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987|回复: 60

[【文史类】] 传统文化又要复兴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8 21: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两则新闻。从儿童诵读经典,到老板培训国学,莫非传统文化又要复兴了吗?!存亡继绝,兹事体大,愿闻高见~~

[fly]请动章太炎弟子出山做顾问
复兴私塾一亮相就有大手笔[/fly]

2005年11月20日 苏州新闻网

  昨天,苏州第二家现代私塾“复兴私塾”正式开馆。令人吃惊的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关门弟子,一直在苏州小巷深居简出的朱季海老先生竟然应邀出山,当起了这家私塾的顾问。
朱季海老先生年近九旬,十几岁的时候就拜在章太炎先生门下,成了他的关门弟子。朱季海此次出山,担任一个民间私塾的顾问,这不由不让人吃惊。昨天的开馆仪式后,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刚刚收下了聘书的朱老先生。虽然年岁已高,但是朱季海还是十分矍铄,他告诉记者:“我年纪大了,要说能顾问些什么很难说,要让我指导他们的话也有些难度。但是,这是一个姿态。”沉思片刻,朱季海加重语气,说了一句:“多读书,总比不读书要好!”不过,朱老先生对于现代私塾这个现象并未加以评论,只是笑着说:“这个不好说!”
值得一提的是,“复兴私塾”把教学范围从儿童扩大到了成人。昨天上午,一位在高新区工作的先生就报名入了学。而且,他一次就交上了1000港币做学费。


[fly]中国企业老板进军北大 “闻道”专读“国学”[/fly]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张淼淼 刘浦泉)北京大学哲学系近日开办的“乾元国学教室”
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企业老板前来“闻道”。老板们休息时间不学经济管理、不学MBA,而是专门到北大学国学,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乾元国学教室”由北大哲学系主办,以一年为一个基本单元,开设的课程包括《四书》、《道德经》、庄子《内七篇》、《周易》、《坛经》。一年届满还可升入二年级,学习儒家与《诗经》、佛教与佛学、史记与史学和唐诗赏析。

   企业老板为什么不学企业管理而选择学国学?一家旅游企业的贺先生说:“经济管理是‘技’,而这个是‘道’,我以前学过一点哲学,之后心态变得平和多了,做事情不再浮躁,在生意场上也有了自己的节奏。”另外一位来自石家庄的老板说:“通过学习国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更能了解我们的社会背景,看问题更全面了,自身会有所提升。”

   据介绍,首批国学班学员大部分是企业老总,也有银行行长和政府官员等社会成功人士。他们学习国学的目的,不为谋求北大的文凭和学历,只是想弥补国学精华而到北大充电。

   “商业目标一个一个实现之后,我常常一觉醒来脑子一片空白,常常想为什么要这样干?下面怎么办?找不到感觉了。所以特别想学一些传统国学,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加强一下修养。”济南泰一营造建筑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永纯说。

   “乾元国学教室”班主任、北大哲学系王博教授表示,开设老板国学班,以前也有所尝试,非常受欢迎。“很多人都反映很‘受用’。他们不仅仅是增加了知识,而且是对世界、生命有了新的理解。”

   据介绍,为学员们授课的老师大部分是北大哲学系教授,也有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社科院等单位国学领域的知名教授。在列的30名导师名录中,有21人是博士生导师。40多名首期学员来自新疆、福建、安徽、山东等地,其中北京人占到一半。在一年的学习期内,他们将每月集中两天到北大上课。一年的学费为24000元、资料费2000元。

   国学又称国故,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学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构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部。

   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敦华教授说,北大开设“国学教室”主要基于三个想法:一是为国学正名,在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时候来担当维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使命;二是循名责实,使中国国学名副其实,中国的国学精华就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国学讲求个人平和、社会和睦、自然怡适;三是让国学西备,在目前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让国学走向世界,现在要提的国学是有时代精神的,不只是研究古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1: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偶是支持的

不过儒学政治上还是少一些康晓光思维的踏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21: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hooker于2005-11-28 21:09发表的:
这个偶是支持的

不过儒学政治上还是少一些康晓光思维的踏实
请允许我为您的意见加一个注脚吧:

康晓光学述


冼岩

21世纪是中国崛起和腾飞的世纪,注定要产生划时代的思想巨人。但迄今为止,中国思想界仍然黯淡寥落,各种西方的舶来品充斥思想学术市场,略经包装,就被称为“中国制造”。

在此黯淡无光的年代,也有寥寥几颗新星升起在中国的思想天空,为沉闷带来生气,为黯淡带来光彩。其中,康晓光新保守主义就是迄今为止最亮的一颗。

虽然康晓光与蒋庆、陈明、梁治平、盛洪一起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者,但实际上,康晓光新保守主义与前述诸位颇不一样。与保守主义惯常的文化、历史视角不同,更不同于当今思想界主流所习惯的从观念到观念,康晓光新保守主义是直接从对现实政治的剖析入手立论。这种透视现实的深厚功力,近50多年来罕有人及;这种立足于政治现实的学术建构,近代以来的中国更是未曾见有尝试者。

一篇《未来三-五年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分析》,奠定了康晓光在学术界独树一帜、鼎足一方的地位。不论是批评者还是赞同者,无不肯定康晓光对中国政治现状和内在运行机制作出了迄今为止最详尽权威的论述。康晓光揭示了中国当前权威主义政体稳定有效运行的基本机制“精英联盟”,对精英联盟的形成、构成、运行方式及正负面效应,康晓光都作了深入而独到的论述。在后来的研究中,康晓光进一步确定“精英联盟是市场和权威政治联姻的产儿”(《作为内生博弈规则的精英联盟》);换言之,精英联盟以如此形态出现于今日中国,具有必然性。

在《中国特殊论》一文中,康晓光解释了自己勇于背叛主流传统、勇于创新的理性源泉:“人类存在多种发展模式,历史没有一个唯一终点。人类的历史没有在西方终结。目前的理论只是有限的人类经验的反映,不能概括中国的发展模式,因此基于这种理论对中国所作的预测必定落空”。这篇文章表明,康晓光的学术建构已由政治理论深入到了方法论和历史哲学层面。

