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646|回复: 12

[【主题讨论】] 你如何评价诸葛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1 10: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道诸葛亮的名字是从奶奶口中,她说的故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三顾茅庐、骂死王朗”等让我对这个名字非常崇拜。后来,借同学的小人书,到再借老师的《三国演义》,我逐步了解了他。记得还老师的书时,我说:“诸葛亮一死,我就没看了。”老师笑我被作者控制了。说我还小,当时我刚进初中的校门。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些历史,也了解了曹操。又欣赏曹操。对诸葛亮,我却认为是作者神化了他,把诸葛写得近妖了。后多次阅读《三国演义》,陶醉于书中的智谋运用。对诸葛亮的看法却没改变。这几天,我重读《三国演义》,看到“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想起别人都说诸葛是假哭,而我联系到我现在的遭遇,突然觉得诸葛亮的哭是哭周瑜亦哭自己,他哭那遥遥无期的宏伟战略,哭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的儒将早逝壮志未酬。哭自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最弱的蜀国,那三顾茅庐的诚意……

     静思中,看到疯言疯语发的《诸葛亮的十堂课》,突然想发一主题讨论,听听大家如何评价诸葛亮,请大家指点迷津。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1 10: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索了部分网友对诸葛亮的评价:
何兹全: 闲话诸葛亮http://bbs.guoxue.com/viewtopic.php?p=318958

主题:诸葛亮的“出山”与众人的“捧”!作者:读书三味http://cul.sina.com.cn/bbs/2005/0725/1054334.html

论诸葛亮之成败 作者:天下无双赵子龙http://www.cne3online.com/wen2/html/2003/1656_2003818.asp

诸葛亮简介及评价 http://www.ce100.com/info/list/130321.htm

[原创]附庸风雅之我看诸葛亮罪过新十三条http://www.sanguocn.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2&ID=5762

评诸葛亮http://www.h52.com/article/135274.htm

诸葛亮与周恩来及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http://hulala.cyberoven.com/printpage.asp?BoardID=43&ID=8340

『煮酒论史』 [历史随笔]诸葛亮的评价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 ... le=19604&flag=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2 23: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失败在逞一人之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仅是匹夫之志,须知众志成城,千千万万的,不,若能集中百人之智,且能吴未亡而蜀先亡否?!能不与魏一搏,而维护蜀汉的正统?
   三国演义之抑曹扬刘,宣传正统,是否作者,借古讽今,暗指朱明王朝?谁能一答?
   按姓氏起源,朱、曹,同源啊!
   
   罗贯中,原名罗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于杭州,祖籍太原。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载 书香世界-文学艺术家--罗贯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03: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1、竟然与一代混混儿小皇帝-刘禅一起共事。
2、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3、魏延生反骨。
----他只能是位丞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09: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觉得诸葛亮的哭是哭周瑜亦哭自己,他哭那遥遥无期的宏伟战略,哭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的儒将早逝壮志未酬。哭自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最弱的蜀国,那三顾茅庐的诚意……
好评. 有创意.

诸葛亮是谁? 智慧与忠诚的化身.
他的"悲剧"告诉我们了几个道理.

1. 智慧虽然是天生的, 忠诚却可以后天培养. 而忠诚是和智慧同等重要的素质.

2.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的感叹后面是: 对于人事的精益求精和对天道的恭恭敬畏是完全可以统一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没有敬畏的人也往往无知无行.

