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3-10-11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信人: rickycy (felicity), 信区: CBA
标 题: 从“厉股份”到“厉暴富”(二)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Fri Oct 10 19:08:49 2003), 转信
本文转贴自乌有之乡网站www.wyzxwyzx.com:
从“厉股份”到“厉暴富”(二) 作者:韩德强
厉以宁的这九个回答可以一言以蔽之:为盗窃国有资产正名,推进私有化。请详为君解剖
。
1、用少数股权控制大企业,这的确是跨国公司发展膨胀之路。问题在于,在国家拥有100
%股权都被认为是“所有者缺位”的背景下,少数股权又怎能保证“所有者在位”?事实上
,在上海桑塔纳、一汽大众等中国拥有51%以上控股权的企业,外方用少数股权和技术、品
牌、关键零部件采购等权力控制了企业,保证了企业收益绝大部分落入到外方手中。在大
多数中外合资企业中,中方为了“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为了“招商引资”,主动或
半推半就地将实际决策权交给外方,使外方以少数股权实现了对企业的控制,享受绝大部
分收益。反过来说,如果国有企业的代表能用少数股权实现对企业的控制,“所有者在位
”,那国企还需要改革吗?可见,把放弃国企控制权说成是国企控制了更多资产,这是一
个障眼法。
2、肥水流入外人田,但引回更多肥水,这当然是笔不错的买卖。但是,厉先生应该知道,
国企利用外资的过程也是外资利用国企的过程,这是国企和外资间的一场连续的复杂博弈
,其胜负取决于双方意志、力量和智慧的对比和运用。当中国急于招商引资时,当中国社
会充满着崇洋媚外情结时,中方就处于绝对的弱势。两者博弈的结果只能是中方的肥水流
进外方的田。
3、靓女先嫁也没什么不对。问题在于,为什么首先认定国有企业是只能外嫁的女儿,而不
是可以越洋娶媳妇的儿子?由此可见,厉先生从根本上丧失了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这就
像请医生看病,医生说,病是治不好了,还是看看身上有哪块好肉,可以割下来卖钱。一
定要“好肉先卖”呵,否则全身的肉都会烂掉,一分钱也挣不着。我要是病人或家属,非
把这屠夫出身的医生宰了不可。
4、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正是俄罗斯休克疗法的要害。在休克中,前苏联70多年建设积累的
财富被西方掠走。据估计,俄罗斯每年外流的资金量高达2000亿美元左右,是流入俄罗斯
外资的数十倍;在这些外流资金或财富中,有一部分是俄罗斯新贵新富们送到西方银行去
的,有的是俄罗斯新贵们向西方主子半卖半送的。目前,俄罗斯形成了石油、天然气、森
林、媒体等行业的七大寡头,而普通老百姓则在高达1万倍的通货膨胀下一贫如洗。曾经量
化到个人的私有化证券都被这些寡头们以极低廉的价格收走。在中国,类似的私有化也基
本完成。各省、市、县的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被廉价拍卖,有的甚至是零价格拍卖,收购者
正是各地方和企业的主要干部。厉以宁为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辩护时,还设了一个限制条
件,即价格还不错。对于地方和企业干部来说,只要肯定了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的合法性
,就有了交易的合法性。因为定价权和购买规则由他们制定,其结果只能是量化到自己口
袋。厉以宁与他的官员听众们这就样相互默契:一个在外面敲锣,向大家报告“平安无事
”,收取敲锣费;另一个入室抢劫,交敲锣费。这就是厉先生的讲座虽然言之无物,自相
矛盾,讲课费却高达数万的原因。
5、国有资产从实物形态变成货币形态的确不是流失,要害在于转变的价格如何。厉以宁恰
恰回避这个问题。一个企业的价值可以有多种定价法,如原值定价法,现值定价法,潜在
价值定价法。企业资产中有房地产,有设备,有销售渠道,有品牌,有技术,也有人气。
如果拍卖者与购买者合谋,则拍卖过程当然就是国有资产流失过程,更准确地说,是盗窃
过程。
6、搞好国有企业的要害就是管理,体制改革也叫管理体制改革。厉以宁先生无意管理,只
强调改革,其骨子里就是丧失了国有改革的信心,是以改革做幌子将国有企业彻底搞垮。
不错,一个好人抓管理,企业红火是短暂的,但这总比企业死亡强。在厉先生设计的一个
可持久的、规范的企业体制下,国有企业都死光了。诚然,死亡比活着持久,也比活着规
范。厉先生要活着,就有烦恼,有担心,会生病,哪为什么不去死呢?那多持久,多规范
,多么没有痛苦啊!