对现实政治的剖析是康晓光学术成果中获得最广泛认同的部分,对现状的特殊透视必然导致对未来路径的独特体认。康晓光《论合作主义国家》一文提出从“自治”、“合作”、“制衡”与“共享”四原则出发,构筑新的政治合法性,建立包括精英制衡在内的权力、资产、知识、劳动四大阶级相互制衡的均衡格局,以此奠定合作主义国家的框架体系。康晓光合作主义国家方案的价值、功用究竟如何,最终还有待实践验证,但它无疑是迄今为止建基在现实政治土壤上、最具可行性的中期性政治解决方案。由于这一构思完全摈弃了当今思想界主流的自由主义思路,因此遭到普遍排斥和冷遇;最具可行性的方案被视为最不可行,因为它“背离”了被大多数人视为天经地义的自由主义逻辑。

从经验主义考察,未来是不可知的。因此,关于未来方案的评判在得到历史验证之前,除了理性自洽外,不可能有真正确凿无疑的客观标准。对于政治方案的判断,人们更多地是依据立场、信仰和愿望。正因为如此,立足于现实的方案往往会输给立足于理想的方案,因为后者更能“征服人心”。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的自由主义思想在上世纪前期之所以会输给主张推倒重来的社会主义理论,原因就在这里;同理,主张改良权威主义政体的康晓光新保守主义在“征服人心”、赢得群众方面不及主张对政体进行大手术、主张推倒重来的自由主义思潮,这一点也不令人意外。

如果单纯从学术“求真”角度而言,无论对现状的剖析还是对未来的建构,康晓光新保守主义都是中国思想界迄今为止最“真”的学术成就。但是,人们固然不能不认同对现状剖析之“真”;但说到未来,人们更看重的却是“美”。只有够“美”,才能迎合人心对于未来的企盼,才能赢得信众。古往今来,几乎所有能够征服民众、能够激动千万人心、能够发起伟大运动的思想理论,没有一个是“真”的、没有一个是能够兑现的。反之,真正立足于现实、真正具有可行性的思想方案,无一不是曲高和寡,只能由少数精英认定而厉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康晓光新保守主义正因为够“真”,因此不可能够“美”,因而难以具有“征服人心”的意识形态魔力。

康晓光新保守主义的独树一帜和曲高和寡都源于“真”而不“美”,无疑,康晓光本人也看到了这一点,他的补救方法是在尽量不损害“真”的前提下添加“美”。于是康晓光新保守主义嵌入了“现代仁政论”,规定了权威主义政府的价值取向(民本主义)、行政原则(富民教民)、权力更替规则(禅让制)和社会理想(大同世界);一方面为合作主义国家提供合法性支持,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批判提供“参照系”。同时,康晓光还高扬“文化民族主义”,甚至提出要“复兴儒教”,造就“文化中国”,为新的政治合法性理论提供民族文化渊源。正是在这一区干内,康晓光被文化保守主义者引为同道。但是,儒学或“新儒教”在康晓光那儿只是他政治解决方案的一个侧面;是他根据现有条件,在国际文化竞争战略和政治合法性理论的文化依托方面的一种现实抉择。在康晓光那儿,文化本身价值的轻重高下是次要的,它必须服从于“民族复兴”这一综合目标。康晓光强调:“今天重提复兴儒教,绝不是为了重新挑起新一轮文化论战。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相比,学术之争轻如鸿毛”。

即使这样,在“真”上添加“美”,与弃“真”而“美”、直接从“美”立论,美感还是不一样。写真纵然加上色彩,仍然只是写真,不可能具有漫画般激动人心的浪漫色彩。康晓光新保守主义比之当代流行的意识形态理论,仍然没有获得与其学术成就相称的影响力。

保守主义是存在决定论,相信存在即合理。保守主义的精髓是保守“存在”而非保守“传统”;只有当“传统”成为“存在”的必要一部分时,才有被“保守”的必要。但是,“存在”本身又是变化的,保守主义必须适应现实的变化。康晓光新保守主义所描述的社会演进方式是:制度应该适应于、而非超前于社会现实本身的变化;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来表示,这就是“不先物而动,不后物而行”。

保守主义必然是经验主义的,但康晓光的经验主义又不同于自由主义的经验主义。自由主义者如顾准,相信经验的普世性和共通性,因此他推崇西方成功经验;康晓光与吴思类似,注重经验的特殊性、具体性,但康晓光比吴思更彻底。吴思只是认为中国的特殊性使中国问题应该有着不同于西方的解释,出路还在西方,因为这是经验显示的唯一已致成功之路;康晓光认为通向未来的路不止一条,终点也不止一个,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异。中国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可以、也应该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目标、路径,皆可不同。

作为传统的中国读书人,康晓光一直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出于强烈的社会关怀,他是一个憧憬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主义者;由于对现世人情的深刻洞察,他又是一个清醒认识到理想和可行边界的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的清醒令他痛苦,理想主义的关怀又使他无法独善其身,无法自得其乐或与现实同流合污。就象中华民族的杰出先辈一样,康晓光自觉地将一腔热血倾注在学术研究上,希望以自己的学术建树来为缩小当代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尽心尽力。因此,对于康晓光来说,学术本身也只是工具,“经世致用”才是目的。学术应为人所用,人不应为学术所累。

最后,为了准确全面理解康晓光,有必要一提康晓光的另类作品《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在此文中,康晓光深刻剖析了李思怡悲剧发生的背景、原因及社会机制,对现实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康晓光的批判与借助李思怡悲剧煽造悲情的众多自由主义者不同的是,前者的批判是建立在对现实必然性的深刻洞察之上,既富于悲剧意味,又具有建设意义;后者则将历史和现实当作可任意涂抹的画布,画面之所以会出现丑陋颜色,当然都是执笔者的错。因此,合乎逻辑结论是:只要换一个执笔者,一切苦难就会烟消云散--这就是依据“美”的逻辑、能够“征服人心”的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范式。

站在历史的积淀之下,面对沉重而严峻的现实,愤怒和批判是容易的,幻想着随意改变一切更是廉价的;真正困难而有意义的是:怎么在荆棘丛生中找出一条可行之路--或许,这才是康晓光新保守主义的意义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1: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想想现在什么<厚黑学>\<跟某某某(中国古代大学者)学管理>一类的书的热销,就不难想象所谓国学复兴背后的功利因素是何等浓厚.抱着浓重的功利因素去学国学终究不是正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21: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长歌-废墟于2005-11-28 21:13发表的:
只要想想现在什么<厚黑学><跟某某某(中国古代大学者)学管理>一类的书的热销,就不难想象所谓国学复兴背后的功利因素是何等浓厚.抱着浓重的功利因素去学国学终究不是正途……。
版主是针对“老板读《四书》”而言吧!
一家旅游企业的贺先生表示:“经济管理是‘技’,而这个是‘道’,我以前学过一点哲学,之后心态变得平和多了,做事情不再浮躁,在生意场上也有了自己的节奏。”
落脚点还是“生意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也该算是“传统文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1: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宋公明于2005-11-28 21:21发表的:

版主是针对“老板读《四书》”而言吧!
一家旅游企业的贺先生表示:“经济管理是‘技’,而这个是‘道’,我以前学过一点哲学,之后心态变得平和多了,做事情不再浮躁,在生意场上也有了自己的节奏。”
落脚点还是“生意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也该算是“传统文化”吧!
"传统文化"现在本来已经是弱势了,再此一来,前途堪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1: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晓光对国内自由民主一派的战书都下了。。。。。。“二十年必有一战”。。。。。。看来李思怡的死对其政治理论有很大的打击。。。。。。“中国的事总是这样”

记得转过一篇康的“中国特殊论”,被网友指出文章出处“战略与思维”被咔嚓了........当时汗啊

国内学术界不干净,所以一大票子做学问的跑到对岸搞研究,恶性循环
工业化初期的病症倒是可以理解,不过咱这环境恐怕是很难出“狄更斯”、“萨克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21: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注一回:

李思怡,女,3岁,四川省成都人,2003年6月4日到6月21日,因母亲被警察抓走而饿死在自己的家中。

6月4日,李思怡的母亲李桂芳把孩子锁在家中后就到金堂县去偷东西并吸毒,被警方抓捕后送去强制戒毒。当时李桂芳哀求警方通知亲属照顾自己的女儿李思怡,但警方并未采取措施。李桂芳在被收容期间向警察下跪诉说自己有一个三岁的娃娃??在家中,乞求放她出去,把娃娃放到亲戚家中再到派出所报到,但警察拒绝了。6月21日,警方接到举报发现李思怡时,她已经死亡多日。

李思怡生于2000年某月某日,她没有父亲,也没有户口。她生下来似乎就不属于这个世界,或者不为这个世界所容留。这个世界这样大,却没有一个小女孩的容身之地。这个国家这样强大,却不愿意给一个小女孩一张出生证,更不愿意给她一块面包。

小思怡常常挨饿。这母女俩的生活非常窘迫。李桂芳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经常到附近超市或杂货铺偷面包、豆奶,被人抓住了她就哭着求饶。遗憾的是,这次她求饶的对象是警察,是国家,她象一只蚂蚁哀求一只从容下落的巨大脚趾。

小思怡常常被母亲李桂芳锁在家里,她经常站在窗户前往外看。从来不哭闹。她就这样天天趴在窗口,满怀希望地等妈妈给她送吃的回来。福利院拒绝收养她,邻居和亲戚也拒绝收养她。小思怡从那扇窗子里看到的却不是一片漆黑,那里有一片一片的阳光。

可是从2003年6月4日这一天开始,窗口一天一天变得模糊起来了。妈妈没有回来。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最后,妈妈还是没有回来。
这些天天气非常热,她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水喝。小女孩被关在家中七日,活活渴饿而死。死之前,她曾努力想打开门,门上留下一串串的血印……有记者记述说:“她一定一次次踮起脚尖打开了暗锁,她一定一次次扑打着房门喊着妈妈,她一定大声哭喊,直到喊不出声音——她倒在门后的地上,慢慢地死去。而目睹这一切的,只有墙角那只,不知道被小思怡抱过多久的,那只脏得看不清颜色的绒毛熊。绒毛熊是这个房间里小思怡惟一的伙伴。绒毛熊不会流泪。”

整整17天,这个世界平常地运转着,没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个挣扎的三岁的小女孩。到6月21日人们发现她时,小思怡倒在门后的地上,幼小的身子早已腐烂。当地媒体报道说:经过法医检查,她的小脚已经踢肿了,门后有一块脱落的漆,右手指甲不同程度损伤。喉咙红肿。衣柜被翻,像是找吃的东西,卧室窗户前放有一个小凳子,不过窗户没有开开,案发后,成年人开这个窗户也是很费力。通过地上的痕迹,屎尿(小心的放在卫生纸里面)的状态,专家认为小女孩生前一直在求生,并慢慢的死去,这种绝望的死比世上任何酷刑都要残忍,并可能晚上受到惊吓,因为根据痕迹,小女孩晚上似乎曾躲在衣柜,“长夜漫漫,无处话凄凉……”

三岁的李思怡从未照过相,邻居说:小思怡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头上扎着两个小辫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21: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化兼综九流、广纳百家,殊未可一言以蔽之。所有精华,要当各自随时而复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22: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长歌-废墟于2005-11-28 21:29发表的:

"传统文化"现在本来已经是弱势了,再此一来,前途堪忧.
终究是一线之延,不绝如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2: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充一下

国学的研究群体历来都是少数,所谓细水长流,(所以“复兴”之说有点牵强),究其缘由,晦涩难懂(语言形式上就是一大阶)是首因,倒是国学什么时候变得可以让一些非专业的大学生可以更容易入门。

举个例子,耶鲁、哥伦比亚等大学都有一门《文学人文》课程,从荷马直至康拉德,就原著语言来说,可以牵涉到欧洲文字的大部分发展历程,他们通过组织用现代语言重写,可以很好的消融掉这层障碍

譬如《神曲》,但丁原著是用古佛罗伦撒语的地方语所写,对于现代来说,几乎不可读,但这本书的最大一部分艺术价值就在于如果使用意大利语来阅读将是非常美妙的

古人思想远比一些语言形式要有价值的多,所以国学走出象牙塔是研究者、爱好者必须考虑的,毕竟 就算如题言,行“复兴”之事,双向推进达到的效果会更好,况且如何规避政治,也是需要考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22: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来需要再发一贴

谢谢两位注

偶有康的大部分文章,是在 21世纪孔子网 学术名家上看到的

关于李思怡人间悲剧,偶现在仍有愤怒,这件事就别提了,火会更大

对了,康的专制仁政总不会落到被咔嚓地步,是由于“战略与思维”上有人攻击北韩政府的原因

偶对康的态度只能是摇头无奈,就像他在表达李思怡死时所能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9 12: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hooker于2005-11-28 22:07发表的:
再补充一下