3.人不胜天. 即使是人之精英如亮者也不能逆天意而行, 把气数已尽的刘汉医活. 天人合一实际上是人求生存最聪明的法门. 那些战天斗地, 人定胜天的狂妄之徒早晚把自己和自己的追随者带到天地之前的绝境.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ieshu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13 14: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依国力强弱排序,应为魏、吴、蜀。诸葛亮选择最弱的刘备,不知道他是怎么考虑的,其结果,他不过是帮助蜀国“苟延残喘于乱世”几十年而已。从政治家的角度看,恐怕诸葛亮有“所托非人”之嫌。诸葛亮自比“管乐”,“管乐”何许人也?一个是辅助明主纵横捭阖的贤相,一个是披坚执锐攻城拔寨的将军。但是,诚如陈寿所说,诸葛亮“盖应便将略,非其所长欤”?而且,在军事上,诸葛亮“长于治戎,短于应变”。什么时候需要“应变”?就是在打仗的时候。可见,诸葛亮统军打仗,也是有其短处。而“贤相”一项,他到底没能辅佐刘备一匡天下,与管仲相比,也有差距。最后,就只有“忠”了。中国历史上,“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辅佐“正统”。所“忠”之人,若非“正统”,即不为“忠”;如果还才能特出,成就斐然,那就是“奸”。中国的“正统”观念产生于两晋时候,盖因南北对峙,要争名分。两宋的情况同样严峻,也要争名分。此后,元清也有此问题。所以,一千多年间,“正统”问题一直都被中国人说来说去,争来争去。而早就盖棺论定为“忠”而且还位极人臣官至丞相的诸葛亮,便成为敌对或者不敌对的各方都接受并且高度称颂的榜样。当权者要的是代表“正统”的贤相,臣子们要的是忠君亲民的贤名,老百姓要的是能够安民的贤官,各得其所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4 09: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民而智
   小民重感情,面对强势无可奈何,“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弱者太需要帮助了,故喜欢重感情的有智慧的诸葛亮,托心负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使诸葛亮的艺术形象具有生命力。
   但是,诸葛亮明知不可而为,穷兵黩武,屡出歧山,不能休养生息,不惜民生,岂能不败。
   刘禅大愚大智,投降魏国的理由之一,不使生灵涂炭。
   感情不能代替理智,古往今来,有大愚大智之忠,大智大勇之忠,少智且勇之忠,无智无勇之忠。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也不能作为盲目尽忠的借口。
   不以爱民,惜民,民生为本的君王,臣子,或什么农民起义英雄之列,都是粪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4 12: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只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象征,一个神化了的人物。因此,对诸葛亮的评价,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价值取向。因此众人心中的诸葛亮只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一个符号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05: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识时务者,莫过于水镜先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10: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面评价如http://210.51.184.177/cgi-bin/cg ... rCount=1&guest=
【原文出处】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原刊地名】开封
【原刊期号】199406
【原刊页号】58-63
【分 类 号】K21
【分 类 名】中国古代史(一)(先秦至隋唐)
【复印期号】199505
【标 题】诸葛亮现象成因论
【作 者】李明山
【正 文】
  诸葛亮(181——234)结束南阳的躬耕隐居生活,开始在大江南北驰骋,直到病死五丈原,在短短20多年的政坛生涯中,自我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光彩照人的政治家、军事家形象。随着历史的变迁,诸葛亮形象日益高大、伟岸。诸葛亮生前活动区域内,不断出现他的纪念祠堂、祀庙、遗址和遗迹,并得到后世人们屡次修葺和长期保护。1700多年来,后世人们对诸葛亮的推崇和赞颂有增无减。官修史志典籍中记述他,文人墨客的诗词文章赞美他,民间流传的小说、故事中神化他,大众化的戏剧艺术中也颂扬他。可以说,后世对诸葛亮的赞颂活动是经久不衰,连绵不断。诸葛亮影响所及,不仅仅在于广大汉族聚居区,而且进一步扩大到少数民族地区,甚至还辐射到国外。如今,描述诸葛亮的小说、故事、戏剧、电影、电视、民间传说,仍然继续产生和传播。可以想见,这种现象在今后还将会持续下去。诸葛亮既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又成为受后世崇仰赞颂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公众人物。
  根据社会学原理可以将那些被社会公众群体崇仰,并产生广泛深远历史影响的公众人物称之为社会现象。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跨越了历史的重重门槛,成为社会公众崇仰的对象,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一社会现象,既能久远跨越历史年代,自然有它的内在成因,也应该具有探讨价值。
  诸葛亮能成为中国历史上长期被广大社会人民所崇仰的公众人物,并进一步形成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社会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一是诸葛亮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其人物本体在历史上确有被世人称道之处;二是社会上存在着并继续保持着公众需要、社会需要的条件;三是社会传播效应的条件。
    一、人物本体条件
  在三国时期的诸多历史人物中,诸葛亮可以称得上是具有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之一。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纷乱。诸葛亮却能澹泊明志,宁静致远,顺应历史时代潮流,高瞻远瞩,洞察局势,且恰当地把握时机,从卧龙岗腾飞,开始为拨乱反正努力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具体地,诸葛亮人物本身被后世公众称颂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品格。
