜血杆菌   副溶血嗜血杆菌   
5305   Haemophilus aphrophilus   副溶血嗜血杆菌   嗜沫嗜血杆菌   
5306   Haemophilus paraphrophilus   嗜沫嗜血杆菌   副嗜沫嗜血杆菌   
5307   Haemophilus ducrehi      杜克雷嗜血杆菌   
5308   Haemophilus aegytius   杜克嗜血杆菌   埃及嗜血杆菌   
           



太阳泪
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992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资料表明,有13300例住院患者,是因为对所使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细菌感染得不到控制而死亡。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大量的抗菌药物,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已不下200种之多,而仍以平均每年10种以上新的抗菌药物问世的速度在增长。一方面多种抗菌药物投入临床应用,另一方面则是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耐药细菌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为几十年来,人类大量使用抗菌药物的结果。细菌在大范围选择性压力下,保留了它们中最耐药的菌株,而这种耐药性可以在细菌间传播,耐药细菌又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播散,因而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导致患者死亡的报道在逐渐增多。美国《时代杂志》近期在突出的位置刊登:《微生物的耐药性棗人类会不会在抗感染中失败》的文章。研究细菌的耐药趋势与新的抗菌手段,已成为人类保护自己生存的一个长期乃至永恒的话题。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成立了耐药监测领导小组,开展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宣传和行动。有关国际性传染病和抗生素会议都将耐药问题与严重传染病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讨论。

1 、细菌耐药性变异的趋势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的耐药细菌的变迁有以下6个主要表现:(1)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感染率增高;(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引起感染增多;(3)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P)在世界范围,包括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4)出现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感染;(5)耐青霉素和耐头孢菌素的草绿色链球菌(PRS)的出现;(6)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细菌变异。

1.1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1961年英国首次报道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后,世界各国大多数地区均有许多报道,当时没有使用甲氧西林的国家也有同样报道,所以推测此基因天然就存在于MRSA中或还有某种因素可以筛选出MRSA。MRSA是多重耐药株,早期就发现它对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及氨基糖甙类等耐药。90年代后,全世界各个国家MRSA已上升为62%。而且在耐药谱方面新的MRSA更为广泛,包括了广谱、超广谱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类等,最近有文献证明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的使用是选择MRSA株的重要原因。现已证明新的MRSA的分子水平上与60年代发现的旧的MRSA有不同。MRSA存在MECA的基因,由它编码PBP2’,而PBP2’对所有重要的β-内酰胺类抗菌素的亲和力均下降。PBP2’可以替代四种PBPS的功能,因此MRSA对几乎所有的β-内酰胺类耐药。近来,还发现甲氧西林耐药性的表达调控基因(mecRI、 mecI )及其辅助基因(femA、femB、femC、femD)这些基因改变与MECA基因协同就使得MRSA对β-内酰胺类具有更高度耐药性。MRSA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被认为是该菌同时产生氨基糖甙钝化酮.

1.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迄今为止,报道最多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仍是表皮葡萄球菌,同时它也是医院内感染败血症的常见细菌。由于该菌可产生大量细胞间脂多糖粘附素(polysaccharide Intercellular Adhesin,PIA)与细胞外粘液样物质(Extracellular Slime Substanece,ESS),可通过不同途径吸附在导管表面,引致导管所致的感染。CNS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十分常见,在治疗上造成了较大困难。另外,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PIA、ESS具有干扰宿主防御功能,ESS可抑制B淋巴细胞的遗传性质、使合成免疫球蛋白减少;还可干扰吞噬细胞;可保护包埋在其中的葡萄球菌免受抗生素的作用,由于膜状物形成的生物膜(Biofilm),使得感染灶中细菌可以不断释放,从而引起败血症。

1.3 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P)
肺炎球菌是引起危及生命的院外感染的最主要的病原菌。该菌引起的全球病死率与结核病相似,每年约300~500万人死亡。长期以来该菌一直对青霉素高度敏感,其MIC为0.005~0.001μg/ml。自1967年首次发现耐青霉素肺炎球菌(MIC 0.1μg/ml)后,1997年又发现多重耐药肺炎球菌流行。该菌除对青霉素耐药外,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等多种抗生素耐药。PRP目前增加也十分迅速,各国报告,分别已占肺炎球菌的20%~50%。
PRP耐药机制是肺炎球菌的PBP发生了改变,使其与青霉素的亲合力减低,研究证实细菌是通过遗传转化、吸收并整合来自细胞外的多聚脱氧核苷酸,使得PBP基因中获得异种DNA片段,多达4种PBP发生改变。

1.4 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VRE)
1991年美国统计肠球菌在菌血症中已占第三位,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目前,肠球菌耐药谱愈来愈广泛,表现为高水平耐青霉素,高水平耐氨基糖甙类及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比粪肠球菌要严重得多。过去治疗肠球菌感染,特别是心内膜炎,用庆大霉素加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协同效果很好,自从出现对这两类药物高水平耐药后,不得不改用万古霉素。1986年首次报道了耐万古霉素株(VRE),在菌血症中VRE感染死亡率高达20%~100%。
肠球菌的多重耐药性也很严重,它可包括因产生过量的PBP和合成大量β-内酰胺酶,出现高水平耐青霉素。产生各种修饰酶,而耐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及耐万古霉素。
肠球菌耐药基因通过质粒、转座子播散。在体外试验中已证明能成功转移给链球菌、乳酸球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特别重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以必须努力控制多重耐药株的播散。

1.5 耐青霉素和耐头孢菌素的草绿色链球菌(PRS)
链球菌最初的分类基础是以其不同溶血能力为依据。在细菌培养中,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称甲型或α溶血,这类链球菌亦称草绿色链球菌。以前,认为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正常菌群定植在咽部,不引起任何症状和疾病,1983年后相继报道由它们引起的脑膜炎,心内膜炎及手术后的软组织感染等,进一步证明,在患者因疾病或治疗后抵抗力下降情况下,可以引起机会性感染。长期以来,青霉素是治疗链球菌病首选药物。近来有关耐青霉素和耐头孢菌素类的草绿色链球菌感染报道增多。所幸,尚未因该菌耐药引致临床和流行病学方面的严重问题。

1.6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细菌
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是由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引起,常见者为TEM-1,肺炎克雷伯杆菌主要产生SHV-1,绿脓杆菌主要产生PSE-1,这些酶能分解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孟多、哌拉西林等,但不能产生分解广谱头孢菌素、单环类和头霉菌素类。80年代中期,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沙雷菌、阴沟肠杆菌等开始出现质粒介导广谱β-内酰胺酶,可破坏氧肟类(oxy imino-)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及氨曲南等,有些与TEM酶有关,有些和SHV酶有关。这组由质粒介导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变异速度快,已多达33种。最近,从血培养中发现一株阴沟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因为基因已由诱导型改变成稳定的、不受约束的结构型头孢菌素酶,它对克拉维酸、他唑巴坦等酶抑制剂也不敏感。这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产生,可能对人类健康形成重要威胁。目前北京市已发现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株达5%,因此严格管理以防ESBL株播散,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2 抗菌药物研究动态
针对临床中耐药菌株日渐增加的情况,目前抗菌药物主要研究重点就放在对耐药菌有效的新药开发方面。

2.1 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是不可逆的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该类化合物当与细菌β-内酰胺酶接触后,即作用于它们的活性部位,使其失活。此酶有一个特点是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效果增强,所以又称为“进行性抑制剂”,现临床应用的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与舒巴坦(Sulbactam)均是这一类酶抑制剂。

2.1.1 克拉维酸

克拉维酸对金葡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和广泛存在于肠杆菌科细菌、流感杆菌、淋球菌和卡他布汉菌的质粒介导的酶有强大抑制作用;对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脆弱类杆菌所产生的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也有快速抑菌效果;对摩根杆菌、沙雷菌、绿脓杆菌等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的抑制则差些。

通过克拉维酸对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使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哌酮等不耐酶的抗生素抗菌谱广增,抗菌作用显著加强。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有两类复合制剂。与阿莫西林复合制剂(Augmentin)主要应用于产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属所致的感染,对产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流感杆菌、脆弱类杆菌等也有较强活性。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感染,大系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但它不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另一类是与替卡西林复合制剂(Timentin),其适应证与Augmentin相似。

2.1.2 舒巴坦
舒巴坦(Sulbactam,青霉烷砜)为半合成β-内酰胺酶抑制剂。该药本身对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就有较强抗菌活性,MIC分别为0.1~3.2mg/L和0.1~0.2mg/L,但对其他细菌作用差,舒巴坦对β-内酰胺酶Ⅱ、Ⅲ、Ⅳ、和Ⅴ型具有很强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而对产Ⅰ型β-内酰胺的细菌如肠杆菌、弗劳第枸橼酸杆菌、普鲁菲登菌无效。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舒巴坦的复合制剂有三种,与氨苄西林复合制剂(Unasyn优立新),主要应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流感杆菌、淋球菌等感染,其临床效果明显高于氨苄西林与其他半合成青霉素类制剂。第二种制剂为舒巴坦与头孢哌酮复合剂(Sulperazon 舒普生),上海华山医院张婴元等报道,243株耐头孢哌酮细菌中,对舒普生敏感的有129株,说明头孢哌酮加上舒巴坦之后,削弱了细菌的耐药性,使原产生耐药性的部分细菌(53.1%)又重新对头孢哌酮敏感,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该药与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相仿。第三种复合制剂是舒巴坦双脂的甲苯磺酸盐与氨苄西林的联合制剂(Sultamicillin 舒他西林),肠道吸收良好是此药的特点,可在肠壁被脂酶水解为舒巴坦与氨苄西林,抗菌作用和临床疗效与优立新相仿。

2.2 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新一类广谱抗生素

2.2.1 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药物开发是抗生素中最快的,品种也越来越多,第一、二、三代已在我国较广泛使用,目前已成功地开发出第四代,其化学结构特点是在头孢烯环的C3引入阳离子季胺基,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药物易透过细菌外膜的膜孔,作用于PBP靶位。该类头孢菌素对TEM、OXA与SHA-A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对产染色体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属与绿脓杆菌的假单胞属变异株抗菌活性明显加强。由于它与染色体β-内酰胺酶亲和力低,所以它也不易被酶水解。

头孢吡肟(Cefepime)对金葡菌及产Ⅰ型β-内酰胺酶的产气杆菌及阴沟杆菌作用增强,它主要作用于PBPIa、Ib及PBP2,静注后血清t1/2约2小时,蛋白结合率<5%,组织分布广,且可维持有效浓度达8~12小时。Modai报道该品可以很好地通过血-脑屏幕,能杀灭脑脊液中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嗜血流感杆菌及绿脓杆菌,认为它在治疗细菌性脑膜炎时与头孢氨噻肟(Cefotaxime)一样安全。与之适应证相似的同类药品还有头孢匹罗(Cefpirome)。

