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网站
数学物理学部
王诗宬 数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953年生于江苏省盐城市。198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副所长,《Top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等杂志的编委。
从事低维拓扑研究。与合作者一起发现了三维流形中不能提升为有限复叠空间嵌入曲面的第一个本质浸入曲面的例子,在三维流形中心问题本质Haken猜测的研究引人注目,为几何群论专家所称道。与他人合作,对可几何化流形证明了Thurstou关于复叠度的猜测;证明了几个有限性定理,并给出不可约几何三维流形自同胚的标准型,对三维流形间非零度映射的研究作了重要的推动。在纽结手术方面也有佳作。发现了卫星结上实行循环手术的障碍;与他人合作得到纽结补中本质浸入曲面边界数的有限性定理。
王鼎盛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生于重庆市南川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主要从事计算物理研究。与他人合作,从密度泛函理论出发,用多重散射方法,计算在非磁材料上的超薄铁磁膜的物理性质,研究了磁性和原子层数的关系,说明并不存在磁性“死层”,并预言在超薄铁磁薄膜中原子的磁矩可以显著大于在体材料中的磁矩,后为实验所证实;发展了磁晶各向异性的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提出的有效自旋哈密顿量被同行广泛使用,还发展了高阶交换作用磁体的计算;发展了从第一原理出发对表面吸附层的电子结构的计算,比较严格地处理了电荷转移问题和基底影响问题;开辟了从第一原理出发计算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对我国计算材料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张家铝 天文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38年生于江西省赣州市。195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
长期从事天体物理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辐射机制研究中,与合作者导出了弯曲磁场中的普遍公式,把同步辐射和曲率辐射这两种很重要的辐射机制统一起来,并成功地应用到γ脉冲星等问题,还进一步导出同步-曲率辐射的量子化公式。与合作者将电子对过程引进到吸积盘理论中,成功地解释了天鹅座X-1硬X射线难题。在中子星的热演化问题研究中,与合作者提出中子星可以通过平衡态调整释放引力能和应力能的新加热机制,被同行认为是几大加热机制之一。在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中,与学生最先给出了星系群-群相关函数。还发现塌缩球产生的只是瞬时奇点,并不导致真裸奇点出现,对这一难题的解决起了推动作用。
张裕恒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38年生于江苏省宿迁市。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6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主要从事超导电性、巨磁电阻效应和低维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与他人合作,从实验上证实了高温超导体R-T曲线展宽的物理起源是磁通蠕动效应;通过对YBCO/PrBCO多层结构的观测,对高温超导材料的Hall效应出现负值的物理原因提出看法。合作研究了Bi系高温超导材料晶体结构中的非公度调制,通过元素替代实验,提出主要物理原因是Bi2O3层和钙钛矿层晶格失配,并对Bi系材料的相分离现象和元素替代效应等进行了较深入研究;通过适当掺杂和物理测量,判定Mn基氧化物中的载流子是晶格极化子而非磁极化子,并提出了这类材料中极化子导电向跳跃导电转化的物理模型;通过掺Cr样品物理测量,提出Mn基氧化物中的双交换机制;提出用电子自旋共振来观测巨磁电阻材料中相分离的方法。
陈和生 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等职。
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研究。在参加Mark-J实验中系统地发展了簇射计数器的刻度方法,提高了位置和能量分辨率,从而提高了能流测量精度,为三喷注事例的发现做出了贡献。参加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L3实验物理方案制定和探测器设计,负责过强子量化器程序包的重建工作,开展了有关t物理结果分析、L3上检验标准模型、测定电弱参数和中微子代数等工作。作为阿尔法磁谱仪大型永磁体系统研制的技术负责人,领导和协调合作组工作,在系统总体方案、运用高能物理蒙特卡洛方法设计、优化探测器和空间环境模拟试验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方案设计、可行性论证和一些预研工作。
龚昌德 物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32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现任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
长期从事固体物理的理论研究。早期与合作者利用反演技术求解Eliashberg方程,获得较精确的强耦合超导临界温度的公式。较早提出二维层状结构引起的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电性会有重要影响,与合作者分析了氧化物超导体的同位素效应,说明仅靠电-声子机制和范霍夫奇异性不能解释高温超导电性,否定了当时国际上这一观点。合作研究了由于准二维结构和反铁磁背景,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体载流子色散规律、压力效应和输运性质的影响。改进了关于高温超导电性的t-j模型的Green函数方法,考虑了有限关联长度的反铁磁背景,证明了t-j模型可以导出某些非费米液体特性,还证明了t-j模型不能满意地解释光电子能谱和中子散射的实验。与合作者较系统地研究了锰氧化合物的电-声子耦合和空穴-轨道子耦合,以及静态和动态Jahn-Teller效应。
彭实戈 数学家。山东大学教授。1947年生于山东省滨县。197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1986年获法国普鲁旺斯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金融研究院院长。