  生当东汉末期社会纷乱之际的诸葛亮,才华横溢,自比管〔仲〕、乐〔毅〕。但仅只躬耕南阳,而不求闻达于诸侯。《太平御览》第459卷引诸葛亮《诫子书》中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便是诸葛亮为人处世的座右铭和人生观。诸葛亮一生也正是用“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他才会不被名利所围绕,能够高瞻远瞩,洞察时势,预见未来,形成了具有真知灼见的《草庐对》(亦称《隆中对》),提出了著名的三国鼎立战略思想。他认为,曹操拥兵百万,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之争锋。孙权据江东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用,可以联合而不可图。刘备作为汉室后裔,实力不足,但可以跨荆(州)、益(州),保险阻,和诸戎,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伺机北向宛(南阳)洛(洛阳),西出秦川。然后而可以成霸业,兴汉室。历史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诸葛亮这一战略思想的真正价值。正是诸葛亮具有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思想,他才有可能产生像《草庐对》这样的千古绝唱,加上他为时代拨乱反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他才会被世人奉为楷模。后世诸多文人学士都极力推崇他,而且还极力效法他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不追求名位利禄的高尚品格。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已成为中华民族所有有志之士的处世原则之一。
    (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诸葛亮不仅具有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立志干大事业的胸怀,而且还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献身精神。诸葛亮曾一度隐居,躬耕南阳,最后经过深思熟虑才选择了刘备为首的政治集团。他一经出山,便始终不渝,忠贞不贰。他是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时,在曹操大兵压境的危险情况下,也毫不气馁,力抗强敌。在军事形势异常不利的情况下,他肩负重任,到东吴去说服孙权,让他联刘抗曹。孙权知道诸葛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通过他哥哥诸葛瑾去做劝说工作,想让他留下来为东吴服务。当时,东吴孙权的势力比刘备大得多,留在东吴会更有用武之地。但诸葛亮毅然拒绝了哥哥的游说,坚决地返回到了刘备身边。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政权期间,虽然曾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和胜利,但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失荆州,败夷陵,刘备之死,南中之乱,挫折接二连三,失败跟踵接至,蜀汉政权大有被压垮之势。当此之时,诸葛亮处乱不惊,顶住压力,拒不向曹魏称藩,表示了势不两立的决心。刘备死时,知道幼主刘禅羸弱,曾明告诸葛亮,他能辅佐就辅佐他,不能辅佐的话就取而代之。但诸葛亮既为人臣,毫无野心,对刘汉政权忠贞不渝,毅然接受刘备托孤之命,担负起军国重任。赤胆忠心,力辅幼主,治蜀安民,兢兢业业。为了改变蜀汉的不利局面,走出困境,寻找出路,诸葛亮真是苦思冥想,绞尽了脑汁。在南征和北伐过程中,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军事战略和策略。诸葛亮甚至对有些具体工作都要进行检查落实。诸葛亮除了主持全国的军政要务,还要亲自过问蚕桑、织棉、煮盐、冶铁、铸钱等事。并亲自参与设计和监督制作木牛、流马、连驽。甚至还要亲自校阅簿书,整日汗流浃背。诸葛亮在后半生真是日理万机,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尽职尽责。他的部下很担心他的健康,劝他注意身体,让他学习汉宣帝时的丞相丙吉(丙吉外出见当街聚众斗殴也不过问),学汉文帝时的丞相陈平(陈平连当时国家收入多少钱谷都不知道)。诸葛亮很感激,但他又自知重任在肩,应该循名责实,责任心迫使他不得不对许多事情亲自过问处理。因此,诸葛亮出山之后,便不辞辛苦,长期劳碌奔波。南征时他亲自领兵深入不毛之地。出发前,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王连恳劝他:“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①。诸葛亮认为平定南中,事关重大,不能顾及个人安危,毅然亲自领兵出征。诸葛亮在策划和领导多次的北伐战争中,更是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在长期的南征北战中他积劳成疾,最后以身殉国,赍志而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一生忠君爱国的真实写照和总结。诸葛亮的鞠躬尽瘁,不仅仅是限于报答刘备一人的知遇之恩,也不仅仅是对蜀国君主的愚忠,而且也具有实现他自己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成分。其中也包括爱国的内容。他的改革政治,安定社会,统一国家的理想和志向,都是对民族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爱国因素。正因为如此,诸葛亮的鞠躬尽瘁精神颇为后世有识之士所称道。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在追念诸葛亮的一首《蜀相》诗中,对他为国家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不息的精神,备加崇敬:“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现代学者郭沫若也充分肯定了诸葛亮为国家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皆楷模。”
    (三)功盖天地的时代英雄。
  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用自己的雄才大略和积极进取精神,对中国西南地区的统一和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所以才赢得了时人和后世的高度崇敬和赞颂。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在诏策中说:“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定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②。评价是很高的。后来,张辅在《名士优劣论》中也历数了诸葛亮的功绩,说道:“夫孔明苞文武之德,刘玄德以知人之明,屡造其庐,咨以济世,至乃奇策泉涌,智谋从横,遂东说孙权,北抗大魏,以乘胜之师,翼佐取蜀。及玄德殁,禅登大位,在攘之阿,立童蒙之主,设官分职,班领众才,文以宁内,武以折冲,然后布其恩泽于中国之民。其行军也,路不拾遗,毫毛不犯,熏业垂济而陨。观其遗文,谋谟弘运,雅规恢廓,己有功则让于下,下有阙则躬自咎,见善则迁,纳谏则改,故声烈震于遐迩也。《孟子》曰:‘闻纳夷之风,贪夫廉。’余以为赌孔明之忠,奸臣立节矣;殆将伊、吕争传,岂徒乐毅为伍哉?”③可见,在当时,诸葛亮已在人们心目中享有极高声誉,及至后来,文士多将他和伊尹、吕尚、周公等先贤相比配,众口一辞地称颂他的盖世功勋。事实也正是如此,诸葛亮生当汉末混乱之际,为匡扶汉室而竭尽心力,并且创下了统一中国西南,南征北伐的丰功伟业。可以说是当时的艰难时世才能创造著名英雄人物。诸葛亮就是三国时代创造出来的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正是诸葛亮人物本体具有诸多特殊条件,他既有经天伟地的雄才大略,又有超群绝伦的军事才能,更有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所以,他才被社会公众选择为崇仰敬慕的对象。