国学的研究群体历来都是少数,所谓细水长流,(所以“复兴”之说有点牵强),究其缘由,晦涩难懂(语言形式上就是一大阶)是首因,倒是国学什么时候变得可以让一些非专业的大学生可以更容易入门。

举个例子,耶鲁、哥伦比亚等大学都有一门《文学人文》课程,从荷马直至康拉德,就原著语言来说,可以牵涉到欧洲文字的大部分发展历程,他们通过组织用现代语言重写,可以很好的消融掉这层障碍
.......
在昔太炎先生讲学东瀛,有《致国粹学报社书》曰:“弟近所与学子讨论者,以音韵训诂为基,以周秦诸子为极,外亦兼讲释典。盖学问以语言为本质,故音韵训诂,其管龠也;以真理为归宿,故周秦诸子,其堂奥也。经学繁博,非闭门十年,难与斠理,其门径虽可略说,而致力存乎人,非口说之能就,故且暂置弗讲。”
是谓学有次第,不可躐等。
夫“循序渐进”,经也;“因时制宜”,权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9 20: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朱季海先生(转贴)

每回下苏州,便想起郁达夫《苏州烟雨记》中的那些话“在都市的沉浊的空气中栖息的裸虫!在利欲的争场上吸血的战士!年年岁岁,不知四季的变迁,同鼹鼠似的埋伏在软红尘里的男男女女!……请你们跟了我来,我要去寻访伍子胥吹萧乞食之乡,展拜秦始皇求剑凿穿之墓,并想看看那有名姑苏台苑哩!”如今的苏州亦非往日的苏州。但比起北京喧嚣,这里委实能让我悠然地吸上几口清新气息。
  傍晚,和朋友一起沿道前街散步,竟不知不觉到了锦帆路,章太炎的故居。两幢被称之“国房”的青砖民式老楼,掩现古树浓阴之间,高围深院,亦如先生之门墙,不可企及。我曾多次从门前路过,大概因为门口挂着什么会的牌子,以为公家办公场所,谅是不便入内。门前已不见“章氏讲学会”,“制言半月刊”的牌子。从知堂先生的文章中获知章先生的墓亦在故居的后院。我生也晚,章先生自不可见,章墓是应该一谒的。
  章太炎大名鼎鼎,其学谅也深不可及,故而章的那些太学术的著作我也未曾读过,但对章的生平行迹却兴趣十足。周劭先生有篇旧文《半小时访章记》(署名周黎庵)发表在1935年第78期《论语》杂志上,记叙三位年轻人贸然造访章宅的有趣片段。比如,写章的出现:“他步履端详,声息全无的从后门踱进来……章的身子本来已有了十五度,再略加几度,便算宾主揖让过了。”又“他穿着一件蓝色缎子棉袍,加上一件玄色大花对襟半臂,脑袋大的惊人,估量里面不知藏了多‘国故’”。
  今天,只能从这些文字里揣想着章先生的风度。
  说来真是“故事”一般。从章馆门前走过,我还依依不舍地回望几眼,想当年章先生在此开馆授学,生徒云集,好生热闹,我若赶上,定也若那三位访章人一样投刺而入。正想着,走到了定慧寺巷口,朋友告之,双塔边有位宜兴人购下小楼,经营一些什件字画。便随之而入。长话短说,小坐片刻,主人示新的章太炎行书条幅,一见大喜,主人倒也慷慨,拱手相让。并说:本想挂在橱窗。朱老头每天路过,让他看看。所称朱老头便是章先生晚年的学生朱季海先生。早就听说朱常在双塔吃茶,而访朱之意早在十年之前,未知是机缘未到还是生性散懒,一拖再拖。趁新得章字兴味正浓,次日一早,便约三两闲人赶来双塔。
  好几回,来双塔喝茶,朋友竟指着山墙边的廊下说,朱先生就在此处喝茶的。大有“寻隐者不遇”之叹!
  向茶铺掌柜打听,他说:十点钟他就会来。到时我叫你。
  我们沏上绿茶,坐在桂树阴处,等候朱先生的出现。便还想着,这位朱先生是否也和乃师一样“脑袋大的惊人”呢?
  十点刚过,掌柜的跑来,“来了,那位穿夹克的便是。”又指了指那拐角处。我似乎有些激动地走了过去。一位穿着灰夹克老人正在泡茶。我叫了声“朱先生。”他略略抬头“你们从哪过来的?”我说“北京。”“等等好吗?我泡好茶。”
  茶杯是一只装蜂蜜的扁型瓶子。茶叶放的并不多,却是新茶。并非我们想象的老茶客,茶浓如汤。茶叶泡满大半杯。
  我转身回到桂花树下。
  还要再走过去吗?原先我只打算见一见老先生的面便罢。
  知道这位章太炎的门人,是1980年代读过他的《新安四家新议》,觉得朱先生的文字简而有味,一如新安画人之冷逸,更迥异当时那些专业美术史家的文章。后来从一位署名俞明的文章中读到他的那种种怪异言行,心想,何时能见一见这样的世外之人。
  我还是过去了。
   “有位叫傅申的先生,向您问好!”我说。
  “哦,傅申,知道,知道,很多年不见罗!”
  傅申上月来北京大学讲学,唐朝轶君约我一同去做个对话。我恰要去南方,便由小唐一人去对。我顺便提及某公曾同我说过的一则“轶事”,“纪念浙江逝世三百周年”的黄山会议上,朱季海同他说:海外谈中国文化,只有傅申。不过,还得我给他开五年课。小唐将这则闲话的上半截告之了傅申,至于那下半句则被唐私吞了,傅听了很是高兴。故而小唐再三说见到朱季海一定转告傅申的问候。由“傅申”过场,思忖我该问些什么?先生读的是《尚书》、尔雅》、《公羊》之类,我既无此装备,只好问些有趣的琐事。记得章太炎曾不屑胡适的哲学,他在《制言半月刊》“宣言”中说胡“其间有说老庄理墨辩者,大抵口耳剽窃不得其本,盖昔人之治诸子,皆先明群经史传,而后为之,今即异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耶?”我便也说起胡适之来。
朱先生一笑:“胡适之,可爱之人。可爱之人,总有可爱之人。不过,胡适之批判旧文学太荒唐。文学岂言新旧。太阳有新旧吗?干嘛不摘下换个新的?”对胡适的看法,与师大抵相同。