7、关于资产重组,的确可以大开门户,但前提是实施重组过程的官员代表国家利益。按照
厉先生的逻辑,一切人都是自私的,可见这个前提并不存在。如此,则资产重组等价于给
腐败官员们搜刮国有资产开了绿灯。
8、国有企业改革的确应该靠利益导向,而不是危机导向。事实上,80年代初启动国有企业
改革时,国有企业并没有陷入危机状态,而是考虑长远利益的改革。问题是,在改革过程
中,一种来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逐渐误导了改革,开出了搞死国有企业才是搞好国有企业
的奇怪药方,使国有企业陷入越来越深的危机。最后,这些理论家又卖乖了,你看,我早
就说过国有企业是要死的,还是趁着没死,卖点好肉吧。卖好肉,这是利益导向。
9、谁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厉以宁直言不讳了,是这些经营管理者,他们被奖励了股
份,拿了高薪,吃喝嫖赌全报销,住第二套房。但是,厉以宁安慰那些被剥夺者,你们也
没吃亏,你们才是真正的受益者。他们吃喝,你们可以到餐厅去打工;他们嫖,你们的女
儿可以去卖肉;他们赌,赌场马仔工资高;他们住二套房、三套房,你们可以去挖沙子,
填土方。这样,社会利益就最大化了。所以,厉以宁告诉经营管理者们,你们为社会做出
了贡献,不要不好意思拿股票,不要不好意思住二套。
可“喜”的是,理论变成了现实,厉以宁的设想终于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实现了。中小国有
企业几乎被拍卖干净,深沪两市垃圾股遍地,大中型股份制国有企业“一年绩优、二年绩
平、三年绩差”,一个接一个地沦落为ST、PT。实际上,股份制不但没有增强国有企业的
活力,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反而使国有企业真的变成人人可食的唐僧肉。企业管理层,
企业所在省、市、县领导,各大证券商,证监委,上交所,深交所,会计师事务所,庄家
,都津津有味地吞吃这块唐僧肉,一个个变得肥头大耳。只有两个群体瘦得皮包骨头,一
是散户股民,他们常常割肉被套,遭庄家洗劫;二是国有企业的普通工人,他们或被裁员
下岗,或被减薪加班。
现在,唯一有盈利的国有企业是大型垄断型企业,如电力、电信、邮政、石油、石化等。
由于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或倒闭、或破产、或被拍卖,来自国企利税的财政收入急剧下降,
国有垄断型企业就成为财政部的提款机,迫使垄断行业的服务价格不断攀升。同样由于国
企消失,城市职工大量下岗,或被卖断工龄,或被迫提前退休,有保障的就业机会大量减
少,职工工资和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工资减少,垄断行业的价格又上升,普通老百姓生活
处境就越来越艰难。
这一切,厉股份功不可没。
二、政府给谁当家庭服务员?