    (四)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以其卓越的才能,受到后世人的崇仰。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曾称赞他,“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驽,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诸葛亮在军事科学方面的智慧。诸葛亮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确实才华横溢,出类拔萃,曾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机谋韬略。但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虽然他足智多谋,可他的诸多失策的谋略颇受后人疵议。无论如何,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学艺术已经再造了一个和历史真实人物颇具差距的诸葛亮,以致使他成了羽扇纶巾,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所向披靡的智慧者化身。尤其是从唐朝以后,诸葛亮更加被世人奉为神明。祭祀他的活动有增无减,他被从尘世人间推上神圣天国,几乎变成虽死犹生继续能为人们造福的神祗。甚至历代传说、故事、平话、小说中更进一步将诸葛亮描写成能呼风唤雨、侦知天机、预卜未来的神奇不测之人,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评的那样:“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
  正是由于人们对诸葛亮的崇敬和仰慕,一个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形象便重新被塑造出来,甚至达到完美和神化的地步,而且又能在社会上产生极佳传播效应,成为妇孺知名千载少的人物形象。羽扇纶巾、摇鹅毛扇也几乎成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的代名词,如今人们对那些智慧广、机谋多之人便谑称为“二诸葛”、“小诸葛”等。更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流布,又使诸葛亮成为人们心目中智慧广、机谋高的智慧化身。诸葛亮北伐中,因用人失误等原因,被迫无功退兵,无可奈何之中冒险演用了空城计,也同样被视为是诸葛亮的智谋成功。
  总而言之,诸葛亮作为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自有他的卓越智慧,和高超谋略,但他毕意是人不是神,当代人们心目中的诸葛亮能成为智慧的化身,是诸葛亮形象传播效应所致,这自然应该是诸葛亮现象形成的一个因素。
    二、社会公众需要的条件
    (一)为益州人民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东汉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黄巾军农民大起义,起义虽然最后被镇压,但却极大动摇了东汉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大江南北新兴的封建地主政治集团继之而起,他们为了各自政治集团的利益,不惜进行连年的军阀战争,尤其中原地区成了各派军阀的逐鹿场所,而最终受害的还是人民。为了躲避战祸,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寻求安定环境,诸葛亮治蜀经营益州,使益州保持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因此,人民对他表示了无比怀念,即使对诸葛亮怀有私怨的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不得不肯定他的功绩:“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置,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诸葛亮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他给人民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是一个重要原因。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作的总评价,更说明了这一点,“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规,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曾虽储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正是东汉末年,广大人民在兵连祸结的战乱中,需要一个能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来建功立业,安定社会,体恤百姓,诸葛亮于是便应运而生了。以后,每当社会出现兵荒和战乱,人们便会对诸葛亮治蜀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情景产生怀念之情。因此,诸葛亮为人民创造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这一人物本体条件就成为诸葛亮现象形成的又一主要因素。
    (二)后世文人奉为楷模。
  三国以降,诸葛亮之所以被世人崇仰,并形成诸葛亮形象,另一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大都将诸葛亮奉为楷模。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两句话:“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政治思想的剖白。而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又成了千百年来文人学士为人处世的座右铭。中国封建统治者往往对那些适合统治需要的著名历史人物大加宣传。由于诸葛亮正是这么一位适合封建统治需要的著名人物,封建统治阶级就一直把他奉为士人的典范。这不仅由于他勤劳王事,忠贞不贰,还由于他能对蜀汉王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封建统治者认定宣扬诸葛亮这样既有才干又无野心的忠臣很有必要。历代统治者在宣扬诸葛亮的过程中,不断对他追加封号,赐予爵位,同时还大力鼓励地方修祠立庙,建造遗址,对他进行祭祀和纪念。这样做的结果,首先是诸葛亮形象在历代的文人学士的心目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形象。从清人张澍编《诸葛忠武侯文集》中就可以看出,三国以后,中国历代的史书、方志载籍就大量记述了诸葛亮纪念遗址及祭祀祠庙,例如《水经注》、《华阳国志》、《十道志》、《益州记》、《元和郡县志》、《方舆胜览》、《舆地广记》、《太平寰宇记》、《一统志》等诸多志书,都分别记载有唐宋元明清历朝祭祀纪念诸葛亮的祠庙和遗址,历史上诸葛亮活动和影响所及,几乎形成了无处不祠庙,无处不祭祀的现象。中国造纸术出现后,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大大加强,方志史籍对诸葛亮现象的形成和传播无疑起了巨大作用。
  唐代始中国诗词得到发展。历代文人学士出于对诸葛亮的崇仰,开始用诗词对他进行赞颂。唐诗中对诸葛亮的赞颂尤为广泛,主要有李白的《读诸葛武侯传书怀》、杜甫有《八阵图》、《蜀相》、《诸葛庙》、《武侯庙》、《谒先生庙》、《咏怀古迹王首》,刘禹锡的《观八阵图》等。到了宋代,苏轼有《八阵碛》、陆游有《游诸葛武侯书后》等。明代杨基有《感怀》,沈周有《读出师表》,李东阳有《五丈原》等。清代诗人赞写诸葛亮的人,主要有顾炎武、王夫之、江朝宗、赵执信、陈古、王履端、卢和、张邦伸、曼陀荦、赵孟若、宋在诗、绕景晖、顾图河、石韫玉、徐梦元、赵翼、黄锴、王士祯、印川、牛霆、陈恭伊等人。中国历代诗人,用诗歌对诸葛亮进行不同角度的赞颂,或讴歌他的丰功伟业,还赞美他的高尚道德情操,或颂扬他的伟大事迹,通过诗歌将诸葛亮描绘渲染成了功盖天地的时代英雄,名垂千古的封建忠臣,超凡越圣的神明人物。由于诗歌便于传播,加上诸葛亮人物的本体条件符合当时社会的选择标准,因此便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了较好传播效应。