在控制论方面,获得了随机最优控制系统的一般随机最大值原理;在概率论方面,对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首先获得了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建立了一大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与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对应关系,将20世纪50年代初的Feynman-Kac路径积分理论推广到非线性情况。建立了动态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g-期望理论,将Kolmogorov创立的概率论推广到非线性情况,并将其应用于动态金融风险度量的理论与计算。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九五”重大项目“金融数学、金融工程、金融管理”第一负责人,对在我国建立“金融数学”新学科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詹文龙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低能、中能、相对论性重离子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大科学工程研制,对重离子核物理和新核素合成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放射性束物理研究中发现了11种新核素,首次测量30多种核素的质量;成功地研制出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PHENIX实验探测器的高性能飞行时间探测器的样机;研制成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兰州放射性束流线,在此束流线上确定了一批丰质子晕核,并初步鉴别出理论预言的质子滴线外的核素25P等,促进了中国的放射性束物理实验研究的发展。领导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研制,并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化学部
冯守华 无机化学家。吉林大学教授。1956年生于吉林磐石。197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3年和1986年先后获得该校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无机化学学报》副主编。
主要从事无机材料的水热合成化学研究。在复合氟化物温和水热合成研究中,应用温和水热技术制备了复合氟化物;提出了复合氧化物和复合氟化物水热合成路线;制备的无机螺旋链结构,具有左旋链和右旋链共存于同一晶体的特点;水热合成出多种新型微孔晶体化合物;其合成的硼铝酸盐是最新发现的含主族元素的微孔晶体之一,使人们重新认识微孔晶体的Bronsted酸性质。
田中群 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1955年生于福建厦门。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7年获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现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高级会员。
主要从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谱学电化学研究。获得了多种纯过渡金属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谱图,证实了VIII B族过渡金属具有弱SERS效应,并应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催化研究和不锈钢的防腐蚀。应用不受谱仪检测器分辨率限制的时间分辨拉曼光谱技术,建立了电位平均拉曼光谱新方法。还发展了在微芯片上用电化学构造电极纳米间隔的技术。设计合成了特殊形状的纳米粒子,并表征其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在内的多种特性。
江明 高分子化学家。复旦大学教授。1938年生于江苏扬州。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
主要从事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多尺度相结构研究。发现嵌段共聚物/相应均聚物相容性的链构造效应,得到高分子共混物的密度梯度模型;在高分子间的可控氢键相互作用导致的增容和络合方面,提出高分子共混物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可实现“不相容-相容-络合转变”的概念,并发现通过对荧光探针芘的化学改性可使其成为碳氟微区的靶向探针,可用于多种碳氟微区的研究。提出和证实了基于氢键相互作用的聚合物胶束化的新途径,获得了核-壳间由非共价键连接的聚合物胶束并进而获得空心纳米球,形成了非嵌段共聚物路线。
吴云东 理论有机化学家。香港科技大学教授。1957年生于江苏溧阳。198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6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理论与计算有机化学的研究。提出Sharpless环氧化反应的机理,用理论方法解决过渡金属不对称催化机理及其立体化学;对钼-烷烯基催化物催化烯烃开环复分解聚合反应和炔烃复分解聚合反应的机理及立体化学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特别是脯氨酰胺衍生物催化的不对称直接Aldol反应方面,与他人合作提出Gong-Wu模型;提出了oxa-多肽概念,并设计合成出多种结构的oxa-多肽;指出在溶液中存在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淀粉样β-多肽单体的结构的可能性,并将其稳定性与淀粉样β-多肽聚集的速度相关起来;通过取代基对碳、硅和氧自由基中心的电荷和自旋的影响,导出诱导效应和自旋离域与自由基稳定性的定量关系。
李洪钟 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生于山西昔阳。196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气固流态化方面的研究。将多相流基本原理与散料力学结合,建立了两相流理论以及垂直和倾斜移动床气固流动模型,可较准确预测气、固流率,气体压力和颗粒间接触应力的分布;提出V型阀与L型阀排料动力学模型和设计方法;发明了V型移动床排料阀、气控气球式高压加料器等。用自制微观摄像探头,得到快速床内瞬态聚团和稀密两相结构的照片,证实了聚团的存在,发现当纳米和超细颗粒形成低密度、小尺寸聚团时,可实现散式流态化。发现加入流化床中的铁磁性颗粒可形成“链状物”,能有效破坏气泡、沟流和聚团,实现散式流态化。
陈懿 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33年生于福建福州。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
长期从事催化剂、介观化学和材料方面的研究。提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嵌入模型,对氧化物在其载体上的分散行为做出定量的描述,解决了多晶表面上空位以及阴离子所产生屏蔽效应的计算。阐明了溶液反应合成非晶态Ni-B粒子的机理,发现了制备Ni-P合金粒子液相反应的自催化本质,改进了溶液沸点附近回流加热的制备方法,提出了有效避开水解作用,获得类金属元素含量高的Fe-B非晶合金的固相化学反应方法。近年来,在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晶格氧的活动性与粒子尺寸和催化选择性的关联,低维纳米金属氮化物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等方面都取得良好进展。专著有《穆斯堡尔谱学基础和应用》等。
姚建年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生于福建晋江。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硕士学位,1993年获该校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兼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主要从事有机纳米体系和复合薄膜的光致变色研究。实现了对有机纳米体系中光化学、光物理性能的调控,将纳米材料特异性研究拓展到有机小分子领域。制备了纳米球、块、线、管等有机光功能纳米结构材料,实现了对其形貌的调控和保护;发现了随粒子尺寸增大逐渐向低能端移动的分子间电荷转移激子的限域效应;通过粒径控制实现了吡唑啉衍生物DAP纳米结构材料的发射波长的调控;运用超分子化学概念和分子组装技术构建出纳米级光致变色超薄膜;通过与贵金属复合,使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的光致变色效率提高5倍。提出半导体与贵金属间Schottky结的增幅原理;还制备出厚度小于2nm的单层光致变色超薄膜。