厉以宁的贡献不仅在于推进股份制,还在于为加入WTO鼓与呼。在光华新年论坛主题论坛上
,“针对很多人对加入WTO短期内会给中国市场带来冲击表示出的担忧,厉以宁认为,无论
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中国加入WTO都是利大于弊。其最大的好处,一是加快国内的经济体
制改革,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二是转换政府职能使政府的管理机制适合市场经济的要
求,而这两点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第四届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厉先生声
色俱厉:“我们加入WTO怎么叫引狼入室呢?与狼共舞这种提法也是错误的。‘引狼入室’
、‘与狼共舞’这些提法反映了部分人面对WTO缺乏应有的勇气与信心。我们国家用了那么
多年,花了那么大力气争取加入WTO,实际上意味着我们要花同样多的力气,应对加入WTO
以后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有这个信心。”
其实,“引狼入室”也好,“与狼共舞”也罢,只不过反映出对中外企业竞争力对比的清
醒认识。市场竞争如同军事战争,要在战争中获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连自
己的弱点都不敢承认,不敢认识,哪里谈得上竞争的信心呢?作为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
厉先生应该懂得,企业间竞争的要素是资金、技术、品牌、销售渠道等。如果中国企业要
资金没资金,要技术没技术,要品牌没品牌,更谈不上建立国际销售渠道,竞争力从何而
来?如果没有竞争力,信心又有何用?与跨国公司们相比,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都还是刚
上幼儿班的小孩子,而美、日、欧的跨国公司则是拳王泰森。厉先生给七岁小孩子打气,
要他有信心与泰森同台竞技,究竟是何居心呢?该不是打死了小孩,厉先生可以分得一块
骨头吧?
我在《碰撞——全球化陷阱与中国现实选择》一书中(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中专门批驳了厉以宁的所谓鲶鱼理论。厉先生本来用鲶鱼理论来解释引进多种资本对国有
企业实施资产重组(见上节引文),后来又用来为加入WTO辩护,即外国企业(鲶鱼)可以
激发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鳗鱼)。实际上,外国企业分明是闯进中国鱼群的大鲨鱼。一个
简单的数字就可以说明问题,中国企业五百强的销售额总和,约等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
家的销售额,中国五百强的平均销售额,约为世界五百强的平均销售额的2%。事实上,中
国没有一个企业或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从日用的牙刷、牙膏、洗衣粉,啤酒、可乐、果
汁,涂料、日光灯、地板、家俱、服装,计算机、打印机,各种工程机械,发电设备,变
电设备,柴油机,压缩机,印刷机,直到汽车、飞机、军舰,在所在这些产业,中高档产
品几乎全被外国产品占领,让外国人赚走高额利润,而中国人则只能在低附加值、低利润
产业赚辛苦的打工钱。最近,日本厂商联合向中国DVD厂商征收每台高达200元的技术使用
费之后,人们进一步懂得了,原来中国的家电企业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都是组装企业。
国际竞争的结果,是外国企业轻轻松松拿走绝大部分利润,而中国的企业则只能给他们打
工。现在,制药、机械、日化等各产业的国际收费大军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利用WT
O的知识产权条例,向中国企业收取技术专利费。中国十几年改革开放的果实都可能成为跨
国公司的盘中美餐。《碰撞》一书详细分析了中国十二大产业面临的严峻竞争形势,在此
我就不多展开了。
实际上,中国企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拿着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问
题,而是每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中国人都知道的现实。洋品牌优于土品牌,早已成了人们在
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一个消费定式。即使洋品牌价格高,使用不那么合乎习惯,城里
人也更愿意接受洋品牌。麦当劳和肯德鸡的成功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种垃圾食品能在以
美食著称的中国站住脚,就是因为中国人普遍崇洋媚外,以吃洋文化、吃洋文化为荣。
对此,厉以宁先生也不是真不知道。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2000年8月15日),厉以
宁这样给企业出主意:“加入WTO后,国外企业一般首先进入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仍然
由我们占领。因此,企业应尽早加快改革,把营销定位,分析自己的产品适合哪个层次。
”
这哪里有什么竞争信心?分明是一枪不发,“拱手让出东三省”!