Cefoselis(FK-037)为更新的第四代头孢菌素,该药抗菌谱更广,对阴性菌作用强于头孢匹罗,如对产气杆菌、阴沟杆菌、枸橼酸杆菌属不动杆菌抗菌效果更好,对金葡菌、CNS及MRSA、链球菌、肺炎球菌抗菌活性增强,对绿脓杆菌及其他假单胞菌属感染治疗均有良好效果。此药静滴后血浓度高,t1/2为2.3小时,现在还未发现有严重的副作用出现。

2.2.2 青霉烯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近年来这类抗生素发展很快,它具有广谱、高效、对肾肽酶稳定等特点。它的母核为碳青霉烯,来源于链霉菌的发酵产物,通过对其侧链结构改造后,使其稳定性增强,对多重耐药或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均有良好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临床的有亚胺配能(Imipenem)。亚胺配能是脒基衍生物,抗菌谱极广,对革兰阴性和阳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良好抗菌活性。在8mg/L的浓度可抑制临床98%以上的主要致病菌,仅屎肠球菌高度耐药。本品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对某些β-内酰胺酶也是有效的抑制剂。该品常与西司他丁等量伍用,西司他丁可以增加血药峰浓度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5%~36%。经过广泛临床应用,显示亚胺配能对败血症、尿路感染和妇产科感染的临床疗效在95%以上。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报道:在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中,细菌清除率达85.7%,并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改变。大连医科大学附一院内科报道:亚胺配能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均能产生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在它与阿米卡星(Amikacin,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应用时PAE呈半相加作用,但与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合用则呈拮抗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还有美洛培南(meropenem),它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人肾去氢肽酶-1也稳定,因此可以单用,对革兰阴性肠道病原菌,包括耐药菌比亚胺配能强4~16倍,对耐亚胺配能耐药的绿脓杆菌也有效。开发中的L-627,B0-2727,L-691257等作用比上述两种还要强。

2.3 同时作用于细菌不同位点的抗菌药物
从1962年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以来,迄今已发展到第四代,前几代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A亚单位。当细菌螺旋酶A亚单位变异为G1与G2后,细菌就发生了耐药。近年开发的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对DNA螺旋酶A亚单位、B亚单位及蛋白质合成均有抑制。不仅能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Ⅲ,而且对拓扑异构酶Ⅳ也有抑制作用。许多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前者是其作用靶位,后者是次要靶位。与此相反,对许多阳性菌拓扑异构酶Ⅳ则是主要作用靶位。根据此原理,新一代的DU-6859a、ABT719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都有高度抗菌活性。DU-6859a对耐喹诺酮类的绿脓杆菌与MRSA的活性比环丙沙星强4~30倍。

链阳性菌素(Streptogramin)是一种新的抗生素,其中RP59500由A、B两部分组成(quina桺ristin/dalfopristin),分别作用于不同部位,抑制蛋白质合成。A组份使P位的肽酰基转移酶灭活,B组份使A位的氨基酰tRNA与P位的肽酰tRNA错位,从而使肽链形成抑制并使不完全的肽链释放。两组份联合的协同抗菌作用比单用强10倍。大部分革兰阳性菌对该药高度敏感(MIC≤1mg/L);如MRSA、MSSA、MRSE、MSSE,溶血性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含环丙沙星和红霉素耐药株)、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含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株)、单核李斯特菌、肺炎支原体、嗜血军团菌、产气荚膜菌。在法国已开始用quinupristin/dalfop ristin治疗屎肠球菌中多重耐药株感染。两种成份能同时被细菌所产生的酶修饰的概率,比单一成份被修饰的概率小几千倍,甚至更少。这种双靶位抗生素将是新药创造的方向之一。

2.4 兼有生物反应调节作用的抗生素
头孢地嗪(Cefodizime)属于注射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其体内抗菌作用明显强于体外抗菌效果,所以它是首次应用于临床的兼有调节生物反应的抗生素。
Wenisch等采用头孢地嗪与头孢三嗪分别治疗严重感染30例,并对其效果与吞噬细胞功能进行了评价。患者都是接受同等剂量50mg/kg•d头孢地嗪或头孢三嗪治疗,7天后吞噬细胞对氧的反应能力出现了显著性差异,14天按临床效果分析,头孢地嗪也明显优于头孢三嗪。
Momora等选择用低于最小抑菌浓度(Sub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Sub-MIC)对肺炎克雷伯菌患者治疗。认为在低于MIC情况下能控制克雷伯菌感染是有赖于吞噬细胞功能的增强。
Shin梂S等也发现并证实了头孢地嗪在体内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功能及观察到单核粒细胞增殖克隆形成。
由于头孢地嗪除了有广谱的抗菌效果,还能增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其吞噬功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提高CD4细胞数,使CD4/CD8比例恢复正常,刺激细胞因子分泌增多,使免疫系统各个成分作用相互协同加强,这样就能较充分地调动人体的抗感染免疫,所以头孢地嗪在严重感染特别是有免疫缺陷患者发生感染时,最为适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 12: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Oldflying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细菌的耐药机制涉及以下四个途径:
1)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产生β-内酰胺酶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开环失活,这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报道的β-内酰胺酶已超过300种。它通过与β-内酰胺环上的羰基共价结合,水解酰胺键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活。1995年Bush等将β-内酰胺酶分为Ⅳ型:第Ⅰ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头孢菌素酶;第Ⅱ型为常能被活性位点诱导的抑制剂抑制的β-内酰胺酶,第Ⅲ型不被所有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乙二胺四乙酸和对氯苯甲酸泵除外)抑制的金属β-内酰胺酶;第Ⅳ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青霉素酶。其中重要者为第Ⅰ型和第Ⅱ型。

第Ⅰ型酶分为由染色体介导产生的Ampc型β-内酰胺酶,和由质粒介导产生的Ampc型β-内酰胺酶,前者的产生菌有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后者主要由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氏菌产生。第Ⅰ型酶主要作用于大多数青霉素,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类抗生素。而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酶烯类不受该酶作用。该酶不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
AmpC型β-内酰胺酶的产生有2种可能:a)在诱导剂存在时暂时高水平产生,当诱导剂不存在时,酶产量随之下降;b)染色体上控制酶水平表达的基因发生突变,酶持续稳定水平产生。由这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死亡率很高。
以前认为第2组细菌(肠杆菌属)只产生典型的AmpC型β-内酰胺酶,但目前的一些研究提示它们也能产生第II型酶即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第II型酶是由质粒介导产生的ESBLs,主要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等产生。但该酶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ESBLs可将耐药质粒以转化、传导、整合、易位、转座等方式传播给其它细菌,从而导致多种细菌产生耐药性。一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研究发现,216株细菌中2株产生ESBLs(14.8%),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患者产生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率比未用过的患者明显增高(31%比3%,P<0.01),说明第三代头孢菌素菜与ESBLs的产生密切相关。故有人认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滥用是引起这类耐药细菌出现的主要因素,调查还发现,β-内酰胺酶抑制和亚胺培南类药物不易诱导ESBLs产生。

2) 改变抗生素与PBP的亲和力 改变参与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蛋白酶的分子结构,从而降低它们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性。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是根据其与PBP的亲和力强弱决定的。当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PBP结合后,便使PBP丧失酶活性,使细菌细胞壁的形成部位破损而引起溶菌,反之,则成为耐药菌。PBP基因的变异,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法与之结合或结合能力降低,是形成耐药的根本原因。

3) 细菌外膜通透性改变 改变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使药物难以进入细菌体内,引起细菌内药物摄取量减少而使细菌体内药物浓度低下。如愿以偿生物膜形成,使抗生素无法进入细菌体内。

4)主动外排 细菌的能量依赖性主动转运机制,能将已经进入细菌体内的抗生素泵出体外;降低了抗生素吸收速率或改变了转运途径,也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1、 药物摄取的减少 药物摄取的减少主要是由于膜的通透性降低所引起,而基因突变可导致膜的通透性降低,可使能量代谢如电子转运受到影响而减少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吸收;也可使药物的转运系统缺损而减少药物的摄取量。

2、 主动外排 主动外排系统作为细菌耐药机制之一,存在于许多细菌中。细菌的主动外排系统主要分为四大类:(1)主要易化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MFS),与哺乳动物的葡萄糖易化转运器具有同源性;(2)耐药结节分化家族(resistance-nodulation division(RND) family),包括能够泵出镉、钴和镍离子的转运蛋白;(3)葡萄球菌多重耐药家族(staphylococal multidrug resistance(SMR) family),由比较小的含有四个跨膜螺旋的转运器组成;(4)ATP组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器,包括两个跨膜区和两个ATP结合亚单位。

3 、酶的修饰钝化作用 这是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发生耐药的主要机制。当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依赖电子转运通过细菌内膜而到达胞质溶胶中后,与核糖本30S亚基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阻止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而是通过破坏控制翻译准确性的校读过程来干扰新生链的延长。而异常蛋白插入细胞膜后,又导致通透性改变,促进更多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转运。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通常由质粒和染色体所编码,同时与可动遗传因子(整合子、转座子)也有关,质粒的交换和转座子的转座作用都有利于耐药基因掺入到敏感菌的遗传物质中去。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催化氨基糖苷药物氨基或羟基的共价修饰,使得氨基糖苷类药物与核糖体的结合减少,促进药物摄取EDP-II也被阻断,因而导致耐药。根据反应类型,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有N-乙酰转移酶(N-acetyltransferases, AAC)、O-核苷转移酶(O-nucleotidyltrferase ,ANT)和O-磷酸转移酶(O-phospotransferases, APH)。这些酶的基因决定簇即使在没有明显遗传关系的细菌种群间也能传播。

4、 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改变 链霉素作用于核糖体30S亚基,导致基因密码的错读,引起mRNA翻译起始的抑制和异常校读。大量研究表明编码S12核糖体蛋白的rplS基因及编码16S rRNA的rrs基因突变都会使核糖体靶位点改变,使细菌对链霉素产生显著水平的耐药。S12蛋白是30S亚基中的一个组分,主要控制链霉素与30S亚基的结合,它可以稳定由16S rRNA所形成的高度保守的假节结构,Rpsl氨基酸的置换将会影响16S rRNA的高级结构,导致对链霉素的耐药,而16S rRNA结构的改变又破坏了16S rRNA与链霉素的相互作用。