  宋元以后,中国的故事话本、小说戏剧开始盛行。宋金分立时代,南方评话,北方的院本都演唱有关于三国的故事。如金院本中《襄阳会》即是。到了元代,杂剧勃兴,据胡适先生在《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一书中称,仅《录鬼簿》和《涵虚子》记的杂剧名目中,关于三国故事的就有19种,其中主要关于诸葛亮故事的杂剧就有8种:《卧龙岗》、《博望县屯》、《烧樊城》、《襄阳会》、《祭风》、《隔江斗智》、《哭周瑜》。刘关张、曹植等故事、杂剧中也间杂有诸葛事迹。元代以后,戏剧逐渐发展,特别是到了现代,中国古典戏剧仍然经久不衰,关于诸葛亮的戏也日益增多。主要有《三气周瑜》、《空城计》、《定军山》、《收姜维》、《诸葛亮吊孝》、《借东风》、《失街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由于戏剧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形式,所以众多的关于诸葛亮的赞美戏使他逐步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
  诸葛亮能成为社会公众人物,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主要还借助于小说故事的传播,而三国志演义的传播,恐怕起作用最大。三国故事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想象力和极大兴趣,一是因为三国人物(军师、勇将)固有的本体条件,加上陈寿、裴松之修志注书时保存下来许多材料,所以三国便成为演义家的绝好题材。胡适先生认为:《三国志演义》不是一个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唐朝已经有说三国故事的了。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就记述有演三国故事的,宋朝更有“说话”体裁,传播很盛行,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北宋晚年的“说话”,就分有许多科,其中一科《说三分》就是一种独立科目,不属“讲史”,而自成为专科了。苏轼在《志林》中说:“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于钱,令聚生所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辄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经过话本戏剧故事的传播,诸葛亮在元朝已经成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了。
  宋以来《说三分》的“话本”,又逐渐演化成小说体裁的《三国演义》,宋代已有很好的短篇小说。到了元末明初,杭州人罗贯中写了《三国演义》。他是站在汉室正统的立场上写的,对诸葛亮有意加以褒赞和渲染,将诸葛亮写成了一个预卜未来,能掐会算,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神仙式人物,甚至将诸葛亮在兵败无奈之中所演的空城计,也反衬成了他的神机妙算。正因为《三国演义》是一部著名的通俗历史小说,所以它成为中国五百年来社会教育史上独具魔力的历史教科书。它趣味浓厚,浅显易懂,适合广大失学民众的求知要求,于是便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佳的传播效应,诸葛亮自然就容易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三、极佳的传播效应条件
  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上,确有不少功绩卓著的伟大人物,但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能成为社会公众人物,既为广大人民所仰慕和爱戴,又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却是很少的。这除了诸葛亮人物本体条件被社会公众所选择之外,主要还是得力于大众传播效应。汉朝以降,中国造纸术的发展为社会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物质,加上中国中世纪发达的社会文明,又促使社会传播媒介以多种形式出现。不仅有诗词、戏剧、话本、小说,及大量的正史、方志、野史、杂记书籍,更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口碑传说故事,这便使得诸葛亮人物故事形象的社会传播非常广泛。它既有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正史、方志、典籍中的立传、记颂),又有民间多种形式的传播(戏剧、话本、小说、民间故事等);既得到士大夫文人的崇仰(利用诗词、小说等形式),又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口碑传颂;既有在汉族地区的传颂,又有少数民族地区的传颂。特别是近代以来,关于诸葛亮书籍还传播到了国外。宋代以后,中国雕版印刷技术的发达,和小说、戏剧文化的发展,使这种社会传播容易产生较好效果。当然,社会传播选择的对象并非诸葛亮一人,但在这种社会传播的漫长里程中,毕竟还是首先选择了诸葛亮。因此,中国社会从三国到唐宋元明清,乃至中华民国直到新中国建立,社会政治制度几经更替,但关于诸葛亮事迹的社会传播一直不曾中断,大有经久不衰之势。诸葛亮现象的出现就成为势所必然。当代大众传播媒介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和进步,也在发生新的变化,电影、电视剧等的出现,为诸葛亮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可以想见,今后和将来,关于诸葛亮的戏剧、电影、电视等新艺术品种还会产生,还要更新,还要重演。在社会传播过程中,正是诸葛亮人物本体条件恰好符合了大众接受的选择要求,才使这种社会传播产生了极佳效应,才使诸葛亮成为社会的公众人物,中国才会出现经久不衰的诸葛亮现象。当然,诸葛亮形象的极佳大众传播效应不能仅取决于中国统治者的推崇,还在于他治蜀遗爱于民,使百姓追思,而且更在于他的高风亮节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献身精神及高贵品格。
  诸葛亮能成为社会公众人物,并形成一种受人崇仰的社会现象,这不是一朝一世、一时一地完成的。诸葛亮现象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也是民族优秀精神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因此,诸葛亮已不再属于地方区域性的人物,而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公众人物,历史学家们对诸葛亮的研究,最重要的应是研究人物的主体内涵。进一步弘扬诸葛亮的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和爱国献身精神,而对一些细微末节问题的考证和争执则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注释:
  ①《三国志》,《王连传》。
  ②《三国志》,《诸葛亮传》。
  ③《艺文类聚》卷二十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10: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史为据的客观评价如