  问完胡适,我竟失仪的问起先生的年龄。
   “九十了!”先生依然一笑。目光炯亮,精神矍铄,绝无老态。
  “听说先生每天来这里喝茶?”
  先生点点头。
  “吃饭呢?”
  “走到哪吃到哪,随便,吃饱就行。”
  “没人照应您老?”
  “我是有家没属。说家,不过容身而已。看书,喝茶,只能在这儿。”先生指了指身边的条桌。风吹日晒,破旧不堪。
  我说,“先生还在文史馆……”
  “不。有一个帽子叫工农联盟顾问。起初每月100多块,现在可以领到400多。吃吃饭还行。”
  我暗自一乐。竟与先生拉起家常。赶忙话题一转:“先生怎么看钱钟书?”
  “钱也是可爱之人。他治的是西学。至于国学,不是他不用功,他实在太忙,没时间用功。”
  我一想,胡适、默存皆是已逝之人。便说起了今日所谓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
  先生笑道:“我在书店看到一本季羡林和日本人池田大作的对话。书没有做的那么豪华,所以不算贵,便买下。2001(?)年;池田大作来中国要和季对话,关于佛学。你季羡林不是精通梵文的吗?为什么又找来他的学生社科院的□□□(名字 我已忘了)一起作对话,我一想,季是党员。共产党是无神论啊?有些话只好让学生去讲。”先生呷了口茶。“所以,季羡林于北大并没有什么贡献。”先生又说起季的那位学生。“季倒有培养了这么个学生。可惜,他已经不在了,没几年,突然死了。报上说,北京的白领平均寿命52岁。为什么呢?现在不是科学昌明了吗?这是‘进化论’还是‘退化论’啊!”
  接着,我想问的是章先生当年授课的情景,先生却谈起他的教书往事。
  “49年,我打算去西南,要走的。朋友说你就留下在苏州中学教书吧!我对学生的态度是很宽松的,自由的,那时的学生还了得。你一到教室,他们翻斤斗的翻斤斗,有的在地下打起网球。我也不管。走上讲台,开始点到。完了。开始讲课。听不听我也不管。过一会,声音愈来愈小。闹的也陆续回到位子上。原来,有想听的学生制止了他们。‘不许闹,你不听我要听。’他们自己管自己。我就这样教。”
  “先生还在写吗?”
  “我到哪儿写?”
  “以前的稿子呢?”
  “很多,很多!”
  “为什么不写出来出版呢?”
  “谁出呀!就这样,自自然然地来,自自然然地去!”
  先生又是一笑。在先生这和蔼的笑容间我却看到了一丝苦涩与凄凉。鲁迅曾说,章太炎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用朱先生的话来说,章亦是“可爱之人”,但章先生的那种“疯子”劲在朱先生这里却变的恂恂淳儒之风。以往也曾听闻朱先生的“狂怪”言行,诸如:南大匡亚明院长请先生出山,他说,每月工薪多少多少,“不能少也不能多,”“而且每节课只上20分钟,因为我没有水份。”工资是国家发的有规矩,这倒好办,至于后者便叫匡院长为难。又如:黄侃曾欲与其一见,朱却以为二人皆恃才,不见罢也。黄临终前感慨:朱为何吝之一面之缘?
  本想问问这些故事,觉得无趣,便作罢。朱先生说:前些日,清华大学有人来找,要办一本《经学》杂志,约我一篇稿子。说找了五年,现在电话电脑都有了,怎么可能呢?稿子已寄给了他们。外地偶尔有人来找我,像你,从北京来找我。杭州报馆有人来找我说要出一本《雅文学》杂志。俗,针对雅而言,所以有俗文学。雅文学?哪有什么雅文学呢?
  我说:前天路过章先生故居,好象正在修什么。又得到一张章先生的书条。听说章先生的字很多汪东代笔。
  朱先生说:章先生那时也卖过字。汪东那是早些,后来有□□□和汪伯年(没听清,大意)。
  我说:朱先生还写字吗?俞明的文章里说你的书法很难得。
  朱先生说:到哪写啊,就在这里写吗?自自然然地来,自自然然地去了。
  日上顶头,已近中午。江南的梅天,闷热的很。不知不觉与先生聊了近两个钟头,比起周劭公当年半小时见章我则幸运的多。我对先生说:您应该找个人照应,路上小心!
  朱先生一乐:“这里人对我很好。刚才一进门,他们就把我小袋子拿了进来。有一回,我不小心真的摔倒了,马上过来几个人,把我扶了起来。去年,在大街上,被车子碰了。下来一对青年男女,我自己站了起来,一看没事,便叫二位走了。他们刚走,我一看,胳膊上尽是血,衫子红了一大块,赶忙去医院吧,住了好久!”先生说的很平静,依然笑呵呵地。这一切,对于这位九旬老人来说可能已成平常。
  我起身告辞。先生再三说:“见到傅申,一定问好!”说着,拎起那只小塑料袋,起身要走。袋中装着一只镜盒和一本薄薄的小书,那是俞樾翁的《春在堂随笔》。今天,因我这位不速客耽搁了朱先生读太先生的书了。
  先生拎起拐杖,将茶水倒进水池。转身从门耳离去。我想起“访章”一文中末了的话:“章亦垂垂老去,以后要再在这国内见这样的人物,恐怕不大会有吧。”如今,章已作古人,周劭先生曾在另一篇《章太炎轶事》中说“似这样一位能说话不屈节大师死去,看后来者滔滔都是打拱作揖奴颜婢目素一流家伙,于追念章氏悲哀空气中,又有些愤世嫉俗的态度了。”望着朱先生缓步而去的背影,我似乎寻着一丝的安慰,这位“可爱之人”,依常人看来,他的“矜奇立异”个性和他的多舛冷漠的遭际,实在已非这一时代中人。
  
  
   2005年6月22日下午挥汗一稿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9 20: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章太炎最后的弟子——朱季海先生(转贴)