细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机制:
大环内酯类药物通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耐药菌可合成甲基化酶,使核糖体50S亚基23S rRNA的腺嘌呤甲基化,通过靶位改变阻止抗菌素与50S亚基结合而产生耐药性。另有研究发现:耐药菌可编码大环内酯类外排基因,合成转运蛋白,并把抗生素泵出细菌细胞外而导致耐药



xhqpx
细菌耐药追本溯源
7月1日正式实施的抗菌药物“限售令”,使人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抗生素滥用与细菌耐药性这一对“冤家”身上,甚至将造成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板子都打在抗生素滥用身上,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诚然,目前临床上细菌耐药的情形比较严重,如原来很少发现耐药菌株的地方也出现了耐药现象,一些从未发现过耐药现象的菌株也产生了耐药,临床抗生素的剂量也越用越大。滥用抗生素的确是产生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其本质的原因却很深刻,根据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谢蜀生教授的观点,这实际反映的是自然界生命现象中深刻的辩证规律。

  细菌耐药性产生是自然规律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面临着选择压力,为了维持其种属生命,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建立了各种形式的适应机制。细菌就通过迅速繁殖和突变提供了大量的选择材料,同时为自身的存在提供了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这使得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着相对平衡状态。然而,抗生素的使用打破了这种平衡,使许多菌株濒临灭绝,但因突变而产生的耐药菌株通过巧妙的机制适应了新的选择压力而得以存在下来。耐药的敏感菌株被淘汰了,代之以耐药株大量繁衍而达到新的平衡。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耐药基因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并非在抗生素使用之后才出现。抗生素在其中只不过是加速了其自然选择的速度而已,而人们滥用抗生素则使这一速度大大加快。例如,研究已经证实,在开始使用青霉素的时候,有8%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已经是耐药的了。所以说,耐药性也是自然的产物,而非人类的专利。

  细菌耐药并非全都是坏事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主要通过几种途径: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使药物丧失作用,通过产生纯化酶以分解和破坏药物的结构使之失去效力,或者通过改变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使通透性发生变化,导致药物不能达到细菌内部从而产生耐药。现已确知,上述几种耐药机制都是通过基因突变所产生的,而且耐药菌株通过转化、转导、接合等方式,还能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同种的非耐药菌,甚至其他种的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这就是说,由于耐药性产生和传递的机制适用于各类细菌,无论是致病菌、非致病菌还是对人类有益的菌株,无一例外都可能耐药。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固然棘手,但人体内大量存在的却都是非致病菌以及有益菌,即所谓的正常菌群,其耐药性将在保护自身的同时,也能确保人体不至于菌群失调,给真菌等条件致病菌以可乘之机。试想,如果没有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其向其他致病和非致病菌的传递,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必将严重破坏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人类及其他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

  细菌耐药与抗生素之战永无穷期
面对目前临床上严重的抗生素滥用以及“超级细菌”的频频出现,有医生惊呼
,若干年以后还有什么药可用呢?而在谢蜀生教授看来,对此不必过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而人类在制服耐药致病菌方面也不是无所作为。1929年青霉素被发现后,1944年又发现了链霉素,人们从此进入了大量筛选抗生素的时代,目前各种抗生已不下百种。而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发现耐药细菌后,又很快开始了控制耐药致病菌的战斗。目前,人们一方面继续从微生物中寻找新的抗生素,另一方面也通过人工化学改造筛选抗细菌纯化酶的抑制剂,通过物理、化学方法阻止耐药基因的传递,利用细胞融合技术、DNA重组技术等制取新的抗生素。

  事实上,能产生抗生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微生物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在培养条件、化学、生物合成技术以及微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方面的发展,也为新抗生素的制备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一种新的耐药菌株出现,就会有一种制服它的新药产生,“不死的细菌”是不会有的;同样,细菌突变的可能性也是无限的,人们不应希望会找到一种永远有效的抗生素。

Xhqpx
细菌发生抗药性的处理
成功大学医学院临药所方李丽华

抗生素自发明以来。其有效控制细菌感染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曾几何时细菌不甘于环境的屈服,也快速的对许多当初有效的药物产生抗药性。如StaphylOCOCCUS aUreus产生β lactamase,使得许多住院病人对Penicillin无效。因此新型抗生素的发明是当务之急。不幸的是,新型抗牛素的发明无法跟上细菌抗药性的脚步。
当越多细菌抗药性的机转报告和由许多流行病学资料,可以知道细菌亦有许多武器来对付抗生素。单一基因的突变可以产生抗药性,但不会改变细菌的致病性和活力;抗肺结核药物中的Streptomycin就属这类。理论上要处理这类抗药性,可藉由合并其它类药物,给予足够的药量与天数就可治愈感染,但目前全世界许多Mycobacterium tu berculosis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上述的方法似乎就不适用于这种情况。另外的例子是细菌改变DNA的Topoisomerase,使得Staphylococcus、 Pseudomonasaeruginosa对Fluoroquinolone产生抗药性。
不过较引人注意的是细菌会利用外在的基因来产生抗药性,如Pneumococci和Meningococci会将外来的DNA编入自己的染色体。这些外来的基因可藉由可转移的Plasmid或可移动Transposon将基因载人、然后Plasmid或Tvansposon会与细菌结合。再将基因转入细菌的染色体。Transposon是一段可移动的DNA,它可以进入细菌染色体的任何一处、或移入Plasmid、或转入噬菌体内的DNA。
许多控制“抗药性”的基因早已存于自然界中,因此它会干扰许多临床上许多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又因可使用于人类、动物、或农业上,这种情形使得产生抗药性的菌种会四处蔓延,再加上许多国家抗生素不需要医师的处方就可以自由买卖。美国感染控制中心指出,医师在治疗中耳炎、鼻窦炎、或其它感染时,处方广效抗生素有增加的情形;免疫功能不全或住加护病房的病人,因为大量处方抗生素,使得院内感染的菌种对许多抗生素有抗药性。

我们目前陷入两难的困境是抗药菌种快速的增加,而对多种抗生素发生抗药性菌种的新抗生素,却迟迟还未发明。

广效β lactnmnse引起的抗药性
β lactam类抗生素发生抗药性是源自于lactamase有较好的抑制能力,但有报告指出细菌对这些β lactamase抑制剂产生抗药性是源自于β lactamasG的突变或生产过量或产生广效β laCtamase(Extended spec trum p lactamase)。

对Penlcillin产生抗药性的Pneumococ
在1940年代、所有Streptococcuspneumonia都对Penicillin有效。 Penicillin的浓度0 1 ug/ml不只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时可快速溶解细菌。但1970年代Penicil lin最低抑菌浓度要达到4 8ug/ml,接着S.pneumonia对Penicillin的抗药性已经是遍及全世界,但更伤脑筋的是对Penicillin产生抗药性的菌种,同样也对其它抗生素如 Erythromycin、 Tetracycline、Chloramphenicol、 Trimethoprim Sulfamethoxazole产生抗药性。

Pneumococcal对PeniCillin或β lactam类抗生素的抗药机转包括改变细菌合成细胞壁上会与Penicillin结合的蛋白质,这项改变会减少细菌对Penicillin的亲合力。这些会改变Penicillin结合的蛋白质(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我们称为“Mosaic”意指它是由原来Pneumococal DNA与可能对Penicillin有抗药性的Viridans streptococ cus的DNA所组成的。广效Cephalosporin和 Carbapenems则对PenicillinG已产生抗药性的菌株还有效。 Pneumococci可以很容易经由呼吸的飞沫感染,它可以经由病人传给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能成为Pneumo coccal pneumonia的携带者,再传给住院中没有这株抗药性细菌感染的病人。Pneumo cocci最常以肺炎的姿态出现,其次在脑膜炎也很常见。
对Penicillin产生抗药性的Pneumonia,其毒性亦没有减低之势,这时疫苗的使用与适当药物的治疗是同等重要。就公共卫生的立场,疫苗的注射是可以减少许多老年人与儿童Pneumococci肺炎的发生率。
当病人感染对Penicillin有抗药性的Pneumococcal脑膜炎时, Penlcillin穿透脑脊髓的能力不佳。致使它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毫无疑问对这种病人Ampicillin与Penicillin都有治疗失败的报告,这时Cefotaxime和Ceftriaxone对于这类感染是首选药物,然而这些药物亦有失败报告。许多专家建议、当Penicillin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大于1.0ug/ml可加入Vancomycin。
对于成年人的Pneumococcal脑膜炎,Corticosteroid治疗的价值还有争议。但在儿童的Pneumococcal脑膜炎, Corticoster oid可以减少感染后神经后遗症的机率。
在动物实验中指出Corticosteroid会抵消Vancomycin加上 Ceftriaxone对Peni cillin有抗药性的Pneumococci有协同杀菌作用。

Vancomycin产生抗药性的EnterocoCci
Enterococci是目前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菌种。它目前是美国在尿道与伤口感染的第二位;院内菌血症的第三位。它是经由基因突变或接受从Plasmid或Transposons转入外来基因。大部份Enterococci对p lactam或Glycopeptide类抗生素的杀菌能力会产生耐性。对处理严重Enterococci感染、如心内膜炎、脑膜炎必需合并 p lactam或Aminoglycoside3一起的协同作用。如果两类药物的一类有抗药性、则其作用会无效。
目前对高浓度的Aminoglycosides产生抗药性的Enterococci几乎有50%。
许多 Enterococcus faecium是因为Penicillin对细菌的细胞壁上Penicillin结合蛋白的亲和力过低而产生抗药性。直至目前为止, Vancomycin是唯一对许多种药物有抗药性的Enterococci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
Vancomycin的临床使用已超过30年、而且没有什么抗药性发生。 Teicoplasnin是另一种Glycopeptide抗生素,它可用于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i和其它革兰氏阳性菌。这些药物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以上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口服Vancomycin吸收很差,它只用来治疗Clostridium difficile引起的结肠炎。

美国感染控制中心指出Vancomycin的抗药性在1989年是0.5%,而在1995年有10%。6年之间增加了20倍之多。报告同时指出,抗药性多发生于加护病房。一旦发生Enterococci对Vancomycin抗药性的菌血症,其死亡率高达50%,通常这种病人都有住院时间过长、伴随其它疾病、使用过多种抗生素、暴露于某些特定抗生素(包括广效抗生素或静脉注射或口服Vancomycin)的特性。在实验室发现Glycopeptide类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Enterococci可以传至其它G(十)细菌,包括Streptococci、 Listeriamonocytogenes和 Staphylococcus aureus。

尽管有许多方法被用来治疗Glycopeptide resistant enterococci,但临床体内或体外的研究鲜少有清楚的结论。事实上,我们只是很狼狈的知道。Enterococci抗药菌株是源自于细菌的突变和接受外来的基因所造成的,而且它可能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无效。

因为目前的研究有限,所能收集到治疗建议在表一。

结论
G( )细菌会产生“广效p lactamase,Pneumococci对Penicillin产生抗药性、 En terococci对Vancomycin产生抗药性。就这三类细菌所发生抗药性的机转就令人叹为观止。藉由细菌抗药性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使用现存的抗生素、减少抗药性的发生、提供对多种药物有抗药性的菌种最有利的治疗、及预防感染。