【原文出处】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原刊地名】沈阳
【原刊期号】199702
【原刊页号】87-91
【分 类 号】K22
【分 类 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复印期号】199705
【标 题】略论诸葛亮的战略失误
【作 者】赵天瑞
【正 文】
  今天,我们对历史的传统认识,有好多作了历史的再认识,比如对三国年间的曹操的“奸”,关羽的“义”;而对诸葛亮作为天才军事家的认识,尚待重新审视。诸葛亮虽是智慧的化身,但他并非“神明”,蜀国的灭亡也终有其内在原因。这里拟就其隆中对策及其实施的战略失误,提出些看法。
  隆中对策的科学性、预见性,早为它以后的历史验证了,比如对刘璋、张鲁败亡的预测,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分析,对蜀开国途径的策划等,都很正确。但在蜀开国后的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方针之制订上,却有很大失误。
  按照隆中对策的策划,蜀开国后,不拟在一段历史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鼎立局势,而是立即转入成霸业、兴汉室的战略进攻中,目标是颠覆刘汉政权的首恶曹魏。为此则要继续实行开国的策略——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然后等待着天下有变的时机;以益州兵出击秦川作为主攻,以荆州兵出击宛、洛为配合,诛灭曹魏,从而完成统一大业。下面依次来论证其在实施中的失误。
    一、开国后立即进击曹魏之失误
  219年蜀得汉中,益州北部有了安全屏障,有条件保持稳定。而操既视汉中为“鸡肋”,自然有着甘心退避的成分,因之两国息兵,在一段历史时间内,曹操不会主动再来挑起事端。孙权占领了湘江东部,荆州西北一带与曹魏交接对抗地段,归了刘备,减少了麻烦,也是做了一定的退让,因之两国言和也较为稳固。而且,三国中只有蜀,刚刚立国,国土狭小,力量薄弱;西方诸戎归附未久,南方夷越未得安抚,内需修政理。也就是说,开国的基本战略任务尚未完成得全面彻底,也就不宜实行下一步的战略计划。当时刘晔就说刘备,“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1]司马懿也说,“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2]因而,此时蜀之战略应是努力全面完成立国大计,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巩固政权,才是上策。在此国力未足的形势下,无论对东西哪个方面去贸然进击都是错误的。
  刘备利用同宗的条件,假借不忍占据同宗地盘,以携带百姓逃难的仁义之名,在孙权帮助下,得有荆州立脚的地方;又是利用同宗的条件,借助刘璋的内奸的牵引,采用欺骗与武力相结合的手段,占领了益州,得以开国。上述两块土地全不是用实力硬打出来的,反过来说,若只凭武力,恐怕刘备一小块土地也不易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不具备攻灭曹操的条件。
  当时的天下,若以九州而言,蜀、吴就算各有其二,魏却独有其五。强弱形势十分鲜明。即使如此,贾诩还对曹丕说:“吴蜀虽蕞尔小国,依山阻水,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3]那么要以弱攻强,就要等待变化与机遇,这个变化,或是弱者由弱而不弱,而次强而强;或是强者由强而次强,而不强而弱。这一客观变化能否出现,当然不能只凭若干年前的主观设想去做。
  诸葛亮、刘备在219年至234年这十五年间,不遗余力,屡屡兴动所谓问罪的仁义之师,而又屡屡受挫、失败,直至身死,国灭,理由是什么?是曹操挟了刘汉的天子,曹丕篡了权,因而他们要代天行“仁”道。那么刘璋为同宗,于蜀民并未作恶,且有恩于己,何以灭其国,取而代之?孙权从不尊奉献帝,完全务实,同为“僭逆”,甚至不如曹操,何以不伐?诸葛亮、刘备的所作所为,既是欺人,又在自欺。夺取成都以后,马上大肆分赃,府库为之一空,再用商品由国家专卖来支付开销。诸葛亮、关羽、张飞、法正所得最多,倒是赵云提议中止了这种行径的加剧。比起孙权、曹操来,亦无仁政可言。曹操称王,刘备随即称王;曹丕称帝,刘备随即称帝。对劝阻者则贬斥、杀戮。刘备刚死,尸骨未葬,孔明主政,令禅即位当年改元,不顾祖宗礼法,也不审时度势,硬去实施先前即定的攻灭曹魏的战略计划,因而其失败是难以避免的。
    二、天下有变的审视失误
  依照隆中对策而进行的两次攻魏的时机选择与均属失误。
  先讨论发动襄樊之战的天下有变之失误。
  曹操占领汉中之后,没有采纳司马懿、刘晔的建议,兵进益州;陆逊在猇亭大捷之后,也没有兵进巴蜀。他们都十分清醒,不能“得陇望蜀”,孤军深入。他们都认为这种胜利,只是局部的胜利,不是战略性决定性大胜利。曹操、孙权做了一定程度的退让,然而,诸葛亮们竟把这种胜利看成是“汉事将成”的特大胜利,是天下大势之变,于是作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诸如在汉中前线的沔阳,设坛宣布刘备晋位汉中王;宣布委任魏延镇守汉中,群情为之振奋;立即派遗孟达、刘封作为北攻曹操的中路,联络汉中与襄樊两战场之中轴;封关、张、马、黄、赵五将军,授关羽荆州印绶,并令发兵攻襄樊;刘备回成都,沿路起馆筑亭,坐待全局的胜利。
  当然,曹操境内有一些不稳定情况,如殷署督领的韩遂、马超旧部215年的叛乱。此后吉本、耿纯攻许;代郡、上谷乌丸的反叛。215年孙权攻合肥,吴蜀划湘分治,结为盟好,都被视为“天下大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另有两件事,却为诸葛亮、刘备所忽略:其一是216年冬曹操兵击孙权,217年三月孙曹两家修好,誓重结婚。其二是217年冬联蜀抗曹的鲁肃卒,力主抗蜀拒关羽的吕蒙代肃领兵镇守。于是,有利之变中寄寓着不利之变。因之,襄樊之战的战机不成熟——天下没有变,错估形势必然导致失败。
  其次,再来讨论伐魏之战的失误判断。233年刘备死,西南多处叛乱。224年曹丕伐吴,邓芝使吴,孙权绝魏和蜀。225年,曹丕再伐吴,诸葛亮讨平南中。226年,曹丕卒,曹叡即位,吴攻魏于江夏、襄阳、浔阳等地。于是诸葛亮认为,“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取之时也”。[4]又兼魏大丧之后,是“天下有变”出兵征伐的时机到了。