硕果仅存晚景凄凉
朱季海先生为太炎先生的弟子,最聪明的弟子。现居苏州定惠寺巷,垂垂老矣,而且晚景凄凉。因为不愿随俗,他没有工作也没有任何经常收入,与老夫人关系不佳,有时候要靠买文、卖字、甚至卖书为生。其人知识面之广、记忆之好是惊人的,外语也很好。但是因为生活坎坷,对人防范之心很重,甚至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举个例子来说,我和其他人曾经捐款、并找了一家企业筹备常年赞助他,只是为了抢救国宝的意思;当地政府的一位朋友还组织免费为他维修(简单装修)住房。但是老先生却因为一次款到晚了(办事人员出差没有交代),加上装修不如意,大骂我们。我们对他一口一个“朱老”、“季老”,简直到了一句一鞠躬的地步,根本不可能有“嗟来之食”的不敬。我找到一家著名的出版社,想为他出版文集,但是因为出版社有年度计划,当年没有余地了,所以要下年安排;被老先生大骂,说我故意耽误是想偷他的文章(从专业讲倒是有可能,他写的是《夏小正》),最后连出版社出书面证明,证明文章已经交到校对那里了,给最高的稿酬、一字不改,也不能息其怒。弄得我很狼狈。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学问极好的当代仅存的老儒晚景凄凉的原因。不久前,有见到季老,他居然忘了我是谁。悲哉、悲哉!
大家对此有什么主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9 20: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访朱季海先生 (2004年03月10日)

今天约定长乐老、同屋乔志勇,连同上师大古籍所治楚辞的一个小mm去苏州拜访了朱季海先生。朱先生今天谈兴甚高,讲了很多关于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都是老先生亲见。择要回忆如下:

1。关于石涛画语录
朱先生是治画论方面的大家,曾经出版过石涛画语录校注一书,主要提到了画语录和画谱成书早晚的问题,里面牵涉颇多,我们对于画论几乎一无所知,听的半懂不懂的,这方面收获不大。只是听懂了老先生最后一句话,刘海粟对我说,你的石涛画语录校注,只此一家。

2。关于南齐书校议
老先生东拉西扯的,从蒋梦麟请他去北大观礼,说到他在故宫见到福克斯,讲他在武英殿旁边住下来看道藏。我为了能听点我比较熟悉的东西,于是问他南齐书校议的情况,老先生满脸怒容,说,我本来有十七史校议的!白寿彝他们要了我的稿子走,把我原稿全弄没了,要不是这样我现在二十四史校议都写出来了!最后就出来这么一本小东西!
说到他的晋书校议是写在金陵书局大字本上面的,基本上没有和吴士鉴的晋书校注重合。

3。关于楚辞解故
老先生说中华的编辑来拿书的时候,顺手他在地板上把这本书的书稿拾起来给编辑人员,结果编辑走了以后,他才发现第三辑中还剩下一打稿件,于是中华出的楚辞解故的第三部分是残缺的,老先生自己现在又有很多新的稿子,打算再版,但是中华书局没有任何的出版计划了。

4。关于韩诗外传校笺
韩诗外传目前成书的中华和巴蜀各有一套,朱先生的连载在上海远东出版社的学术集林里面。朱先生谈到这本书时,说到他是觅到了清代翻刻的元刻本,然后因为中间有缺页,是刻者抄补上去的,于是他打算去北图借阅原本来对照。去了北图以后,易培基的侄女、叶德辉的儿子还有赵万里先生接待了他,给他看缩微胶片。他说,赵万里的学问是好家伙的啊(赵万里是王静安遗书的编辑者,主要著述有明人文集题记、汉魏六朝墓志集释),他不是跟过王静安先生吗?我问他了一个关于韩诗外传的问题,他很模糊的回答了一下,叶德辉的儿子在旁边很快就随口答出来了,可见家学渊源,名门之后,到底不可小视。

5。关于北京。
老先生说,他是因为于余杭先生座下同学不合,一怒来到北京观光,后来应蒋梦麟邀请,到北大藏书楼新馆开馆仪式上助兴,他在北京期间,跟李华德学习梵文巴利文,白天去逛东安市场,把东安市场的书摊书店逛了个够,晚上在武英殿旁边的一间小房子里读道藏。说黄季刚的学生孙鹰若,被北大开除了,好像是因为朱希祖和钱玄同,涉及到章门几大弟子之间的矛盾,后来黄季刚推荐孙到中央大学去教书,朱先生对这事情大概有些不满。
……

东安市场。说东安市场以前好多都是卖书的,中间一大排是书摊,两边是书店,现在就别提了。琉璃厂的海王村什么的都没了,一间大水泥屋子,四个大字,中国书店。天桥就更别提了。说三十年代的老北京,给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说后来的琉璃厂中国书店,什么好书都没有,弄了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封在玻璃柜子里唬人,最多有些明本书,老先生大喊,我要他什么明本书干什么?我的比他的不知道好多少!我们全倒:)

6。关于章太炎先生
朱先生17岁从余杭先生读书(我们十七岁知道什么呢?),一直到二十岁,经常到章先生家里去问学。先生对鲁迅很反感,讲到周树人在日本的时候,章先生讲授说文解字,他是每天必到,每天都有详细的笔记,说这个话是朱希祖说的,朱没有记笔记,钱玄同是偶尔不来的,只有鲁迅一年到头得来,结果最后鲁迅说,章太炎讲的说文我一个字也没有记住,然后鲁迅学了西医就要铲除中医,许广平得了妇科病,他治不了,还是靠乌鸡白凤丸。说鲁迅对于章太炎先生的理解长期占据了中国人的思维,他说,太炎先生在辛亥革命以后,用自己的手给青年和自己砌了一道墙。朱先生说,完全胡说,我在苏州从章先生的三年里面,鲁迅一次都没来过,他怎么知道的?我在章先生那里的客人,见到的有孙武、张继、居正等等很多人,还有很多西北军的人,听的都是章先生谈论革命。说章先生家正厅挂了一张大的鳄鱼皮,是他从东南亚带回来的,足见章先生的性情,晚年一直没有丝毫热情的减退。至于鲁迅说章先生如何的辱骂袁世凯,认为这个时候的章先生就代表革命者,可是章先生在袁世凯还在练兵当军官的时候就骂光绪是“载湉小儿”,以至于清政府要做原……

7。关于章太炎全集
问起这个老先生反应也很激烈,什么全集!简直就是残疾!他们把王仲荦请来,把姜亮夫请来,排场弄得很大,话说得很满,王还专门来看过我,我说我要做,就是两条原则,一个是我不挑,你们去挑,剩下的给我做,第二个是分成章先生已刊的和未刊的,我要作未刊的。于是作了一个庄子故言,以后就再没有下文了。我本来打算做太炎先生在东京给他们讲说文的授课纪录,章先生可不是讲讲大纲,讲讲通论,是一个一个字的讲下来的。只有鲁迅有全部的笔记啊,笔记后来在钱玄同手里,后来钱死了要不出来,章念驰说我去要,后来也就没有这回事了。(章太炎全集出至第八卷,工作今已基本停滞)