麻生明 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生于浙江东阳。198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获该所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引入亲核性官能团,解决了联烯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活性及选择性调控,为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建立了高效合成方法学;发展了从2,3-联烯酸合成γ-丁烯酸内脂类化合物的方法;建立了过渡金属参与手征性中心形成的一锅法双金属共催化的合成方法。同时,实现了同一底物中几种碳-碳键断裂间的选择性调控,提出了杂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方法。
颜德岳 高分子化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65年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2002年获比利时Leuven天主教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长期致力于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和不规整聚合物的超分子组装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等分子结构参数及其与聚合反应条件之间的数学关系;利用不同聚合反应基团的活性差别,建立了用商品化的双组分单体原位合成AB2型中间体的方法大量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的新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新型超支化聚合物;基于氧杂环单体的自缩合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带超支化“核”合聚氧化乙烯“臂”的两亲性多臂共聚物;进而提出了其分子堆砌模型和宏观分子自组装机理,在实验室实现了宏观尺度的分子自组装和结构不规整大分子的宏观自组装。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方精云 生态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959年出生于安徽怀宁。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林学系,1989年获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及国内外多个学术刊物的副主编或编委。
建立了我国陆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变化,较早地开展了碳循环主要过程的野外观测,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式,为我国陆地碳循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尺度的植被动态及时空变化,揭示了我国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异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规律;系统开展了我国植被分布与气候关系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基于植被气候关系的我国植被带划分的原则和依据,首次采用统一的调查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山地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
王大成 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
长期从事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功能及其分子改造研究,在蛋白激素、多肽生物毒素、动植物防御相关蛋白等领域取得突出的系统性创造性学术成就。1970年代,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成果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80年代率先开展蛋白质工程研究,对推动该领域在我国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测定糜蛋白酶原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影响持续被引用至今;90年代系统研究蝎钠离子通道神经毒素,测定代表性三维结构,阐明功能特性的分子机理,对解惑该领域的基本科学问题做出重要贡献;近年研究天然抗微生物、抗肿瘤、抗病毒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取得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王正敏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1935年出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疗系。1982年获瑞士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听觉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理事,第二届国际听觉、视觉生物物理大会主席。
长期从事听觉医学和耳神经-颅底显微外科的研究,是我国此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国际颅底外科学会创始人之一。组织并主持国产人工耳蜗的研制。创建了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在保护和重建神经功能的耳外科、颅底神经血管区显微外科、自主创新的人工耳蜗和内耳细胞损伤修复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使聋残人复聪率和耳神经-颅底疾病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使我国在该领域位居国际先进行列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