  但是,诸葛亮对敌我力量的消长对比,认识是错误的。己方已保有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了。这只是全面完成了立国的任务。要从对外征讨来看,才仅仅是具备了必要条件,还没有具备充分条件——国力并没强大。魏方于西并未“疲”,于东且是“虚务”,即使确实有实力东征,但要攻灭一个大于自己的国家,绝不可能短期奏效,其重兵仍可西调,焉能有劳可乘?王夫之说,“乘仓猝相当之顷,一用之而得志耳,未可守此以为长策,规之于数年之前,而恃之以行之于数年之后者也,敌一测之而事败矣。谋天下之大,而仅恃一奇,以求必得,其容可哉!”[5]至于孙权,望之不侵扰,可恃吴交以制魏,则不可。“恃人者不败足矣,未有能成者也”。[6]曹丕死,曹叡立,一人之更替,怎能确知会立时对自己有好处?怎知曹叡不如曹丕也?其实所谓“天下有变”之良机并不存在,而出兵伐魏之条件还不充足。
    三、襄樊之战之战略失误
  襄樊,地处武当、相柏两山之间,汉水下游。溯汉而上,经魏兴、上庸可达汉中;连通荆豫,控制许洛;顺江而下,与鄂东、浔阳相望。它比当年的赤壁似乎还要重要,它不只是蜀魏之争地,更是三国共持的战略要地。任何一国在此有所举动,都将涉及其他两国。
  蜀吴言和之后,蜀之荆州地面狭小了,难以孤立久持,“江陵去襄阳步道五百,势同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不立”。[7]为着“跨有荆益”、诸葛亮、刘备便把关羽推到了扩大荆州地域的前沿。为着安全,避魏,孙权也把关羽所控的荆州推到了曹操的毗邻地段。为着自保许洛,并据之以观蜀吴举动,曹操对此襄樊之战,当然要拼死力反击,倘有机会孙权也会借机来全收荆州,当然这是一场恶战。
  初,关羽将三万兵守益阳,吕蒙署孙皎、潘璋、蒋钦率众各约万人相敌,曹仁屯樊不知确数,于禁、庞德三万人驻樊北。从中料知,三国驻防兵力,大体旗鼓相当。诸葛亮们竟然以此常备兵额,既要守备后方,又要转为进攻出击部队,太难为关羽了。羽兵既出,围曹仁于樊,围吕常于襄阳,更遣别将赴之郏下,麋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如此布置兵力,关羽自然置身危境了。
  关羽围樊时,孙权在攻合肥。温恢对兗州刺史裴潜说,“此间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悬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8]这里表明,孙权进犯是虚,关羽之忧是实,魏早有人料定矣。
  关羽击败于禁、庞德以后,声震遐迩。樊城往往为水崩坏,满宠清醒地指出“山水速疾,冀其不久,关羽别遣将己在郏下,自许以南,百性扰扰,羽所以不敢遂地者,恐吾军掎其后耳!”[9]当地守将如此知天时、审地理,察人事,晓军事,非羽可比,羽难逃败运。
  糜芳、傅士仁,素皆嫌羽轻己,羽之出军,二人给供军资不悉相及,羽扬言还当治之,芳仁慌惧不安,于是孙权诱之便降。羽久围樊、襄不下,连呼刘封、孟达,令发兵来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由是观之,蜀之荆州各部,没有此次作战之统一安排与部署。江陵、公安,羽所属,内部不协,号令不行;上庸、新城,按初衷派遣,理宜招呼汉中策应,牵制操长安大军,封、达亦当自行开拓,但诸葛亮、刘备知而未行,关羽孤军,是失在孔明之指挥上了。
  关羽刚而自矜,骄于一切学士,卿相、王侯,孙权尝欲结婚姻,通使,羽竟骂辱不许,骄横无礼之甚。所俘于禁三万降率,送之江陵,供给缺乏,乃擅自掠取吴湘东粮食。如此交盟,无需人伐,而失于自毁。荆州才士众多,未赴益州者有之,羽不知用于帐前谋划。潘濬,蒋琬姨弟,原为治中从事,权得荆州,立拜辅军中郎将,授之兵柄,后仁至太常。陆逊代吕蒙后,常答颂羽功美,自作谦抑,愿效敬相托,于是焉羽大撤后备,尽驱赴樊。孤傲智短,难托重任,谓羽万人敌者,不知兵机之论也。比之于禁有余,比之徐晃,犹不足。晃兵逼近其围三丈许,控地道,箭通城内外消息,羽竞不能制,岂胜方面之重乎?羽非其人也。
  关羽凭汉水逞一时之威,并没能真正使曹操震惊,更不必操亲临指挥。司马懿、蒋济就说过:“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矣。”[10]足见关羽一时胜于侥幸,败于孙权之前,已改在操手下了。诸葛亮、刘备自来抗操,尚不可测,况羽乎?!操部下,权谋人众,赵俨、桓阶、董昭等此役中,多献善策良谋,蜀不独智计士缺,即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皆长卧成都而不用,荆益竟至隔绝,而亮、备无所察觉,也无所行动。
  或曰,襄樊之败,与孔明无涉。这话不对。蜀之战略设计与实施步骤,始终依隆中对策而行,且该地守护,原为亮自任之;既不得自任,亮临别又自行委托,羽又为亮素重者,当然直接关联,怎说无涉。况且,封五将、令羽出军时,亮在座,对关羽,黄忠封号,提出过意见,若出兵事有异议,自当讨论,言未及此,是意见一致,羽能行也。或谓,亮平生谨慎,不可能贸然行此。这话又错。亮处理民务,人事谨慎,于争战,从来急功近利。备死后。六年中五出祁山,直至身死后已。不为明证吗?所以,襄樊战败,确确实实是诸葛亮“跨有”的战略失误,是急功近利战略思想的失误。
    四、伐魏之战的战略失误
  诸葛亮伐魏的思想,我们从二出师表中,完全可以看出来,他承认,益州疲敝,危急存亡系之;民穷兵疲,才弱敌弱,王业必亡。然而,有我诸葛亮在,决不坐而待亡,决不计成败之后果,我必鞠躬尽瘁,以报先帝。因而他的以攻为守的战略计划,完全是一种道德的自我完善,责任的自我完成,心理的自我安慰,而不该作为实际操作的行动计划。
  对蜀吴的战略,孙资指出,曹操一向认为“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于江湖,皆挠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孙资接着指出,“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及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慑强寇,镇静疆场,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有罢敝。”[11]这种以逸待劳的守势战略,完全正确,从而使得诸葛亮的以守而攻的战略无计可施。