总括来说即将来临的21世纪,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更好的武器来面对现存的细菌。细菌可以产生B lactamase,它可以有效溶解 Cephalosporin结构上的 B lactam环。

改变 Cephalosporin的结构成为Cephamycin类,有 Cefoxitin、 Cefotetan,它们对Plasmid产生的B lactamase有抵制作用。另外新型广效的 Cephalosphorin有Ceftazidime、 Cefotaxi me、 Aztreonam,它们对p lactamase亦有较好的稳定性。因为它们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药物动力学而被广泛使用。

ClaVUlanic acid、 Sulbactam。Tazobactam是β lactamase的抑制剂,它常与β lactam类抗生素并用

对药物产生桔抗的菌种 治疗或预防方法 建议ESBL G(一)PRSPCarbapenemsp lactam+p lactamase inhibi tor combination Fluoroquinolone,Aminoglycosides, Trimethoprim sulfamethoxazole(预防与感控)必须谨慎使用 EXtended spectrum cephalosporin隔离感染病人,对于院内高危险区,要小心监视 Penicillin EXtended spectrum Cephalosporin Carbapenems Rifampin Clindamvcin 23一Valent vaccine是首选药物也许会有效[但剂量要高]如果细菌敏感度有效可考虑一但有抗药性,则前述的药物都会有抗药性。一但发生多种药物抗药性,马上限制其它抗生素的使用。对于肺炎,给予高剂量静脉注射,除非菌种抗药性极高。对大部分PRSP有效,但脑膜炎除外,口服p lactam对中耳炎较差。很有效(Imipenem不用于脑膜炎)对于脑膜炎可当辅助用药可用于中耳炎(如果细菌敏感度试验有效)可用于预防PRSP的感染,可施打于65岁以上与2岁以上儿童,这群人易发生严重Pneu mococcal感染。对药物产生拮抗的菌类种治疗或预防方法建议VREAmpicillin or Penicillin十Aminoglycosides Teicoplanin β lactam+GlycopeptideChloramphenicol,Rifampin Fluoroquinolone,Tetracycline Nitrofurantoin(预防与感控)谨慎使用 Vancomycin选择好的细菌敏感性测试方法。隔离病人监视抗生素对院内Enteroccal的细菌敏感性对Enterococcal感染是首选药物但许多VRE对Peniciuin or Aminoglycosides已产生抗药性与Aminoglycosides并用。对抗药性不高的VRE也许会有效。也许有一些效果,但也可能产生抗药性。对敏感性试验报告有效时,可考虑,但只有抑菌效果。可用于敏感性试验报告有效的尿道染,包括注射与口服特别是可以测出Glycopeptide的抗药程度(如中度或低度)ESBL denotes extented spectrum p lactamase, PRSP 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la,VRE Vancomv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
xhqpx edited on 2004-08-18 09:08
lhtqs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菌-- 全 球 性 难 题
来源:美国芝加哥cook county 医院传染部主席 Robert A weinstein;添加日期:2002-8-18;编辑:急救快车

  Weinstein教授回顾了过去100年来住院病人中细菌耐药性的三个变化趋势。他表示,第一个变化趋势发生于1920-1960年间,当时出现的问题是住院病人中链球日和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但由于医药界很快生产出较好的抗生素,葡萄球菌的耐药问题得到了解决。至70年代,革兰氏阴性菌成了难题菌(尤其是绿脓杆菌),它们成为院内最难对付的细菌。当时,人们开始应用越来越多的头孢菌素对付这类革兰氏阴性菌。第三个变化趋势是革兰氏阳性菌耐药问题的再次出现。头孢菌素的应用似乎诱发了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增加,而静脉导管的使用也增加了病人皮肤凝血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Weinstein教授首先讨论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性。他说:“实际上,几乎每种抗菌素都有耐药问题,而九十年代面临的是三大问题,第一是革兰氏阴性菌中的β-内酰胺酶问题,特别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问题;第二是首先发生在肠球菌而现在发生在葡萄球菌中的耐万古霉素问题;第三是其他细菌的耐药问题。”

  就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性,Weinsfein教授介绍了1996发表在《传染病杂志》上关于在400个重症病房(ICU)中,从病人身上分离出的革兰氏阴性需氧菌的耐药情况。他说,研究者对分离出的大约34000株革兰氏阴性菌进行了抗生素的耐药率分析,其结果显示:将所用的抗生素分为三组,其中抗菌活性>90%的是: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活性在80-90%之间的主要是环丙沙星、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而抗菌括性<80%的抗生素为数最。包括哌啦西林,头孢他啶及氨苄西林/舒巴坦。ESBL的定义与药敏测定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性大多来自β-内酰胺酶,后者是一种蛋白酶。它可使β-内酰胺类抗菌素失活,其机理是与β-内酰胺环的羧基共价结合,使其酰胺键水解。

  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丝氨酸蛋白酶的衍生物,是存在于细菌中的酶,通过质粒形式传播&#8226;质植是细茵染色体外的DNA。 ESBL可水解β-内酰胺环,尤其是头孢他啶和氨曲南等新型广谱头孢菌素。 ESBL于1983年首先在德国被发现,它由常见的酶如β-内酰胺TEM2衍生而来,而β-内酰胺TEM2是一种引起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产主耐药的常见酶。ESBL的出现是由于β-内酰胺上1-4氨基酸发生了突变。ESBL最常见于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非常重要的是,ESBL的质粒上常常携带着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基因。

  Weinstein教授举例说明了过去15年ESBL的发生情况。首12种ESBL在许多国家中均常见于肺炎杆菌(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8226;他表示,当观察抗菌素MIC(最小抑菌浓度)值时,就会发现不同的ESBL对不同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不同的活性(即不同的 MIC值。如TEM3,它能使头孢噻肟及头孢他啶都失活,因此,含有TEM3酶的细菌既可耐头孢噻肟又可耐头孢他啶。不过,含有TEM10酶的细菌却对头孢噻肟敏感,但对头孢他啶有耐药性。

  Weinstein教授说:“这就意味着我们再也不能只用一种抗生素试纸来测定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我们必须在测定头孢他啶之外,再单独测定头孢噻肟和头孢三嗪。所以,如果要测定肺炎克雷伯杆菌是否具有TEM10,必须分别用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试纸测定,只有在前者敏感、后者耐药的情况下,才能确定该菌具TEM1O”他指出,在化学结构上,ESBL蛋白酶是一种很大的化合物。当它作用时,抗生素被紧密地包裹在酶体内,β-内酰胺环就遭到破坏。有些ESBL与抗生素的结合方式则象钥匙和锁头一样,有些却不能结合在一起。因此,药效就取决于某一抗菌素和ESBL的特异性。

  ESBL 的 流 行 情 况
  在药物流行病学上,已对ESBL有较深的了解。发生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多数耐药性已存在于ICU病房中。Weinstein教授指出,纽约市发生的耐第三代头孢菌素肺炎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大流行就是一个实例。大多数爆发起始于ICU,尤其是专科ICU。另一个例子是一批中性白细胞减少性发热的癌症病人,他们在接受头孢他啶治疗后发生了耐头孢他啶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爆发流行。他还说:“研究发现,在芝加哥的老人疗养院中,半数老人的胃肠道内可分离出具有ESBL的肺炎杆菌和大肠杆菌。由此可见,芝加哥的老人疗养院是这些细菌的滋生地。”

  Weinstein教授及其同事最近在芝加哥调查了6间医院的产ESBL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情况,并研究了它们对抗菌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基本上有三种耐药情况:大多数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庆大霉素、替卡西林/棒酸及增效新诺明(TPM/SMZ都具有ESBL耐药性。对环丙沙星、头孢西丁、头孢三嗪的耐药性为20-40%;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则具敏感性。他说:“许多人会问;如果ESBL只是使头孢族抗菌素失活,那么,为什么细菌还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和增效新诺明也产生耐药呢?”答案是,耐药质粒不但携带对ESBL的耐药基因,而且还携带对其他抗菌素的耐药基因。在这些细菌中,妥布霉素耐药基因、庆大霉素耐药基因及增效新诺明耐药基因都全被转移到相同的质粒上。

  ESBL对全球的影响
  ESBL对全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Weinstein教授向与会者透露了最新的资料。他说,来自美国、南非、土耳其、台湾、南美和澳大利亚等7问医院的研究人员,两年来收集了大量因克雷伯杆菌引起的菌血症病例的血样。共有216例病人的血培养呈肺炎克雷伯杆菌阳性。其中约15%(32/216)的病人,其肺炎克雷伯杆菌具有ESBL 85%或184名病人的克雷伯氏杆菌是没有带ESBL。研究人员还发现,这32名病例中,约1/3的患者在菌血症发生前2周接受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治疗。相比之下,无ESBL的克雷伯氏杆菌菌血症患者只有3%二周前接受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治疗。因此,专家们认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是发生有ESBL克雷伯杆菌菌血症的危险因素。不过,我们还应重视,约2/3患有具ESBL克雷伯杆菌菌血症的病人,并没有应用过第代头孢菌素。J Weinstein教授怀疑这些病例的感染多数是因院内病房之间的交叉感染所致。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洗手,将病菌从一个病人传到另一个病人,是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对具有ESBL细菌感染的治疗
  在治疗上,Weinstein教授首先介绍了动物模型的情况。在几个动物模型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患心内膜炎的兔子或腹部感染的大鼠,病源菌是具有ESBL的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杆菌。结果表明,当应用了β-内酰胺抑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巴林/三唑巴坦或亚胺培南,可取得最好的疗效,动物死亡率也大大下降。
  其次,他介绍了对暴发流行病人的治疗情况。共收集了10-15次暴发流行的资料,其中约一半有治疗结果。对此所进行的归纳结果表明,疗效基本上取决于病人感染ESBL的种类。三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亚胺培南对大部份病人有效。不过,Weinstein教授认为,确定病人是否为菌血症很重要,因为后者是严重的感染类型。

  疗效分析
  在会上, Weinstein教授介绍了部分治疗结果。他说:“我的同事对一批因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所致、且对头孢他啶具耐药性的病人进行治疗后,结果表明,当病人所用的抗菌素适当(在体外证明是有效时),治疗后只有 1人(1/19)死亡。相反,事先接受抗菌素静脉用药且体外证明无效时,死亡人数达5人(5/12)这两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 Weinstein教授还引述了一项发表于1997年多伦多ICAAC会议上的资料。该研究共收集216例克雷伯杆菌菌血症病人,其中32例有ESBL,184例无ESBL。进行总体分析时,有ESBL组的病人死亡率略高于无ESBL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由于两组中有许多病例属于ICU中的菌血症病人,其死亡原因与原发病有关,因此影响了总的死亡率。为了区分感染上有ESBL细菌病人的死亡是否与ESBL有关,研究人员剔除了ICU病人,结果发现,有ESBL组的死亡率(40%)明显高于无ESBL组(18%)。两者差异明显(p=0.06)。Weinstein教授问道:“为什么在由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的32例菌血症病人中,其死亡率较高?如果医生经验用药错误,即体外抗生素药敏试验证明无效,则病人的死亡率可高达 75%,反之为28%。因此。很不幸的是,产ESBL克雷伯杆菌感染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经验用药错误所致。这一研究还观察到,在经验用药正确的病人组中,使用亚胺培南的病人,其死亡率低于应用其他抗菌素的患者。