王恩多 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1944年出生于重庆。1969年和198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酶学和酶与核酸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关键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与tR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从酶和tRNA的角度,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研究了原核和人氨基酰-tRNA合成酶在氨基酰化tRNA和编校误氨基酰化tRNA中涉及到的氨基酸和核苷酸残基,最先提出大肠杆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的CP1结构域与编校误氨基酰-tRNA有关,系统研究了超嗜热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单独的CP1结构域编校功能,提出古老的细菌带有合成酶的进化遗迹,证明了氨基酰-tRNA合成酶/tRNA共进化的理论。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国际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邓子新 微生物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7年出生于湖北房县。198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1987年获英国East Anglia大学分子微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5个国际刊物编委。
长期从事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重要类别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定位、结构功能分析、表达和遗传调控机制、抗生素代谢工程与药物创新、天然产物的生物化学与组合生物合成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研究进展, 提出了多个国际认同的抗生素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的理论模型, 利用遗传操作高产了重要抗生素,并产生了系列药物衍生物, 是我国在微生物代谢途径与代谢工程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在众多细菌DNA大分子上首次发现了硫(S)修饰, 打开了DNA硫化修饰新领域。
汪忠镐 血管外科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193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61年上海医科大学毕业。现任首都医科大学血管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学组主任委员、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主席、国际脉管联盟顾问等职。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为布加综合征创建了多种术式并建立了全方位诊治体系,为推动我国血管外科事业发展和走向世界做出杰出贡献。于上世纪70年代率先开展动脉造影的研究,撰写的《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腹腔内脏动脉造影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使我国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开始起步,并在国际上首先完成了以带膜支架对全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部瘤和大动脉减速伤的成功治疗。自1986年起针对临床应用静脉型人工血管移植通畅率低下的问题,开创了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研究,实现血管腔面快速内皮化,明显改善移植血管的性能,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陈晓亚 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学系,1985年在英国里丁(Reading)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棉花基因组协调委员会(ICGI)委员等职。
长期从事植物次生代谢和棉纤维发育研究,早期曾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对植物倍半萜代谢,尤其是棉花和青蒿萜类生物合成及调控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克隆鉴定了棉酚合成途径一系列酶和调控因子基因,并将棉花漆酶用于环境修复。通过对棉纤维发育相关转录因子的分析,鉴定了调控基因并提出其内含子起重要作用,为揭示棉纤维和植物表皮毛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做出了贡献。在植物microRNA领域,发现激素和miR160通过生长素应答因子控制根尖顶端细胞分化和根冠形成。
贺林遗传生物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3年出生于北京。1991年毕业于英国佩士来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主任,生命技术学院副院长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室主任。
长期从事人类遗传学和各类组学的研究,揭开了困扰人类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有史以来所记载的第一例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1型短指(趾)症的致病之谜;发现了得到国际公认的第一例以中国人姓氏“贺-赵缺陷”命名的新遗传病并成功对其致病基因进行了定位;发现了怀孕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可增加胎儿以后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在中国人群中发现和证实了多个精神疾病易感基因。在所从事领域做出了具有力度、特色和国际影响的开创性工作。
赵国屏 分子微生物学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获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学士,199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现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和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研究微生物代谢调控以及酶的结构功能关系与反应机理,开发相应的微生物和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主持若干微生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完成对重要致病菌疚屎殴扯寺菪?宓娜??蜃椴庑蚝妥⑹停??ㄈ舾晒丶??煌揪逗突?蚬δ埽??钊胙芯恐虏』?硖峁┬碌乃悸贰V鞒諷ARS分子流行病学和SARS冠状病毒进化研究,为认识该病毒的动物源性及其从动物间传播到人间传播过程中基因组、特别是关键基因的变异规律奠定了基础。
常文瑞 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出生于辽宁锦州。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
上世纪60年代末,作为北京胰岛素晶体结构研究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参加了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的全过程,这是我国测定的第一个蛋白质的晶体结构。随后,主持完成了1.2鸥叻直媛矢呔?鹊囊鹊核鼐?褰峁寡芯浚?浣峁?锏搅说笔惫?释?嘌芯抗ぷ鞯淖詈盟?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