当有记者问:加入WTO,中国如何与外国企业开展人才竞争,能不能提高工资时,厉以宁回
答:“加入WTO,外国企业进来后,他们不可能从本国派大批员工来,会努力实行雇员本地
化。其好处在于本地员工成本 低,熟悉本地市场情况,很快可以进入角色,人挖来了把客
户也带来了,削弱了对手加强了自己。……靠提高工资和外国公司争夺人才是不行的。因
为就中国企业目前的效益,大幅度提高工资是不现实的。再说,如果你提高了工资, 对方
也提高工资怎么办?所以靠提高工资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个人收入来看,提高工资只
是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提高一 点工资,但这不是主要办法。我们靠什么呢?我们可以
给股权。让高级管理技术人员入股;让企业职工购股;给突出贡献的人奖励期股。 这些股
权规定几年后才能出售。由于是股票期权,股票在几年后是否升值,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
。这就直接和每个人收入挂钩了。这不但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也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几
年后,股票升值,售出员工获得了利润,企业并没有增加成本,由社会支付了报酬。这一
方法是发展中国家在企业初创和发展阶段独有的。这一点外企就不行了,如果外企公司也
给股权,我们也欢迎呀!中国人持外企公司的股是一件大好事呀?但他们肯定不干。”
给股权,不加工资,就可以留住人才,外企学不了,多好的主意。厉先生不禁得意起来。
但是,既是人才,就不可能像厉先生想象的那么傻,宁要中国杂货店的股权,不要跨国公
司的高工资。这样的管理学院院长,还是早点自动辞职的好,免得带累了学生,最终损害
自己的名誉。
对本地的记者这么讲,对见多识广的香港人,厉先生就不敢这么装傻了。他首先承认(香
港《大公报》2000年10月11日):
“从总体上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我们的最大挑战,首先是人才的流失。……根
据跨国公司的战略,对手的削弱就是本身实力的加强。当跨国公司把人挖到它那里以后,
你的力量弱了,它的力量就强了。所以,人才流失问题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速度会越来
越快。
第二个挑战是就业的压力。因为在外资、外国商品进来以后,有的商品就要降价,农产品
就要遇到外国粮食、外国奶制品、外国水果、外国肉制品的竞争,价格也会下降。这样,
一部分国内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经不起这个冲击,人员会分流出来,城镇
的失业率将会上升。另一方面,由於农民的收入受到一定的限制或者收入下降了,农村中
会分流更多的人出来,因此就业的压力将增大。
第三个重大挑战是企业竞争力削弱以后将会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我们有些赚钱的
企业到那时就会不赚钱,有些赔本的企业就可能垮掉。”
这就和我讲得差不多了。但是厉以宁话锋一转:
“尽管有上述这些挑战,从中长期看当然是利大於弊,这是大家都承认的。因为我们可以
吸收国际的资本、技术等等,我们可以扩大出口,但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考虑,仍然太窄了
。我们从下面两个方面来看进一步开放以适应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第一,只有开放才能促改革。中国从来都是以开放促改革的。为什麽呢?改革可能有假,
比如说,几个公司一合并,换个招牌,表面上叫改革,但这是假改革。改革可以糊弄人,
而开放是不能糊弄人的。开放是要由外国人来作评价,只能搞真开放。所以说,只有开放
,逼国有企业改革,不能搞假改革,必须搞真改革。这样的话,企业改革就能真正往前进
。这一点在兵法上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假定中国的企业不经过这一关的话,老这麽
混下去,这也叫改革,那也叫改革,拖不久以后就会全部垮掉。所以第一点是开放促改革
,这个改革必须来真的。
第二,不改革而开放会带来问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对东南亚的影响。东南
亚国家受了金融深化理论等等的影响,这方面的确是开放了,但它原有的体制没有改,旧
的金融体制没有变,官商结合的体制没有改掉,结果那些国家陷入金融危机。这说明不改
革就容易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只有改革以后才能增强抵抗力。所以,我们必须把改革、开
放两者结合起来。对我们来说,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这是什么逻辑?中国的企业都垮了,农民失去土地流入城市了,城市工人下岗了,但中长
期却利大于弊!厉以宁说,是因为可以吸收国际资本、技术,可以扩大出口。说得更清楚
一些,是中国可以有了给外国老板打工的机会,可以成为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一环了。显然
,这样的解释仍然不合情理。放弃了作全球老板的机会,成了全球打工仔,怎么能说对中
长期有利呢?厉先生也觉得这“太窄了”。
于是,厉以宁终于给出最深层次的答案:真开放促进真改革。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中
国二十多年来搞的都是假改革。中国的进出口不断增长,关税不断降低,假开放;计划经
济变成市场经济了,假改革;国有企业私有化了,假改革;意识形态西方化了,假改革。
那么,什么是真改革呢?就是不能回去的改革。什么是真开放呢?外国人说了算的开放。
没有加入WTO前的开放都是可收回的,外国人说了不算的,因此不叫真开放。按照同样逻辑
,共产党还掌握政权,改革就是翻牌,就是假改革。也就是说,在厉以宁心目中,加入WT
O的最大好处是外国人说了算,是共产党作不了中国的主,这样,中国的改革就绝不可能走
回头路了,就真改革了。
似乎很多人都接受了厉以宁的这种奇怪论调。这种论调所以流行,也的确与执政党自身的
官僚、腐败、脱离群众有关系。但是,外国人说了算,外国人专政,就能够保障中国人的
利益吗?过去清朝政府“宁赠友邦,不与家奴”,被称为卖国政府;现在厉以宁这样的人
“宁听友邦,不与家主”,应该被称作什么呢?卖国学者吗?