  蓝色菌的复仇——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性
因为革兰氏阳性菌于革兰氏染色时,在显微镜下呈蓝色,所以,Weinstein教授把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称为“蓝色菌的复仇”。他说:“在中国,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并不常见,这很幸运。在美国,1989年还没有VRE。当时,VRE在医院的分离率为0%,但自1989年后,VXE直线上升。至1996年,耐药率已达18%,分离出的菌株每8株中有1株为VRE,7年来发生了急剧的增长,而这种增长在ICU中更力显著。

  Weinstein教授指出,VRE的出现会带来三方面的影响:1.一旦VRE在医院、城市、省州)甚至国家中蔓延,人们将面临极大的麻烦,因为它们不会消失。2.医学界必须看手测定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多数实验室常规均不做这种测定,因为大家都认为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是高度敏感的。但现在不同了,实验室不得不开始此项工作。3.VRE不仅只对某一病人造成临床上的感染,在每一个VRE临床感染的背后,有5-10个带菌者。这是一种[冰山效应]。临床上发现的病人只是[冰山的一角]。

  VRE的流行病学
  Weinstein教授认力,美国VRE急剧上升可归因于万古霉素的大量使用和医院卫生及感染控制的不当。他说,八十年代,由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增加,万古霉素在美国的使用大幅度上升,因此便增加了临床VRE感染病人的数量。一旦医院出现VRE,由于它还对其他许多抗生素具耐药性,因此,选择使用万古霉素和其他抗生素的压力必然上升。他举例比较了14例VRE菌血症病人和30例其他菌血症患者,结果发现,不但使用万古霉素后血中出现VRE,而且还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灭滴灵的使用有关。实际上。菌血症病人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的比率很高,因此,第三代头孢菌素似乎不仅促使了ESBL的出现,也促使了VRE的出现。
  除了抗生素的使用外,医院卫生和感染控制是另一个重要因素&#8226;细菌的传播主要是交叉感染。医务人员不洗手是发生这种交叉感染的原因之一。另外,一旦VRE进人病人的胃肠道,它能持续很长时间,并经粪便等排泄物污染环境。这样,VRE从病人的胃肠道、皮肤和病人所处的环境向外传播。
  至于VRE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办法治疗VRE,但有几种新药正在研制中。最主要的为。streptogramin (链阳霉素)和oxazolimones。

  细菌耐药性的新发展
  Weinstein教授最后谈到了最新出现的问题。即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出现。这种菌株于1996年在日本被发现,于1997年也在美国被发现。迄今为止,虽然世界上共发现3例,但却是一个潜在的、值得认真对待的大问题。1996年发生于日本的首个病例是在1997年才被报道的,该病人是一名婴儿,在心脏手术后因伤口感染而接受万古霉素治疗。为了评价万古霉素的疗效,医生进行了万古霉素的MIC测定,结果发现金葡茵的MIC是8mg/ml。之后日本展开了全面调查,监测了多间大学医院,发现在10间医院中有6间,其高达22%的MRSA对万古霉素的MIC为 8mg/ml。这3例病例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Weinstein表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万古霉素的使用。其次,当病人接受万古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恢复后,应24小时培养测定MIC。一旦发现VRSA,应隔离病人并向当地公共卫生部门报告。

  Weinstein最后强调,预防重于治疗。(为了预防耐药问题我们可做两件事。第一是控制抗生素的应用,遵循抗菌素的使用指南。第二是控制感染,改善医院的卫生环境。医务人员一定不能忘了洗手。)。


zwl333
MRSA━医院中的严重问题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李家泰
1.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中的严重问题
   (1) MRSA是引起不少深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包括肺部感染,脑、肺、肝、肾、乳腺等脏器脓肿,骨髓炎,脓毒性关节炎,心内膜炎,败血症,脓毒病(sepsis)等。
  (2) MRSA能引起许多皮肤、皮肤结构与软组织感染如脓疱病,烧伤感染,创伤感染,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由凝固酶阳性第Ⅱ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71型感染引起。此菌分泌一种表皮松解毒素,造成表皮剥脱,是一种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等。
  (3) MRSA引起的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4) 全国性和全球性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表明,MRSA检出率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增长很快,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院内感染的MRSA分离率已高达80%以上。
  (5) 更为严重的是某些MRSA菌株进一步突变后降低了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出现了万古霉素中介株(VISA, VIMRSA)和万古霉素耐药株(VRSA, VRMRSA)。

2. 严重MRSA感染的发病机制
  MRSA可产生表面蛋白—粘附素。当致病的MRSA趋向宿主并附着到宿主细胞时,细菌所产生的粘附素就紧紧粘附在宿主细胞上不致脱落称为粘附作用,并进而侵犯宿主细胞组织引起感染发病。MRSA的荚膜同时具有抵抗和逃避宿主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抵御宿主细胞的免疫调理作用,保护细菌自身不被宿主所消灭。MRSA能产生毒素如细胞毒素α,β,γ,δ毒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等发挥其毒力作用引起感染中毒症状,包括感染中毒休克综合征,使感染向深部发展,加重恶化。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能产生凝固酶,触酶和葡萄球菌激酶等酶蛋白,趋避多形核白细胞(PMNLs)的杀灭作用,在发病机制中也都起着一定的作用。MRSA还能产生一种特殊的多功能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α,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亲和力极低,使细菌不被抗生素杀灭,形成高度的耐药性,使感染持续发展不能有效控制,严重威胁生命。

3. 常用抗菌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MRSA的抗菌作用和细菌敏感度[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BRSSG)资料 (中华医学杂志2001; 81: 8-16. 2003; 83: 365-374.)]

表1. 5种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与细菌敏感度
抗菌药物 耐药率 R%
1998~1999监测年度 2000~2001监测年度
HAI CAI HAI CAI
甲氧西林 81.8 21.8 89.2 34.5
苯唑西林 81.8 22.9 89.2 30.2
头孢唑啉 63.6 16.0 86.5 28.1
庆大霉素 81.8 27.6 86.5 30.9
红霉素 45.5 59.7 73.0 76.3
亚胺培南 未测 未测 75.7 20.9
万古霉素 0 0 0 0
替考拉宁 0 0 0 0
环丙沙星 81.9 28.7 86.5 35.3
莫西沙星 未测 未测 5.4 2.2
加替沙星 未测 未测 29.7 1.4
左氧沙星 未测 未测 45.9 7.2

表3. 89株MRSA对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S%)

S%

品种数 品种名称 MIC值 mg/L
MIC50 MIC90
100 3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1 2
    替考拉宁 2 4
86.6 1 莫西沙星 1 4
68.5 1 加替沙星    
29.2 2 左氧沙星 4 16
    亚胺培南 16 64
21.3 1 美洛培南 16 32

4. MRSA发生率

表4. 不同地区或国家MRSA发生率比较

研究计划 SENTRY BRSSG BRSSG
地区或国家 欧洲 西半球 西太平洋 中国 中国
监测年度 97~99 97~99 97~99 98~99 00~01
地区或国家数 13 7 6 1 1
SA菌株数 82~718 88~7,169 77~606 98 238
甲氧西林 R% 1.8~54.4 5.7~45.2 23.6~73.8 27.5 37.4
最高R% 葡萄牙 智利 香港 ─ ─
最低R% 瑞士 加拿大 澳大利亚 ─ ─
测试方法 BMD BMD BMD AD AD

BMD:肉汤微量稀释法; AD:琼脂稀释法

5. 有关发现VISA与VRSA的一些全球性信息
  (1) 最初发现VISA病例是在1996年,日本Hiramatsu K等先后发现2例患者所分离的MRSA当时均以为是VRSA,发表于JAC 1997; 40: 135-136及Lancet 1997; 350: 1670-1673. 以后均被认为属于VISA。第1例术后伤口感染,
分离到MRSA(菌株号Mu50), 万古霉素MIC=8mg/L, 美国CDC确认为VISA。第2例MRSA感染菌株号Mu3, 万古霉素MIC=3mg/L, 作者报告为hetoro-VRSA, 未经确认。
  (2)美国发现的VISA感染最初见报于1997年CDC MMWR 1997; 46:765-6, 为一例腹膜炎患者分离到MRSA,用过多疗程万古霉素,万古霉素MIC=8mg/L。
  (3) 其后,于1998~2002之间,法国,南非,巴西,日本,泰国,韩国等均分别在国际性杂志上报道发现VRSA,但万古霉素对所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8-16mg/L,均属中介, 故这些所报道的VRSA恐应视为VISA。
  (4) 美国于2002年先后在CDC报道2例VRSA感染病例被公认为是最初发现并经确认为是VRSA感染的2个病例,分别发表在①CDC MMWR 2002; 51(26):565-7; ②CDC MMWR 2002; 51(40): 902-3. 第1个病例的VRSA菌株是从一名密西根居民所分离到的菌株,该病人患糖尿病,慢性肾衰,慢性足溃疡,所用的抗菌治疗包括万古霉素,所分离的菌株对苯唑西林耐药(MIC=16mg/L), 对万古霉素也耐药(MIC>128mg/L)。第2个病例的VRSA菌株在一名患慢性足溃疡可能有骨髓炎的宾西法尼亚患者从溃疡部位取得标本培养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与万古霉素耐药,万古霉素MIC=32mg/L(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

6. 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与/或万古霉素耐药率(R%)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1) 敏感试验方法的选择:应选择恰当的测试方法,获得准确可信的数据。
  ▲肉汤微量稀释法(NCCLS推荐)
  ▲琼脂稀释法(平皿二倍稀释法) (本法为公认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的标准方法)
  ▲PCR技术(是用于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的标准方法)(见补充)
  ▲纸片扩散法(临床化验常规敏感试验采用此方法,近代已不推荐用于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的监测研究)
  ▲有些公司正在推出一些测定MRSA的新方法,尚在探索或有待评价。
  (2) 细菌耐药监测研究方案的设计:需要制定一个有科学设计、能实行质控的监测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近代主张开展前瞻性中心质控的细菌耐药监测研究,重视对每个感染患者是院内感染还是社区感染作出正确的诊断,并认真进行微生物学诊断,保留致病菌,设立中心实验室,按标准的测试方法进行MIC测定并按NCCLS标准进行耐药率R%,中介率I%,敏感率S%计算。