8。关于做学问
不要做什么通论大纲之类的东西,完全是制造垃圾。给我们的警示:首先必须要用功,否则和这一代老先生的差距是越来越大,慢慢雄心还在,功夫就来不及下了,东西也就出不来,现在抓紧,还算是亡羊补牢。其次是要历事,历史一词在希腊文中就是历事之意,没有历事就没有眼光见识。

人的气息就自然不行了,但是另一方面来说,如果真心犯手去做,就一定要能做到写定,朱先生的东西不少,但是没有多少能作为定本的,以至于年岁大了自己也无能为力了,这也是我们的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9 20: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炎先生在东京讲《说文解字》的授课纪录

如图,现由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整理中~~

附录:
王宁,女,1936年7月出生,汉族,浙江海宁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分配至青海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61年—196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文字训诂学研究生,师从著名文字训诂学家陆宗达教授,毕业后仍回青海师范学院工作。1972年—1979年在青海省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担任专职创作评论人员,1979年借调文化部剧本委员会为编审人员。1983年回北师大中文系任教。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委汉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主任、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全国“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语言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国家自学考试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字分标准委员会主任、中国申报联合国非物质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曾为首都女教授联谊会会长、北京市九届人大代表、北京市九届政协常委。

  在青海住马棚苦读书

  ——摘自王宁《我和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字学》

  1964年,我回到青海,先是“四清”,后是“文化大革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七下农村牧区,在高原最贫瘠的山坳里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与农牧民相处,远离了专业,更远离了高等教育。献身祖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激情,泼上了一瓢冰水;但是,被无限强化了的理想时时在胸中翻腾。曾经吃过那么多苦头读得刚刚入门的书,当然也是打心眼里珍惜的。每次下乡,《说文》和《十三经注疏》,总是选几册线装本夹在枕头里带下去,后来改带《史记》《诸子集成》。怕把音韵的字表和韵部忘记,抄成一张张的小纸片,藏在笔记本的包皮里头,遇到问题就拿来查。在海南和果洛,对照这些韵表学习安多藏语。为了看书,常常争取住马棚、厨房。也有一两次,房东家里宽绰,自己可以单独在柴房的炕上睡。那是运动期间,文化已经成为革命的对象,读书是冒险的。出乎意料的是,偷偷读书偶然被房东和农村干部发现了,并没有使我遭受打击,迎来的反而是心照不宣的保护和尊重的目光。有一回,我忽然发现,房东让她的小女孩锁儿,偷偷在我的油碟里加了两根灯捻儿,还用一块破毡,挡住了我的窗户。烧灰肥是青海山区十分艰苦的农活,照例,这种活儿我们是必须跟着上山的。可出工的那天,大队长忽然悄悄对我说:“人手够了,你别去了,在家念你的书吧!”面对一年只有180斤原粮、土豆熬汤多加一把青稞面就算过年的善良农牧民,我忽然明白了:自己读的那些书,农牧民们谁也不懂,但是他们希望我读,鼓励我读,帮助我读。我忽然感到,自己已经得到一种真正属于祖国和人民的理解和默契:为自己的民族和人民找回她们自己的文化精华,这应当是我从事这个专业的更为根本的目的。

  走进陆宗达先生文字训诂学的课堂

  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父亲,12岁以前他教我读《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凭着这点底子和在高中、大学学到的零零星星的文言文,我走进陆宗达先生文字训诂学的课堂。第一年点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同时用大徐本作《说文》系联。这工作就是把《说文》甲条中与乙、丙、丁……诸条有关的各种形、音、义材料,全部抄到乙、丙、丁……诸条下,九千多条———如此处理,毫无例外。段注的后面,明明印着一个《六书音均表》,但陆先生不让看,要我们自己把《说文》的非形声字(包括象形、指事、会意)按黄季刚先生的28部19纽全部填入韵表,再把所从之字系联上去,九千来个字也无一例外。开始作着还新鲜,有时能碰上几个疑难问题,翻翻弄弄,兴头挺大,但耐不住一天十几个小时就干这么一两件事,差点当几回“逃兵”。半年以后,陆先生开始请萧璋先生为我们讲《毛诗》,请俞敏先生为我们讲《马氏文通》,他自己讲《论语》《孟子》《左传》,老师们讲的篇目并不多,可要求我们自己连白文加注疏一起点读。本来,《论语》《孟子》的白文不少人都是通读过的,可陆先生指定的书是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和焦循的《孟子正义》,这两部书引证经、史、子书的广博,当时实在令人吃不消。我记得初读时光查、记引文的书名、篇名,就折腾了一两个月,这才不至于把人名、官名、书名、篇名当生词给讲到文儿里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9 21: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宁主要论著及主持科研项目

  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文字训诂学、汉语词源学、辞书学、汉字信息处理、语言文字教育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略及音乐舞蹈评论及中国古代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专著与主编教材、丛书20余种,主要专著有《训诂方法论》《古汉语词义答问》《训诂与训诂学》(以上与其老师陆宗达教授合著)《说文解字与汉字学》《训诂学原理》《汉字构形学讲座》等,主编《汉字汉语基础》《古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汉字学概要》等高校教材,发表语言学、文字学论文及文艺评论文章200多篇。

  王宁与传统文字训诂学的继承与发展

  陈淑梅(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王宁长期从事古代汉语及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她带领一班人以计算机为手段,对历代汉字的构形进行分段测查,致力于汉字构形理论与汉字史的研究,并推动大学、中学、小学的汉字教学。她主持的“汉语文字学学科建设和博士生培养”一项,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她的专著《训诂学原理》获北京师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专著类一等奖、全国高校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

