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81|回复: 0

永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7 23: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远
和朋友聊天时谈到了“永远”这个话题,要我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话题范围太广,还是不谈为好,何况以我的见识也未必能谈得好。在他的一再说明只谈感情上的“永远”时,才勉强答应说一说。不是吗?永远是个相对的概念,对一个时期说永远可以,放在历史长河里,永远只能是个时间段。永远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解释,行动上被称之为持之以恒,言语上被称之为自始至终,精神上被称之为万古长青,而情感上则被称之为海枯石烂,等等。根据唯物主义发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要想保持事物的原貌,只能观其外部形态,在数量或质量上求一时相对的完整而已。情感虽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但终归受物质世界的支配,所以才有了能共苦不能同甘的夫妻生活。
  其实,说情感上的永远,只是一句美好的愿望。尘世间的爱情只存在于两个人的心中,但她绝对与个人的文化修养、双方的家庭背景以及你们所处的环境有关。真情往往来源于自然和模糊,说的清楚的未必是永远。最初知道永远这个词的时候,是那句“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主席永远健康”的祝福话,这个永远却加速了林副主席以及那个小集团的灭亡,可见万岁也好,永远也罢,都长不过一个人的生命。后来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情感在萌动中读了一些金庸古龙的武侠、琼瑶岑凯伦的言情小说,把“能够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当成了永远。认为只要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就是永远,其实那是形式。现实中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的夫妻不胜枚举,固守婚姻的躯壳,而失去了爱情绵长的意义。读到“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时,又把“两个人的相知相扶”当成了永远。可是,相知何其难,相扶又何其苦。黄泉路上无老少,君不见多少鳏寡之人怏怏中情思梦归人。可见,情感上的永远在同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形态,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而变化。两个人的文化修养,兴趣爱好都是衡量永远的尺度。
  在一个特定的家庭和特定的环境中,拥有你的感情成了永远,换一个家庭换一种环境,或许拥有另外一个人的感情就成了永远。我不相信,在一个不平等的家庭里,会有海枯石烂。即使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从一而终的爱情,往往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当中。不然不会有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先后徇情,也不会有四大爱情悲剧的产生。同样的道理,随着家庭生活的富裕,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与社会接触面的宽窄不同,要想不产生感情问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你不可能为了防止他的情感出格而整天追着他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砂在涅,与之俱黑。”耳濡目染,或者潜移默化都会使人逐渐远离理智而走向本能。
  如果一个人对你说“我永远爱你”,请不要相信他,能够轻易说出的爱,绝对不是真爱,至少我这么认为,劝你也不要被假象所迷惑。真正的爱存在于行动中,存在于日常的琐事上,存在于在大事大非面前能够当机立断,而不是顾左右而言其他,甚至谈条件讲价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情感归属有了全新的诠释。以前把从一而终当成一种民族传统在发扬,现在把追求情感寄托当成一种时尚。以前把相夫教子当成一种美德,现在把个人独立写入篇章。可能是时代在进步,也可能是我们在落伍。
  永远到底有多久?其实永远就是从他进入你心里到你不愿再牵他手时的一段时间。可能是一瞬间,如昙花一现。可能是几个月,象一次感情旅行。也可能是几年,甚至是一生。情感上的永远随生命的终结而归于消亡,白头偕老与高山流水的结合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爱情。但愿天下有情人都能真正拥有,到地老,到天荒。
  悲歌千古话永远,醍醐一朝逐红颜。古人不见汉卿醉,今人却笑李煜绵。长城流芳怨声瘦,黄河哽咽古道寒。百世传唱成峻永,一刻枉谈变地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5 20:38 , Processed in 0.10420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