7. 抗MRSA有效药物

表5. MRSA感染的处理

致病菌 有效药物 替换药物
对万古霉素敏感的MRSA vancomycin或nor-vancomycin teicoplanin或fusidic acid
对甲氧西林高度耐药、 vancomycin或nor-vancomycin teicoplanin或Ly 333328
对万古霉素仍敏感的
与下列药物之一合用(根据敏感试验与下列药物之一合用(根据敏MRSA(严重深部感染)
结果 感试验结果
⑴quinupristin/dalfopristin
⑵ fusidic acid
⑶ rifampin
⑷ moxifloxacin
⑸ arbekacin
⑹ 其它
⑴ quinupristin/dalfopristin
⑵ fusidic acid
⑶ rifampin
⑷ moxifloxacin
⑸ arbekacin
⑹ 其它
MRSA-VISA
linezolid Ly 333328或quinupristin/
dalfopristin
MRSA-VRSA linezolid与下列药物之一合用 quinupristin/dalfopristin与与其它药物合用(根据敏感试验结果)
(根据敏感试验结果):
(1) quinupristin/dalfopristin
(2) fusidic acid
(3) rifampin
(4) moxifloxacin
(5)arbekac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 12: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8. 结论
  (1) MRSA是全球性医院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其严重性更因某些MRSA菌株继续突变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而变得更为突出,因而极需采用准确的方法监测MRSA与VRSA的发生率,更需开发新的安全有效的抗MRSA感染与抗VRSA感染的抗菌药物。
  (2) 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除了与所用敏感试验方法、测试条件和监测研究的质控等影响因素有关外,与某些国家和地区所收集的菌株来自不同比例的院内感染与社区感染患者也可能有关。中国BRSSG(2000~2001)的监测结果表明MRSA发生率在HAI病人中高达89.2%,
显著高于CAI病人中MRSA的发生率30.2%。这个发现可用来解释某些国家或地区MRSA发生率较高是否可能因HAI病人所占比例较高之故。

ddpig20000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增效制剂

1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特点及应用致病菌对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β 内酰胺酶,导致β 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β 内酰胺环水解破坏。寻找酶抑制剂是解决耐药增强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自1976年棒酸问世以来,发现了许多青霉烷砜类、氧青霉烷类、(碳)青霉烯类、头孢烯类、单环β 内酰胺类以及非β 内酰胺类的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大致可分为竞争性与非竞争性两大类。设计增效制剂主要涉及的是竞争性的不可逆的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目前常见的酶抑制剂主要有棒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都属于不可逆性β 内酰胺酶自杀性抑制剂,由它们组成的β 内酰胺类复合制剂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抗菌增效作用。然而,这些酶抑制剂对β 内酰胺酶几乎没有抑制作用。棒酸,又名克拉维酸,属于氧青霉烷类,亦为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但抗菌活性很差,本品对β 内酰胺酶和广泛存在于肠杆菌科细菌、流感杆菌、淋球菌和卡他布拉汉菌的质粒介导的酶有强大抑制作用;对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脆弱类杆菌所产生的染色体介导的β 内酰胺酶也有快速抑酶作用,但是对摩根杆菌、雷极杆菌、沙雷菌属、肠杆菌属和绿脓杆菌等染色体介导的β 内酰胺酶的抑酶活性甚差,本品常与青霉素类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舒巴坦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常可单独用于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的周围感染,与氨苄西林联用可使产酶菌株对氨苄西林恢复敏感,它可抑制β 内酰胺酶Ⅱ、Ⅲ、Ⅳ、Ⅴ等型酶,与棒酸的抑酶谱相似,但较棒酸的抑酶作用弱,二者对Ⅰ型酶均无效。他唑巴坦本身只有弱的抗菌活性,但抑酶谱广,能抑制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各种质粒介导的β 内酰胺酶,对染色体介导的I型酶也有效。他唑巴坦与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与抑酶增效活性。
2 常见的增效制剂品种及其临床应用
2.1 由棒酸组成的β 内酰胺类复方制剂
.1.1 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霉素)+棒酸 商品名(ti mentin)又称泰门汀或特美汀,克服了替卡西林易被β 内酰胺酶破坏的缺点,主要用于全身性感染或厌氧菌、需氧菌混合感染。其不良反应与单独使用替卡西林相似。
2.1.2 阿莫西林+棒酸 (商品名augmentin)又称安美汀、奥格门汀、安灭菌等,本品在胃酸中稳定,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在尿中的药物浓度较高,对耐氨苄西林和羟阿莫西林的产β 内酰胺酶菌株作用较强,主要用于产酶耐药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
2.2 由舒巴坦组成的β 内酰胺类复方制剂
2.2.1 氨苄西林+舒巴坦(商品名unasyn) 又名舒氨新,优立新等。氨苄西林+舒巴坦协同作用使β 内酰胺酶钝化,抗菌效力增强,常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产酶株以及粪链球菌或产酶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阿莫西林+舒巴坦,又名威奇达。由阿莫西林钠与舒巴坦钠以2∶1组成的复合制剂。本品抑制细菌转肽酶,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粘肽的交联反应,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同时促发细菌自溶系统,使菌体崩解,对临床常见的各种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包括厌氧菌都有明显杀灭作用。其抗菌作用较单一药物强,尤其对产β 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抗菌活力明显增加,其抗菌性能强于阿莫西林+棒酸的复合制剂,且稳定性更强,抗酶谱更宽。
2.2.2
哌拉西林+舒巴坦(又名特灭,苏哌等) 本品由0.25g舒巴坦钠与1.0g哌拉西林组成复合制剂,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性,血、尿及组织浓度高,对许多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均有活性,不仅在体外对产酶耐药菌株具高度活性,在临床上对医院中的耐药菌感染具有很好疗效,尤其增强了对耐哌拉西林菌株的抗菌作用,特别适用于同时患有多发病预后不良的耐药菌感染。
2.2.3 头孢哌酮+舒巴坦(商品名sulperazone) 又名舒普深、舒哌酮、海舒必、铃兰欣、瑞普欣、优普酮等。头孢哌酮与舒巴坦比例1∶1,舒巴坦有效分解了致病菌β 内酰胺酶从而增强头孢哌酮对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属、脆弱拟杆菌的活性。这一复合制剂的使用,使头孢哌酮具备了广谱、低毒、耐酶、高效等特点,在临床上对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泌尿系统的中重度感染疗效较好。
2.3 由他唑巴坦组成的β 内酰胺类复方制剂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商品名tazocin),又名联邦他唑仙,海他欣等。他唑巴坦为不可逆竞争性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具有强大而广泛的抑制β 内酰胺酶作用,与哌拉西林有很好的药动学同步性,呈现出很好的协同抗菌活性。它可使哌拉西林对产酶菌的MIC下降到1/2~1/8,可以增强哌拉西林对厌氧菌和产酶菌的杀菌效果,基本覆盖了临床常见感染致病菌,而且疗效显著,在治疗下呼吸道、腹腔感染时其临床有效率高于泰能,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而对本品敏感的产β 内酰胺酶的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泌尿道、腹腔内、皮肤软组织感染、妇科感染、骨与关节感染、细菌性败血症。


Xhqpx
β-内酰胺酶耐药及对策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 管希周

  β-内酰胺酶的分类,主要包括分子结构分类(根据氨基酸序列的不同)及根据β-内酰胺酶底物谱和酶抑制剂谱分型(Bush 1995分型)两种。分子结构分类可以将β-内酰胺酶分为A、B、C、D四类,该分类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归于其中A类,质粒型头孢菌素酶(Amp C酶)归为C类,而金属酶被归为B类。

  1、ESBLs
  临床一旦发现由ESBLs造成的耐药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如果确认为产ESBLs菌株,则不能使用包括三代头孢菌素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即使体外实验敏感,体内治疗也往往无效。②应用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等。③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仍对产ESBLs细菌保持一定的疗效,但产ESBLs细菌如携带对氨基糖甙类、喹喏酮类药物的耐药基因则亦会引起对这些抗生素耐药。④头霉素类抗生素如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和头孢替坦等,或者使用氧头酶素类如拉氧头孢等,这些抗生素的疗效均显著强于抗生素与酶抑制剂合剂及喹诺酮类,亦要强于氨基糖甙类。⑤目前对ESBLs最有效的抗生素依然是碳青霉烯类药物,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⑥不推荐使用四代头孢菌素。

  2、AmpC酶
  AmpC酶的危害性要更甚于ESBLs,对于产AmpC酶细菌的抗生素治疗可以选择的方案有:①第四代头孢菌素;②碳青霉烯类抗生素;③对其敏感的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氨基甙类、喹诺酮类);④常规的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抗生素合剂往往对该类细菌无效,而正在研究中的特异性AmpC酶阻滞剂如BRL42175、Ro47-8284、Ro48-1256和Ro48-1220等虽然体外效果不错,但距临床应用还有一定时间。

  3、碳青霉烯类水解酶
  碳青霉烯类水解酶包括:①分类属于2f型的A类酶,具有丝氨酸位点,可以被克拉维酸抑制,如SME-1、VIM-1以及IMI-1等。②分类属于3型的B类酶,也叫金属酶,对单环类敏感,不被克拉维酸抑制,但可被EDTA抑制,如IMP-1、L1、CcrA等。治疗携带该类酶的细菌的方法不多,对于A类碳青霉烯酶克拉维酸可能有效,而对于B类金属酶单环类可能有效。另外,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法,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仍然对这些细菌保持着一定的敏感性。但由于该类酶往往和其他类型的β-内酰胺酶同时存在,给抗生素治疗带来了困难。

  在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携带该类酶的细菌的同时必须施行有效的预防策略。首先,必须严格无菌及消毒制度,洗手不仅能够预防各种耐药细菌的暴发流行,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耐药质粒的传播;其次,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减缓耐药性产生的根本因素,包括:①尽量减少错用及滥用抗生素;②做好病人教育,因为有的病人不按规定服药造成感染的细菌不能完全清除,未被杀死的细菌将对该种抗生素产生抵抗力;③改变用药策略,不要长期及单一使用某种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同时我们应不断对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深入耐药机制的研究及对耐药性菌株的检测方法加以改进,这对指导临床正确选择抗生素以达到有效治疗及减少耐药性产生至关重要。


Sunnyroboson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VRSA) in the Clinic: Not Quite Armageddon
VRSA世界末日决战?[CID杂志2004,38(15 April)一篇评论]
无法上传附件PDF文件,原文复制,有点乱。