  伐魏之战的战略分析,大致有以下几项具体失误。其一,蜀汉立国浅,人员来源复杂,地域先后间,往往形成团伙派系,虽能大体相安,然而在进退利害上,常各怀彼此,难于协调,亮虽善处,亦难得其平,舆论是非,攀比阴阳,观望亲疏,不一而足。五出祁山中,从未少安,始终牵制战争胜负。一出祁山时,亮用荆襄亲信马谡,致街亭溃败,宿将众论很大,处死者贬斥者竟致多人。四出时,托孤重臣,益州集团李严,督粮失职,内外欺诈,误军误国,竟不罪及死。亮生前就一直没调节好,死也没处理好的魏延、杨仪之争,从亮尸骨未冷闹起,从汉中到成都,历时有年。足见内政“修理”之低效,“人”未之“和”也。就是在将军们之积极进攻与诸葛亮之消极进军上,意见终始分歧不一。
  其二,亮未出师之前,先整顿了根据地,讨论行军线路,随后筹集粮饷,逐步改进运输条件,调整供给来源,军队及时换防,轮流休整,研制新式交通运输工具,最后实行分兵屯田,就地生产军需……然而,总是勉勉强强,供给艰难,其甚时不得不退军。而对方来往通地间,转运方便,更徒民耕佃荒田,引水为溉,复兴农业。所以,几年间的耗国耗民,实是战略上自弱的失误。
  其三,孟达与孔明、李严均有过往,至上庸既与刘封不协而叛蜀,又与申仪有隙而怀二心;既心函往来于亮,又以仲达书慰而犹豫。是无信义之人明矣。亮尝问于费诗,诗断言不可相与,亮不能听。既不听,该相待以实,然孔明也以夷犹相待,欲得其力,而又泄其,危难间,更不以实力相助,和孙权一样虚救一番。这种倚重引诱,重演着前次由秭归北击房陵故事;虑及上庸地理形势重要,该用此人此地,而在实际行为止,却不想落实到位,虚走一个过程,是欺人,也是自欺自误。
  其四,伐魏路线,由成都兵向宛洛,原有两条军事线路,一是顺江而下,至江陵北过襄阳而宛,而洛,易进难退,已为关羽毁败之。一是以汉中为据点,再重分向迂迦进击。若策反孟达成功,则由汉中经上庸、魏兴,北转宛洛。如今已成泡影。所余途径,都是过秦岭入渭川东过潼关,而达许洛。在通越秦岭方面,魏延主积极进取者,愿以奇兵为主,穿山越谷,达于渭川;明以为风险不稳,不肯施行。而主张西上陇右,绕过岭西,虽艰难阻塞,却较稳妥,以正兵出之。这条绕行线路最长,祁山、长安、潼关,而后始达于洛,曲折转战,不计供给、阻击,只计兵员,且不易应付。鉴于此,曹叡诏告司马懿曰:“坚壁拒守,以挫其锋,使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夕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走而追之,全胜之道也”。[12]由此逆察亮之进击,实为自慰之消耗,无功可望。故司马懿最后无待蜀粮尽之退,只待其人亡气尽而退了。
  其五,亮于234年二月,五出祁山,约吴同时大举,实权应而不行。五月,双方交战不解于武功,以为有渔利可收了,才兵出三路,又立即被满宠遏制于坚城之下。曹叡为使关中稳胜,使秦朗督步骑二万增援司马懿,加剧了孔明压力,而后提兵东征孙权,权知,立时退军。如此脆弱之盟军策应,无补于事,空劳神思耳。
  诸葛亮伐魏战略,以兴仁义之师的虚名,行以弱攻强之实,造成国损民劳兵疲,精殚力竭身死之结局,所以是失误的战略。
  对于诸葛亮的战略失误的评论,代不乏人,陈寿于其传后评为“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崔浩认为,不达时宜,弗量势力,不合古之善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者。[13]吕温也说,未能审时定势,大顺人心,才有余而见未至。[14]何去非更确切地批评说,“以区区新造之蜀,倡为仁义之师,强天下以思汉,日引而北,以求吞魏而复刘氏。故常千里负粮,以邀一日之战,不以败还,即以饥退,此其亟于有功,而无其量以待之也”。[15]只是这些较为客观的评论,都被忠于汉室的传统大德,光昭日月论所湮没了而未及细论而已。
  注释:
  [1]《三国志·魏·刘晔传》。
  [2][10]《晋书·宣帝纪》。
  [3]《三国志·魏·贾诩传》。
  [4]《诸葛亮集·后出师表》。
  [5][6]《读通鉴论》卷9。
  [7]《南齐书·州郡志》。
  [8]《三国志·魏·温恢传》。
  [9]《三国志·魏·满宠传》。
  [11]《三国志·魏·孙资传》。
  [12]《三国志·魏·明帝纪》。
  [13]《魏书·毛修之传》。
  [14]《唐文粹》卷55上,《诸葛武侯庙记》。
  [15]《何博士备论·蜀论》。
【责任编辑】刘向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13: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大家争论的这么激烈,不禁想弱弱的问一声:大家评价诸葛亮的时候所依据的是不是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三国演义及三国志所讲述的事情能多大程度上代表历史的真相。如果三国演义只是作者借助历史发挥想象来塑造一系列形象的话,我们依据它们来判断是不是有点值得商榷。就像,我们能否依据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来评判郭靖大侠对成吉思汗以及忽必烈的影响。当然时处今日,我们能分明的了解《射雕》之虚构,借鉴现代科技,我们有充足的信心相信300甚至1000年以后,还能知道金庸小说的虚构。但汉朝发生的事,明朝人来写,而且是基于传说来说,好多地方还写得神鬼莫测,恰如郭靖一招“亢龙有悔”劈断一棵百年大树一样,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这么呢。
当然了,我不是说三国演义写得不好,写得非常好,我非常喜欢看,恰如我喜欢看《射雕》一样,但如果把它做为历史的论据作为评判标准是否应该慎重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13: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搞不懂历史,幸亏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不知道这些专业的人怎么样,至少我觉得郁闷。譬如今天看我们的历史教科书讲述抗日过程,但如果当年是国民党赢了,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唉,感觉学历史,难就难在难得糊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21:38 , Processed in 0.1927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