  1958年,王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分配到青海师范大学(当时称青海师范学院)任教,最初担任的课程是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1961年,她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研究生,师从著名训诂学家陆宗达教授,从此走上教学和研究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道路。1980年,先是利用教学之余的时间在北京协助她的老师陆宗达教授写书,之后,于1983年10月正式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做陆宗达先生的科研助手,直至1988年元月陆宗达先生去世。做老师助手这8年时间,她一方面在老师指导下不断获取以章太炎、黄侃为殿军的乾嘉“小学”丰富的学术滋养,认真通读章、黄的代表著作;一方面利用20多年的积累,与老师一起从事文字训诂学的理论建设工作。1985年,她率先提出“训诂方法科学化”的主张,与陆宗达先生合写了《训诂方法论》和提供训诂方法综合运用实例的《古汉语词义答问》。这两本书第一次对传统训诂学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和比较互证这三种主要训诂方法的原理进行了阐述,明确了使用这些方法的操作程序,使艰深难学的训诂学变得易于理解和便于应用,因而成为20世纪80年代训诂学论著中引用率很高的书,对推动训诂学教育和吸引一部分青年学者入门,起了较大的导引作用。自1985年起,她开始协助陆宗达教授培养以《说文》学为中心的文字训诂学硕、博士研究生,并且着重研究蕴藏在《说文》中的小篆构形系统和由章太炎《文始》开创的传统字源学,与陆宗达先生联合发表了《浅论传统字源学》《字源学与同源字》等文章。与此同时,她深受自己老师和老一辈训诂学家的影响,接受了以章、黄为代表的传统语言文字学重视第一手材料的求实学风,也接受了他们“明其理,得其法”,重视理论探讨的治学特点。这一时期,她写出了《论〈说文〉字族研究的意义》《章太炎与中国语言文字学》和《论章太炎黄季刚的〈说文〉学》等研究。章、黄之学的论著,在这些论著中,她总结和介绍了章、黄之学的理论核心。例如,她把章、黄《说文》学的特点总结为三条:“语言的———由文字形义学上升为语言学;历史的———用语文字来沟通历史;民族的———采用本民族的传统方法来保存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激起爱国热忱。”在深入反思了传统语言文字学曾一度断裂的主观原因后,她一方面致力于训诂学的继承与现代接轨的工作,另一方面特别关心训诂学的普及和应用工作,对训诂学在语文教学、文学欣赏、辞书编纂和中华文化史研究方面的应用,给予了多方面的关注,写了很多开掘较深而浅显易懂的普及性知识短文,扩大了训诂学的社会作用。

  自1988年以来,由于学科点建设的需要,她以小篆构形系统为基础,进入纯文字学的研究。她认为,将文字学建设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传统“小学”领域里,使它与训诂学分立;在现代语言学领域里,把它从语言学中分出———必须建立文字学以“形”为中心的纯文字学意识,同时必须创建文字学基础理论。她还认为,汉字是历史文化的产物,不能脱离它的历史发展而把现代汉字看成一堆互不联系又不具意义的符号。她主张现代世界文字两分法,从而确认汉字是表意文字系统这一根本性质。她在把汉字的历史和现状联系起来观察后,提出了汉字构形系统化和优化的明确主张,并把汉字学分为汉字形义学、汉字构形学、汉字字源与字用学和汉字文化学四大分支。为了描写出共时汉字的构形系统,并通过历时比较弄清汉字本体和总体的发展演变规律,她从1990年起开设“汉字构形学”课程,并指导博士生分期测量汉字构形系统,以期完善理论,构架从历代汉字第一手材料的整体出发的汉字史。为了把汉字构形基础理论引进识字教学,她主编了供小学教师自考的教材《汉字汉语基础》,并在《中国教育报》上连载了《汉字构形学讲座》十二讲。她参与了国家颁布的《中文信息处理用GB.13000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的研制,并为第一列研制人。在所有上述工作和论著中,她都以鲜明的态度,反对把用个人无根据的“联想”对汉字形义随意解释、违背汉字总体系统的“流俗文字学”引进基础教育与信息处理,认为这会使全民文化素养降低,妨碍文化的传承。她还认为,不论在语言的研究还是文字的研究上,既要有历史演变的观念,看到不同历史阶段的差异;又要不割断历史,注重古今汉语与汉字的传承与沟通。在《汉语双音词凝结的历史原因及其结构模式》等论文中,她举出大量的例证,说明文言与白话、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是无法割断的。同时,她早在10年前就提出了用计算机为手段来研究古汉语与汉字,减少材料贮存、记忆、整理的繁复与缓慢,进行科学的量化,并有利于多维度观察语言文字现象。为此,她作了很多实地的工作,例如,建立了历代汉字属性数据库,设计了古代汉语教学辅助软件,要求博士生必须用计算机处理汉字与汉语材料等。

  由于在高原贫困农村、牧区生活的切身体会,王宁最大的志向是为普及和发展祖国的文化和教育而献身。她十分重视自己作为一名师范院校老师的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把教好书、培养各类人才、扶植青年看成工作的第一要义。为此,她把精力放在语言文字学的基础理论建设上,并十分重视传统语言文字学与当代接轨,以便吸引年轻一代进入这一领域,防止再次断裂。她还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关注中小学语文老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材编写工作。把高学术性与强师范性结合起来,是她进行语言文字教学和科研的一个重要目标,她因此而获得数项与教育有关的奖项。她是一位注重继承而又促进传统语言学在当代发展的语言文字学家和语言文字教育家。

  我这样理解陆宗达先生

  陆先生常说:“书看不懂,再往下看,看多了就懂了,不要急着问。”我也觉得,占用老师那么宝贵的时间问他一两个字,等于拿老师当字典。尽管陆宗达先生对古代训诂和《说文》的熟悉,够得上是一本“活字典”,但学生这样来消耗老师的时间,是很不恭敬的。我问的问题经常是:“这个现象该怎么理解?”所以,我每次去先生那儿之前,都要把读书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作一个整理,并试着去解释它,然后拿到先生那里去请教、讨论。久而久之,这种师生的讨论形成了一种习惯,每次我去,不等我发问,陆先生总是先说:“上次咱们谈的那个问题,我又有个新的想法”,或者说:“有个问题我正等你来一块琢磨琢磨。”也有时候,先生已经把好几本书翻开摊在桌子上、椅子上,专等我去了指给我看。我得到这种指导的益处实在太大了。我体会到,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把握现象,从现象的分析解释跨越到对自己本民族语言的理性认识,再把这些理性认识放到普通语言学的大环境中去对照、去思考,这是一个认识升华的过程,是摆脱盲目从材料出发的繁琐、重复的一剂良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学会读书,也开始培养自己重视理论的素养。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理解了自己的老师陆宗达先生,也理解了自己的太老师黄侃先生、章太炎先生,他们在传统被全盘否定的时代,把对祖国文化传统的无限眷恋,转化为认真去选择和培养学术继承人的教育责任感。而他们也在教导新一代有志青年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足迹踏向现代。这种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便成为我坚守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一种动力,永远存在我的心里。(王 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9 23: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公明的主贴立意不错,可回帖把偶弄晕了,偶要的是忠义大哥的金言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30 11: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很值得读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8:46 , Processed in 0.2403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