CID 2004:38 (15 April) . EDITORIAL COMMENTARY
E D I T O R I A L C O M M E N TA R Y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the Clinic: Not Quite Armageddon
Karen Bush Johnson & Johnso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 Development, Raritan, New Jersey
(See the article by Whitener et al. on pages 1049–55) Received 8 December 2003; accepted 9 December 2003; electronically published 24 March 2004. Reprints or correspondence: Dr. Karen Bush, Johnson & Johnso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 Development, 1000 Rte.
202 S, Raritan, NJ 08869 (kbush@prdus.jnj.com)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4; 38:1056–7
2004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All rights reserved.
In 1992, Noble et al. [1] reported that they could transfer the vancomycin-resistant genes vanA, vanH, vanX, and vanY from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to a strai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both in vitro and on the skin of an obese mouse. The world then waited for vancomycinresistance to be identified in a naturally occurring clinical isolate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MRSA). Dire warnings about the major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multidrug-resistant MRSA and vancomycin-resistant S. aureus (VRSA) led to much speculation about untreatable staphylococcal infections. However, after waiting 10 years, some clinicians concluded that this was not going to happen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 that enterococci and staphylococci frequently occupy the same ecological niche and had been given every reasonable opportunity to exchange genes in multiple-patient microenvironments. Unfortunately, as was seen in the summer of 2002, two strains of vanA-producing MRSA were identified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in 3 months of each other in unrelated patients in Michigan and Pennsylvania [2, 3].
In this issue of the journal, investigators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and The Penn State Milton S. Hershey Medical Center (Hershey, PA) describe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the second of these 2 cases [4].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s somewhat reassuring, in spite of the ominous predictions in the popular press about the potential of these organisms to become resistant to virtually all known antibiotics [5].
Key features of this study include that this patient, who had an infected heel ulcer and osteomyelitis, had not been admitted to a hospital in the previous 5 years and had not been treated with vancomycin during that time period. Thus, the staphylococcal strain was assumed to have originated from the community. It is notable that the patient’s heel had been infected with MRSA and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VRE) before his hospital admission,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for horizontal transfer of vancomycin-resistance determinants from the Enterococcus species to the Staphylococcus species in a dynamic system. The Michigan VRSA isolate was also recovered from a patient with foot ulcerations. In both cases, the patients had underlying chronic illnesses, which may have made them more vulnerable to serious infections.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MRSA strains being reported in the community [6], concomitant with the ubiquity of commensal enterococci, a high possibility exists for additional patients to be exposed to this kind of gene transfer.
It is notable that the patient from Pennsylvania had been treated with multiple antibiotics befor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VRSA strain, but not with vancomycin. This selection by unrelated antibiotic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indings from laboratory studies by Noble et al. [1], in which selection of VRSA occurred orders of magnitude more frequently after exposure to rifampicin, erythromycin, or chloramphenicol, compared with vancomycin. This observation once again argues for judicious use of antibiotics to minimize the threat of VRSA selection in patients at risk.
On a molecular level, the 2 VRSA strains appear to be nonclonal. On the basis of staphylococcal PFGE patterns, CDC investigators recently showed that both VRSA isolates had pulsed-field types of the USA100 type—the most common, but also the most diverse, MRSA profile in the United States [7]. Although related at a high level, there was sufficient genetic diversity to conclude that the 2 strains emerged independently [4]. Even though both isolates carried only the vanA resistance determinant, the Pennsylvania strain was susceptible to teicoplanin, whereas the Michigan strain was resistant to teicoplanin,as predicted for a VanA phenotype. Gene dosage was thought to play a role and would provide a consistent explanation of why the MICs of vancomycin were 32 and 1024 mg/mL for the Pennsylvania and Michigan isolates, respectively. These phenotypic differences emphasize the fact that the observed gene transfer was not a single event resulting in 2 clonal strains. Thus, it is likely that other VRSA strains will arise.
In retrospect, one can view the arrival of clinical VRSA somewhat more optimistically than was anticipated. First, it was not a pan-resistant MRSA. Although resistant to vancomycin and to other agents such as aminoglycosides, tetracycline, and the marketed fluoroquinolones, the Pennsylvania strain responded with low MICs for a number of older antibiotics,as well as investigational antibacterial agents [8].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approved agents with MICs in the susceptible range included drugs from 8 different antibiotic classes: minocycline (MIC, 0.12 mg/mL),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TMP-SMX; MIC, 2/38 mg/mL), chloramphenicol (MIC, 8 mg/ mL), rifampin (MIC, 0.06 mg/mL), mupirocin (MIC, 0.12 mg/mL), linezolid (MIC, 1 mg/mL), quinupristin-dalfopristin (MIC, 1 mg/mL), and daptomycin (MIC, 0.5 mg/ mL). Investigational drugs with MICs of mg/mL for this VRSA isolate included the glycopeptides dalbavancin and oritavancin, tigecycline, and newer agents in the classes of the anti-MRSA cephalosporins, quinolones, and oxazolidinones [8]. However, one cannot dismiss the probability that other resistances may emerge in future VRSA strains.
On the basis of susceptibility data, therapeutic options include a number of reasonable alternatives that may lead to clinical cures. In an in vitro pharmacodynamic model with simulated endocardial vegetations, daptomycin, quinupristin-dalfopristin, and linezolid all demonstrated bactericidal activity against the Michigan VRSA strain [9]. Indeed, 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 with linezolid, piperacillin-tazobactam, and TMP-SMX, the patient in Pennsylvania did not have any culturable VRSA, MRSA, or VRE [4]. Likewise, the Michigan patient responded favorably to systemic therapy with TMPSMX [10].
It is also notable that neither VRSA strain appeared to be highly virulent. In both cases, the strains were not transmitted to contacts, including family members and health care workers. In Michigan, 375 swab specimens obtained from multiple contacts were shown to be negative for VRSA [10]. In the Pennsylvania case, standard infection-control measures were taken, and no additional VRSA or VRE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from 283 contacts [4]. Of note, MRSA was cultured from samples obtained from a number of Pennsylvania contacts, including the patient’s daughter, whose MRSA strain had a very similar PFGE pattern to that of the patient’s VRSA strain. It is probable that the MRSA strain was transmitted between daughter and father, but that the VRSA strain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and possibly required a compromised (previously infected) host in order to survive. This may indicate that the current VRSA strains will not become major pathogens in otherwise healthy populations. The fact that only 2 isolates have been identified worldwide since the summer of 2002 supports this hypothesis.
However, rigorous attempts must be made to screen staphylococcal isolates appropriately so that future cases can be rapidly identified and treated effectively. As discussed by Whitener et al. [4], disk diffusion testing alone might have misidentified the Pennsylvania strain. It is critical for laboratories to test vancomycin susceptibility using vancomycin-agar or nonautomated broth dilution assays with 24- h incubation periods to detect emerging VRSA strains. This imposes an additional burden on clinical laboratories, but it is essential that proper testing methodology be used before VRSA strains become entrenched in isolated hospitals.
In conclusion, a clinical isolate of the dreaded VRSA has now appeared. However, it is not as catastrophic as it could be. The 2 strains that were identified almost 18 months ago have not been followed by reports of additional strains. Both strains were susceptible to a number of older drugs and were successfully eradicated with familiar agents, including TMP-SMX. In addition, a number of investigational agents may also be effective for future treatment. We should proceed with caution, but, thus far, VRSA has been manageable when detected. Our major challenge in the future may not be treat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VRSA itself but, rather, the accurate detection ofVRSA when it appears.

References
1. Noble WC, Virani Z, Cree RGA. Co-transfer
of vancomycin and other resistance genes
from Enterococcus faecalis NCTC 12201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FEMS Microbiol Lett
1992; 72:195–8.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resistant to vancomycin—
United States, 2002.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02; 51:565–7.
3.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Pennsylvania, 2002.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02; 51:902–3.
4. Whitener CJ, Park SY, Browne FA, et al. Vancomyc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the
absence of vancomycin exposure. Clin Infect
Dis 2003; 38:1049–55.
5. Manier J. Drug-resistant germs could pose
threat. Chicago Tribune. 28 November 2003.
6. Marcinak JF, Frank AL. Treatment of community-
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children. Curr Opin Infect
Dis 2003; 16:265–9.
7. McDougal LK, Steward CD, Killgore GE, et
al.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typing of
oxa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database. J Clin Microbiol 2003; 41:
5113–20.
8. Bozdogan B, Esel D, Whitener C, et al. Antibacterial
susceptibility of a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rain isolated
at the Hershey Medical Center.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3; 52:864–8.
9. Cha R, Brown WJ, Rybak MJ. Bactericidal activities
of daptomycin, quinupristin-dalfopristin,
and linezolid against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an in vitro pharmacodynamic
model with simulated endocardial
vegetation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3; 47:3960–3.
10. Quirk M. First VRSA isolate identified in USA.
Lancet Infect Dis 2002; 2:510.