厉先生第二个论点则比较费解,“不改革而开放会带来问题”。按照普通人的理解,东南
亚金融风暴的原因有二。从基础面说,由于中国以更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加入国际资本争夺
战,泰国等依赖外资的“四小虎”经济失去了国际打工机会,外资流出,出口下降,进口
增长,实际经济萎缩;从操作面说,“四小虎”经济和金融总量小,是“小盘股”,金融
开放后,国际游资很容易进入泰国,炒高其汇价、股价,然后清仓出货,制造东南亚金融
危机。这和东南亚各国的金融体制没什么关系。再说,东南亚各国的金融体制并不旧,和
美国差不多。至于裙带关系,布什政府与大企业的裙带关系难道还不够密切吗?可见,东
南亚金融危机告诉人们是,开放的小国经济必然会像小船一样,在国际经济和金融的风浪
中,或被托上浪尖,或被打入浪谷,甚至沉入海底。中国的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
,从经济和金融的角度看,中国还是个小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该开放的开放,不该开
放的绝不能轻言开放。
但是,这样一来,外国人说了就不算了,中国就是不听话了。为了劝说中国人听话,厉先
生将危机的责任推到“开放而不改革”的东南亚政府身上。这样,美国政府就成了推动各
国进步的慈善家,一旦出现问题,那是各国政府不听话。
这样,我们倒可以很容易理解厉以宁的另一个高论了:入世后政府只能是‘家庭服务员’
”:
“加入WTO后,政府职能的转换势在必行。政府的经济行为必须符合WTO所确定的非歧视原
则:领域要准入,国家保护的政策要取消,政策的透明度要增大,政府不再控制企业,而
应当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转变为企业生产活动的服务者。入世后的大形势逼着政府
给企业松绑,让企业成为真正市场的主体。这就是WTO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好处。 ……从深
层次分析就不能取代市场的地位。正如一个总想取代主妇地位的家庭服务员不是一个称职
的服务员,一个总想取代市场地位的政府也不是一个称职的政府。”
厉以宁既然已经承认加入WTO后中国企业要垮掉,要撤退到外国企业一时还不屑占领的中小
城市,国家对本国企业的保护政策要取消,那么在中国市场上活动的“主妇”就不再是中
国企业,而是蜂涌而至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要在中国自由活动,还需要中国政府提供稳
定的法律制度和社会治安环境,这就是所谓“家庭服务员”的岗位职责。把厉以宁的话说
得更清楚一些,就是要中国政府成为买办政府,为跨国公司当好“服务员”,使全体中国
人民都成为受跨国公司剥削的打工仔——这也就是所谓“世界工厂”。那时候厉先生干什
么呢?恐怕就是当跨国公司宣传部长,宣扬“跨国公司共荣圈”里的“皇道乐土”吧。
--
Creativity + Challeng + Credibility
Energy + Energize + Edge + Execute
Expert = See one + Do one + Teach one
Success = Learn + Knowledge + Experience
※ 来源:.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202.38.248.1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