Xhqpx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细菌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
自1940年青霉素问世以来,抗生素的开发与研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最初在土壤样品中寻找新品种,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抗生素,继而开创了用化学方法全合成或半合成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品种经历了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的飞跃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喹诺酮抗菌药物的问世及其新的衍生物的不断研究与开发,使该类药物的抗菌谱扩大和抗菌作用的增强;其他如氨基糖甙类及大环内酯类经过结构改造,各自均有新品种问世。随着抗生素研究的进展其作用原理及细菌的耐药机制的研究业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高效杀菌剂,对人的毒性极小,(过敏除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按其结构分为青霉烷、青霉烯、氧青霉烷、氧青霉烯、碳青霉烷、碳青霉烯、头孢烯、碳头孢烯、单环β-内酰胺(氮杂丁烷酮)等十类。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胞壁缺损、水分内渗、肿胀、溶菌。而哺乳动物真核细胞无细胞壁,故不受影响。 细菌具有特定的细胞壁合成需要的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当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PBP结合后,PBP便失去酶的活性,是细胞壁的合成受到阻碍,最终造成细胞溶解、细菌死亡。PBP按分子量的不同可分为五种:每种又有若干亚型,这些PBP存在于细菌细胞的质膜中,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不同的作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力,一是根据与PBP亲和性的强弱,二是根据其对PBP及其亚型的选择即对细菌的作用特点而决定的。同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对PBP的亲和性是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与这些PBP的结合阻碍其活性而显示抗菌活性。MIC90的值可间接反映抗生素与PBP的亲和性。
1-2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大量使用,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细菌越来越多,其耐药机制涉及以下四个途径:
1-2-1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产生β-内酰胺酶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开环失活,这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报道的β-内酰胺酶已超过300种。它通过与β-内酰胺环上的羰基共价结合,水解酰胺键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活。1995年Bush等将β-内酰胺酶分为Ⅳ型:第Ⅰ型为不被克拉维酸乙酯的头孢菌素酶;第Ⅱ型为常能被活性位点诱导的抑制剂抑制的β-内酰胺酶,第Ⅲ型不被所有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乙二胺四乙酸和对氯苯甲酸泵除外)抑制的金属β-内酰胺酶;第Ⅳ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青霉素酶。其中重要者为第Ⅰ型和第Ⅱ型。
第Ⅰ型酶分为由染色体介导产生的Ampc型β-内酰胺酶,和由质粒介导产生的Ampc型β-内酰胺酶,前者的产生菌有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后者主要由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氏菌产生。第Ⅰ型酶主要作用于大多数青霉素,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类抗生素。而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酶烯类不受该酶作用。该酶不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
AmpC型β-内酰胺酶的产生有2种可能:1)在诱导剂存在时暂时高水平产生,当诱导剂不存在时,酶产量随之下降;2)染色体上控制酶水平表达的基因发生突变,酶持续稳定水平产生。由这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死亡率很高。
以前认为第2组细菌(肠杆菌属)只产生典型的AmpC型β-内酰胺酶,但目前的一些研究提示它们也能产生第II型酶即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第II型酶是由质粒介导产生的ESBLs,主要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等产生。但该酶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ESBLs可将耐药质粒以转化、传导、整合、易位、转座等方式传播给其它细菌,从而导致多种细菌产生耐药性。一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研究发现,216株细菌中2株产生ESBLs(14.8%),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患者产生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率比未用过的患者明显增高(31%比3%,P<0.01),说明第三代头孢菌素菜与ESBLs的产生密切相关。故有人认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滥用是引起这类耐药细菌出现的主要因素,调查还发现,β-内酰胺酶抑制和亚胺培南类药物不易诱导ESBLs产生。
1.2.2 改变抗生素与PBP的亲和力 改变参与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蛋白酶的分子结构,从而降低它们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性。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是根据其与PBP的亲和力强弱决定的。当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PBP结合后,便使PBP丧失酶活性,使细菌细胞壁的形成部位破损而引起溶菌,反之,则成为耐药菌。PBP基因的变异,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法与之结合或结合能力降低,是形成耐药的根本原因。
1.2.3 细菌外膜通透性改变 改变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使药物难以进入细菌体内,引起细菌内药物摄取量减少而使细菌体内药物浓度低下。如愿以偿生物膜形成,使抗生素无法进入细菌体内。
1.2.4 主动外排 细菌的能量依赖性主动转运机制,能将已经进入细菌体内的抗生素泵出体外;降低了抗生素吸收速率或改变了转运途径,也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二)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应用迄今为止已有50多年,因其具有浓度依赖性快速杀菌作用、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协同作用、细菌的耐药性低、临床有效和价廉等优点,它仍是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广泛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和其它严重感染。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膜蛋白质的合成并改变膜结构的完整性而发挥强有力的杀菌作用。同时氨基糖苷类快速杀菌作用提示某些细菌致死因素可能在抑制其蛋白质合成作用之前产生。
2.2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2.2.1 药物摄取的减少 药物摄取的减少主要是由于膜的通透性降低所引起,而基因突变可导致膜的通透性降低,可使能量代谢如电子转运受到影响而减少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吸收;也可使药物的转运系统缺损而减少药物的摄取量。
2.2.2 主动外排 主动外排系统作为细菌耐药机制之一,存在于许多细菌中。细菌的主动外排系统主要分为四大类:(1)主要易化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MFS),与哺乳动物的葡萄糖易化转运器具有同源性;(2)耐药结节分化家族(resistance-nodulation division(RND) family),包括能够泵出镉、钴和镍离子的转运蛋白;(3)葡萄球菌多重耐药家族(staphylococal multidrug resistance(SMR) family),由比较小的含有四个跨膜螺旋的转运器组成;(4)ATP组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器,包括两个跨膜区和两个ATP结合亚单位。
2.2.3 酶的修饰钝化作用 这是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发生耐药的主要机制。当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依赖电子转运通过细菌内膜而到达胞质溶胶中后,与核糖本30S亚基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阻止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而是通过破坏控制翻译准确性的校读过程来干扰新生链的延长。而异常蛋白插入细胞膜后,又导致通透性改变,促进更多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转运。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通常由质粒和染色体所编码,同时与可动遗传因子(整合子、转座子)也有关,质粒的交换和转座子的转座作用都有利于耐药基因掺入到敏感菌的遗传物质中去。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催化氨基糖苷药物氨基或羟基的共价修饰,使得氨基糖苷类药物与核糖体的结合减少,促进药物摄取EDP-II也被阻断,因而导致耐药。根据反应类型,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有N-乙酰转移酶(N-acetyltransferases, AAC)、O-核苷转移酶(O-nucleotidyltrferase ,ANT)和O-磷酸转移酶(O-phospotransferases, APH)。这些酶的基因决定簇即使在没有明显遗传关系的细菌种群间也能传播。
2.2.4 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改变 链霉素作用于核糖体30S亚基,导致基因密码的错读,引起mRNA翻译起始的抑制和异常校读。大量研究表明编码S12核糖体蛋白的rplS基因及编码16S rRNA的rrs基因突变都会使核糖体靶位点改变,使细菌对链霉素产生显著水平的耐药。S12蛋白是30S亚基中的一个组分,主要控制链霉素与30S亚基的结合,它可以稳定由16S rRNA所形成的高度保守的假节结构,Rpsl氨基酸的置换将会影响16S rRNA的高级结构,导致对链霉素的耐药,而16S rRNA结构的改变又破坏了16S rRNA与链霉素的相互作用。
(三)
3 喹诺酮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而抑制DNA的合成,从而发挥抑菌和杀菌作用。
细菌DNA拓朴异构酶有I、II、III、IV,分两大类,第一类有拓朴异构酶I、III,主要参与DNA的松解,第二类包括拓朴异构酶II、IV,其中拓朴异构酶II又称DNA促旋酶,参与DNA超螺旋的形成,拓朴异构酶IV则参与细菌子代染色质分配到子代细菌中。但拓朴异构酶I和III对喹诺酮类药物不敏感,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靶位是DNA促旋酶和拓朴异构酶IV。革兰氏阴性菌中DNA促旋酶是喹诺酮类的第一靶位,而革兰氏阻性菌中拓朴异构酶IV是第一靶位。
DNA促旋酶通过暂时切断DNA双链,促进DNA复制转录过程中形成的超螺旋松解,或使松弛DNA链形成超螺旋空间构型。喹诺酮类药物通过嵌入断裂DNA链中间,形成DNA-拓朴异构酶-喹诺酮类三者复合物,阻止DNA拓朴异构变化,妨碍细菌DNA复制、转录、以达到杀菌目的。
3.2 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3.2.1 作用靶位的改变 1976年Gellert等发现DNA促旋酶,观察到萘啶酸能抑制大肠埃希氏菌DNA促旋酶,由萘啶酸耐药菌分离出的DNA促旋酶对萘啶酸表现出耐药性,据此确认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靶位为DNA促旋酶。1990年加腾等发现大肠埃希氏菌拓朴异构酶IV能被喹诺酮类药物抑制,由喹诺酮耐药性MRSA克隆出的耐药基因之一的突变的拓扑异构酶IV基因,从而判明拓朴异构酶IV亦为喹诺酮类药物的靶位。
编码组成DNA促旋酶的A亚单位和B亚单位及parC和parE亚单位组成拓朴异构酶IV的parC和parE的耐药性。在所有的突变型中,以gyra的突变为主。Akasaka等研究发现:在150例临床分离的铜录假单胞菌的耐药株中,gyrA的突变占79.3%(119/150)。主要为Thr-83→Ile,Ala;Asp→87→Asn,Gly, Thr。其中又以Thr83→Ile的突变型为多见,约74.7%(112/150),而其它的突变型罕见。在耐药菌株中,有20株在gyrA上有两个突变,以Thr-83和Asp-87的替换最常见有16株。GyrA双点突变仅发生在喹诺酮类高度耐药的菌株中,这是因为gryA上的83和87位的氨基酸在提供喹诺酮类的结合位点时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gyrB的突变株则较gyrA的突变少见。在13株分离的耐药菌株中,仅1株有gyrB的突变;在150例耐药菌中,仅发现27株细菌在gyrB存在突变,分别为Glu-468→Tyr(1)、Ser-468→Phe(3)、Glu-469→Val(1)、Glu-470→Asp(13)、Thr-437→Met(1)、Ala-477→Val(7)、Glu-459→Ang(1)。
parC的突变主要为Ser-87→Leu,Trp。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存在parC改变的菌株上都已存在gyrA的改变。因此可以肯定的是parC突变的发生是在gyrA突变之后才发生的,在同时具有gyrA和parC突变的菌株中,以gyrA上的Thr-83→Ile和parC上的Ser-87→Leu类型为最多见。同样可以肯定的是,gyrA上的第二个点突变是发生在parC点突变之后。
parE的突变型为Asp-419→Asn、Ala-425→Val。但在parE出现突变极其罕见(3/150)。
除此之外,gyrA、gyrB、parC、parE基因上还出现一些不引起氨基酸改变的静止突变。它们的意义尚不清楚。
在所有这些突变类型中,若II型拓朴异构酶上存在2个突变点(如gyrA和parC),它们引起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远远大于只有一个突变点(如gyrA或gyrB上),前者是后者的3~4倍。同时没有发现突变仅出现在parC基因这一现象。这可能是因为DNA促旋酶是氟喹诺酮类的重要靶位,gyrA亚单位的改变可引起酶结构发生变化致空间位障,阻止喹诺酮类进入喹诺酮类作用区,或引起物理化学变化,干扰喹诺酮-酶-DNA的相互作用。这些结果显示gyrA上的突变的出现引起细菌对喹诺酮类发生耐药的主要机制,而parC突变只是进一步引起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的高度耐药。
主动外排 同氨基糖苷类药物,细菌中同样存在能泵出喹诺酮类药物的外排系统,降低菌体内药物的浓度而出现细菌的耐药性。
膜通透性改变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抗菌药物一样,依靠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蛋白(OMP)和脂多糖的变异均可使细菌摄取药物的量减少而导致耐药。已发现多种喹诺酮耐药性外膜突变株如norB、norC、nfxC、nfxB和多种抗生素耐药的marA等。大肠埃希氏菌通透喹诺酮类药物的孔蛋白主要为OmpF和OmpC。在喹诺酮类药物作用下,发生变异而缺失OmpC。在喹诺酮类药物作用下,发生变异而缺失OmpF的菌株,药物不能进入细胞,出现耐药性,且常与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交叉耐药。缺失OmpC的突变株敏感性变化较小。铜绿假单胞菌除上述变异外,还有OmpD2 、OmpG等变异,均可导致耐药性。
结束语
抗菌药物为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后出现的细菌耐药性问题近年来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地地步。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的耐药机制对研制新的有效的抗菌药物是非常必需的。可通过对目前已有的抗菌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改造,或合理的联合用药,对控制临床日益严重的感染疾病应有一定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5 18:33 , Processed in 0.23042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